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docx
《邵东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东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邵东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邵东分局2022年1月一、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区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实基础及问题分析2(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2(二)“十四五”面临的主要问题12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5(一)指导思想15I-J、17、*t/口昔20(一)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9(三)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推进环境治
2、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错误!未定义书签。八、重点工项目错误未定乂书签。57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前言“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军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美丽邵东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建成”中远期总体目标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保持战略定力,突出精准治
3、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对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与部署要求,以“夯基础、强功能、补短板、提品质”为目标导向,综合研判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科学谋划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解决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邵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一、现实基础及问题分析邵东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4、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期间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监管执法、污染防治、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落实“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共布设地表水监控断面4个,其中3个为省控断面,分别为邵水梅子坝、邵水西洋江洪桥、邵水桐江兴隆;1个为国控断面(联江村断面)。重点区域重金属水质监测断面5个:a、柳桥水厂b、兴隆水厂c、龙潭水厂d、水东江镇南塘村e、仙槎桥镇清江村。饮用水水源地断面3个,分别为兴隆水厂、三合水库、黄家坝水库。十二个乡镇交界断面。
5、“十三五”期间,邵水梅子坝和桐江兴隆两个断面稳定在I类水质以上,邵水西洋江洪桥断面2016年6月水质监测为V类,主要为总磷超标0.895倍,2017年-2020年水质呈明显好转,水质类型稳定在In类以上;湘江蒸水联江村断面2017年5月水质监测为IV类,主要为氨氮超标0.3倍,2018-2020年水质明显好转,水质类型稳定在I类以上。2020年,国考断面(联江村)水质优良率为100%;五个重金属断面除龙潭水厂睇超标严重外,其余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三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019年十二个乡镇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O(2)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2020年有效监测天
6、数366天,其中优205天、良143天、轻度污染15天、中度污染2天、重度污染1天,优良天数比例95.1%,轻度污染占全年4%,中度污染占0.5%,重度污染占0.2%。2020年市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4ugr3,比2019年(44ugr3)同期下降22.7%;可吸入颗粒物(PMlO)平均浓度47.7ugm3,比2019年(58ugm3)同期下降17.8%;2019年优良天数31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1%,2020年优良天数34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3)声环境质量有待提升。2020年,我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70.2dB(A),比
7、2019年同期监测结果(72.5dB(A)降低2.3dB(A),超过国家标准中的4类区(70dB(A)标准,交通噪声污染仍比较严重;区域环境噪声的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4.2dB(A),比2019年同期监测结果(58.5dB(A)增加5.7dB(A),区域声环境质量有待改善。(4)土壤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十三五”期间,邵东市加大对土壤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安全。一是全面开展土壤调查,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邵东市分局于2017年对邵东市土壤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分布及污染地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污染源总数为156个,
8、其中工业污染源21个、农业污染源126个、生活污染源9个。二是突出重点问题整治,对邵东市8个蓄电池厂、硝酸铅厂、炼锢厂等场地进行了修复,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完成,并完成了效果评估,并对全市在产涉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进行了排查整治。三是全力推进历史遗留含重金属废渣治理,编制了邵东县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并申请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该工程于2017年实施,2018年5月完工,并于2018年9月进行了验收;同时针对邵东市黑田铺镇楠木村炼锐厂、邵东市仙搓镇黄泥村原炼汞厂区历史遗留工业污染场地,进行了风险管控,编制了实施方案,申请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该工程于2018年完成,并于2018年10月通
9、过验收。四是对“采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制定了邵东市采石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整顿实施方案,对全市的采石场进行了全面排查,同时针对邵东市大禾塘街道办黄坡桥石膏矿山、邵东市九龙岭镇九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截止至2020年底,邵东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了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无农产品超标事件及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事件发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2、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根据“十三五”期间(2016-2020)总量减排整体规划,邵东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十三五”基数为COD:14647吨,氨氮:2086吨,二氧化硫:2005吨,氮氧化物:391吨
10、,“十三五”减排任务为:COD:1538吨,氨氮:211吨,二氧化硫:210吨,氮氧化物:41吨。我市超额完成的“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共计:化学需氧量减排量1890.57吨,氨氮减排量325.13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76吨,氮氧化物减排量94吨。2016年以来,对燃煤小锅炉整治、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共5类17个,要求完成95%以上,PMl0、PM2.5年均浓度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十三五”以来,化学需氧量削减1890.57吨,氨氮削减325.13吨,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2.9%,15.59%;二氧化硫削减276吨,氮氧化物削减94吨,在2015年的基
11、础上分别削减13.7%,24o3、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一是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对我市砖瓦制造、采石制砂、工业窑炉等重点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加大了执法处罚力度,督促涉工业窑炉企业进一步完善治理设施,为今后良好的大气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以城区为重点,加强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控制和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监管整治。目前城区建筑工地施工“6个100%”基本到位,道路洒水、清扫全面加强。编制了噪声功能区的划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划定工作。三是加强对秸秆、垃圾焚烧、烟花爆竹等生活面源污染,加强了宣传力度,农村垃圾焚烧现象正明显好转。四是加强巡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由市蓝天保卫
12、战指挥部牵头组织,对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全方位、不定期随机巡查,并将巡查问题及时交办到相关职能部门逐一整改到位,2020年我市空气治理得到明显改善,四季度排邵阳全市周边县市第一。碧水保卫战成绩突出。一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开展乡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和水质监测;编制了“百吨千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完成了火厂坪镇桐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官桥乡桐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野鸡坪镇蒸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岭镇南冲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黑田铺镇马皇冲水库二级保护区4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治。二是完成了槎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流光岭水库水质改善和58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净土保卫战
