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时域特性分析--自控.docx
《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时域特性分析--自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时域特性分析--自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_jbs_工作单位,至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时域特性分析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TG与何眼电机SM共轴,右边的电位与负载共轴.放大器增益为Ka=8,电桥增益(=2,测速电机增益尤=0.15,Ra=7.5,1.a=12m1.1.,J=0.0006kg.矶O=GnC4N.11VA,f=0.2N11M.i=0.1.其中.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盘.r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为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忖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笃等详细要求)1,求出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
2、2、当Ka由。到8改变时,用Va1.1.ab画出其根轨迹.3、Ka=IO时,用Ha1.1.ab画求出此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践、求出超调最、蜂俯时间、询整时间及程态误差.4、求出阻尼比为0.7时的Ka.求出各种性能指标与前面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时间支配:1、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一天)2、依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一天)3、熟识MAT1.AB中的相关工具(一天)4、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四天)5、撰写说明书。(两天)6课程设计答辩(一天)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负任老师)签名:年月日摘要自动限制理论是探讨自动限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整原理,
3、并主婴用丁工业限制.限制理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经验了从经典理论到现代理论再到智能限制理论的阶段,并有众多的分支和探讨发展方向。随动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以肯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输入的自动限制系统,并且输入量是随机的,不行预知的。位置随动系统是反馈限制系统,是闭环限制,阚速系统的给定量是恒值,希望输出量能桓定,因此系统的抗干扰实力往往显得非常重要。而位置随动系统中的位置指令是常常改变的,要求输出量精确跟随给定量的改变,输出响应的快速性、敏捷性和精确性成了位置随动系统的主要特征。简而言之,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干扰性能为主,随动系统的动态指标以跟施性能为主。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我们在自动限制原理中所学的学
4、问,结合课外学习的学问,由一个具有特定耍求的位置随动系统,建立系统模型,并计莫分析其相关特性.关键字I位置,随动系统反馈传递函数根轨迹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时域特性分析1位置随动系统原理1.1位置随动系统原理框图系统的工作过程:系统的初始状态处于某一平衡状态,即输入角位移仇与输出。相等时,两个环形电位器构成的桥式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桥式输出电压UO=0,电动机不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输入角位移。发生改变时,假设为增大,由于惯性,负载角位移。不随。的改变而改变,因而桥式电路电压不为零而为正,UO与反馈环节的测速机输出电压UI经比较后得到电压U,经放大器得到电压Ua,BI1.Ua=KU=K(Uo-U1
5、)eUa驱动伺服电机转动,电机转动通过减速器带动负载正转,同时通过反馈环节.将负载角位移与输入角位移进行比较,使得q增大,当斗增大到与,相等时,UO再次变为零,电机停止转动,系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反之,弱,减小,负载则反转,即减小到与夕相等,完成反馈。因此,无论输入角位移?如何改变,系统均能带动改变至与4相等,完成反馈,使系统达到平衡状态。1.2系统方框图图1.2位置随动系统方框图1.3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1.电桥:电桥作为角位移传感涔,在位置随动系统中是成对运用的。作为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它的作用是将角位移或者直线位移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的幅值或相位。指令轴相连的是发送机,与系统输出釉相连的是接
6、收机。该元件微分方程是:=AWe)-皿明=人网(,);在零初始条件卜,其拉氏变换为D=A,(三):结构框图如图所示。k图1.3.1电桥其中,kt=2,因此电桥部分的传递函数为2。2 .放大器:放大器的作用将微弱的电流信号或者电压信号放大,该元件的微分方程是:“0=心而):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结构框图如图所示。“11u-k,图放大器其中,Ka-8,因此放大器部分的传递函数为8“3 .直流电机:直潦电机是一个转动装置,在差压”的作用下带动负载和接收电位器的动笔一起旋转,该元件的微分方程是:_d2Om(t)du(t.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72+s)q(三)=h%s
7、);结构框图如图所UaKms(7wv+1.)m图自流电机4 .测速电机:运用测速机在推个系统中构成PD限制器,反映/的改变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该元件的微分方程是:“,=&等1at在零初始条件卜,其拉氏变换为rG)=1.s6U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2:kts生图测速电机5 .减速器:减速罂将直流电机的速度降下来以加在接收电位器上,其中i为元件总减速比,该元件的微分方程式:QQ)=迫”(力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e,(三)=en:结构框图如图所示。I图战速器璘iQA1.4位置随动系统各元件传递函数电桥G(三)=仇(三)放大器G(三)=峥=A1.I(5)”(三)测
8、速机G(三)=等=R,s(6)电机GKS)=&-(7)“/$)5(V+1)其中K=RoJj(RJni+GC)=O.0027是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KE=CJ(R,+CC)=O24是电动机传递系数(1.a很小,可忽视不计减速器G(三)=i2(三)1.4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1.5 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Oo1.6 相关函数的计算各元件传递函数消去中间变量,得到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如下:0,3KJ开环传递函数如下:G(三)H(三)=兄,(10)其中兀=石旦工是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ZCC3CnJKcfcm是电动机传递系数(。很小,忽视不计)。代入常数计钵可得,闭环传递函数:(三)=1428.15J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位置 系统 建模 时域 特性 分析 自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