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胡路以南)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黄胡路以南)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胡路以南)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背景1.1项目建设背景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龙兴聚集区位于两江新区龙盛片区东部,规划范围北至五横路,南至机场路东联络北线,西至两江大道,东至御临河,面积约548公顷。该区域为龙兴工业园的集中聚集区,是龙兴工业园的主要生活场所。项目区位图目前,本设计道路周边的两江大道、寨子路、机东北线已要成通车,黄胡路、庙复路、盛安路、渝江路正处于莫设中。项目周边大部分地块已出让,出让的地块有龙湖、龙兴医院、IlOKV石头变电站、国瑞;部分地块正处于洽商过程中,其中国瑞部分地块已施工完成。横六、横七、纵一、纵二路周边的地块正在进行设计,为改善投资环境,因此急需启动作
2、为地块出行通道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的次、支路的建设。项目与周边路网关系图两江大道正在开展节点改造的设计,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沿两江大道布设的轨道四号线二期于2019年下半开始正在施工,两江大道节点改造方案与轨道四号线方案相互制约,局部路段需共建或同步建设,为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以及不影响轨道四号线二期的进度,要求本项目、轨道四号线二期、两江大道节点改造在该段同步实施项目所处区域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招商引资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建设。本项目的建成将完善区内部路网结构,促进周边地块开发建设,进一步带动启园区综合配套的全面发展,为推动园区城市建设快速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1.2
3、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龙兴园区中部,龙兴古镇以东,御临河以西;研究范围由两江大道、黄复路、庙复路、机东北所围成的区域,总共包括8条道路,分别为纵一路、纵二路、横五路、横六路、横七路、横八路、横九路,总长约4.8km;另包含纵一路上跨横五路桥梁一座,以及两座下穿两江大道地通道;本次设计范围包括纵一路上跨横五路桥梁一座,采用现浇连续箱梁,桥梁全长82m;两座地通道,其中横四路下穿两江大道,通道采用C40P8钢筋舲箱形通道形式,地通道全长75m,采用标准宽度为lX13.5m,采用箱型结构;横六路下穿两江大道、纵一路、纵二路,采用箱型结构;通道采用C40P8钢筋碎箱形通道形式,地通道全长332.5m,采用
4、标准宽度为IXIO.2m。设计技术指标如下表粗体所示:表1工程概况一览表序号路名路幅(m)等级设计车速(km/h)长度(m)1纵一路22次干路302076.0462纵二支路16支路20508.0924横五路26次干路30430.2345横六路16支路30628.2596横七路26/16支路20455.042(6)机场东联络线北线及御复路工程施工图(2011.11)(7)两江大道道路工程(一期)施工图(2010.11)(8)两江大道道路工程(二期)施工图(2010.11)(9)御临河西侧截污干管沿线道路工程施工图(2016.05)(10)庙复路施工图(2017.07)(11)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
5、路工程(黄胡路以北片区)施工图(2019.8)(12)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配套道路(黄胡路以南纵一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0.6)(13)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0.7)(14)本项目范围内的1:500实测地形图(2019.3)(15)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唐家沱石船段)-生基堡-龙兴站区间、王家城-生基堡站区间施工图文件(2020.6)(16)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6)(17)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7.11)(18)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方
6、案审查会专家意见(2019.12)(19)龙兴聚集区中部片区道路工程(黄胡路以南)方案审查意见复函(2020.7)(20)渝两江城管发(2018)108号关于统一两江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有关执行标准的通知(21)两江集团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指标(2017.08)7横八路16支路30100.338横九路16支路3090.8939合计4791.797项目位置图1.3图纸分揖情况说明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桥梁通道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分八册:第一分册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分册交通工程第三分册岩土工程第四分册桥梁、通道工程第
7、五分册排水工程第六分册电力(土建)工程第七分册照明工程第八分册绿化工程本册为笫二分册交通工程2、设计依据及规范2.1设计依据(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2)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3)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12)(4)龙盛水系规划成果(2017.03)(5)中部片区道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2017.09)(17)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GA/T870-2017)(18)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T833-2016)(1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20)城
