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docx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27. 180CCS F19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XXXX-xxxx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StandardforquaIitymanagementsystemofthemunicipalsolidwasteincinerationplantproject20XX-XX-XX 发布20XX-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25工程建设管理56工程勘察、设计管理77工程监理管理108工程设备管理139工程施工管理1510工程调试管理19H生产准备及运行管理2112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及评价24本文件按照GB/T
2、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o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垃圾焚烧发电新建、
3、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16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GB50319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T5032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58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9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80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
4、B/T5090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5501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5503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L/T586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855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1144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L/T2013垃圾焚烧发电厂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2429焚烧炉及余热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2430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生产评价导则DL/T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29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5437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CJJ/T137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T/ZSQX002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
5、管理规程TSGll锅炉安全技术规程建质201412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规2020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2023年2月6日)DL/TXXXX-2023建设部令第57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22年12月29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垃圾发电工程项目Themunicipalsolidwasteincinerationplantproject为完成依法立项且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处置垃圾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
6、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考核评价等阶段。4.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ofproject为实现垃圾发电项目目标、保证项目质量建立的、由项目质量管理各要素构建的有机体。5. 3项目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ofproject在垃圾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质量、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的应对机制和必要措施。4基本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为加强垃圾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范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依据国
7、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制定本标准。5.1.2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应按安全可靠、性能优良、节能减排、工期及造价合理的原则,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5.1.3 建设单位应对工程前期、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生产运行及竣工验收全面负责,是垃圾发电工程项目首要责任单位。5.1.4 垃圾发电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应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建设单位监管、监理单位监查、施工单位监控的原则。5.1.5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应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贯彻“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5.1.6 质量验收及评价涉及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条件内容时,应有设计、制造
8、单位代表参加。5.1.7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应制订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5.1.8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各单位应建立覆盖工程全过程控制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单位应包含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项目设备供应商、工程调试单位、运营单位。5.1.9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各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宜以GB/T19001、GB119016为基础构建。5.1.10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应与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5.1.11 项目各参与方应结合自身特点、相关方期望、应对风险和机遇及质量管理需要,按照安全可靠、性能优良、节能减排、工期及
9、造价合理的原则,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5.1.12 项目各参与方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提出要求,并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5.1.13 项目各参与方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检查、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5.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 2.1项目各参与方应制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应体现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方的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战略方向,在界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服务于项目运营方或发包方,满足其质量要求;b)应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参建单位的总体形象和品牌;c)应包括持续改进质
10、量管理体系的承诺;d)应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4. 2.2各参与方应对质量方针进行定期评审,根据需要进行修订。质量方针应在项目内部得到沟通,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得。4 .2.3各参与方应根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根据CJJ/T137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和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批复的要求,明确项目质量管理应达到的水平。质量目标应与项目发展目标相适应。5 .2.4各参与方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制度。质量目标应分解到相关管理职能、层次和过程,可按DL/T1144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按建设阶段进行考核。5.6 质量管理体系6. 3.1各参与方应分析内外部环境,找出发展目标和战
11、略方向相关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发现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方的要求,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并提出改进机会。内外部环境分析宜考虑如下因素:a)内部环境;1)项目团队的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管理水平;2)资源配置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要求,特别是无害化及零排放要求;3)人力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工程复杂、调试繁琐、环境保护高标准要求。b)外部环境;1)建设场地偏远对项目建设的影响;2)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程度;3)项目建设地区民风民俗情况;4)项目建设地区对垃圾焚烧项目的民意。7. 3.2各参与方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确定质量管理内容。4.3.3各参与方应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确定风险和机遇
12、的应对措施,评估潜在影响,使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要求。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a)质量管理活动及相互关系;b)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c)质量管理制度;d)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4.3.4各参与方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知识,规定获取知识的渠道、方法和程序。4.3.5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时,各参与方应识别和评价变更的风险与机遇,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4.3.6各参与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a)质量方针和目标;b)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说明;c)质量管理制度;d)质量管理作业文件;e)质量管理活动记录。4.3.7各参与方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沟通活动,对沟通的对象
