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ppt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ppt(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连续性血液净化,起源及发展史,2,3,1966年新透析膜:高超滤率、对流清除溶质,1976年Burton提出血滤的概念,1977年Kramer在德国应用CAVH,很快广泛用于危重病人的ARF治疗,发展了CVVH(泵驱动),CVVHD及CVVHDF,技术简单,有效清除水及溶质,血液动力学稳定,对高代谢患者清除毒素的有限性,动脉通路的并发症,结合对流与弥散,分类,C持续性AV/VV驱动力UF/HF/HD/HDF溶质清除特征,4,起源及发展史,5,起源及发展史,6,概 念,上述模式统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包括所有缓
2、慢、连续性清除溶质的血液净化技术。CRRT治疗已用于非肾脏疾病确切命名应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8,血液净化溶质清除原理,弥散 Diffusion对流 Convection吸附 Adsorption,9,弥散,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腹膜、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均是半透膜应用于透析(dialysis)中,10,弥散模式图,11,弥散清除率,清除率与分子大小、膜孔通透性、及膜两侧物质浓度差有关对血液中小分子溶质(BUN、Cr等)清除效果好于大
3、分子溶质(细胞因子等)因为血液中小分子溶质的浓度高,膜内外浓度差大,其次,同样的膜对小分子溶质阻力小,12,弥散清除率,滤器对某种物质的清除率Kd与其质量转运系数(决定与溶质大小及滤器通透性)及膜面积有关,13,back,对流,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中,14,对流模式图,15,对流清除率,C=SQuf=SLpATMPS为筛过系数,与膜的特点,溶质大小有关,小分子溶质S为1Quf为超滤率LP为膜的超滤系数,与膜的材料及结构
4、有关,大于20为高通量膜A为膜的面积TMP(Pbin+Pbout)/2P胶体(Pdin+Pdout)/2,16,弥散与对流的比较,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好于滤过应用高通量透析膜后,血液滤过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已接近透析方式透析无法达到滤过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血液滤过为等渗脱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临床中多使用血液滤过模式,17,back,吸附,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效果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18,全血吸附,19,血浆吸附,20,全血与血浆对比,优点:无需分离血浆,操作简单缺点:血小板破坏,生物相容性差,21,吸附的清除率,对某些溶质或特定溶质起作用
5、与溶质浓度关系不大与溶质和吸附物质的化学亲和力及吸附面积有关,22,CBP临床实施,建立血管通路血泵应用血液滤过器置换液抗凝液体平衡的管理,23,CVVH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滤过:指血液通过滤过器时,大部分体内水分、电解质、中小分子物质通过膜被除去,然后补充相似体积的液体和血浆等有用成分(称置换液),从而达到排出体内废物和过多水分的目的。,24,CVVH 模式图,25,1、建立血管通路,首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孔在远心端,静脉孔在近心端,相距23毫米,血液再循环量小于10。常用穿刺部位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一般流量50150ml/min。其他:内瘘、人工血管、肘正中静脉等
6、,26,1、建立血管通路,CAVH:建立动脉静脉通路。依靠动静脉压力差驱动血液优点:大大简化医疗设备,患者耐受好缺点:驱动压低、超滤量小、溶质清除能力有限。低血压病人不能应用。动脉插管并发症发生率高,27,28,2、血泵应用,单泵。提供0500ml/min转速如Gambro Bp10,29,2、血泵应用,床旁血滤机。血泵、置换液泵、超滤泵、抗凝剂泵等多泵系统,多种治疗模式,液体平衡控制系统,加温系统。,30,3、血液滤过器,多用中空纤维型血液滤过器,滤过膜的滤过性能接近肾小球基底膜,31,3、血液滤过器,滤过膜要求:生物相容性好,截留分子量明确(通过中、小分子物质),高通量、抗高压,滤器内容积
7、较小(4060ml),32,3、血液滤过器,常用聚酰胺膜、聚砜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33,4、置换液,概念:滤过液中溶质底浓度几乎与血浆相等,超滤率增加后,为保证液体平衡,需补充与细胞外液相似的液体,称置换液。电解质成分应接近血浆成分无成品,需自行配置,个别血透机可以制备,34,协和ICU常用置换液配方,35,碳酸氢钠应在使用前加入,或单独加入,以免与钙、镁形成沉淀,置换液离子浓度mEp/L,36,37,以林格平衡液为主,4L为一组交替使用:林格平衡液 3000 ml 5%或10%GS 1000 ml 11.2%乳酸钠 100 ml(乳酸酸中毒、败血症等时禁用)(或4%碳酸氢钠 250 ml
8、),其他置换液配方(1),38,Port等配方,4.16L为一组交替使用 NS 1000 ml+10%CaCl2 10 ml NS 1000 ml+50%MgSO4 1.6 ml(3 mmol)NS 1000 ml 5%GS 1000 ml+碳酸氢钠 150 mmol,其他置换液配方(2),39,Kaplan等配方,2L为一组交替使用 NS 100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 NS 500 ml 5%GS 500 ml+碳酸氢钠50 mmol,其他置换液配方(3),置换液补充途径,前稀释法,在滤器前的动脉管道中输入后稀释法,在滤器后的静脉管道中输入 前稀释相比后稀释,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性 血液 净化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