8、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21)城市桥梁工程设计规范CJJ(2019年版)(22)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23)公路交通安全设计设计规范(JTGD81-2017)(2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3、交通标志设计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及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和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本项目城市次干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等级为C级,支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等级为D级,设置完善的标志和标线,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并设置交通信号灯。3.1设计原则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
9、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该区域道路网系统的驾驶员为基本使用对象,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还通过禁令、指示、警告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除个别标志外,交通标志的颜色为:指示标志:蓝底、白图案;警告标志:黄底、黑边、黑图案;禁令标志: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22)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全力打造现代都市新区的指导意见(试行)(23)设计深度需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中有关的要求(24)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10、2017年版)(25)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2. 2采用的设计规划和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8)视觉信号表面色(GB/T8416-2003)(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
11、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10)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11)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2)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6)(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16)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 (1)单柱式支撑结构立柱选用89114.l40.152mm时,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所有标志立柱、横梁要求是整根钢管,不允许有横向3.2布设方法根据以上原则及本道路
12、特点,交通标志主要布设方法如下:(1)在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前60m处设置指路标志:(2)在车道进口道导向线起止处设置分车道行驶标志;(2)在减速让行线前方设置减速让行人行横道组合标志:(3)在小区出入禁止左转的路口设置禁止左转标志;(4)在交叉口出口处20In处设置限速、禁停组合标志;(5)在公交港减速段起点设置公交站标志;(6)在交通岛分流端部设置导流标志;(7)在地通道口设置禁止危化品通行的标志;(8)在地通道处设置限高标志;(9)在停车让行线的前方设置停车让行人行横道组合标志;(10)指路标志中地名/路名信息采用现有标志信息或由交警和地名办共同确定,指路标志版面为蓝底白字。3. 3标志材料
13、和支撑结构 标志板上的反光材料采用Iv类反光膜。标志板采用牌号为3003的铝合金板,其耐候、耐腐蚀、机械性能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的规定。 指路标志、导向标志、警告、禁令、指示标志采用2mm摩度,并符合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 本次设计范围支撑结构包含单柱式和悬臂式(F型杆): 标志立柱与横梁大小的选择依据国标关于结构设计的要求进行计算设计,对应不同板面大小的交通标志牌采用不同的支撑结构,主要分以下几种:续组织交通流,有利于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3)合理设置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满足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的规定以
14、及总体设计要求。(4)应与交叉口渠化一致,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充分利用道路的有效面积,积极开辟附加车道及增加路口导向车道数量。(5)与其他道路交通设施相匹配,同一地点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所传递的交通信息不能相互奥顿,应相互协调,相互补充。(6)应保证交通在使用期间的可视性,交通标线在全天候条件下应有足够的视认距离。(7)应及时对交通标线进行维护,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宜每6个月定期维护。4. 2布设方法在机动车道路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为白色线宽为IOcm0可跨越同向车道分界线线宽为白色虚线,车道分界线线宽为10cm,实线长2m,间距4m(2-4线)。对向车行
15、道分界线为黄色实线,线宽为IOCn1。港湾式停靠站标线线宽为45cm,正常段为白色实线,加减速段采用白色虚线,实线长1m,间距1m。路侧边缘线每隔15m留出3cm的缺口,以利于排水:人行横道为实线,间距60cm,线宽为40cm,人行横道宽度为5%并可根据行人数量以Un为一级加宽,其长度视各路口而定;交叉口处导向车道线的长度为30m。导向箭头按导向车道线重复2次,箭头长3m,第一组在距离停止线2m处设置,第二组在导向车道的起始位置设焊缝。 标志结构中的所有钢铁构件(包括螺栓螺母等)均需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镀锌应保证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立柱、底板、横梁、法兰盘等大构件镀锌量为600gm2,抱箍等小构
