心血管外科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适应证,诊断明确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应该尽早手术矫治,至少应在6个月至1岁手术治疗,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CT,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中央型房间
心脏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Tag内容描述:
1、心血管外科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适应证,诊断明确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应该尽早手术矫治,至少应在6个月至1岁手术治疗,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CT。
2、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中央型房间隔缺损,2,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上腔型房间隔缺损,4,混合型房间隔缺损,5,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闭未成功者,6,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房间隔缺损,禁忌证,1,重度肺动脉高压导致EiSe。
3、心血管外科肺动脉闭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新生儿阶段,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实施体肺动脉分流术或肺动脉瓣切开术,但一般情况下需同时行体,肺动脉分流及肺动脉瓣切开术,2,如果患儿存在右心室依赖型冠状循环,则不宜行右。
4、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主动脉缩窄处的主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小于正常的50,或压力阶差50mmHgo2,由于出生2个月内主动脉缩窄有继续纤维化和发展的趋势,对于无症状的病儿,一般不选择在此阶段手术,3,建议5岁以内手术。
5、心血管外科三尖瓣膜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三尖瓣狭窄,适应证,1,单纯三尖瓣狭窄出现明显右心衰,瓣口面积V20mm2,平均跨瓣压5mmHg时,应手术治疗,2,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三尖瓣狭窄,应同期进行处理,术前准备,术前常规。
6、心脏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单纯主动脉缩窄患儿宜46岁后手术,缩窄两端压力4kPa者手术纠治,2,婴儿期顽固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若应早期或急诊手术,3,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者,伴大室同隔缺损或双动脉。
7、心血管外科主动脉左心室隧道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A1,VT导致心力衰竭,类似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目前还没有单独药物治疔长期存活的报道,因此,一旦发现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治疗防止左心室扩大及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慢性充血。
8、心血管外科三房心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由于大多数三房心病例的近端腔与真性左心房腔之间的交通口狭窄,因而大约75,的典型三房心患儿死于婴儿期,所以,三房心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准备,1,常规进行各项化验检查,胸部,线平片,心脏超声。
9、心脏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右心室双出口症状出现早,明确诊断应早期根治手术,2,低氧血症的小婴儿或手术条件不具备可先行减状手术,体肺动脉分流术,待条件成熟再行二期根治术,3,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开口者,双室修补困难者。
10、心血管外科右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由于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非常复杂,右心室双出口,DORV,有多种手术方式选择,包括解剖矫治,功能矫治和各种姑息手术,根治手术的目的是进行完全解剖修复,手术时机和方案取决临床状况和病理解剖,通常应。
11、心血管外科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诊断明确,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应该考虑手术,2,症状轻,心脏变化不大者可随诊观察,3,如合并预激综合征或其他心脏畸形应同期手术,禁忌证,1,多器官功能衰竭,4,出凝血机制障碍,术前准备。
12、心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需要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改变者,是否手术尚有争议,禁忌证,临床表现发细的艾森曼格综合征者,术前准备。
13、心血管外科法洛四联症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本病确诊后即应考虑手术治疗,1,出生3个月以内无症状的患儿根治手术可推迟至出生后3,12个月进行,2,出生12个月内有严重症状者,先行分流术,再于第1次手术后12个月行根治术,3,当左冠状动脉前。
14、心血管外科左心室双出口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左心室双出口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理解剖形态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1,如果年龄2岁,并且存在肺动脉狭窄,可以选择右心室,肺动脉外通道或肺动脉移植至右心室和补片加宽术,2,如。
15、心脏外科肺动脉瓣狭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合并青紫或心力衰竭需要急诊手术,2,右室收缩压接近或超过体循环收缩压,尽管无症状也需尽早手术,3,当右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6,67kPa,50mTnHg,时,可选择3,4。
16、心血管外科室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者,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经严格的抗菌药物治疗仍然不能改善者以及严重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治疗不能改善者。
17、心血管外科单心室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婴幼儿期,肺血明显增多,心功能衰竭难以用药物控制者,可行肺动脉环缩手术,2,婴幼儿期,严重肺动脉狭窄,明显发钳者,可行体,肺动脉转流术,3,年龄56岁,单心室腔足够大,可行心室腔分隔术,4,不能。
18、心脏外科肺静脉异位连接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纠治术,适应证,有大的左向右分流和肺动脉高压发展倾向者宜岁内手术,一般可在5,6岁时纠治,禁忌证,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并存在右向左分流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体外循环下经右房切口用补片。
19、心血管外科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患儿出生后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考虑手术矫正,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应该在生后4周内行解剖矫治术,如果就诊时间在8周以上,则应分期手术,一期行肺动脉环缩术,Banding术,同时。
20、心脏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动脉导管结扎术,适应证,1,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病史者,应尽早手术,2,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应尽早手术,3,介入栓堵治疗无效者,4,合并急或亚急性心内膜炎,应经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3个月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