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概况.docx
《会昌县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昌县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会昌县概况会昌县概况3名片篇3红色故地。3风景秀地。3资源富地。3客家属地。3美食篇41、会昌豆干42、会昌米粉43、会昌茶叶44、会昌桔柚45、会昌大果金桔46、会昌辣椒47、珍珠粉48、香菇49、蜂蜜410、笋干411、酸枣糕412、会昌酸水5非遗篇51.赣南客家匾额习俗52、会昌藤器制作技艺53、会昌赖公庙会64、会昌踩鼓65、高排乡三角班66、洞头乡畲族摆字龙67、搬马灯78、搬海清7风俗篇71、七宝粥”72、天聋地哑日7旅游篇8绿色旅游8红色旅游8入日日iBI中会昌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为赣粤闽“三省通衢”。会昌是传统农业县,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C乡村文化活动由乡镇文化站组织、指导。
2、每逢节日喜庆,乡文化站都会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乡村,一批优秀民间艺术得到弘扬C各地民间灯彩(龙灯、马灯、狮灯、香火龙等)、民间舞蹈(花鼓)、民间演艺(木偶戏、帐子戏等)、民间剧团等活跃在民间,以其淳朴的乡情、热烈的气氛、吉祥的祝愿、生动的故事感染着万千群众。名片篇会昌有以下四张名片。第一张名片,红色故地。会昌是中央苏区南大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政权组织最全的县,有留守中央苏区驻地、粤赣省委、会寻安中心县委;八一南昌起义后的第一场大胜仗会昌山战斗,中央苏区最后一场战天门嶂战斗,均在这里发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7位开国元帅曾在此生活战斗过。1932年6月
3、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会昌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当年有7.72万人支前作战,3.8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7704名,无名烈士3万余名;宋玉琳、陈士法为共和国开国少将,其中宋玉琳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战役,率部歼敌伪首都师“白虎团”,后来拍摄的电影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原型就是宋玉琳。第二张名片,风景秀地。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千古名篇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县城“三江(绵江、湘江、贡江)六岸、一山(会昌山)雄踞”,全县河流319条,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84%,
4、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负氧离子含量高;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景区汉仙岩,国家水利风景区汉仙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羊角水堡被列入国家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日自涌量2678立方米的优质温泉。会昌还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O第三张名片,资源富地。会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会昌是全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县份之一。地下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为全国平均值的18倍,目前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高岭土、铜、稀土、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锡金属储量54万吨;岩盐储量达19亿吨,列江西省第二;萤石矿263万吨;石灰岩总储量在10亿吨以上。锡、盐、萤石矿储量均为赣南第一。第四张名片,客家属地。会昌是
5、客家人集中聚居县。95%以上人口均为客家人。“崇先报本、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和衷共济”的客家人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发扬。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多得到保存沿袭,有民间灯彩(龙灯、马灯、狮灯、香火龙等)、民间舞蹈(花鼓)、民间演艺(木偶戏、帐子戏等)、踩鼓、山歌,赣南(会昌)匾额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赖公庙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赖公庙会(菩萨出街)还辐射至本省的宁都、瑞金、兴国、于都、寻乌、安远等县,甚至远达福建和广东部分地区。美食篇1、会昌豆干江西会昌是有名的酱干之乡。会昌酱干富于悠远浓厚的文化底蕴,它在清代嘉庆年问,被官府指定为贡品,誉满京华。生产的会昌酱干、会昌豆干、保鲜豆干
6、、麻辣香干、酱干王,有“康寿”牌、“香而嘉”牌等品牌。会昌豆干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是添加了多道秘制工艺,绿色、健康、鲜香味美、唇齿留香。2、会昌米粉中国的米粉在江西,江西的米粉在会昌。会昌的米粉出口量占了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会昌是中国米粉之乡,会昌米粉有悠久的历史,并已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产品80%以上出口到美、力口、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3、会昌茶叶会昌茶叶色清味香耐泡,久负盛名,清乾隆前曾列为贡品。年产茶叶9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4、会昌桔柚会昌是中国桔柚之乡。会昌桔柚是继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赣南脐橙后大力发展的又一果品,也是该县特有的果业种植品种。桔柚
7、兼具桔和柚的香气,其以果肉鲜甜、汁多、化渣、口感清爽,富含有机酸、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且食用后不上火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5、会昌大果金桔大果金桔,俗称伴仔,产于长岭乡楠木、学形两村。以其果大、品优而著名,平均单果重20克,最大单果重75克。多次在省、地果评会上,受到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6、会昌辣椒辣椒是会昌传统名产之一。晓龙、高排、麻州、文武坝、珠兰等乡盛产辣椒、品种有羊角椒、黄椒三种C其中羊角椒最为著名、具有色泽红亮、肉质厚、甜辣适口、宜加工晒干,便于贮藏运销等特点,是腌制辣椒酱的上好原料、也是荤素菜肴的好佐料。7、珍珠粉又称珍珠丸。以优质晚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呈漂白色,粒
8、小如珠,食用方便,滑爽鲜甜,别有风味。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8、香菇有花菇、厚菇、平菇三种,是席上山珍。全县年产量达160吨。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9、蜂蜜又称“蜜糖,分白、黄、红三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70-80%,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C也是加工药丸的主要原料。会昌气候温和,花木丛生,盛产蜂蜜,年产蜂蜜2.5万斤以上。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10、笋干品种有茅竹笋、黄竹笋、桂竹笋、苦竹笋等。产量最多的是茅竹笋,有冬、春笋之分。冬笋产量少,味道美;春笋量多,晒成笋干,可长年储存,是席上山珍之一,年产量达5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11、酸枣糕亮泽透明,类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原
9、糖和多种维生素。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由江西省会昌县果品厂生产。12、会昌酸水这种小吃是会昌几代人的美食记忆。萝卜、芋头、菜头,冷水先煮一遍,再放到腌菜锅里煮熟,加些调味料就成了。酸水菜如其名,滋味微酸,即使炎炎夏日,也无法阻挡这种开味小吃。咸酸清淡的口感,堪称夏日限定食品O非遗篇会昌县非遗保护中心积极争资争项,加大力度投入非遗传承保护阵地建设,举办非遗入校育人活动,印发宣传资料,举办非遗图文展,使众多非遗项目得到了展示和传承。非遗展演活动将非遗项目与舞台艺术相结合,以新颖的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湛的演奏技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观众送上了一场精美的非遗文化盛宴,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走
10、进非遗,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传播媒介。2016年起,会昌县每年均建设3个至5个非遗项目传习所,每个传习所至少有一名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常性开展传习活动。灰水米棵制作技艺传习所、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传承基地、客家药艾灸传习所如今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6项,市级非遗项目14项,县级非遗项目63项。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有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人,县级传承人42人。近年来,我县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广泛的普查建档到非遗项目梯次结构体系建立,从传承阵地的建设到各项传承展示活动的开展,非遗文化正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会昌作为我省唯一的代表
11、,被文化部非遗司列为2018年度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1.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会昌匾额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C祠堂内祖先牌位、某某堂号和祠堂内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以来,会昌县就有悬挂匾额的习俗。会昌匾额凝聚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寓意深邃、作用独特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会昌客家民俗追根寻源、崇文重教、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会昌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在祠堂内挂匾额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如会昌县萧氏宗祠管理章程规定,在萧氏宗祠挂匾,必须符合条件,由本人须向宗祠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会定制匾额(经费由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昌县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1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