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docx
《某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202x年XX月目录一 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 71、施工范围:72、施工程序:73、竣工验收阶段:84、施工程序图:8二一般施工方法:91、配管安装9(2)配管主要工作内容:10(3)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10(4)质量标准:102、配线安装103、防雷和保护接地114、设备及其附件安装115、系统安装、调试和试运行11三专业施工方法12(一)自动抄表和家庭智能中心系统121. 一般要求122)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123)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图纸资料:122 .系统布线122)系统的各种导线原则上应尽可能缩短。124)导线接头应在接线
2、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136)明装管线走向及安装位置应与室内装饰布局协调。133.防盗探测器的安装131)被动红外探测器142)磁开关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53)紧急按钮154)水表、煤气表、电表154 .系统的调试16(I) 一般要求16(2)调试16(3)写竣工报告。16L 一般要求172)电视监控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173)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17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175)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并做好记录。182.电缆敷设189)在电磁场干扰很小的情况下,可使用PVC阻燃管。1814)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194
3、 .前端设备的安装19(1) 一般要求19(2)支架的安装19(3)摄像机的安装195 .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19(1)监视器的安装19(2)控制设备的安装206 .供电与接地20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基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207 .电视监控系统的调试20(1) 一般要求20(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21(3)摄像机的调试21(4)系统调试211 .门口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2D门口机的安装高度应离地面1.4-1. 5m处,面向访客。222 .管理机安装时应牢固,并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操作运行224 .检查系统的组成部门工作是否正常;236.检查报警及紧急求助功能及
4、响应速度;23(四)有线电视系统241 .一般规定242)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进行下列检查;242 .电缆敷设及设备安装施工243 .传输部分的防雷、安全和接地施工。254 .系统调测265 .系统验收26(五)综合布线系统261 .施工准备262 .缆线敷设及支撑保护方式271) 一般要求:272)支撑保护方式283 .信息插座安装方法284 .缆线终接296.工程验收30(六)计算机网络系统311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的实际计划313)检验设备和器材327)机房的平面孔洞一律用木板盖好,以免发生危险。332 .硬件安装33(1)机架设备33(2)机台和终端设备34(3)总配线架及各
5、种配线架34(4)电缆走道及槽道343 .布放线缆35(1)布放电缆35(2)插接架间电缆及布线36(3)敷设电源线364 .系统测试37(I)通电测试前的检查:37(2)硬件检查测试385 .初验测试38(1)初验测试要求381 .竣工验收目的391)全面考察工程施工质量392)明确合同责任393)建设项目转入正式运行的必备程序402 .竣工验收方式401)中间验收402)单项工程验收(交工验收)403)行业主管部门及第三方验收414)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动用验收)411 .验收工程范围412 .竣工验收条件411)各系统管线、设备安装符合规范要求。423)系统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运行,且试运行
6、效果较好。423 .竣工验收依据422)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及说明、设备技术说明书等。424)国家颁布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及行业规范。421 .交工验收申请422 .单项工程验收433 .第三方检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验收434 .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431)验收准备432)预验收443)正式验收441 .人员配备与培训471)人员配备472)人员培训472 .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471) .编制培训计划472) .提供培训教材、手册483) .推荐培训地点、企业484) .指导现场培训、操作485) .参与上岗考核48一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1)本弱电系统在土建工程开始施工时,先按照预先设计的弱
7、电 设计施工图做好预留和预埋工作。(2)二次装修时,也必然会出现对弱电工程的变动,弱电施工必 须与装修工程配合密切,以确保装修效果和工程质量。(3)在土建结顶后,弱电施工高潮随之到来,必须做好工作面的 协调工作,使整个弱电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1、施工范围:(a)电线电缆敷设;(b)设备及其附件安装;(c)避雷与保护接地;(d)系统安装、调试和试运转;2、施工程序:(a)施工准备阶段:熟悉图纸资料,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标准、规范。组织施工 人员学习图纸等技术资料,做好技术交底,合理配备劳动力、设 备、材料等。(b)施工阶段:D配合阶段,掌握工程施工环境、情况要了解,和土建密切 配合、预留预埋工
8、作要做好,不得遗漏,预留位置正确、规范,防止日后开墙凿洞的重复劳动。2)接地保护系统在土建基础工作时,就要与之同步,接地线 焊接应牢固。3)安装阶段,配管配线、桥架、电缆敷设、接线箱等要按图 纸正确施工,安装到位。配管系统首先应全面检查预埋、预留位 置、管路通畅等情况,做好补配、改配工作,同时将拉线用铁线 穿入,将管口封牢,再验线、穿线、校线、装接线箱、终端盒等, 土建装修结束后,装终端面板,然后进行调试。3、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是对零星部位继续完成安装工作,以及分系统的调试, 为总体调试做好准备,同时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4、施工程序图:注:原则上按此程序施工,若土建施工有变化或有特殊情况,
