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到民俗背后的文化。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作顺序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2、给这些词语排序,找出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3、导入课文:老舍先生仅用了一千多字就把老北京过春节的一幅幅欢乐喜庆的画面呈现了出来。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4、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
2、北京的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认真阅读感受深的部分,请简单写出批注。(3)、练习有感情朗读。二、深入课文,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一)、对照自学提示,自学课文(二)、交流汇报,提示学生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汇报,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读悟结合。1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Q)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腊八粥材料的丰富及作者运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腊八粥不仅材料丰富,还表达了丰收的景象,是丰收的代表。(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
3、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2 .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Q)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3 .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
4、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门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4 .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Q)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2)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的春节 北京 春节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