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北京的春节》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北京的春节》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北京的春节一等奖创新教案1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而对于老北京人怎么过春节,学生了解不多,也因此有了浓厚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分清内容主次,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节日的隆重和热闹。2.会写“醋、饺”等15个生字,会写“热情、风筝”等词语。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自主识字,初步感知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理清思路。【教学难点】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春节”的。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围绕课题情境导入】1 .交流体验:教师:你
2、对春节有哪些认识?谈谈你过春节的体验?2 .热闹场景:教师课件展示大街小巷一一年味十足的照片。3 .了解春节:出示资料助读了解春节。4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了解北京以及“北方春节二思考:(1)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2)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新课初知】1.走近作者:老舍。(出示有关老舍资料)2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的内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作者写了哪些时间段。(3)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3 .思考交流: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提示:散文记叙线索:一般是时间或事件过程。第三板块【字词积累强化运用】1.词语展现。(1)认读、书写生字。学生自读,同桌检查读。(2)教师重点指导
3、易错笔画。(3)检查生字的结构。4 .熟读本课的生字词。5 .重点讲解生字:醋、筝、燃、戚、骆。(1)醋:“酉”的撇与竖弯都收笔于横中线下;“昔”上部下横从横中线起笔,“日”略窄。(2)筝:上窄下宽。“争”中间横长,(J)在竖中线上。(3)燃: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然”居中间偏右,上边大,“八J上合下开。(4)戚:是半包围结构,保持平衡,横笔等距。(5)骆:左窄右宽。“马”第二笔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6 .词语认读:出示本课中与过年有关的词语和词语表的词语,引导学生找出来读一读相关句子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7 .词语理解:重点讲解词语“分外”、“摆摊儿”、“万象更新”和“
4、万不得已”,并试着运用所学词语造句。第四板块【梳理脉络整体呈现】1.朗读欣赏:通过两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8 .阅读提示:(1)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抓住你最感兴趣的一些风俗习惯,批注你的感受并与同桌交流。9 .思考交流: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一北京的春节时长一个多月。教师: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10 梳理内容:详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高潮: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第五板块【师生总结课堂归纳】1.课文层次:找出相应内容的段落。(1)第一部分(1-7):写人们从腊八开始准备过年的情形。(2)第二部分(8-13):写除夕、正月初一及元宵节的盛况
5、。(3)第三部分(14):春节结束。11 主要内容:本文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然后详细描述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三次高潮;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明确: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Q12 我的收获:北京的春节给你怎样的印象?点拨:隆重热闹、喜庆团圆、和谐温暖。第六板块【随堂小测素养提升】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修改。万象耕新(更)万不得己(已)残灯未庙(末)张灯结采(彩)轰堂大笑(哄)扑天盖地(铺)能歌善午(舞)各行各色(形)风拥而至(蜂)13 写出下列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除夕(大年三十)中秋(八月十五)元宵(正月十五)正月(农历一月)腊月(农历十二月)端午(五月初五)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的春节 北京 春节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