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海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行动实施方案.docx
《交通运输(海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海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行动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交通运输(海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整治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多层次的整治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着重推进港口建设,港口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100%,水运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得到有效监管;突出交通建设工程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的安全监管,提升安全监督效率;全面加强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从源头准入、监管执法、应急救援等环节进一步补齐各环节各领域安全监管短板,进一步夯实道路运
2、输安全基础,努力实现“三个持续减少、一个坚决防止”的目标(即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道路运输事故持续减少,坚决防止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实现交通运输各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二、主要任务(一)进一步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责任体系1.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及XX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边界,制定并公布安全生产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分工,严防失控漏管,细化履职行为规范,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2 .督促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交通运输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和动态监控等关键制度。3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加快健全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行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公开曝光、联合惩戒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净化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环境。4 .完善事故调查制度。严肃事故调查,加强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督促整改隐患、堵塞漏洞,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事故责任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
4、,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管理责任。深化生产安全事故约谈工作,推动区(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四不放过”要求落实整改。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清退出交通运输市场。5 .构建快速救援救治机制。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损害,科学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落实救援保障措施,降低“二次事故”风险。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及时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事故应急协调,完善救援救治保障,减少事故伤员致死致残。(二)强化风险隐患预防控制1 .深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四项工作机制,即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
5、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摸排行业重点领域系统性、区域性、突发性安全生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基础信息、防控责任、监测监控、防范措施、应急处置等5个清单,确保底数摸排到位,责任分工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 .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要求,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强力开展重大隐患清零行动。指导督促企业建立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的长效机制。完善部门间协调机制,对具有系统性、影响重大或者易发多发的安全隐患,依法开展联合检查或联合执法,建立并巩固多方参与、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长效治理机制。3 .深入开展典型事故教训汲取。分
6、析查找各领域近三年来发生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深刻汲取教训1,举一反三,以案示警,制定切实有效整改措施,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及时组织开展典型事故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评估,切实发挥事故教训汲取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作用。(三)加强道路运输安全源头整治1.严格客货车生产销售监管。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加强客货车产品生产准入、一致性监管,严格查处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车型。严禁擅自改装机动车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对客货运输车辆产品与国家标准、公告不符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同时,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上报国
7、家部委,并配合做好对相关企业的处罚。落实国家关于运输企业对道路运输车辆产品质量缺陷的反馈处理制度。2 .组织隐患车辆专项整治。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开展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专项整治,全面排查货车、专用车生产企业、车辆维修企业和车辆非法改装站点及车辆销售企业,加大对货车非法改装企业的打击力度。建立货车非法改装整治信息通报机制,公安机关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等环节发现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规问题的,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加大对货车非法改装企业的打击力度,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到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部署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稳步推
8、进超长平板半挂车和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3 .提升客货车安全水平。指导客货车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增设客运车辆限速警示标志。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提高重载货车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并逐步提高大中型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座椅安装强度,增强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抗倾覆性能;调整道路运输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安全阀和卸料管的焊接部位,提高罐体防撞、防漏性能。鼓励在用客车参照国家标准安装前轮爆胎应急装置。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安装驾驶隔离设施,划设乘客安全警戒线,粘贴警示标识标语,严防乘客抢夺方向盘、干扰驾驶人安全驾驶。4 .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新进入运输市场车辆安全关口,严禁为不符合相
