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干部必读考试内容总结.docx
第一章概述小结一、播送: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播送有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阔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2、特指:声音播送。二、播送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三、播送电视的“四化.1、数字化,2、网络化,3、产业化,4、信息化。四、播送电视的开展沿革1、三代播送:(第一代)AM-调幅声音播送,(第二代FM-调频声音播送,(第三代)DAB-数字声音播送。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播送,(第二代)彩色电视播送,(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播送。五、播送电视系统组成和作用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播送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播送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2、发送与传输:将播送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播送、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3、接收与重现:接收播送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复原成图像及声音。六、播送电视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播送、调频播送、VHF/UHF频段电视播送等。2、有线网络传输: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播送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七、播送电视制播设备和技术1、声音信号: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2、图像信号: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第二章声音播送根底知识小结一、声音: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对人耳产生的感觉。1、声音的产生:粒子波动运动的结果,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形成声波进行传播。二、描述声波的根本参量1、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常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赫兹(Hz)。2、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秒(s)o3、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用符号人表示,单位通常为米(m)o4、传播速度:声波每秒内传播的距离,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米/秒(ms)o三、表征声音强弱的参量1、声压: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是帕(Pa=lNm2)基准声压=2X1OTPa。2、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声源辐射功率。单位是瓦(W)o3、声强:声波能流密度,穿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内的声功率,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W/m2o基准声强(参考声强)=10*W/m20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四、声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大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可用声压级表示。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2、音调(声音频率的上下):人耳对声音上下的感觉。与声波的基波频率密切相关。人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20kHz.3、音色(声音的特色):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响。与声波的频谱(波形)密切相关。五、电平1、定义:某点功率PI与选定基准功率Po之比的对数关系,用分贝表示。PNdB)=101g(P1P0)dB2、性质:描述功率的物理量。3、常用分贝制之间的转换:0dBW=30dBmW,0dBmW=48.75dBmV,0dBmV=60dBV4、电信号分贝值的几种表示方法:(1)功率放大倍数二IOlgPoZPi(dB)(2)功率信噪比二IOlgS/N(dB)(3)电压放大倍数二201gUoUi(dB)(4)功率电平级;IOIgP/Pr(dB)(5)电压电平级二201gUUr(dB)六、传声器1、作用:将声音振动转变为相应的电流变化的换能器件。声能=机械能=电能2、常用:动圈传声器和电容传声器。