13、积极推进。十三五期间,开展了土壤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对我市尾矿库环境开展状况摸底调查,编制尾矿库污染治理方案,按照“一库一策”2020年完成了5个尾矿库整治工作。此外,邵阳市于2017年在我市黑田铺镇金玉亭村,对受原邵东县辂黄厂污染面积达24376L9m2的农用土壤开展治理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已完成了治理修复;2018年完成邵东市土壤污染管控项目。4、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加快解决截至2020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72件信访件、省环保督察62件信访交办件和23件督办件分别交由15个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牵头整改,都已完成办结销号。中央
14、环保督察“回头看”涉及我市的3个反馈问题、省环保督察向邵阳市反馈59个问题中涉及我市的共有25个问题,都已完成办结销号。2020年9月湖南省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邵阳期间,共交办邵东34件交办件(其中信访件24件、下沉交办件9件、督办单1件),办结率为100%。2020年12月28日,省“长江办”交办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的我市流泽镇中益村矿涌水污染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迅速推进整治工作,目前进展情况:一是按照市委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要求,将改造升级工程列为应急抢险项目,简化手续,山龙矿涌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已于2021年1月2日动工。二是项目打捆向省长江办申报已获通过(省
15、长江交办问题整治共5个进入项目库)。三是已完成井洞封堵工程作业流程和费用预算;完成中益村矿涌水影响核心区已关闭煤矿野外勘查,确定封堵22个矿洞。四是已出具报告向省自然资源厅申报资金;完成了煤阡石堆场的调查勘测;编制了煤阡石堆生态修复专项整治方案。五是团山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已经完成工程进度15%;流泽水厂管网延伸及提质改造工程已经签订施工合同。5、环境执法不断加强对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地区和化工、砖瓦、采石等重点行业的监管。采取暗访、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追究监管责任。坚持铁腕治污,对各类违法行为“零容忍”,采取综合手段,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在
16、省环监局、市支队的支持与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打赢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行动,按照湖南省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对邵东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清理整治,如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了拆除以及开展了流光岭水库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二是加大了对餐饮业油烟整治力度,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进行清查并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对已安装净化设施但未使用的餐饮单位进行清查,由相关部门负责执法配合;三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对邵水流域开展排污口排查,
17、对排污口加强日常监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促责任主体单位按要求整改落实到位,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逐步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四是对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对全市问题尾矿库进行了整治,对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废经营单位产生和处置情况开展了摸底排查,全面整治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隐患;五是对全市重点行业开展了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市化工行业开展了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工作,对所有化工企业的环评审批、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环境监管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严厉打击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和超标排放行为,加大了对全市采石场、搅拌站、制砂厂、砖瓦行
18、业“四大行业”整治力度,分类制定整治方案6次,下发整治标准和整治要求共300余份,五年共出动监察人员1210余次,对“四大行业”的整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要求“四大行业”的整治限期完成,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一律停产。另外,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邵东分局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信访舆情调查处理工作,及时调查处理并回复公布处理结果,5年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828件,办结率100%。6、环境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随着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深入,我市始终重视机制体制建设,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推动环境治理各项工作切实取得实效。我市坚持把健全体制机制作为解决环保问题的治本之策和破解环境治理深层次问题的关键,不断健全完善
19、环境保护“责任、监测监控、考核”三个体系和“排查治理、跟踪监督、奖惩激励”三个机制,并出台了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建立了环保领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以及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责任体系。数字环保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重点污染源监控体系及重点区域环境质量自动监控体系。实现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全覆盖,确保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随时能调度、能追溯、能处理。通过实行日研判、日调度、周考核、周奖惩、月评比、年总结,实现环保考核常态化,使环保任务可量化、责任可追究、结果可运用。同时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宣传引导,指导企业健全环保制度,提高企业
20、防污治污积极性和专业性。7、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完成了邵东县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邵东县镒矿区历史遗留废渣环境整治工程、邵东县和天电镀中心废水处理回用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建设,在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和排查整治,对我市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开展的全面排查,按照“一源一档”的要求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建立了整改清单,并定期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与监督性监测。8、“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表1,“十三五”规划期间各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尤其是总量控制指标减排情况。由于政策文件更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未考核,“十
21、三五”规划期间土壤环境注重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治理以及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治理,结合详查结果进行土壤治理和土壤修复;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情况未考核。表1“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标型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十三五”规划目标值lJlr气境量空环质一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5.185完成市区PM2.5年平均浓度ugm334(-22.7%)36(-18%)完成水舞全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93.2%完成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100完成态境况生-状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10%以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提升10%/要染减指乐主污物排新化学需氧量排放总
22、量比2015年下降%-12.9%-10.1%完成氨氮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5.6%-10.1%完成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3.7%-10.5%完成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24%-15%完成域污物放量区性染排总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万t/-10%/污染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全面稳定达标排完成防治放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标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完成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保持100%完成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完成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建成完成生态环境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完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率%100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基本实现完
23、成(二)“十四五”面临的主要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也是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市继续处于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环境保护仍然处于负重前行困难期,主要体现在: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但是改善程度距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我市首要污染物PM25的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邵东 十四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2021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