9、关标准的车辆办理检验、登记和道路运输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鼓励“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部门间客车登记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客车行驶证使用性质与道路运输经营资质信息比对核查,对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办理登记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先取得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个人不得办理大型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注册登记。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及时上报缺陷产品信息。5 .加强在用客车使用性质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在用大中型客车(不含公交车辆),加强使用性质和营运性质比对。对存量大中型客车行驶证登记为营运类但未办理道路运输证的,实施重点监管,限期变更登记使用性质,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10、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要依法责令停止经营、从严处罚。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关键零部件抽查,重点整治影响车辆运行安全的制动、转向、轮胎等零部件总成质量不符标准要求问题,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应当公开曝光,及时上报缺陷产品信息。6 .加快淘汰隐患问题车辆。加大老旧客车的淘汰报废力度,研究调整客车引导淘汰、强制报废等政策措施,对使用时间距报废年限1年以内的大客车,不允许改变使用性质、转移所有权或者转出登记地。对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客车,依法办理注销手续,督促客运企业及时报废淘汰老旧客车,加快淘汰报废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管理,严格企业资格认定,严厉打击非法拆解企业,禁止利
11、用报废机动车总成部件拼装机动车。严禁违规生产、销售低速电动车,加快淘汰在用违规低速电动车。(四)开展重点领域专业化治理1.开展水运安全治理。一是加强交通运输、渔业、海事、文化和旅游、体育、公安等职能部门“联网联防、联控联动”,强化水路运输安全监管,严禁水路运输企业及船舶超许可经营、客船超码头靠泊能力停靠,严格执行恶劣天气、海况下的码头企业、客船禁限航制度,严厉打击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水路客运、港口旅客运输服务以及船舶超载、超抗风等级航行等严重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完善安全风
12、险防控体系,推进第四批客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引导市内水路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水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强化砂石运输行为治理,进一步落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海砂开采运输销售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对海砂违法运输实施严格管理。推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落实非法砂石装卸点所在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严禁非法从事海上砂石运输的船舶靠泊沿海港口码头,坚决取缔非法砂石运输船舶。三是推进商渔船防碰撞安全整治,加强辖区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遏制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合作,联合开展商渔船安全警示教育,督促商
13、渔船按规定开启和使用自动识别系统,强化航道动态管控,结合实际开展联合巡航和执法行动,严厉惩处商渔船碰撞事故中的X事逃逸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依规移交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开展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开展中韩客货班轮联合检查,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行业安全监管能力,改善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生产条件,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开展安全检查督导。建立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台账,督导企业限期整改销号,重点针对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船舶老旧、公司经营规模小散弱、岸基支持保障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开展安全管理提升行动。2 .开展综合客运枢纽安全治理。按照
14、综合客运枢纽服务规范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规定,综合客运枢纽应统筹设置应急通道,且方式间相互连接畅通;落实安检制度,确保安检质量和效率;按需求配备旅客、行包的安检设施和人员;枢纽内重点区域设置应急隔离区。应建立应急指挥管理协调机构或工作机制,制定枢纽总体应急预案;在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应设置防恐防爆、视频监控、安全消防等设备,以及信息板、导向标志和广播通信设备等。3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等规定,强化设施检测养护、设备运行维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运行环境等各类风险管控,严防列车脱轨、列车冲突、桥隧结构坍塌、
15、信号系统重大故障等险性事件发生;加强设施设备维修及更新改造,提升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保护区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钻探等作业的施工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施工作业、私搭乱建、堆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扎实开展应急处置演练。4 .开展港口危化品安全治理。推进港口危险货物企业2020年底前将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堆场、储罐全部安装使用安全监测监控装备,未安装或未使用的,一律停产整改。加强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盛装危险货物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督促港口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主体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
16、标准要求,开展盛装危险货物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高危作业场所和环节2021年底前实现重要设施设备实时监测、智能感知和风险预警。港口客运企业按规定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安检设备(包括车辆安检设备)、身份证识读设备等,加强安检查危工作。2022年底前建立实施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港口危险货物储存企业、装卸企业主要安全管理人员中分别至少有2名、1名具有中级以上化工专业技术职称或化工安全类注册工程师资格,其中储存企业主要安全管理人员中的中级以上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达到15%左右并逐步提高。强化动火、受限空间、用电等特种作业的管理和操作技能培训。建立实施港口危险货物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机制。5
17、.开展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治理。结合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行动的要求,强化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监管要素,落实监督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依法采取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约谈单位法人代表、行政处罚、建议相关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纳入黑名单联合惩戒等处罚措施。全面开展施工安全风险和专项安全评估报告的监督检查,按照交通建设工程项目推进情况组织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确保检查结果跟踪到底和检查工作闭环,确保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做到发现一项,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全市交通工程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性设备在施工工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运输 海上 城市轨道 交通 安全 专项 整治 三行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