3、原理:(1)声波接收器:感应外界的声波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声能一机械能)(2)力/电换能器:将机械振动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机械能一电能转换)。七、扬声器1、作用:将按声音变化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电能=机械能=声能2、种类:电动式、压电式、舌簧式等。3、原理:(1)通过交变电流的音圈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振动,电能一机械能转换,(2)振膜随着音圈振动,产生声音,机械能一声能转换。八、双耳听觉特性人耳区分声源方向的两个物理因素:1、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2、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声级差或强度差)。立体声播送中实际立体声效果实现方式:使用声级差方式实现,便于和单声道系统兼容。九、立体声的五种拾音方式1、A-B方式,2、XT方式,3、M-S方式,4、仿真头方式,5、多声道拾音方式。十、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2、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十一、模拟信号化过程1、取样: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即将信号在时间域离散化。2、量化: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即将信号幅度离散化。3、编码: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十二、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要想取样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那么取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fs2f.1、取样后的频谱中,各个周期之间相互不重叠。2、采用一个截至频率为fs/2的低通滤波器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恢复。数字音频取样频率:1、数字卫星播送:32kHz2、CD:44.IkHz3、演播室:48kHz十三、量化1、量化比特数(n)与十进制的量化等级数(M)之间的关系,量化比特数=log2量化等级数,n=Iog2M2、数码率=取样频率(fs)X量化比特数S)(bps,比特/秒)存储量=(采样频率X量化比特数X声道数)/8(Byte,字节)3、量化信噪比:(1)单极性的信号(如亮度信号):SNRdB=10.76+6ndB(2)双极性的信号(如声音信号):SNRdB=l.76+6ndB十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1、前置低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中高于某一频率(即取样频率的一半)的频谱分量滤除,以保证取样后不发生频谱重叠。2、模/数(A/D)转换器:对滤波之后的模拟信号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3、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数字信号按预定要求进行各种处理,包括滤波、变换、检测、谱分析、估计、压缩、识别等,以便获得人们所希望的信号,4、数/模(D/A)转换器:将处理之后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5、模拟低通滤波器:滤除信号中不需要的高频分量,平滑成所需的模拟输出信号。十五、编码1、信源编码(SoUrCeEncoding):解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降低冗余度和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是A/D变换和压缩编码。2、信道编码(ChannelEncoding):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按一定规那么参加冗余码元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是码型变换和过失控制。十六、MPEG音频压缩标准1、两种编码方法:MUSICAM(MaskingPatternAdaptedUniversalSubbandIntegratedCodingAndMultiplexing)一掩蔽型通用子频带集成编码与频分复用。ASPEC(AdaptiveSpectralPerceptualEntroyCoding)一自适应频谱感知嫡编码。2、三个层次(编码算法序列):层次1:简化的MUSlCAM,层次2:标准MUSlCAM,层次3:ASPEC算法与算法MUSICAM结合。3、MPEG-2音频编码标准开展和扩展多声道环绕声编码(5.1声道)和多语言(7种)节目编码;低(半)取样频率(LSF)低比特率编码。(16、22.05、24kHz)4、MPEG-4音频编码标准包含对人工合成和自然两种不同声音素材进行压缩编码的多种算法;MPEG-4支持的数据率为264kbs.支持不同质量要求的信号等级:高保真、中等质量音乐、宽带语言、质量语言、很低比特率语言、合成音乐、合成语言。增加了通信用途:用于各种传输线路和连接方式,可以各种数据率传送信息。第三章摇递中心技术小站一、播送中心组成1、节目制作中心:制作各种符合要求的播送节目。2、播控中心: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将所需的声音节目播出,传送到节目传输部门。