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讲义.docx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讲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讲义一、作者简介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二、背景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战斗的故事。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勇事迹的描写,热
2、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揭示了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歌颂了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四、段落分析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开篇直抒胸臆,提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论点,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通过三个典型事例,展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和伟大精神。
3、松骨峰战斗(第3-6自然段):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志愿军战士们在松骨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以少敌多,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用刺刀、用石头,甚至与敌人抱在一起扭打、滚下悬崖。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细致描写,如“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生动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烈火中救小孩(第7-11自然段):通过对马玉祥外貌、心理等描写,刻画了一个朴实憨厚、勇敢善良的志愿军战士形象。
4、他在战火纷飞中,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冲进熊熊大火中抢救朝鲜儿童。文中“他刚把孩子放到地上,一个炸弹就落在不远的地方,弹片把孩子的一条腿炸断了他抱起那个受伤的孩子,向包扎所跑去”等描述,突出了马玉祥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中的谈话(第12-14自然段):作者与一位战士在防空洞中的对话,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甘愿吃苦、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战士说“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呼应开头,深化主题,使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五、写作特
5、色选材典型:选取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小孩、防空洞谈话这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抒情与议论相结合:文中多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如“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既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生动地描绘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六、当堂习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 可爱 课文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