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自查总结报告.docx
《心脏大血管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自查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大血管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自查总结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自查表医院名称:XX大学附属XX医院专科名称:心脏大血管科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填写日期:20XX年10月18日一、项目概况主要包括项目原定的建设目标、项目进度及考核指标。一、建设目标20XX年,我科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微创技术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中的应用和探索”,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1)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复杂冠心病“杂交”手术的临床研究;(3)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策略研究;(4)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探索。以上四部分内容全面涵盖了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疾病及房颤等心血
2、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微创治疗研究。作为目前国内领先的微创心血管外科中心之一,我们期望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达到以下目标:1.为我国微创心血管手术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2 .进一步降低心血管外科手术创伤,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3 .优化现有微创手术方案,探索新的微创手术方式。4 .继续保持XX医院在国内微创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5 .完善XX医院心血管外科微创方向人才梯队建设,并成为国内微创心血管手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6 .通过技术推广和交流,促进我国微创心血管手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二、项目进度及考
3、核指标、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时间项目进度20XX年7月T2月1. CRF表和评分量表的设计和印制。2. 患者知情同意书的设计和印制。3. 数据采集、随访登记和统计分析人员的培训。20XX年1月-20XX年12月1. 按随机原则将二尖瓣手术患者与主动脉瓣手术患者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平均每月完成微创二尖瓣手术23例、传统二尖瓣手术23例、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24个月内共完成100例二尖瓣病变和60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入组和手术。2. 患者出院前完成围术期资料的登记工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通过门诊、电话、通信、上门等方式随访,登
4、记相关资料。20XX年1月T2月1. 完成160例入组患者围术期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两种手术有效性、安全性比较的初步结论。2. 参加全国会议交流,报告中期结果。3. 继续随访至患者出院后1年,登记相关资料。4. 继续扩大样本量,完成更多患者入组。2015年1月T2月1. 完成所有患者出院后至少1年的随访和资料登记工作。2. 完成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结论。3. 完成相关论文23篇,其中至少1篇在SCl期刊发表。4. 在全国和国际会议上汇报最终结果。2、复杂冠心病“杂交”手术的临床研究时间项目进度20XX年7月一12月1. 向XX大学附属XX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申报。2. 获批后完成CRF表
5、、评分量表、患者知情同意书等文件的设计和印制。3. 数据采集、随访登记和统计分析人员的培训。20XX年1月-20XX年12月1. 平均每月完成冠心病杂交手术12例,36个月内共完成约50例患者的杂交手术。2. 患者出院前完成围术期资料的登记工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通过门诊、电话、通信、上门等方式随访,并安排患者完成心超、冠脉造影或冠脉CT等检查,登记相关资料。3. 按照相同基线水平的原则匹配同期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50例,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50例,按同样的方式进行随访并登记相关资料。2015年1月T2月1. 继续随访至上述150例患者出院后至少1年。2. 有条件
6、的前提下继续扩大样本量,完成更多患者入组。3. 比较三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费用,随访期间死亡率,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再血管化时间和次数等指标,得出最终结论。4.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完成论文1一2篇,其中至少1篇在SCI期刊发表。5. 在全国和国际会议上报告。3、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的优化策略研究时间项目进度20XX年7月T2月1. 向XX大学附属XX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申报。2. 获批后完成CRF表、知情同意书等文件的设计和印制。3. 数据采集、随访登记和统计分析人员的培训。20XX年1月-20XX年12月1. 根据病变不同解剖条件和累及范围,
7、将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不同的“杂交”手术治疗。2. 患者出院前完成围术期资料的登记工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通过门诊、电话、通信、上门等方式随访,并安排患者完成心超、主动脉CTA等检查,登记相关资料。2015年1月T2月1. 继续随访至患者出院后至少1年。2. 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费用,随访期间死亡率,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得出最终结论。3.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完成论文2-3篇,其中至少1篇在SCI期刊发表。4. 在全国和国际会议上报告。4、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探索时间项目进度20XX年7月-2
8、0XX年6月1. 派学科骨干赴国外高水平医院参观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熟悉操作流程。2. 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拓眼界,加强交流。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先开展胸腔镜辅助双侧开胸小切口房颤射频消融术,积累经验。2. 在熟练掌握上述术式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全胸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治疗房颤的可能性、效果及安全性。3. 研究制定全胸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治疗房颤的适应症、禁忌症、入路选择、器械使用、消融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4. 向卫生行政部门和XX大学附属XX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申报审批。20XX年1月-20XX年12月1. 选择合适病人开展该技术。2. 密切随访。2015年1月T2月1. 完