二、混响和混响时间1、混响: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由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2、混响时间: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到达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那么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3、混响时间的影响:混响时间长,饱满度增加,清晰度下降。三、播音宣和控制宣要求1、播音宣:1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而且房间中声音扩散均匀。2应能隔绝外面的噪声2、控制宣:有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混响时间,以便工作人员逼真地监听节目的音质。四、磁带录音技术1、录音:电能转换磁能,将声音电信号通过磁头装置转换成变化的磁场,并以剩磁的形式保存在磁带上;2、放音:磁能转换电能,通过磁头装置将磁带上的剩磁信号转换成声音电信号。3、录音时采用的三种存储媒介:1碰记录:磁性材料磁带、磁盘等,2光记录:感光材料光盘等。3固体记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存储器件。4、两种消音方法:(1)恒磁场消音法,2交变磁场消音法超声波消音法。5、工作原理1消磁:超音频信号=消音磁头=产生磁场=抹去磁带原有信息。2录音:输入的信号=录音放大器放大+超音频信号=录音磁头=磁信号=磁带记录。3放音:磁带信号=放音磁头=电信号n放大器=扬声器。6、数字磁带录音1所记录的电信号是数字信号,是比特,而不是信号波形;2不必考虑线性失真问题;3必须提高记录信息的密度,带宽是模拟式磁带录音机的30倍以上。五、乐器数字接口MlDl1、含义:电子乐器和相应带有MlDl接口的声处理设备间进行各种控制信息串行通讯的标准。2、最根本的用途(1)传递音乐系统中的表演和控制信息,2传递与乐器音色参量、数字声频采样参量及一些与设定信息相关的各种数据。3、特点1记录内容:MlDl记录设备所记录的只是与声音相关的信息,而不是记录声音的波形。2音序软件:微机运行MlDl音序软件,记录来自MlDl设备的一些表演和控制信息。3同步录音:利用MlDI时间码同步器,可以操作与之相连的其它录音设备进行同步录音。4、四个组成局部:1主控使叁:传送控制器信息,一个全音域的键盘。(2)音源模块:不带键盘的合成器。3鼓机节奏器:乐曲节奏局部的演奏和编排。14)装有音序软件的计算机音序器或时序器:记录或者重放MIDI信息数据。六、调音控制台1、作用:将多种输入信号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后输出。2、组成:1榆入局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2榆出局部:对各个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放大、主音量控制等。3监听局部:监听调音或录音的质量。da3、主要技术指标1增益:在80dB90dB的范围之内。频率特性:一般不均匀度应小于1.5dBo3非线性失真:一般应保持小于1%。4噪声:输入通道放大器为低噪声放大器。5串音率:一般应高于7OdB。七、播送电视节目的制作两个工序1、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录形成节目素材的工艺过程。2、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合成等制作成可供播出的完整节目成品的一系列工艺过程。八、播送节目的播出两大任务:1、节目播出:根据播送节目表的安排,按顺序进行编排,并按时播出各种节目。2、节目传送:将节目信号通过电缆、光缆、微波、卫星传送到播送发射台等。相应的传音链路称为演播室至发射机链路STLCStudioTransmitterLink。九、节目的三种播出方式1、直播:节目不经过录音制作工序播出方式。”播录:播音员在进行直播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录音,以便日后屋次重播。2、录播:事先录制好节目,需要时用放音机将节目播出方式。3、转播:1实况转播:节目源来自节目演出的现场,播音员在现场进行播音解说的播出方式。2台际转播:节目源来自其它电台的播出方式十、数字音频工作站DAW1、定义: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设备,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介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2、组成:1主机:核心中央处理器(CPU)和中央存储器(CM)。2硬磁盘:外部存储器。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负责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并直接将数字信号送硬盘储存。在数字状态下对音频进行各种特技处理。4各种接口:A/D转换器接口、D/A转换器接口和控制接口,以实现对各种功能的选择或操作。5相关软件模块:利用处理软件对声音数据进行操作。3、特点:1处理软件对声音数据进行操作,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2实际上并没有音频信号进入调音台,是用户自定义的调音台。3最有效的处理是去除噪声。十一、播送中心网络化1、主要系统:1节目制作播出系统2新闻业务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2、网络化制播系统的主要特点1高质量、高效率。2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节目制播。3保证不间断平安优质播出,制播本钱较低。4完善的数据库功能。第8章无端电插送发送与接收技术小结一、调制和解调1、调制:在发送端,将要传送的信息调制信号运载到高频率的交变电流载波上的过程。