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docx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编制单位: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24年10月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意义1一、延庆区概况1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9三、近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回顾12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18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23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本思路24三、总体目标25四、实施路径26第三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28一、源头控制29二、过程阻断31三、末端净化32四、面源污染防治支撑体系33第四章效益分析36一、社会效益36二、环境效益36三、经济效益37第五章保障措施38一、加
2、强组织领导38二、完善政策体系38三、强化科技支撑39四、加强监测预警39五、做好宣传引导40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意义一延庆区概况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域和生态涵养区,近年来也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的较大挑战。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导致区内部分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一定威胁。本规划旨在通过先进的理念,科学谋划,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对延庆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产生积极影响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规划能够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土壤、水体及空气质量;另
3、一方面,规划还能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延庆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保护延庆区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提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示范和经验,推动整个农业行业的绿色发展。(一)自然资源概况1 .地理位置I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为北京市郊区之一。地处东经115。44,116。34,北纬40。1640。471位于延怀盆地东部、燕山沉降带西端,区域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半椭圆形板块。东1资料来源:延庆区2023年统计年鉴图1-1延庆区行政区划图邻北京怀柔区,南接北京昌平区,西与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北与河北省赤城县相邻,
4、距北京德胜门74km。地域东西最长70km,南北最宽45.5km,总面积1994.88kn?,占北京市总面积的12.6%,其中山区面积占72.8%,平原面积占26.2%,水域面积占1%。2 .地形地貌2延庆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官厅水库,中部凹陷形成山间盆地。区内山脉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一般海拔高程700-1000m,山脉大致走向北东与东西向,由中部北起佛爷顶,经九里梁形成自然分水岭,分水岭以西为山前平原区,以东为山后区。境内海拔100Om以上高峰80余座,其中海坨山为北京市第二高峰,海拔高程2241m。大庄科乡旺泉沟东南大庄科河(怀九河)出境处为县境内最低点,海拔高程约300m。东北
5、部山地地势呈西部高东部低的中低山,平均海拔IO(X)m左右,南部山地地势较低,属低山区,山势缓和,谷地较宽,但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山前盆地边缘地带一般海拔高程为60070Om之间,地面坡度较陡,自然坡降1/50,冲沟发育。盆地为一缓倾斜洪冲积平原,海拔高程50Om左右,盆地长35km,宽15km,全部为第四纪堆积所覆盖,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局部有丘陵点缀。图1-2延庆区地貌图3 .气候气象3延庆区地处长城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北部边缘,处于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素有北京“夏都”之称。延庆区山地多,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昼夜温
6、差大,年平均日较差为12.6C。延庆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为9.0、3.0、15.7C,年平均气温变化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率、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率分别为0.33、0.22、0.59C10a,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长幅度比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更大。延庆区平均日照时数为2712.4h,5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12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少。延庆区年平3资料来源:延庆区2023年统计年鉴均降水量为457.4mm。降水在年内分布极其不均,集中在5到9月,其中7月、8月平均降水量之和为23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51%,10月至翌年4月降水相对较少,造成季节性干旱。图1-3延庆区年
7、逐月降水量分布4 .自然资源4(1)水资源。延庆全区水资源总量7.8x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8H?,是全市人均占有量的5倍。地表水。地表水资源总量5.64x108nA93%的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延庆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县内有IV级以上河流18条,其中HI级河流2条(白河、妫水河),IV级河流16条。妫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1064.3km2o地下水。地下水资源总量2.23x108nA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延庆区地下水流向包括总体由北东向南西,以及由盆地西北及东南两侧向盆地中部流。山前平原洪冲积扇孔隙潜水区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大于30m;而洪积扇
8、前4资料来源:延庆区2023年统计年鉴缘及湖相沉积承压水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小于15m,部分位置小于5mo(2)土地资源。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198217.17公顷。耕地。耕地总面积为14306.21公顷,其中:水田35.95公顷,占0.25%;水浇地8973.72公顷,占62.73%;旱地5296.54公顷,占37.02%。永宁镇、康庄镇、旧县镇、井庄镇、沈家营镇5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53.47%。园地。园地总面积为9658.13公顷。其中:果园9576.75公顷,占99.16%;其他园地81.38公顷,占0.84%。林地。林地总面积为152407.12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11
