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31033-202X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docx
《GB_T 31033-202X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_T 31033-202X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华人民共和OBI家标准GB/T31033XXXX代替GB/T310332014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wellcontroltechnologyofoil&gasdrilling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 -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H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井控设计15井控装置的安装和使用36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57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58防火、防爆、防硫化氢
2、措施79井喷失控的处理810井控及硫化氢防护培训8附录A(资料性附录)井口装置组合图10附录B(资料性附录)套管头结构图15附录C(资料性附录)井控管汇组合、布置图16附录D(规范性附录)关井操作程序21参考文献23本文件按照GB/T1.1-20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310332014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与GB/T31033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在滩海或浅海地区的钻井井口间距标准;增加了地质设计中所提供的井位安全距离要求的补充条件;增加了MoMPa防喷器及140MPa节流压井管汇组合方式;更改了“闸板防喷器的
3、手动操作杆手轮”的要求;增加了剪切防喷器打超高压剪切钻具操作内容;更改了放喷管线安装、使用要求;更改了真空除气器排气管线的安装要求;更改了闸板防喷器、四通、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试压要求;更改了作业班组防喷演习的时间要求;删除了井控及硫化氢防护培训内容;增加了附录A中140MPa防喷器组合内容及附录C中140MPa节流压井管汇组合内容。本文件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
4、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的井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陆上、滩海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钻井作业中的油气井压力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74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通设备GB/T20972.1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1部分:选择抗裂纹材料的一般原则GB/T20972.2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2部分:抗开裂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GB/T2097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
5、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3部分:抗开裂耐蚀合金和其他合金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含硫油气井suIfurousoiIandgasweII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75mgml(50ppm)的井。3.2高含硫油气井highsuIfurousoiIandgasweII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21500mgm3(1000PPnI)的井。3.3高压油气井high-pressureoiIandgasweII地层压力270MPa的井。4井控设计4.1 地质设计中所提供的井位应符合下列安全距离要求:a)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
6、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叱距民宅不小于IOom;距地下矿产采掘坑道、矿井通道不小于100m;距铁路及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b)油气井之间的井口间距不小于2m;高压油气井、高含硫油气井井口距其它井井口之间的距离大于钻进本井所用钻机的钻台长度,且不小于8m。4.2 地质设计中应标注说明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国防设施、饮用水资源以及季风风向变化等情况。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应标明采掘矿井井口位置及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深度;在江河、干渠周围钻井,应标明河道、干渠的位置和走向等。4.3 地质设计中应包括本井预测全井段地
7、层孔隙压力剖面、地层破裂压力数据(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只提供邻近已钻井地层承压能力试验数据)、浅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复杂情况。4.4 地质设计中应对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说明,工程设计中应明确相应的安全和技术措施。4.5 在开发调整区钻井,地质设计中应明确邻近注水、注气(汽)井分布及注水、注气(汽)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工程设计中明确钻开油气层之前应采取的相应停注、泄压和停抽等措施。4.6 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值为基准,附加一个安全值:a)油井、水井附加安全值为005gcm0.10gcm或附加压力1.5MPa3.5
8、MPa;b)气井附加安全值为0.07gc?0.15gcr或附加压力3.0MPa5.0MPa;c)煤层气井为0.02g/cm30.15g/cm3。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层钻井液密度设计,其附加安全值或附加压力宜取上限。4.7 井身结构设计的井控要求:a)同一裸眼井段内不宜有两个及以上压力梯度差值过大易产生喷漏矛盾的油气水层;b)探井、复杂井宜预留一级备用套管;c)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表层套管或技术套管下深应封住开采段并超过其100m以上;d)高压油气井、高含硫油气井的技术套管、油层套管水泥应返至上一级套管内或地面;e)目的层含硫的井油层套管在温度低于93C的井段应使用抗硫套管。