9、成论文1-2篇。2. 在全国和国际会议上报告。二、项目执行情况根据项目既定的建设目标、项目进度及考核指标,目前项目执行情况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1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临床研究我科20XX年开始常规开展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20XX年以来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数量显著增长。主要包括微创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三尖瓣置换或成形术、微创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术、微创二尖瓣手术+房颤射频消融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二尖瓣成形术等。目前我科每年共开展各种微创心脏瓣膜手术750例,居国内首位。20XX年底以来,我科还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
10、助心脏手术69例,其中机器人辅助二尖瓣成形术24例,均仅次于解放军总医院,居国内第二位。可以说,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促进下,我科已成为目前国内开展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数量最大、水平最高、种类最齐全的心脏外科中心。由于我科在国内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瓣膜病人慕名而来,甚至吸引了美国籍和法国籍的病人前来手术。国内20余家医院先后派出医疗、护理以及体外循环方面的骨干来我科进修或学习,王春生教授也应邀在十余次国内学术会议以及20XX年亚洲胸心外科年会上就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专题进行演讲和手术示范,并赴30余家医院进行手术演示。20XX年王春生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瓣膜病专业委
11、员会主任委员,20XX年当选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会员,并同时成为国亚洲机器人外科协会创始会员,已成为国内微创心脏外科的领军人物。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我科连续三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学习班”暨“国际微创心血管外科论坛”,参会人数分别为80人、200人和300余人,境外参会人数也逐年递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微创心外科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年度盛会。20XX年的第四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学习班”暨“国际微创心血管外科论坛”,我科与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合作,成为经过ISMICS认证的培训课程,参会人数达到为500人,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12、。我们意识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光手术量的堆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已开展以下有关微创手术领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且均已通过XX大学附属XX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是:(1)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HO国际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注册,该研究同时获20XX年XX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资助(项目号:114119a9200)共计划入组100例,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顺利结题。研究结果将在20XX年11月全国年会上报道。(2)两种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优劣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该研究将纳入经右胸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50例、经胸骨上
13、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50例,并选择正中开胸患者作为对照组。目前已纳入60余例,进展顺利,初步结果在20XX年11月全国年会上发表。(3) 一次性使用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经静脉病人自控式镇痛系统在经肋间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该前瞻性研究也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HO国际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注册。共计划入组100例,目前已入组50例,研究进展顺利。(4)计划开展微创心脏瓣膜手术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基础研究,正在前期预实验阶段。2 .微创冠心病手术的临床研究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老年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何有效又安全的开展冠脉搭桥手术是近年来临床的热点问题,目前,
14、我院主要开展以下三种方式的微创冠心病手术。(1)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冠脉搭桥术装配达芬奇机器人以后,我科常规开展经左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术,目前已成功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冠脉搭桥术30例,成功率100%,解决了以往冠脉搭桥术需正中开胸,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针对部分患者左胸小切口定位困难的问题,我们还与影像科联合设计了通过术前影像学方法进行患者前降支斑块及切口定位的实验研究,目前正在前期准备阶段。(2)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除机器人辅助搭桥手术以外,微创冠脉搭桥手术还包括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目前我院90%的冠脉搭桥手术均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成功率
15、99%,其中包括大量高龄、肥胖、血管条件差、内科合并症多等高危病人。北至黑龙江、南至云南贵州、西至新疆的大量患者均慕名来我院就诊手术,目前每年开展500例以上,年均增长10%o(3)复杂冠心病“杂交”手术针对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复杂、累及血管较多、单纯靠机器人手术难以完全再血管化的患者,既往只有开胸手术一种解决方案。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针对这类病人,我们探索心外科与心内科联手开展“杂交”手术。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由心外科、心内科医师根据患者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造影结果共同讨论决定“杂交”治疗方案,一般首先由心外科医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左乳内动脉一前降支(或对角支)吻合,然后