16、件镀锌量为350gm2. 地脚螺栓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沙(或酸洗)后涂无极富锌漆。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接固定,并配双镀锌螺母和防盗垫圈。 立柱应垂直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注标志立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基础也应一并调整角度。 标志安装过程中应对标志板面妥善保护,不得损伤标志板面或使其扭曲变形。 立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各连接螺栓紧固且牢固可靠。 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基底承载力必须大于130KPa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基础采用C30混凝土现场浇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振捣器振动密实。 在焊接时应注意焊接质量,并应进行有效的
17、打毛剌和修磨工作。4、交通标线设计4.1 设置原则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正确的车道,规范行车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并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交通标线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符合道路设计要求,充分体现道路总体设计的意图。(2)应与道路运行情况相匹配,根据道路等级、状况、交通流特性,可组分A的技术要求性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环氧含量185192ASTM.D1052粘度20P,s40标准粘度计法含水量,%1%ASTM.D1744比重(25(),
18、g/cm31.17.2ASTM.D1475外观深色目视组分B的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粘度25P,s30标准粘度法含水量,%0.5ASTM.D1744比重(25*C),g/cm31.11.2ASTM.D1475颜色半透明目视填料及耐磨碎石的技术要求作为薄层抗滑层材料的内部骨料,填料的粒径一般为O.6mm以下,可以是人工砂,也可以是天然砂。耐磨石料不直接与A、B组分混合,而是在混合物摊铺均匀后将它撒在薄层抗清层表面,靠它的自重嵌入混合物中,待薄层抗滑层材料固化后,作为抗滑表面,这种粗集料的粒径为35mm。指标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填料密度,22.3T0328-200(容量瓶法)含水量,2.0酒精燃
19、烧法粒度,mm0.6筛分法耐磨碎石密度,22.5T0328-200(容量瓶法)含水量,%2.0酒精燃烧法洛杉矶磨20%洛杉矶法(ASTMC131)磨光值250T0321-1994置,箭头的起始段端与导向车道线起始端平齐;导向箭头指示方向应与导向车道允许行驶方向保持一致,导向箭头间隔距离应包含下一组箭头本身的长度;在交叉口出口道,导向箭头距离人行横道线2m设置一组。路口导向线采用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度均为2m,连接对象车行道分界线采用黄色虚线。导流线外围线宽15cm,频部填充线宽40cm,间隔100Cm,倾斜角为459。4. 3技术要求 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 标线材料应
20、符合部标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规定。 标线的颜色及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所有标线干燥后的厚度为2.OOmm+10%,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量18%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撒0.3kgm2的玻璃微珠。 施工路面标线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杂物及灰尘。 车道边缘线不得侵占车行道宽度。 划标线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道路平曲线要素、匝道曲线要素等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5、其他安全设施5.1薄层环氧抗清层为增加行车安全性,在纵坡坡度大于4%的下坡路段沥青建表层进行间断性地加铺一层薄层抗滑层材
21、料。厚度控制在5mm,宽度IOm,铺筑间距20m。薄层抗滑层材料的原材料是由A、B两种液体基料、填料和耐磨碎石组成。A、B液体基料和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摊铺并撒上耐磨碎石,待其完全固化后即得到薄层抗滑层路面。线上,同时横向左右对齐,安装距离与设计要求为准。(2)安装带钉的道钉)用直径为$22mm的电锤钻孔,孔的深度比道钉的钉脚长IonlnU钻完孔后把钻出的覆灰吹干净。(3)胶的配比为,A胶与B胶1:0.7,然后加15%30%的水泥作填充剂(胶水一次不易搅太多,够一个人粘50-70个的道钉用胶)。胶体要搅拌均匀,(手电钻配搅拌器)色泽一致。每个道钉粘接需要40-50克左右胶水。(4)安装的
22、位置路面要清扫干净,用批刀大约40-50克胶,放入所钻的孔内及道钉所要求安装的位置上,把道钉放上去,用力压并左右转动两下,使道钉和路面粘接紧密。(4)道钉安装后,把道钉周围溢出的胶,用批刀刮干净,并把路面清理干净。6、交通信号灯设计6.1 概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也是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最直接、最基础的应用系统。本系统以合理组织交通流、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为前提,对控制区域内的交通流进行实时监视、检测、控制、协调,有效的改善控制区域内的交通状况为目标。6.2 设计内容本项目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内容包括:交通信号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胡路 以南 交通 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8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