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公路双庆路至双凤路段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沿山公路双庆路至双凤路段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山公路双庆路至双凤路段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采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2.1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2016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1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 2001):3. 2. 2建设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
2、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6年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2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道路各项技术标准均满足行业标准;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项目区位双福新区地处江津北大门,位于重庆西部新城核心区,是重庆主城西部片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划中的重庆城市副中心和江津城市副中心,己纳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双福新区西靠缙云山脉,东至巴福镇、陶家镇,北抵九
3、龙坡走马镇,南邻西彭镇。九江大道、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津马大道等高等级公路在双福新区交汇,区位条件优越。本次项目双庆路至双凤路段道路将主要承担片区配套交通服务要求及道路两侧金科地块后期交通通行,起到沟通社区交通联系的作用,可以构建本区域的路网结构,满足本区域地块的开发建设需求,加强交通支撑。道路起点为双庆路,向西南延伸,终点接双风路,道路全长96L793m.图1-1项目区位图1.2 工程筒况1.2.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沿山公路双庆路至双风路段道路工程1.2.2 工程地点项目地点:1.2.3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单位:1.2.4 建设范围及内容本项目为设计内容含道路工程、交通标志标线、管网工程等
4、。1.2.5工程等级本项目工程等级为小型。1.2.6 建设规模本次设计道路起点为双庆路,向西南延伸,终点接双风路,道路全长961.793m,标准路幅宽度20m,双向四车道。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30kmh1.3 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审查通过无意见。(1)第四系全新统覆盖上层1、索填土(Qj):紫红色、褐红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岩、泥岩碎石组成,硬质物块径一般在10200mm,含量约10-30%,机械无序碾压堆填,稍湿,主要呈稍密,局部松散,堆填时间数月3年不等。居民住宅区填筑时间大于10年,呈中密。分布连续广泛,揭露层厚0.2Om(ZYI9、ZY22)-7.IOm(ZY24)。
5、2、粉质粘土(Q;T):褐红色、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表层含植物根须,底部含泥岩碎粒和砂,无摇震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可塑,残坡积成因。该层分布连续广泛,揭露厚度LOm(ZY42)-5.20m(ZY2)。y*zy/*?*ZY22)-10.40m(ZY2),基岩顶界面高程为344.52m(ZY2)一366.65m(ZY18),基岩面坡角一般520,局部30-35。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I.2将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岩石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基岩:岩质较软,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岩饼手易折断,裂隙较发育,分布连续广泛,揭露层厚0.
6、4Om(ZY40)-3.50m(ZY49)o中等风化基岩:岩芯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呈短柱状,长柱状,少量块状。顶界埋深l20m(ZY17)一11.20m(ZY2)o3.1.6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地表均为旱地,无河沟、鱼塘分布,无膨响工程的地表水分布。经钻探揭露建设场地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次为粉质粘土,填上夹碎块石,孔隙率较大,属透水层;粉质粘质致密,属相对隔水层;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属弱透水层;中等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中等风化砂岩裂隙微张闭合,属裂隙透水层。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土层孔隙和3建设条件3.1 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3.1.1 气象、水文3.2.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
7、,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年平均气温17.80l8.60C,月最低平均气温7.207.90C(1月),日极端最高气温43C(2006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3.IC(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085.101141.80mm,年最大降水量1544.8Onwh年最小降水量740.IOmrn,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13m,降水多集中于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1.50ms,最大风速为28.00ms.3.2.2水文道路沿线主要穿越山体斜坡、施工平地、拆迁地,沿线无沟、河、鱼塘等地表水体
8、,无影响工程的地表水分布。3.1.2 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形属于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山丘与沟壑相间,道路多分布于沟底宽缓地带,局部斜坡。因房屋修建、周边地块平场等人类工程活动改造为现状地形,现状地表主要为施工平地及拆迁地,局部山体斜坡,地表坡角般在530。场地微地貌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经实测孔口高程,勘察范围最低点353.87m(ZYl)367.72m(ZY15),相对高差13.85m。3.1.3 地质构造建设区域位于北陪向斜西翼,在基岩出露处观测:岩层产状在125/65,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同时观测到二组主要构造裂隙:裂隙,其产状为280/35,张开25mm,裂面平直,泥质、岩屑充填,局部泥化层,
9、延伸L503.00m,间距0503.00m,结构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其产状为200/80,微张张开状,裂面平直,无充填物,延伸1.02.0m,问距为0.702.00m0结构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经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岩层面微张,局部存在泥化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建设场地内未见断层及活动性断裂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3.1.4 地层岩性本次钻探深度内,揭露场地覆盖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J)、残坡积粉质粘土(QJ”),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Ls)砂岩、泥岩,互层状分布,由新至老分述如下:拟建物 名称设计标高下覆盖层最大厚度(m)等效剪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双庆路至双凤 路段 道路 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