1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信号2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信号3已调波:调制后的载波信号2、解调:在接收端,从已调波上将它运载的信息检取出来的过程。3、模拟调制方式: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L4、数字调制方式: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CFSK和相移键控PSK。二、调幅1、定义:用调制信号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去控制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从而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2、分类:普通调幅AM:主要应用于中波调幅播送CMW。平衡调幅DSBAM:主要应用于调频立体声播送副信道差信号S=L-R)对38kHZ副载波的调制。彩色电视中的色度信号对彩色副载波的调制。单边带调幅SSBAM:主要用于短波播送中。残留边带调幅VSB-AM:主要用于也视播送中对图像信号对图像载波的调制。3、两个重要参数:调幅度ma:反映调幅波振幅变化的相对程度。通频带B=2Fm:反映已调波的有效带宽。三、调频1、定义: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幅度保持不变。2、调频指数:m尸3fQ=Af11F=最大频偏/调制频率mf实质是最大的相位偏离值,表示在调频过程中,瞬时相位I变化幅度,反响了调制深度,单位是弧度。3、有效带宽:B=2(mf+1)F=2(f+F)调频播送标准规定B=200kHz:电视播送中伴音标准规定B=250kHz<>4、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1高频载波振幅:调幅的振幅是变化的。调频是等幅波。(2高频载波频率:调幅高频载波频率不变;调频频率变化。3已调波频带宽度:调频比调幅波宽得多。4声音质量:调频比调幅好。5传榆距离:调幅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比调频大。四、电波的三种传播途径1、天波传播一经过也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2、空间波传播一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3、地波传播一地球外表传播。五、播送电视波段频段划分1、中波中频MF;2、短波高频HF;3、超短波:包括米波甚高频VHF和分米波特高频UHF;4、微波MW:分为特高频分米波UHF、超高频厘米波SHF、极高频毫米波EHF。六、发射台的三个根本任务1、产生高频振荡鼓励电能,由高频振荡器将也源的能量转换为高频振荡的能量,产生高频电流或电压;2、控制高频振荡电能,用传送的节目信号基带信号去调制高频振荡,使高频电能按所传送信号的变化而变化:3、将受控高频振荡电能转换为空间电磁波,由天线向空间发射。七、板极调幅发射机的组成1、鼓励器:产生发射机的发射频率载频。2、高频放大器: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3、被调级高末级:用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幅度调制,并进行功率放大。4、音频处理器:按发射机的要求,对音频信号进行加工处理。音频处理器三个作用:1压缩节目动态范围,提高平均调幅度。2防止过调制。3改善传输系统的信噪比。5、音频放大器调幡器:把微弱的、经过加工处理的音频信号放大到所需的电平。八、脉宽调制PDM1、数字编玛器:把音频信号变成一系列用脉冲宽度反映音频信息的脉冲波,2、开关放大器:经假设干级开关放大器放大到所需功率电平,3、低通滤波器:把音末调制级脉冲波复原为音频电压,4、射频末级:再用复原后的音频电压对射频末级进行调幅。九、导频制调频立体声播送系统1、编码器:将立体声的左、右两路声音信号编码成一个复合信号。2、调频器:将复合信号调频成高频已调波。3、筌频器:将高频已调波解调成复合信号。4、解码器:将立体声复合信号解码成左、右两声道音频信号。十、导频制调频立体声编码器1、由L和R信号形成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主信道信号:M=L÷R,频谱范围:OHZ15kHz-副信道信号:S=L-R,频谱范围:0Hz15kHz2、用差信号对38kHz的副载波信号进行平衡调幅,调制后的信号的频谱范围:23kHz53kHz.3、采用平衡调幅方式抑制副载波,降低发射功率副载波中不携带要传送的信息。4、将主信道信号和调制后的副信道信号相加,另外再加上导频信号P19kHz,就得到了基带复合信号:U=L+R+L-Rm+P十一、调频多工播送:指在正常调频节目播出的同时,利用频谱所附加的副载波来增加声音和其它信息的一种扩大业务范围的播送方式。1、辅助通信许可业务SCA:增加一路不同内容的单声道播送通道,基带信号中心频率:67kHz,基带信号频谱范围:6173kHzo2、播送数据系统RDS:为少数特定用户效劳。用户购置专用附加接收设备可收听到附加节目播送。基带信号中心频率:57kHz,基带信号频谱范围:57kHz±2400Hzo十二、调频同步播送:采用多部发射机、具有相衔接的覆盖区域、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播送节目以实现特定区域覆盖的技术手段。主要技术要求:三同一保1、保证多部发射机之间的同频;2、保证在发射天线馈源端系统同相;3、保证发射机有相同的调制度;4、保证交叠区最低可用场强。