9、项 目部相应进行调整。二一般施工方法:1、配管安装暗配管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 求。材料要求:1)、配管的壁厚要均匀,符合国家标准。进场的管材必须有产品 合格证书。2)、其它材料(如铅丝、电焊条、防锈漆等)无过期、变质、损 坏等现象。配管主要工作内容:测位、划线、打眼、锯管、清扫管口、煨弯、配管等。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O电线管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外径的10倍,弯扁度不得 大于管外径的0.1倍。2)暗配的管子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减少弯曲。3)埋入地下的线管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 加保护管。4)管路的连接方法:套管连接。采用厂家配套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10、。 接口应粘接牢固、严密。5)管路敷设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应设过路盒。(4)质量标准:允许偏差项目符合“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2、配线安装(a)应依据设计图规定选择线材,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查。导线的 颜色应有明显的区分。(b)穿在线管内的线材额定电压不应低于标准规定,不同用途的导 线不能同管穿设。(C)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或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合内连接。(d)线材截面应选用正确,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绝缘测试: 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兆欧。3、防雷和保护接地本工程弱电系统防雷接地采用等电位连接,各楼层的智能化系统 设备机房、楼层弱电间、楼层配电间等的接地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11、。4、设备及其附件安装(a)机房内的各类设备及其附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 及有关规范进行安装和调试。(b)各类设备必须进行开箱检查,并及时做好开箱记录。5、系统安装、调试和试运行(a)系统调试工作应在建筑物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调 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件等。(b)设备所使用的主电源电压、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C)系统应在连续运行2 4小时无故障后,再填写调试报告,在调试合格后开始试运行,并做好试运行记录。三专业施工方法(一)自动抄表和家庭智能中心系统1. 一般要求1)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负责人,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 同建设单位做好施工中的隐蔽工程
12、检测与验收。2)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及系统连接图。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3)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图纸资料:施工前全部图纸资料。工程竣工图。设计更改文件。检测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测试数据。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2.系统布线1)系统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注:此为相关标准汇编本名称,以下延用)的要求。2)系统的各种导线原则上应尽可能缩短。3)在管内或槽内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 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进入管内的导线应平 直、无接头和扭结。4)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5)不
13、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同 一线槽内。6)明装管线走向及安装位置应与室内装饰布局协调。7)在垂直布线和水平布线的交叉处要加装分线盒,以保证界限的 牢固和外观整洁。8)在导线在地板下、天花板内或穿墙时,要将导线穿入管内。9)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线接口应作密封处理。10) 一般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的2/5o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 5mo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 占八、 管线接头处。 距接线盒0.2m处。 管线转角处。12)在同一系统中应将不同导线用不同颜色标志或编号。如电源线 正端用红色,地端用黑色,共用信号线用黄色,地址信号线用白色
14、 等。在报警系统中地址信号线比较多,可将每个楼层或每个防区的 地址信号线用同一颜色标志,然后逐个编号。13)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起对地绝缘 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0 .防盗探测器的安装防盗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安装前要通过电检查其工作状况,并作记录。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电器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探测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及设计图进行。1)被动红外探测器a.被动红外探测器根据现场探测模式,可直接安装在墙上、天 花板上或墙角,其布置和安装原则如下:选择安装位置时,应使报警器具有最大的警戒范围,使可能 的入侵者都能处于红外警戒的光束范围之内。要使入侵者的活动有利于横向
