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
《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为落实关于在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上走在前的工作安排,推动 体育事业在三年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助力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现代化强市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城市空间战略布局 和体育发展实际,以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 动,全面提高竞技水平,持续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努力将建设成为群 众体育活跃、体育赛事丰富、体育产业发达、特色项目突出的体育名 城。二、主要目标(-)特色目标1 .打造体育科技创新名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国 家体育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集设
2、计、研发、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 创新公共服务基地,将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技术研发高地、体育 人才集聚高地。2 .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名城。积极申办省级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 培育自主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赛事,构建一县一精品体 育赛事格局。3 .打造体教深度融合名城。加强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培养 五育并举体育特长人才,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场馆共建共用,构 建院校人才培养联合体,夯实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4 .打造全民体育消费名城。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丰富 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全体育消费政策;养成市民体育消费习惯, 提升消费观念;促进体育消费规模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5 .打造
3、河体育文化名城。以河沿线城市名片为基础,依托城 市整体发展规划和河开发规划,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 新发展健身休闲、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等特色项目,打造与河相关的 精品体育旅游线路。6 .打造高端体育智造名城。巩固体育器材制造企业全球知名、国 内领先优势,深化体育产业一带引领、三核发力、一圈覆盖整体 发展格局。加快体育品牌创建战略,提升体育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形 成各县(市、区)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产需互补、全产业链布局的 体育产业全域发展态势。(二)2024年主要达成指标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公益社会体 育指导员数达到2.78个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
4、到全市 总人口 41%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 数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在训运动员 不低于2000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 绩。体育制造业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体育+ +体育等二三产 新型业态快速良好发展。三、推进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体育制造核心竞争力1 .创建国家高端体育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用好体育国家认定企 业技术中心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名片, 做好方案编制、专家论证、评审答辩等跟踪服务,全力创建国家体育 技术创新中心。2 .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加强与体育大学、体育学院等科研院 所合作,推动体育
5、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建立技术中心,不断研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位新技术、新产品。3 .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支持体育集团建设省级体育产业 平台,申报科技专项。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谋划体育领域重大关键 技术重点攻关方向到2024年力争实现一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落地;推动体育产业平台孵化基地建设,助力体育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二)创办精品赛事,打造体育赛事新亮点1 .积极申办省级以上赛事。对接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办好全 国青少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等赛事,争取板式网球、体操、电子竞 技等赛事举办权。各县(市、区)每年至少申办1项国家级赛事、2 项省级赛事。2 .培育自主品牌特色精品赛事。加大板
6、式网球、八极拳等项目推 广力度,扩大全国板式网球巡回赛、太极拳技艺交流大会等赛事影响 力。打造房车露营、美丽乡村马拉松、太极拳为代表的县级精品赛事, 其他县(市、区)结合地域特色至少打造1项精品赛事。3 .支持社会组织举办特色赛事。擦亮围棋名片,承办国家、 省围棋比赛,扩大围棋运动全国知名度。继续举办百县篮球、千乡乒 乓球、万人象棋赛区决赛。出台赛事激励办法,鼓励社会组织举办特 色赛事。4 .健全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市级每4年举办一届全市运动会。 鼓励县(市、区)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承办市级篮球、足球、排球等 体育联赛,打造以足球为龙头的体育特色项目精品赛事。各县(市、 区)每年举办中小学生运动
7、会和57项单项体育联赛。(三)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构建体育人才培养高地1 .加大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和招引力度。充分利用学院、职业技 术学院、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资源,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 度对接,打造体育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2 .建设市、县两级特色新型体校。构建优秀竞技人才输送、高 水平体育特长生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多元体育人才 培养格局,市体校2022年开工、2024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每个县 (市、区)建成1所新型体校。加强体校与中小学校联合,强化运动 员文化教育,让新型体校成为优秀体育人才输出摇篮。3 .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色 体育 名城 建设 三年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