十三、调幅播送接收机1、天战:感应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2、高频调谐放大器:通过改变回路的谐振频率来进行频道选择,同时对所选频道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3、本地振荡器:自行产生高频信号,其频率与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同步改变,且总是比后者高465kHz;4、混频器:将放大后的高频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输出二者的差频信号;5、中频放大器:对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载波为465kHz进行放大;6、检波器:对调幅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原来的音频信号;7、低频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8、扬声器:完成电一声转换,并以足够的强度辐射声波。十四、导频制调频解码器1利用低通滤波器得到复合信号中的主信道信号L+R2利用带通滤波器得到已调的副信道信号(L-R)M(3)利用逸频电路得到导频信号P4)对L-RM进行平衡解调,得到副信道信号L-R5将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相加、相减,得到立体声的左声道信号L和右声道信号R调频立体声解码器框图15kHz电平第五山斗沙力隼屏东、声音播送的数字咻声23-53复合信号kHzAM解调S矩结阵电路一3从较单调的声音播送向包含数据播送、多媒体播送厂19kHzI选逋Isnst副载波 恢复器3综合形态过渡。二、数字音频播送系统Psin(2)t1、DAB技术要点:以数字技术为根底,采用先进的音频数字编码、数据压缩、纠错编码及数字调制技术,在接收端可获得与原始发送信息相同质量的节目内容。2、国际上三种DAB系统:1欧洲的尤里卡147-DAB制式;2美国的带内同频道IBOCDAB制式;3日本的单路节目的DAB播送方案。3、DAB系统工作频段:30MHZ3GHz04、DAB覆盆手段:地面单频同步网、本地电台、卫星和有线网络。5、DAB系虢的发送端ClJ音频编码器:利用MUSICAM算法进行音频信源编码,目的是压缩音频数据,降低数码率;2复用器:压缩后的信号送入多路复用器与数据业务一起复用;3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作用是对传输信息码流进行纠错编码,使传输码流本身有一定的纠错检错能力,由此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4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OFDM是一种对多径传播不敏感的传输方法。另外,在OFDM调制过程中,还将通过复合器参加快速信息信道FICFastInformationChannel符号、同步信号等。5发射机:经OFDM调制后的信号送到发射机进行载波调制和功率放大,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6、DAB系统的接收端1高频局部又称调谐器:通过天线选择出所需要的传送声音节目和数据业务的频率块,然后进行频率变换,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和基带信号;2OFDM解调:完成对OFDM信号各个载波的解调,恢复出分配在各个载波上的数据流。在这一过程中,还将通过解复合器把每个传输帧的比特流细分为同步信道SC、快速信息信道FIC和主业务信道MSC。3信道解码:对接收到的码流进行纠错解码,实现误码的纠错和检错;4解复用局部:将复用在一起的音频和数据分开:5MUSlCAM信源解码:对音频数据进行去压缩,获得原始的音频数据。三、DAB五项关使技术1、信源编码:采用掩蔽型自适应通用子频带综合编码与复用MUSlCAM,声音信号频谱分割为32个子频带,充分利用了人类听觉的心理声学现象和声音信号统计的内在联系。1减少冗余:尽量降低声音信号中冗余。2丢弃不相关:尽量降低声音信号中不相关人耳不能感觉到的局部,只对人耳能感觉到的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2、信道编码:I卷积编码:码率兼容删除型卷积码RCPC,2据环冗余校验码CRC:对声音辅助信息和比例因子(SCF)参加检测比特错误的校验。,3交织技术:时间交织相邻码元在时间上分开传送和频率交织相邻码元在频率上分开传送。3、传输方法: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一种对多径传播不敏感的多载波宽带传输方法。1编码C:信道编码采用编码率可变的可删除卷积编码;2正交频分(OFD:数据流分配到有相等间隔的、频谱关系彼此正交的大量副载波上传送,调制采用四相差分相移键控DQPSK=4DPSK。3复用M:多套节目数据相互交织地分布在大量副载波上,形成DAB块复合在一起传送。CoFDM基带信号或“DAB块”:在DAB信号传送时,经信道编码的信息要被分配到频谱成正交关系的许多副载波上传送,所有这些已调副载波叠加在一起形成包含数字信息的信号,“DAB块的中心频率通常为2.048MHZ,带宽为1.536MHz。4、插入保护间隔:使彼此相继的符号即使在有反射时也相互独立。1阻止前一相邻符号对当前符号的交叉符号。2持续期防止反射波干扰。5、同步网技术:通过同步网实现覆盖。单频同步网SFN:l洋频:发射频率相同,网内多台发射机使用中心频率相同、带宽为1.536MHz的DAB频率块;2“同步:播出节目相同,调制信号在时间上精确同步。单频网SFN特点。1网中所有发射机都必须同步。2可实现多套节目的大面积覆山。3传输可拿性提高。4发射功率不需要很大。四、数字调幅播送AM系统1、工作须段:30MHZ以下。2、5种建议:法国ThomCaSt天波2000系统:多载波;法国CCETT/TDFFranceTelecom/法国电信系统:多载波;美国中波IBoCDSB数字声音播送DigitaISOUndBroadCaSting系统:多载波,带内同频;德国电信公司数字音乐之波DMW或T2M、DTAG)系统:单载波;美国之音/喷气推进实脸室VOA/JPL:VoiceOfAmerica/JetPropulsionLaboratory)数字短波系统:单载波3、两料传榆系统:多载波并行传榆系统:利用多载波宽带系统同时传送数据。