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干部必读考试内容总结.docx
《广播电视技术-干部必读考试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干部必读考试内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概述小结一、播送: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播送有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阔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2、特指:声音播送。二、播送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三、播送电视的“四化.1、数字化,2、网络化,3、产业化,4、信息化。四、播送电视的开展沿革1、三代播送:(第一代)AM-调幅声音播送,(第二代FM-调频声音播送,(第三代)DAB-数字声音播送。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播送,(第二代)彩色电视播送,(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播送。五
2、、播送电视系统组成和作用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播送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播送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2、发送与传输:将播送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播送、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3、接收与重现:接收播送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复原成图像及声音。六、播送电视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播送、调频播送、VHF/UHF频段电视播送等。2、有线网络传输: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播送电视节目
3、的网络系统。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七、播送电视制播设备和技术1、声音信号: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2、图像信号: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第二章声音播送根底知识小结一、声音: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对人耳产生的感觉。1、声音的产生:粒子波动运动的结果,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形成声波进行传播。二、描述声波的根本参量1、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常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赫兹(Hz)。2
4、、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秒(s)o3、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用符号人表示,单位通常为米(m)o4、传播速度:声波每秒内传播的距离,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米/秒(ms)o三、表征声音强弱的参量1、声压: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是帕(Pa=lNm2)基准声压=2X1OTPa。2、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声源辐射功率。单位是瓦(W)o3、声强:声波能流密度,穿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内的声功率,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W/m2o基准声强(参考声强)=10*W/m20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四、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大
5、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可用声压级表示。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2、音调(声音频率的上下):人耳对声音上下的感觉。与声波的基波频率密切相关。人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20kHz.3、音色(声音的特色):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响。与声波的频谱(波形)密切相关。五、电平1、定义:某点功率PI与选定基准功率Po之比的对数关系,用分贝表示。PNdB)=101g(P1P0)dB2、性质:描述功率的物理量。3、常用分贝制之间的转换:0dBW=30dBmW,0dBmW=48.75dBmV,0dBmV=60dBV4、电信号分贝值的几种表示方法:(1)功率放大倍数二IOlgPoZPi(d
6、B)(2)功率信噪比二IOlgS/N(dB)(3)电压放大倍数二201gUoUi(dB)(4)功率电平级;IOIgP/Pr(dB)(5)电压电平级二201gUUr(dB)六、传声器1、作用:将声音振动转变为相应的电流变化的换能器件。声能=机械能=电能2、常用:动圈传声器和电容传声器。3、原理:(1)声波接收器:感应外界的声波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声能一机械能)(2)力/电换能器:将机械振动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机械能一电能转换)。七、扬声器1、作用:将按声音变化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电能=机械能=声能2、种类:电动式、压电式、舌簧式等。3、原理:(1)通过交变电流的音圈在电磁力
7、作用下产生振动,电能一机械能转换,(2)振膜随着音圈振动,产生声音,机械能一声能转换。八、双耳听觉特性人耳区分声源方向的两个物理因素:1、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2、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声级差或强度差)。立体声播送中实际立体声效果实现方式:使用声级差方式实现,便于和单声道系统兼容。九、立体声的五种拾音方式1、A-B方式,2、XT方式,3、M-S方式,4、仿真头方式,5、多声道拾音方式。十、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2、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十一、模拟信号化过程1、取样: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即将信号在时间域离散化
