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基因分离定律.ppt
《第15讲基因分离定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讲基因分离定律.ppt(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融合遗传(达尔文说出一个不支持该观点的例证茎高、眼皮),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颗粒遗传,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2)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雌雄异株或雌雄异体雌雄同株或雌雄同体两性花单性花,小资料,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称自交.,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是因为显蝶形的花冠总有一对花瓣适中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蕊。,辨析以下基本概念:,自花传粉(自交)与异花传粉(去雄)父本与母本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正交与反交,显性性状
2、与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分离比(显:隐=3: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杂合体内,显性因子(A)对隐性因子(a)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P,配子,F1,配子,F1,F2,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表现型,基因型,显性:隐性,AA:Aa:aa,=3:1,=1:2:1,F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定律,测交实验,实验结果:测交后代(高茎30矮茎3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3、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1)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总是出现31的比例?(2)假说解释提出遗传因子控制相对性状等观点。(3)演绎推理F1为杂合子,其测交后代为11。(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5)总结规律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成立。严格的假说演绎过程,再加上合适的材料和科学的方法,奠定了孟德尔成功的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假说演绎法 实质: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图:,【技巧点拨台】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真核生物有性
4、生殖时的细胞核遗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例1 基因分离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雌、雄生殖器官,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雌、雄配子总数相等吗?_。配子形成时彼此间没有联系,而是_,配子中只含有_。F1配子的结合:结合是_;结合方式有_种。【点拨】F1配子的种类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和d),
5、D和d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隐性性状不是不表现的性状,而是指F1未表现的性状,但在F2中可以表现出来。,不相等,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随机的,4,核心概念的理解1.相对性状概念解读:(1)同种生物;(2)同一种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较,后代只有一种类型,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只有纯合子,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技巧点拨台】杂合子Aa连续自交问题分析杂合子自交n代后,子代所占比例的计算和相关曲线(1)杂合子
6、Aa=。(2)纯合子(AA+aa)=1-。(3)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表示如下:,0 1 2 3 4 n/自交代数,0.5,1,比例,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单地依次解决的遗传问题()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A,桃花是广州的春节“圣诞树”。假设在桃花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基因 分离 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