要点:1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技术,利用多载波宽带系统同时传送数据。2每个载波采用低速率的QPSK、16QAM或64QAM。3音频编码采用MPEG-4AAC先进音频编码方法。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接收机简单;缺点:发射机的峰值系数较高,对发射机的非线性校正要求较高。单载波串行传输系统:使用单个载波,进行多状态的调制。要点:1使用单个载波,进行多状态数字调相MPSKJ或多个状态调幅调相32/64-APSK的调制方法,29或IOkHZ带宽,在与模拟调幅播送同播时各自占用相邻的独立频道,有用净数据率可达1024kbs03音频编码采用MPEG-4AAC先进音频编码方法。优点:数字AM发射时,仍然可以保持模拟发射时的高效率;缺点:主要是接收机较复杂。4、数字AM系统1发射:音频信号=编码+数据流复用=信道编码交织=>成帧=>数字调制=>调幅发射(2接收:射频接收=>数字解调=>帧解调=>解交织=信道解码=解复用=数据流+编码音频信号=音频信号四、其它的数字声音播送系统1、卫星数字音频播送一具有音质纯洁、覆盖面积大、费用低、最经济选择带宽和移动接收的优势;2、数字多媒体播送DMB一同时传送多套声音节目、活动图像和数据业务。信源编码:MPEG信道编码:COFDM覆盖:单频网SFN3、网络播送一利用因特网来传输数字化的音频信息,提供音频播送效劳。不哽播出时间和播出顺序的限制,使受众具有广泛的信息选择权。实现技术相对容易,节目制作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投入。交互功能,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播送也台的开展拓展了新渠道。第今章电视根底知例小结一、电视:通过通信线路将现场或记录的活动景物带伴音在异地及时的以图像形式重现的技术,也就是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实时传送活动景物或图像的技术。1、电视系统:从对景物信息的摄取直到在显示设备上重现出景像构成完整的工作系统。2、电视根底:可见光的特性,人的视觉特性,色度学根底知识二、可见光谱: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响的电磁波的光谱范围。1、波长范围:38Onm780nm02、颜色表现:随着波长的减小,红、楂、黄、绿、青、篮、紫连续分布。3、亮度感觉:辐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眼的亮度不相同。4、三种人眼能够感知的光:直射光,透射光,反射光。5、单色光和复合光:单色光谱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nm的光。复合光非谱色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成分的光。6、光和色的区别: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电磁波;色是人眼对可见光这种物质的视觉反响。三、光源:能发光的物理辐射体。1、光源的光谱功率辐射功率谱:光源的辐射功率在各个波长的分布情况。p()=d()d()Wm2、光源的相对标射功率:各个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相对于黄绿光的光谱功率分布的比值。()=p()p(555)3、绝对黑体:既不反射也不投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4、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黑体的绝对温度K。5、标准光源:色温较低,偏红;色温较高,偏篮。A光源(A白;2854K0B光源(B白:4800KoC光源C白;6800KoD65光源D65白;6500KoE光源E白;5500Ko四、光度量单位1、光通量F:人眼感觉度量的光辐射功率。光通量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定积分。单位:流明1m2、发光强度I: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I=F/Qcdo单位:坎德拉cd3、亮度B:指定方向发光强度与垂直于指定方向的发光面面积之比。B=IZSq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r1124、照度E:是光通亮与被照物体外表积的比值。E=FSo单位:勒克斯lx五、视敏特性: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性。1、视效函数:K()=lPr(),光辐射功率的倒数。2、相对视敏函数:VX=KC)/Kmax=K()/K555=Pr555/Pr0六、亮度感觉1、含义:人眼所能感觉到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的差异及在不同环境亮度下对同一亮度所产生的主观明亮程度的感觉。2、相对视觉闽韦伯-费赫涅尔系数=BminB=0.005-0.053、比照度C(反差:原景物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C=BmaxZBmin4、亮度层次n灰度级数:在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感觉差级数。n=lnC+l=(2.3)lnC,比照度越大,亮度层次越丰富。七、视觉情性和闪烁感觉1、视觉情性:描述主观亮度与光作用时间的关系。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2、临界闪烁频率心: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fc=45.8Hz八、人眼的分辨力1、人眼分辨力视觉锐度: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3435d/1分2、特点: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要远低于对黑白细节的分辨力。