16、一站式或短期内由心内科医生完成其他病变冠脉的介入治疗(情况特殊者也可顺序相反),这样患者既能获得乳内动脉的远期通畅率,又能兼顾微创的治疗效果。按照计划,我们将在5年内完成50例复杂病变冠心病患者的“杂交”手术,目前己顺利完成10例,均取得预期效果。该研究同时获20XX年XX市卫生局“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资助。3 .微创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研究我院常规开展所有主动脉开放性及腔内手术,包括BentalKWheat,s术、升主动脉置换/成形、全/半弓置换、象鼻干手术、降主动脉支架植入、带分支支架植入、降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缩窄纠治、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等。尤其具有特色的疑难手术包括:主
17、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主动脉弓部开放手术中带分支支架植入;全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B型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逆向撕裂的开放手术;全球首创“封堵器”治疗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手术数量和效果均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华东地区的主动脉夹层大部分均送往我院,包括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求医。每年我院主动脉手术约400500例,且每年递增15%以上。王春生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大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内主动脉外科的权威。在微创主动脉手术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以下两大方向的临床研究:(1)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
18、腔内治疗我院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每年约开展300例左右,治愈/好转率93%,总死亡率控制在1%左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除常规腔内支架植入术以外,对于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全球首创应用“封堵器”技术,增强了腔内治疗的“靶向性”,避免覆盖近远端重要动脉分支及其带来的内脏动脉重建手术和截瘫,进一步提高了腔内治疗的安全性。而且封堵器技术比常规人工血管内支架修复更加经济,目前常用的支架价格昂贵,进口产品约10万元/枚,即使国产支架也得7万元/枚,而血管封堵器售价仅约1万元/枚,故与传统腔内修复术相比,新疗法成本低,效益高。(2)StanfordA型夹层的个体化“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A型夹
19、层是临床最危险、手术最困难、手术创伤最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心外科疾病。为此,世界各主要心外科中心均致力于研究如何简化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微创方法,各种“杂交”手术应运而生。我科针对StanfOrdA型夹层不同解剖条件以及病变累及范围,为患者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杂交”手术方案。目前己进行以下工作的探索与总结:(a)深低温停循环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置换+直视下降主动脉内支架象鼻干植入。目前累计完成350余例,取得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XX年、20XX年全国年会上均做了相关报道。(b)深低温停循环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置换+直视下降主动脉内三分支支架植入。目前已完成20例,经验总结在20X
20、X年全国年会上报道。(c)完成升主动脉至无名、左颈总动脉搭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目前共完成14例,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随访612个月,无内漏。(d)采用无名/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完成TEVAR12例,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随访612个月,内漏2例。(e)采用右一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人工血管旁路联合TEVAR治疗主动脉夹层7例,技术成功率100%,随访612个月,无移植物血栓,无内漏。4.微创房颤手术的探索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自2003年我科成功实施第一例心外科手术同期行房颤消融以来,结果10年的发展,房颤消融手术已成为我科主要特色之一。近年来,
21、为降低手术创伤,国际上对微创房颤射频消融术进行了多种探索性工作,但尚未形成公认的最佳手术方案。我科也紧跟国际前沿,进行了以下探索:(1)对于合并心脏瓣膜疾病的房颤患者,我们开展经右胸微创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单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目前,此类手术已进行了30余例,房颤消融成功率达75%,国内尚未见报导,远期疗效尚在进一步随访和总结中。(2)对于房颤不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我们采用双侧小切口微创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通过小切口进行心外膜消融,且可使用双极消融钳,具有透壁程度高、患者损伤小、操作快速准确、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消融成功率高达80%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3)全胸
22、腔镜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创伤最小、难度也最高,目前我们己开展2例,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L技术研发及推广情况原有技术的创新或改进情况。新技术的开展情况(名称、数量、使用情况、使用效果、推广情况,对疗效及医疗费用的影响等)。其他。一、原有技术的创新或改进情况1、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二尖瓣手术20XX年以来我院微创二尖瓣手术由原来直视小切口微创手术改进为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从而使视野暴露更满意,患者手术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输血比例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也降低了患者总费用。随着技术的改进,患者例数也水涨船高,20XX年微创二尖瓣手术46例,占所有单纯二尖瓣手术16.2%,20XX年微创
23、二尖瓣手术64例,占所有单纯二尖瓣手术21.7%,20XX年微创二尖瓣手术141例,占所有单纯二尖瓣手术43.3%,20XX年微创二尖瓣手术155例,占所有单纯二尖瓣手术44.5%。20XX年1-9月,微创二尖瓣手术138例。目前,我院每年开展的微创瓣膜手术量具国内首位。2、经脚骨上段微创主动脉瓣手术既往我院开展的微创主动脉瓣手术经胸骨右缘第三肋间,该切口虽然不破坏胸骨,美容效果较好,但需切断右侧乳内动脉,且对主动脉位置靠左的患者暴露有一定困难。经过与国外同行的充分交流与讨论,20XX年起,我科对部分病人实施经胸骨上段切口微创主动脉瓣手术。手术小组需术前充分研究患者胸部CT片,为患者制定手术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血管 临床 重点 专科 建设项目 自查 总结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