9、234.76公顷,占72.99%;灌木林地34688.98公顷,占22.76%;其他林地5937.9公顷,占3.9%。千家店镇、张山营镇、珍珠泉乡、大庄科乡、永宁镇5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区林地的58.65%。草地。草地总面积为1056.20公顷。湿地。国土确定湿地面积为541.56公顷,其中,沼泽草地410.89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75.87%;森林沼泽114.26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21.10%;灌丛沼泽15.40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2.84%;内陆滩涂1.01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0.1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总面积为10527.42公顷。其中:城市用地1358.45公顷,
10、占12.90%;建制镇用地1696.41公顷,占16.12%;村庄用地6625.08公顷,占62.93%;采矿用地51.76公顷,占0.4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95.72公顷,占7.56%。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总面积为4053.80公顷。其中:铁路用地368.94公顷,占9.10%;公路用地2498.39公顷,占61.63%;农村道路118O.23公顷,占29.11%;机场用地5.95公顷,占0.15%;管道运输用地0.29公顷,占0.0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为4505.82公顷。其中:河流水面820.30公顷,占18.21%;水库水面2662.03公顷,
11、占59.08%;坑塘水面569.28公顷,占12.63%;沟渠442.62公顷,占9.82%;水工建筑用地11.59公顷,占0.26%。(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有药用类、观赏类以及含油脂类、果类、纤维类、野菜类、单宁类和蜜源类等多种植物137科、605属、1242种,占全市物种总数的近60%;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野生动物50科、184种,占全市物种总数的75%,是全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之一。延庆区高度重视生物资源保护,各类自然保护地共计16处,实际覆盖面积778.9I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9.05%。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野鸭湖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
12、名录,成为北京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4)矿产资源。延庆区地处中朝准地台的北缘,其基底由太古代及元古代之地层组成,境内有铁、铜、金、银、鸨、铝、粕、铝、铅、锌等20余种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英石、钾长石、大理石、花岗石、海泡石、磁黏土矿和天然气等非金属矿藏。其中,铜、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已开采利用。5.生态环境5延庆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境内有松山、玉渡山、野鸭湖等12个国家和市、区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近100km2。森林覆盖率达62.01%,林木绿化率达到72.53%以上;PM2.5累计平均浓度达到27.5mgcm-3左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全市前列。全区现有
13、景区景点30余处,其中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城区建有9座公园,占区域面积近2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3.14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6.8n?以上。(二)社会经济概况1 .行政区划6延庆区,辖11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延庆镇、康庄镇、八达岭镇、永宁镇、旧县镇、张山营镇、四海镇、千家店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11个镇;刘斌堡乡、大庄科乡、香营乡、珍珠泉乡4个乡;百泉街道、香水园街道、儒林街道3个街道。全区共376个村委会、55个居民委员会。202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9.2万人,常住人口34.3万人。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72023年延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1390万元,按
14、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002万元,下降1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548万元,增长5资料来源:人民政府网站6资料来源:延庆区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资料来源:延庆区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机农业发展规划(20242026年)2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76840万元,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为2.9:22.3:74.8o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5347元。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74元,同比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8507元,同比增长5.5%。全年全区人均生活消费支
15、出28398元,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860元,增长8.3%。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0%。2023年延庆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61973.8万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农业实现产值65129.3万元,增长1.5%;林业实现产值36230.5万元,下降41.1%;牧业实现产值51900.1万元,增长1.3%,渔业实现产值220.6万元,增长26.3%。延庆区大力发展有机杂粮、精品蔬菜、花卉园艺、优质果品、精品畜牧五类生态农业,从最开始单纯的种植有机蔬菜发展到现在的有机畜产品、有机中药材,不但品类越来越丰富,产量也在稳步增加。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有机产品认
16、证示范区”,延庆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稳步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覆盖率。国光苹果、葡萄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归原”有机奶、“绿富隆”“北菜园”有机蔬菜品牌也成为国内知名有机品牌。2023年,延庆区打造了康庄镇一张山营镇、沈家营镇一井庄镇一永宁镇一刘斌堡乡一香营乡一旧县镇、延庆镇大榆树镇3条绿色有机示范带。截至2023年底,延庆区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06万亩,认证总产量达1.73万吨,有机认证企业74家,有机认证证书81张;绿色认证基地4家,认证面积达1377亩,认证总产量为5542吨。延庆区实施种植业绿色有机农产品整体创建是推进绿色农业
