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4篇.docx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4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4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施建筑业提质升级工程,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壮大建筑业产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XX年全市建筑业工作要点如下。一、工作目标聚力政策支持,聚焦产业发展,提振行业信心,扶持龙头企业,外拓建筑市场,提升入统质量,全市建筑业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大关,建筑业税收实现正增长,新增特一级企业5家以上,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8%以上。二、重点工作(一)完善政策链条,提振行业发展信心。1.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加强市、县联动,加大头部企业调研频度,建立
2、“月调研、季调度、年评估”制度,市局每季度分批走访调研重点县、重点龙头企业、重点联系部门,县局每月走访调研1-2个企业龙头企业和当地头部企业,了解企业存在困难,建立企业发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困难问题。2 .优化更新政策措施。制定xx市持续推进建筑业发展七条措施落实清单,强化扶持政策宣传,促进各地制定有效的“一企一策”措施,适时更新相关政策出台配套措施。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主动融入“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建立季度建筑业产值税收晾晒制度。3 .加强企业外拓服务。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开展外拓企业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外拓困难。发挥在外明商作用,搭
3、建企业与商会沟通平台,支持企业承揽明商在外投资项目。建立经济贡献奖励机制,制定企业回乡纳税情况统计表,鼓励企业回乡纳税,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聚力提质升级,提振企业发展能力。4 .优化企业结构。加强龙头企业经济调度,建立龙头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适时调整龙头企业名录。鼓励企业升级,建立升级企业储备库,重点推进特、一级企业资质升级工作,做大做强头部企业。比对统计差距,建立“入统”企业储备名录,提升“入统”质量,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5 .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协助企业完善业绩项目信息,指导企业创先争优,争创省、市优质工程,重点推进市级优质工程创建工作,服务企业建立技术
4、中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适时更新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储备物资。6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装配式建造相关政策落实落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开展装配式装修试点,推行绿色施工,推广智慧工地建设,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壮大企业综合产值,积极构建“433”现代产业体系。(三)围绕市场净化,提升质量安全水平。7 .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扫黑除恶,组织开展招投标双随机检查,打击串通投标和弄虚作假行为。持续开展建筑市场整治,严格查处建筑市场违法发包、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现场实名制弄虚作假、企业参与违法建设等违规行为。常态化开展欠薪欠款整治,落实工程款保障
5、机制,推行施工过程结算,严格落实劳务实名制考勤管理。8,强化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加强监管责任落实的督查,开展监督工作质量层级指导。抓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强化桩基工程、工程检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持续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危大工程全过程管控,推动建机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小散工程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二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扎实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工作,推动全市住建事业取得
6、新成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特制定工作要点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十四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工作目标投资方面,全市住建领域计划完成投资813.26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84亿元;城建投资390亿元,同比增长15%;村镇建设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10%;保障性租赁住
7、房和棚户区改造投资17.86亿元,同比增长222%。住房保障方面,全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以上,力争达到500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600套,改造老旧小区427个,改造农村危房653户。城乡建设方面,全市新开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沟)6公里,新开工海绵城市面积12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00.75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46个,新增绿道29.3公里。建筑业方面,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48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550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39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能力10.35万吨标准煤,新增节能居住建筑35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公共建筑147.5万平方米,可再生
8、能源建筑应用419.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41万平方米。安全监管方面,全面加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巩固提升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力争实现“零事故、零死亡”。三、重点工作(一)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一是全力推进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继续开展“五比”活动,加快推进内环提速改造一期、二期工程,确保内环提速改造一期工程、内环提速改造二期工程机场连接线和高铁站连接线10月份通车,内环提速改造二期年底全线主线贯通。二是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危旧房改造行动计划,出台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细化标准、摸清底数、有序实施,实现危旧
9、房动态清零,积极推动城镇危旧房改造试点,探索危旧房改造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完成15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完整社区试点、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试点、老旧小区改造融资试点工作。优化“一老一小”住房供给,大力推进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关切的项目。指导各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大棚改项目清零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推进襄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三是加强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争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补足防涝设施短板,建设邓东泵站,完成邓城大道、人民路排水主通道建设,改造中心城区
10、积水渍涝点30处。加大排水泵站维修改造和管网清疏力度,开展应急演练,扎实做好防涝备汛工作。持续开展以城市燃气、供水、道桥涵隧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平稳。四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开工建设襄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襄州至东津污水分流工程。加大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分片区系统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摸排县级城市及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推进县(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五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加快推进庞公滨江绿化景观工程、水淹七军公园、乔营游园等公园游园建设,市区新建10个口袋公园,实施林荫路改造、植绿补绿工程,进
11、一步提升“增花添景”品质,持续加强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做好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指导老河口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六是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赋能,开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普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化档案。做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工作。(二)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一是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市级监督指导,发挥好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压实县(市)主体责任,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保持合理增长。出台市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加大政策供给,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探索开展人房地钱联动机制和房地产市
12、场健康评价体系等试点,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全力以赴推进保交楼。督导各地用好国家专项借款和金融贷款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建设交付进度,“一楼一策一专班”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年完成4386套交付任务。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进一步细化市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保证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工程建设,积极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三是积极发展长租房市场。落实襄阳市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指导各城区依法开展住房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加大住房租赁企业培育力度,指导企业规范开展住房租赁业务,落实备案和开业报告制度,实行从业人员实名制。四是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深入推进“