13、、时机、内容、步骤、方式、责任人做出规定。4.4 文件和记录管理4. 4.1各参与方应建立并实施质量活动有关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范围、流程、职责和要求。5. 4.2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管理制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文件应经项目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发布;b)应根据质量管理需要对文件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并重新审批、发布;c)应识别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外来文件,控制其发放范围与内容;d)应确保在使用场所获得所需文件为适用版本;e)应保证相关人员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适用文件;f)应将作废文件撤出使用场所或加以标识。6. 4.3各参与方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明确记录
14、管理过程,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对存档记录的管理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4.5 档案管理4.5. 1各参与方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将全部资料按归档规定分类编目,装订成册,归档保存。4. 5.2各参与方档案管理制度宜包括下列内容:a)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形式、归档时间、归档程序、归档质量要求及保管期限等;b)档案的统计内容、统计要求和数据分析要求;c)档案利用方式和方法,查询和借阅档案的权限及审批手续,接待查询和借阅档案的要求;d)企业各类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利用要求;e)档案的形成者、管理者、利用者需承担的保密责任。5工程建设管理4.1 工
15、程质量目标的确定4.1.1 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应按规定通过达标投产验收。4.1.2 凡有创优目标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确定建设工程质量总目标。创优目标宜在设计、设备、监理、施工及调试合同中明确。4.1.3 应根据CJJ/T137表3.2.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和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批复的要求确定建设水平与工程质量目标。4.2 建设单位的质量职责5.2.1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生产运行等单位,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网络。5.2.2应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招标,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有能力、业绩、诚信的单位。主体
16、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应在工程项目核准后进行。5. 2.3应根据工程建设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制订具体的实施措施及质量监管计划,明确质量责任。5.2.4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办理工程建设合法性文件,并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5.2.5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收集、整理项目文件,并及时归档。5. 2.6锅炉安装前,应按TSGIl的规定,向项目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登记,并向当地承担相应范围的监检机构申请监督检验。5. 2.7锅炉投运前,应向项目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锅炉压力容器运营许可证。5.2.8 应组织签订设备及系统代保管协议,并经建设、监理、
17、施工、调试、生产运行单位代表签字确认。5.2.9 凡有创优目标的工程,应负责组织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实施工程项目的单项、单台、整体工程的质量评价。5.3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1. 3.1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或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可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大纲。5. 3.2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应组织相关单位按施工组织总设计大纲编制质量管理大纲。质量管理大纲宜包含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b)编制依据。c)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各项子目标。d)质量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网络。e)设计优化实施计划。f)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目标值实施计划。g)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的技术应用计划。h)质量监管计划。i)
18、绿色施工控制计划。j)项目文件质量控制计划。k)质量培训计划。6. 3.3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下列质量管理文件:a)施工组织总设计,有关键新技术时组织专家论证。b)达标投产规划,有创优目标的尚应编制创优规划。c)工程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d)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划。e)工程进度网络图。f)施工图交付计划。g)调试计划。h)设备或大宗材料的进场计划。i)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计划。j)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管措施。k)各专业试验检验项目清单。1)参建单位承建范围的接口文件。m)工程测量控制网方案。n)绿色施工措施。o)项目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P)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实施计划。5
19、.3.4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单位在基础施工前、结构施工前、设备安装前三个阶段对施工图纸及设备交付进度进行专项检查,并按实际情况调整网络进度计划。5.3.5建设单位应合理地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周期。5.3.6垃圾发电工程的工期应按合同约定执行。当需要调整时,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影响工期的资源、环境、安全等论证其可行性。严禁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5.3.7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工程招投标,依据国家、行业概(预)算定额及相关文件制定标底,不得采用不合理的最低价中标。5.3.8建设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低于成本价竞标。涉及装置性材料、安全、环境等固定成本的费用不得随总价下浮。当合同约定工程
20、创优时,应增加相应的创优成本。5.3.9建设单位应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及主控项目的监管,实施短周期的检查与测量,提高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5.3.10工程创优时,建设单位应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组织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独立实施工程质量评价。5.3.11工程建设过程中,宜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活动,并总结形成相关成果。5.3.12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编制项目应急管理方案。发生应急事件时,建设单位应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并及时上报,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相关责任单位应进行事故补救工作,并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追究责任。5.3.13机组整套启动前应经
21、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检查,未经监督检查或监检未通过的机组不得启动、并网、运行。6工程勘察、设计管理6.1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职责6.1.1 勘察、设计单位应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6.1.2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设计文件应真实准确,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6.1.3 勘察、设计成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相关标准,并宜满足下列要求:a)限额设计。b)限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c)限排放指标设计。d)限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e)满足设计深度。f)满足全寿命周期设计。g)满足可靠性及耐久性。h)满足全负荷调节品质。6.1.4 勘察、设
22、计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提供未经审查批准的草图、白图用于施工。6.1.5 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的总体要求,及时准确向建设单位提供主要设备订货所需技术文件;设备厂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所需的技术资料,并对设计接口技术文件进行确认。6.1.6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施工流程,制订施工图供图计划。6.1.7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履行下列职责:a)编制主、辅机订货所需技术文件,并参加技术协议的签订。b)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相关招标活动。c)派驻工地设计代表。d)施工图交底,参加施工图审查、会检。e)参加相关工程质量验收。f)配合建设单位进行全过程设计优化。g)为工程创优提供设计优化及研发和
23、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支持性材料。6.1.8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相应资格执业人员进行审核、签署的设计文件应按照相关国家规定执行。6.2 质量管理6.2.1勘察、设计单位应按GBT50379.GB/T50380要求构建质量管理体系。6.2.2设计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总目标,在工程项目设计前期进行下列质量管理策划:a)达标、创优设计的优化。b)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c)质量管理文件计划。6.2.3设计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宜编制下列管理文件:a)各专业设计达标或创优统一技术措施。b)设计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c)设计单位的质量监控实施计划。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垃圾 发电 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 体系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2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