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征.docx
《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我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和规范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进一步提升水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要求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具体实施水利部关于印发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水监督【2022】309号)、水利部监督司关于印发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指导手册(2023年版)的通知(监督安函【2022】56
2、号)等文件细则,立足新时代水务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目标,在全市水务行业建立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为新阶段水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主要任务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水务工程运行(水库、水闸、水电站、泵站、堤防、淤地坝、引调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灌区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以及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文监测、水利科研与检验、水利后勤保障等单位。(一)健全风险查找机制,提升风险发现能力1 .全面辨识危险源水务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等要求,
3、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综合考虑实际管理水平与环境影响等,全面辨识本单位危险源,做到生产经营活动全流程、生产经营区域全覆盖辨识。危险源辨识可采取直接判定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及因果分析法等方法。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水务行业风险评估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取适当的辨识方法。2 .定期辨识并填报系统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危险源辨识制度,确定辨识周期,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原则上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危险源辨识工作,完善相应的危险源清单并动态更新。水务生产经营单位需指定专人根据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将危险源辨识情况录入相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市水行政主
4、管明确的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季度首月4日前报送上季度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方案等相关信息。3 .健全信息审核和报送机制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和报送机制,对水务生产经营单位上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审核,按照水务行业信息报告相关要求按时报告。(二)健全风险研判机制,提升科学评价能力1 .科学选取评价方法并确定等级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直接判定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e法)、风险矩阵法(LS法)、安全检查表法等。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判定安全风险等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当危险源自身、周边环境、组织管理形式发
5、生较大变化,同类型风险点或相关行业发生影响较大的事故灾害,以及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时,应对危险源的风险实施动态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等级。2 .建立风险点监管清单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管辖范围内水务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风险点监管清单,明确监管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管措施等。3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健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及时掌握风险动向,根据风险情况不同,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内容和频次,突出对高风险以及长期上报“零风险”“零隐患”单位(工程)的重点监管。(三)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6、提升高效应对能力1 .加强危险源监测监控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等手段,加强对危险源特别是风险等级为重大的危险源的监测监控,重点覆盖如水库水位、闸门、启闭机械、压力钢管、电气设备等直接关系安全、失守后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连锁反应的关键位置和环节。2 .及时发布预警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确定预警信息发布条件,采用监测预警、巡查预警、综合预警等方式及时预警,实时调整预警等级,适时解除预警,并根据不同等级预警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预警解除后,要认真查找总结管控体系和管控措施可能存在的漏洞不足,完善风险预警机制。3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各区水行政主
7、管部门和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监测巡视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预警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预警、早处置。(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提升精准防控能力1 .建立风险警示公告制度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在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明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方法等。警示标志的设置可参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的要求。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分别设置风险公告栏,制作各岗位风险告知卡,确保本单位从业人员和进入风险工作区域的外来人员掌握风险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并将有关信息提前告知可能
8、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2 .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落实具体防范措施,运用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手段,达到消除、降低风险的目标。3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行业规范等要求,综合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风险点及风险等级确定排查频次和要求,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隐患排查事项和具体内容,及时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每月28日前通过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填报隐患信息。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4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务生产经营单位要
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根据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等有关标准,积极主动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推动标准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5 .加强防范措施监管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所管辖范围内危险源及风险情况,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于未有效管控的风险等级为重大的危险源,要作为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对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停止生产作业。6 .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风险源头控制,严格水务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审查,规范水务建设市场秩序,落实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水务 安全生产 风险 机制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