17、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同时,有效减轻了面源污染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业快速发展。2023年延庆区成功入选冰雪旅游城市十二佳、第九届中国冬游名城案例、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八达岭长城景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延庆区文旅产业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成功举办第三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大会、第六届北方民宿大会,推出主题精品线路48条,在12个城市开展旅游产品推介,京外客源市场有效拓展,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35.5%。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一)种植业生产及污染现状延庆区作为北京的“后花园”,是北京市农业大区。2023年延庆区粮食播种面
18、积17.03万亩,其中玉米16.19万亩、豆类0.58万亩、谷子0.16万亩、薯类0.09万亩。粮食总产6796.21万kg,较2022年下降19.50%。全区蔬菜播种面积4.83万亩,蔬菜总产量10808.02万kg,较去年增长12.9%。延庆区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2023年粮经类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8844.7亩,产量6812.13吨;蔬菜类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2757.82亩,产量5613.34吨。1 .化肥施用2023年,全区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4555.35吨,单位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折纯量)为20.84kg/亩,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氮用量(折纯量)为8.14kg亩,单位播种面
19、积化肥磷用量(折纯量,P2O5)为6.34kg亩,化肥利用率为42.3%。由于长年大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投入较少,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土壤质量等级报告,延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8.3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4.8mgkg1.按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2 .绿色防控2023年,延庆区蔬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82.54%,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7.91%,农药利用率达到47.97%,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138.63g/亩,农药总用量为25.84吨,相较于2022年蔬菜绿色防控指标而言实现了农药减量。但同时实际调研
20、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种植户对常见病虫害识别能力一般,盲目用药、一药多用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合理施用农药不仅可能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对农产品安全生产造成威胁,而且其在降解过程中也会对大气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3 .废弃物处置回收2023年延庆区回收处置废弃地膜248吨,回收处置率达到92.54%,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9.72吨,回收处置率达到92.57%。回收覆盖全区18万亩农田,回收覆盖率达100%。然而当前延庆区普遍使用厚度为0.0Imm的农用地膜,其长期暴露于空气阳光下,不断老化破碎,大部分的碎片都被翻耕在耕作层中,而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易被微生物和一些有机溶剂所降解和溶解,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21、严重影响土壤活性,易形成白色污染。(二)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的传统农业大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种类繁多,涵盖了生猪、蛋鸡、奶牛等多种畜禽种类。2023年全区母猪6274头、奶牛7797头、肉牛5657头、蛋鸡109.6万羽、羊3.57万只。猪肉产量1542吨、鲜奶产量2.9万吨、禽蛋产量1.27万吨,畜牧业产能稳步提升,2023年畜牧业产值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5.19亿元。近年来延庆区大力推进全域畜牧业绿色健康养殖和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自2017年起制定并实施了延庆区畜禽养殖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关停工作方案、延庆区畜禽养殖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关停工作方案的
22、补充意见、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养殖户退出养殖行业工作方案、2019年经营性畜禽养殖场户退出养殖行业工作方案、高风险生猪规模养殖场清退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来引导养殖业转变为资源化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养殖业。2023年畜牧类有机农产品认证规模奶牛300头,肉牛100头,生牛乳569.4吨。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但提升现代化养殖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动物防疫人才梯队、灵活运用土地和环境、降低养殖业运营成本等也是延庆区今后亟待需要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三)农村生活延庆区大力推进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2015年起,启动乡镇级污水处理
23、厂建设工作,实施两期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化建设配套管网及厂站项目,完成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96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和7处分户小型一体化设施的新建升级改造工作,覆盖全区273个村庄。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4万吨,解决了乡镇中心区域及周边109个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实现镇区中心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煤改清洁能源。2016年延庆区启动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农村清洁取暖主要采用“煤改电”和“煤改气”两种方式,涉及全区15个乡镇,已完成安装10万余户。2022年川区基本实现“无煤化”,优质能源比重达到95%以上,逐步向清洁能源、新能源转变。三近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回顾(一)面源污染防治措施与成效1 .打
24、好面源污染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时期,延庆区深入贯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延庆区实现了“延庆蓝”“妫水清”“土壤净”,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6项指标在全市各区中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空气质量天数位居全市一流;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11I类水的比例为100%,地表水水质指数全市排名第一;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二是污染防控减排成效显著,加快产业结构绿色化调整,重点培育现代园艺、冰雪体育等主导产业;全面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污染 防治 规划 2024 2028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