15、穿光束带区,这样可能提高探 测灵敏度。因为探测器对横向切割(即垂直于)探测区方向的 人体运最最敏感,帮安装时应尽量利用这一特性达到最佳效果。布置时要注意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和水平视角。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 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被动红外探测器一定要安装牢固,不允许安装在暖气片、点 加热器、火炉等热源的正上方;不准正对空调机、换气扇等物 体;不准正对防范区内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防止光线直射 探测器,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b.被动红外探测器定位好后,进行安装的程序如下:首先将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上、下盖分开(一般多为螺丝或卡 子固定),为了避免损害精密电子元件,最
16、好将线路板卸下。将底座(下盖)以适当的高度(一般22. 5m)固定在应定的位置,再将线路板放回原来位置。一般而言,被动红外探测器上有六个端子,两个接直流电源; 两个接警报系统回路;而另外两个则给反破坏回路使用。因此, 在接线前注意各个端子的用途,不要接反或接错。在通常情况时,被动红外探测器采用O. 5m)2的六线单芯线即 可。在被动红外探测器底座大多能连电缆线的外层绝缘层都无 法进入。因此在做明线布设时大多以电钻钻出较大的入线口, 在装设完成后须填补缝隙。以防因缝隙可能导致虫蚁或风的入 侵,而引起报警。外盖的自保开关如有遭先期破坏的可能时,可直接串入警报 回路或另接一全天候监测的警摄报回路。2
17、)磁开关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磁开关探测器应牢固到安装在被警戒的门、窗上,距门窗拉 手边的距离150mm。舌簧管安装在固定的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活动门、窗上, 两者对准,间距在0.5m左右为宜。安装磁开关探测器(特别是暗装式磁开关)时,要避免猛烈 冲击。以防舌簧管破裂。3)紧急按钮紧急按钮宜安装在隐蔽处。4)水表、煤气表、电表水表、煤气表、电表安装必须密切与其它施工单位配合协商。表距接线盒的距离保持在O. 5m内。O表至接线盒之间的线应套软管保护。4.系统的调试(1) 一般要求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该系统设计时的图纸资料和施工过程 中
18、设计变更文件(通知单)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记录等。调试负责人必须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具备调试所用仪器设备,且这些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要求。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2)调试1)调试开始前应先检查线路,对错接、断路、短路、虚焊等进 行有效处理。2)调试工作应分区进行,由小到大。3)系统通电后,应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 要求及系统设计功能检查系统工作状况。主要检查内容为:4)将整个报警系统至少连续通电12小时,观察并记录其工作状 态,如有故障,应认真分析原因,做出有效处理。5)调试工作结束后,填写调试报告。(3)写竣工报告。(二).电视监控系统1. 一般要求1)现场
19、必须设一名现场负责人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 和验收。2)电视监控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系统原理及系统连线图。 中心控制室的设计及设备布置图。 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施工前所接的全部图纸资料。 工程竣工图。设计更改文件。3)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管道情况;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按照施工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符合设计
20、要求;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有源设备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5)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并做好记录。2.电缆敷设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的要求。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 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 接续时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 等。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 以防干扰。7)随建筑物施工同步敷设电缆时,应将管线敷设在建筑物体
21、内, 并按建筑物设计规范选用管线材料及敷设方式。8)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入 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9)在电磁场干扰很小的情况下,可使用PVC阻燃管。10)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 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 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L 5m。12)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13)在地沟或天花板内敷设的电缆,必须穿管(视具体情况选用 金属管或PVC阻燃管),并固定字墙上。14)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4.前端设备的安装(1) 一般要求1)按安装
22、图纸进行安装。2)安装前应对所安装设备通电检查。3)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2)支架的安装支架与建筑物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 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3)摄像机的安装1)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2)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机。3)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4)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5.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1)监视器的安装1)监视器应端正、平稳按扎在监视器机柜(架)上。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2)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弱电 智能化 工程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