人眼对运动景物的分辩力要低于对静止景物的分辨力。九、物体的颜色和彩色三要素1、物体的颜色:取决于该物体对人眼入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情况。2、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物体本身的反射特性或透射特性。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3、彩色三要素: 亮度: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表征彩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强弱,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 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色调用波长表示。 饱和度色纯度: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彩色光被白光冲淡的程度,用百分数表示。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Chromaticity。十、彩色视觉特性1、波长定色: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2、同色异谱:同一种颜色那么可以是不同的光谱分布。人眼无法区分光的光谱成分及功率分布情况。十一、三基色原理1、三基色原理:根据人眼彩色视觉特性总结出的重现彩色感觉和混合的规律。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三基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2、主要内容:(1)彩色可分解和合成;(2)三基色相互独立;(3)色度取决于混合比例;(4)总亮度为分亮度之和。3、混色法时间混色法:应用于彩色电视机空间混色法:应用于彩色显象管生理混色法:应用于立体电视4、混色规律:红+绿=黄,红+蓝二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5、互补规律:红+青=白,绿+品红=白,蓝+黄二白。十二、计色系跷1、配色方程:彩色光F=RR+GG+BB=三色分量之和方程含义:F色光可由R个红基色单位,G个绿基色单位和B个蓝基色单位混配而得。2、RGB计色系统物理计色系统:利用物理三基色和规定的基色量R、G、B为单位量,用配色方程进行彩色量度和计算的系统。色模:m=R+G+B,代表彩色光所含三基色单位的总量,即三色系数的总和;相对色系数:r=Rm,g=Gm,b=Bm,也称色坐标,分别表示当三基色单位总量为1时,混配某一色光所需的R、G、B的系数。相对色系数之和为1:r+g÷b=lo3、XYZ计色系统标准计色系统:选择一组假想的三基色单位X、CyL(z),进行彩色量度和计算的系统。F=X(X)+Y(Y)+Z(Z)三色系数:X、Y、Zo特点:基色XYZ只是假想的三基色,三个色系数均应为正值;合成彩色光F的亮度应仅由YY项的系数Y决定,合成光F的色度仍由X、Y、Z的比例关系决定。X=Y=Z时,仍代表等能白光。十三、亮度方程:1、方程:Y=0.291R+0.587B+0.114G2、物理含义:说明红、绿、篮各为一个单位时的亮度。说明在配色实验中,红、绿、蓝三路基色光信号如按亮度公式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到用Y表示的混配色的亮度信息。第七幸模拟电视极底小华一、像素:组成图像的根本单元。每个像素具有单值的光特性亮度和色度)和几何位置。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二、顺序制传送:按一定顺序将一个个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用一条传输通道依次传送出去,在接收端的屏幕上再按同样的顺序将电信号在相应的位置上转换成光学信息。椅点:1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转换开关。2转换开关用电子方法实现的,有很高的接通速度。3收、发两端开关的接通要同步,保证图像的正确重现。三、扫描:电视系统中顺序分解像素和综合像素的实现过程。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1、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两场来扫描,奇数场扫描画面的奇数行,偶数场扫描画面的偶数行,奇数场和偶数场图像嵌套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2、隔行扫描优点:1克服逐行扫描方式电视信号的带宽过宽。2能在不改变帧频的条件下克服闪烁现象。3、扫描同步:1同频:收发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2同相:收发两端的时空对应关系一致。4、我国电视标准规定:1一帧扫描总行数为625行,其中,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2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场扫描312.5行,场正程287.5行,场逆程25行;3场频为50Hz,场周期为20ms;4行频为15625Hz,行周期为64人,行正程时间为52ns,行逆程时间为12s;5扫描光栅的宽高比为4:3o四、摄像器件产生图像信号原理:都是基于电荷储能原理(ChargeStoragePrincipleL1、摄像管:利用了光也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