13、红色物业”拓面提质,巩固深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成效,进一步健全物业服务纠纷调处机制,推动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五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加大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三)构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房源筹集、配租力度,优化简化申请审核流程,提高房源配租率。建立市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实施监测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对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二是大力推进逾期还建房安置工作。加快省委巡视反馈市区逾
14、期未安置还建房问题整改进度,加大督办力度,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各地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安置任务。三是规范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加强公租房小区运营管理服务第三方考评和绩效考评。推进公租房申请受理“一事通办”,进一步做好市区公租房的申请、受理、审核工作和人才公寓分配入住。推进市区公租房租金标准动态调整,进一步细化差别化租金标准政策,完善公租房退出机制。做好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246户。(四)加快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本地建筑业做大做强。加大本地建筑业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培育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晋升高等级资质,全年晋升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7家以上。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实力
15、强、管理水平高、资金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的央企、国企、省属重点建筑业企业在我市设立全资(控股)子公司。引导建筑业中小企业向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精细化方向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平台,形成优势互补的专业化分工。二是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深入开展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示范、绿色建筑集中区示范和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确定我市可再生能源应用目标、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布局和实施计划。全力推进东津10座能源站项目建设,建立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
16、制和后评估制度。加快磷石膏等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三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逐步实现建筑工程部品、部件标准化、模块化,引导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加大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着力探索智能建造与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加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以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在线学习等方式,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五)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监管。一是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建筑市场“三包一挂”专项整治,开展无证施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
17、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拖欠工程款、欠薪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标后监管,持续开展住建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大力推进“周排名提示+月通报查处”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发展环境。二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发挥市级监督机构引领作用,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政策扎实落地。认真开展建筑工程质量评价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各县(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评价。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监管APP运用。加强施工扬尘治理,推动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有机统一。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整治销号清零。建立襄阳市房屋管理平台,建立
18、自建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防止发生倒房伤人事故。三是加强消防审验工作。进一步细化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压实五方主体消防工作责任,提高消防验收一次合格率。实施消防服务前移,提升建设工程消防审验服务效率。开展专项检查,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整改消防隐患的单位,公示一批、处罚一批。四是深化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 施工图审查监管作用, 施工图审查机构责任。 施工图联合审查机制。持续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强化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加大施工图审查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推广使用XX省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全面实施施工图无纸化申报、网上在线审查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提高施工图审查
19、效率。积极探索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降低审查的物质和时间成本。推进施工图智能化审查,扩大人工智能审图试点范围,逐步推广BIM审图。(六)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深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巩固提升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成果,积极申报省级美丽城镇示范乡镇,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完成XX年度乡村建设评价工作。二是提升农房质量品质。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持续提升农房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引导提升农房建筑风貌,推广农房建设图集应用,推进设计下乡,力争XX年新建农房有设计方案或采用标准图集的比例达到70%o三是全面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以
20、传统村落为节点,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区域,明确区域内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不断提升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和改善村容村貌,增强传统村落生机活力,助推乡村振兴。支持南漳申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四是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进管网建设维护。坚持“谁污染、谁付费”理念,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费征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化运维管理。(七)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一是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实施住建系统“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安全生产月”“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
21、展专题普法宣传,确保普法工作“精准滴灌”。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制度,组织开展法治培训不少于4次,利用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开展学法用法。二是积极推进行业立法。组织开展XX年度市政府规章立法计划预备项目襄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调研、起草、论证、出台等工作。出台襄阳市襄江大道鱼梁洲隧道管理办法襄阳市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襄阳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襄阳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三是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认真开展行政处罚案件“双审查”,充分发挥襄阳市住建信用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提醒,扎实做
22、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二四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施工图审查、联合验收等事项办理程序,持续推进高频服务事项下放基层,压缩办事时限,精简办事材料,进一步扩大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八)强化住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住建领域落地见效。二是大力弘扬实
23、干作风。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继续开展“实干之星”争创评选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深入到工程建设一线、企业生产现场、行政服务窗口,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紧盯国家、省委政策走向、资金投向,更大力度争政策、争资金、争试点,力争全年向上争取各类资金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0%以上。三是增强干部履职能力。大力弘扬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理论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系统。四是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整治“四风”特别是形
24、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一案一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紧盯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问题、重点对象,不断优化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扎紧制度的笼子,打造清廉住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4年工作要点三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奋力推进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房 城乡 建设局 2024 工作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