8、。2、量化: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即将信号幅度离散化。3、编码: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十二、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要想取样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那么取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fs2f.1、取样后的频谱中,各个周期之间相互不重叠。2、采用一个截至频率为fs/2的低通滤波器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恢复。数字音频取样频率:1、数字卫星播送:32kHz2、CD:44.IkHz3、演播室:48kHz十三、量化1、量化比特数(n)与十进制的量化等级数(M)之间的关系,量化比特数=log2量化等级数,n=Iog2M2、数码率=取样频率(fs)X量化比特数S)(b
9、ps,比特/秒)存储量=(采样频率X量化比特数X声道数)/8(Byte,字节)3、量化信噪比:(1)单极性的信号(如亮度信号):SNRdB=10.76+6ndB(2)双极性的信号(如声音信号):SNRdB=l.76+6ndB十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1、前置低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中高于某一频率(即取样频率的一半)的频谱分量滤除,以保证取样后不发生频谱重叠。2、模/数(A/D)转换器:对滤波之后的模拟信号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3、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数字信号按预定要求进行各种处理,包括滤波、变换、检测、谱分析、估计、压缩、识别等,以便获得人们所希望的信号,4、数/模(D/A)
10、转换器:将处理之后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5、模拟低通滤波器:滤除信号中不需要的高频分量,平滑成所需的模拟输出信号。十五、编码1、信源编码(SoUrCeEncoding):解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降低冗余度和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是A/D变换和压缩编码。2、信道编码(ChannelEncoding):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按一定规那么参加冗余码元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是码型变换和过失控制。十六、MPEG音频压缩标准1、两种编码方法:MUSICAM(MaskingPatternAdaptedUniversalSubbandIntegratedCodingAndMul
11、tiplexing)一掩蔽型通用子频带集成编码与频分复用。ASPEC(AdaptiveSpectralPerceptualEntroyCoding)一自适应频谱感知嫡编码。2、三个层次(编码算法序列):层次1:简化的MUSlCAM,层次2:标准MUSlCAM,层次3:ASPEC算法与算法MUSICAM结合。3、MPEG-2音频编码标准开展和扩展多声道环绕声编码(5.1声道)和多语言(7种)节目编码;低(半)取样频率(LSF)低比特率编码。(16、22.05、24kHz)4、MPEG-4音频编码标准包含对人工合成和自然两种不同声音素材进行压缩编码的多种算法;MPEG-4支持的数据率为264kbs
12、.支持不同质量要求的信号等级:高保真、中等质量音乐、宽带语言、质量语言、很低比特率语言、合成音乐、合成语言。增加了通信用途:用于各种传输线路和连接方式,可以各种数据率传送信息。第三章摇递中心技术小站一、播送中心组成1、节目制作中心:制作各种符合要求的播送节目。2、播控中心: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将所需的声音节目播出,传送到节目传输部门。二、混响和混响时间1、混响: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由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2、混响时间: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到达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那么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3、混响时间的影响:混响时间
13、长,饱满度增加,清晰度下降。三、播音宣和控制宣要求1、播音宣:1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而且房间中声音扩散均匀。2应能隔绝外面的噪声2、控制宣:有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混响时间,以便工作人员逼真地监听节目的音质。四、磁带录音技术1、录音:电能转换磁能,将声音电信号通过磁头装置转换成变化的磁场,并以剩磁的形式保存在磁带上;2、放音:磁能转换电能,通过磁头装置将磁带上的剩磁信号转换成声音电信号。3、录音时采用的三种存储媒介:1碰记录:磁性材料磁带、磁盘等,2光记录:感光材料光盘等。3固体记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存储器件。4、两种消音方法:(1)恒磁场消音法,2交变磁场消音法超声波消音法。5、工作原理1消磁:
14、超音频信号=消音磁头=产生磁场=抹去磁带原有信息。2录音:输入的信号=录音放大器放大+超音频信号=录音磁头=磁信号=磁带记录。3放音:磁带信号=放音磁头=电信号n放大器=扬声器。6、数字磁带录音1所记录的电信号是数字信号,是比特,而不是信号波形;2不必考虑线性失真问题;3必须提高记录信息的密度,带宽是模拟式磁带录音机的30倍以上。五、乐器数字接口MlDl1、含义:电子乐器和相应带有MlDl接口的声处理设备间进行各种控制信息串行通讯的标准。2、最根本的用途(1)传递音乐系统中的表演和控制信息,2传递与乐器音色参量、数字声频采样参量及一些与设定信息相关的各种数据。3、特点1记录内容:MlDl记录设
15、备所记录的只是与声音相关的信息,而不是记录声音的波形。2音序软件:微机运行MlDl音序软件,记录来自MlDl设备的一些表演和控制信息。3同步录音:利用MlDI时间码同步器,可以操作与之相连的其它录音设备进行同步录音。4、四个组成局部:1主控使叁:传送控制器信息,一个全音域的键盘。(2)音源模块:不带键盘的合成器。3鼓机节奏器:乐曲节奏局部的演奏和编排。14)装有音序软件的计算机音序器或时序器:记录或者重放MIDI信息数据。六、调音控制台1、作用:将多种输入信号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后输出。2、组成:1榆入局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2榆出局部:对各个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放大、主音量控
16、制等。3监听局部:监听调音或录音的质量。da3、主要技术指标1增益:在80dB90dB的范围之内。频率特性:一般不均匀度应小于1.5dBo3非线性失真:一般应保持小于1%。4噪声:输入通道放大器为低噪声放大器。5串音率:一般应高于7OdB。七、播送电视节目的制作两个工序1、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录形成节目素材的工艺过程。2、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合成等制作成可供播出的完整节目成品的一系列工艺过程。八、播送节目的播出两大任务:1、节目播出:根据播送节目表的安排,按顺序进行编排,并按时播出各种节目。2、节目传送:将节目信号通过电缆、光缆、微波、卫星传送到播送发射台等
17、。相应的传音链路称为演播室至发射机链路STLCStudioTransmitterLink。九、节目的三种播出方式1、直播:节目不经过录音制作工序播出方式。”播录:播音员在进行直播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录音,以便日后屋次重播。2、录播:事先录制好节目,需要时用放音机将节目播出方式。3、转播:1实况转播:节目源来自节目演出的现场,播音员在现场进行播音解说的播出方式。2台际转播:节目源来自其它电台的播出方式十、数字音频工作站DAW1、定义: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设备,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介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2、组成:1主机:核心中央处理器(CPU)和中央存储器(CM)。2硬磁盘:外部存储器。3数字信号处理
18、器DSP:负责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并直接将数字信号送硬盘储存。在数字状态下对音频进行各种特技处理。4各种接口:A/D转换器接口、D/A转换器接口和控制接口,以实现对各种功能的选择或操作。5相关软件模块:利用处理软件对声音数据进行操作。3、特点:1处理软件对声音数据进行操作,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2实际上并没有音频信号进入调音台,是用户自定义的调音台。3最有效的处理是去除噪声。十一、播送中心网络化1、主要系统:1节目制作播出系统2新闻业务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2、网络化制播系统的主要特点1高质量、高效率。2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节目制播。3保证不间断平安优质播出,制播本钱较低。4完善的数据库功能。第8
19、章无端电插送发送与接收技术小结一、调制和解调1、调制:在发送端,将要传送的信息调制信号运载到高频率的交变电流载波上的过程。1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信号2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信号3已调波:调制后的载波信号2、解调:在接收端,从已调波上将它运载的信息检取出来的过程。3、模拟调制方式: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L4、数字调制方式: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CFSK和相移键控PSK。二、调幅1、定义:用调制信号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去控制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从而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2、分类:普通调幅AM:主要应用于中波调幅播送CMW。平衡调幅DSBAM:主要应用于调频立体声播
20、送副信道差信号S=L-R)对38kHZ副载波的调制。彩色电视中的色度信号对彩色副载波的调制。单边带调幅SSBAM:主要用于短波播送中。残留边带调幅VSB-AM:主要用于也视播送中对图像信号对图像载波的调制。3、两个重要参数:调幅度ma:反映调幅波振幅变化的相对程度。通频带B=2Fm:反映已调波的有效带宽。三、调频1、定义: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幅度保持不变。2、调频指数:m尸3fQ=Af11F=最大频偏/调制频率mf实质是最大的相位偏离值,表示在调频过程中,瞬时相位I变化幅度,反响了调制深度,单位是弧度。3、有效带宽:B=2(mf+1)F=2(f+F)调频播送标准规定B
21、=200kHz:电视播送中伴音标准规定B=250kHz4、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1高频载波振幅:调幅的振幅是变化的。调频是等幅波。(2高频载波频率:调幅高频载波频率不变;调频频率变化。3已调波频带宽度:调频比调幅波宽得多。4声音质量:调频比调幅好。5传榆距离:调幅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比调频大。四、电波的三种传播途径1、天波传播一经过也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2、空间波传播一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3、地波传播一地球外表传播。五、播送电视波段频段划分1、中波中频MF;2、短波高频HF;3、超短波:包括米波甚高频VHF和分米波特高频UHF;4、微波MW:分为特高频分米波UHF、超高频厘米波SHF、极
22、高频毫米波EHF。六、发射台的三个根本任务1、产生高频振荡鼓励电能,由高频振荡器将也源的能量转换为高频振荡的能量,产生高频电流或电压;2、控制高频振荡电能,用传送的节目信号基带信号去调制高频振荡,使高频电能按所传送信号的变化而变化:3、将受控高频振荡电能转换为空间电磁波,由天线向空间发射。七、板极调幅发射机的组成1、鼓励器:产生发射机的发射频率载频。2、高频放大器: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3、被调级高末级:用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幅度调制,并进行功率放大。4、音频处理器:按发射机的要求,对音频信号进行加工处理。音频处理器三个作用:1压缩节目动态范围,提高平均调幅度。2防止过调制。3改善传输系统的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电视 技术 干部 必读 考试内容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