9、4.8 探井应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或地层承压能力试验。4.9 钻开油气层前应储备一定量的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含硫油气井还应储备足量的除硫剂。4.10 井控装置配套:a)表层套管固井后应装防喷器或防喷导流器;b)防喷导流器的井口装置组合形式参见附录A中图A.1;c)防喷器压力等级应与相应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同时综合考虑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80%、套管鞋处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流体性质等因素。不同压力等级防喷器的井口装置组合形式:1)压力等级为14MPa21MPa时,参见附录A中图A.2;2)压力等级为35MPa时,参见附录A中图A.3;3)压力等级为70MPa及以上时,参见附录A中A.4。d
10、)区域探井、高压油气井、高含硫油气井的目的层段钻井作业中,应安装剪切闸板;e)区域探井、高压油气井、含硫油气井、气井、深井和复杂井应使用标准套管头;套管头压力等级应与相应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其基本结构形式参见附录B:f)节流管汇压力等级应不低于设计井口防喷器压力等级,其组合形式:1)压力等级为14MPa时,参见附录C中图C.1;2)压力等级为21MPa时,参见附录C中图C.2;3) 压力等级为35MPa、70MPa、105MPa、140MPa时,参见附录C中图C.3。g)压井管汇压力等级应与井口防喷器压力等级相匹配,其组合形式参见附录C中图C.4;1)压力等级为14MPa时,参见附录C
11、中图C.1;2)压力等级为21MPa时,参见附录C中图C.2;3)压力等级为35MPa70MPa105MPa、140IPa时,参见附录C中图C.3。h)配备相应的钻具内防喷工具、钻井液液面监测装置、钻井液处理和灌注装置;含硫油气井、气油比高的油井应配备相应的气体监测装置;i)探井、气井、含硫油气井、气油比250(rft的油井应配备液气分离器;j)含硫油气井井控装置的承压金属零部件应具有抗硫化氢应力开裂的性能,符合GB/T20972.1、GB/T20972.2、GB/T20972.3规定的材料性能要求;其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应具有在硫化氢环境下满足使用而不失效的性能。4.11 绘制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
12、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5井控装置的安装和使用5.1 防喷导流器、防喷器、四通、套管头、闸阀、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的额定压力与公称通径系列及法兰、法兰用密封垫环的型式、尺寸连接等技术要求,应符合GB/T20174、GB/T22513的规定。5.2 防喷导流器和防喷器安装、使用要求:a)应在安装完毕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后,固定牢固:b)闸板防喷器应配备锁紧装置。使用手动锁紧操作杆的应支撑牢固,便于操作,并挂牌标明开、关旋转方向和开、关到位的圈数。5.3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使用要求:a)安装在面对井场左侧,距井口不小于25m,应确保操作方便、快捷、
13、安全;周围不应堆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b)液压控制管线与防喷管线、放喷管线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在穿越汽车道、人行道处用防护装置保护;液压控制管线上不应堆放杂物;采用管排架的不应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接作业;c)气管束/电缆不应强行弯曲和压折;d)连接防喷器端的液控管线宜布置在靠钻机绞车一侧;应清洁干净液控管线内孔和接头处;远程控制台各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开关状态宜与控制对象的开关状态一致;半封闸板防喷器官安装防喷器/钻机刹车联动防提安全装置;e)液压控制对象总数宜大于实际控制防喷器和闸阀的总数;f)所需电源应从发电房或配电房用专线直接引出,用单独的开关控制,并有标识;g)所需气源应从
14、气源排水分配器上单独接入;h)全封闸板和剪切闸板控制换向阀应安装防止误操作的保护装置。5.4 司钻控制台应安装在钻机司钻操作台侧,固定牢固。5.5 配剪切闸板防喷器的井,应配备相应的钻具死卡。5.6使用剪切闸板防喷器剪断井内钻具/油管宜按以下程序操作:a)确保钻具/油管接头不在剪切闸板防喷器剪切位置后,锁定钻机刹车系统;b)打开放喷管线闸阀泄压;c)关闭剪切闸板防喷器上面的环形防喷器和半封闸板防喷器;d)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转盘面上的钻具/油管上适当位置处安装相应的钻具死卡,并与钻机底座连接固定;e)打开剪切闸板防喷器下面的半封闸板防喷器;f)打开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储能器旁通阀,关闭剪切闸板防喷
15、器,直到剪断井内钻具/油管;若未能剪断钻具,先关闭储能器总截止阀,再由气动泵直接增压,直至剪断井内钻具关井;g)关闭全封闸板防喷器,控制井口;h)锁紧全封闸板防喷器和剪切闸板防喷器;i)关闭放喷管线泄压闸阀,试关井。5.7 套管头安装、使用要求:a)应保证钻井四通与防喷管线在各次开钻中的高度位置基本不变,并确保完井时油管头本体上法兰面在地面以上;b)具有BT密封注脂结构的套管头应根据环境温度使用相应密封脂。5.8 钻井四通两翼应分别安装两个闸阀,并编号挂牌,标明开、关状态。单钻井四通的井口井控管汇布置形式参见附录C中图C.5,双钻井四通的井口井控管汇布置形式参见附录C中图C.6。5.9 防喷管
16、线安装、使用要求:a)额定压力大于35MPa宜采用钢制管线,两端法兰与管材宜为整体式结构,管线不应现场焊接连接;b)长度若超过7m应固定牢固,转弯处应采用相同压力等级的不小于120夹角预制铸(锻)钢弯头或90耐冲蚀弯头。5.10 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安装、使用要求:a)闸阀应编号挂牌,并标明开、关状态,参见附录C中图C.1、图C.2、图C.3、图C.4;b)节流控制箱宜安装在节流管汇上方的钻台上,所需气源应从专用气源排水分配器上接入;c)压井管汇不应用作日常灌注钻井液用途。5.11 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上压力表安装、使用要求:a)配套安装截止阀;b)使用高、低量程抗震压力表,低压量程表处
17、于常关状态;c)压力表定期检测,并有检测合格证。5.12 放喷管线安装、使用要求:a)宜平直接出井场安全地带,并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其它设施等情况,配备点火装置;b)当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管线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并分别固定,其出口应朝同一方向;c)不应油壬连接和在现场进行焊接连接;d)应全部露出地面;在穿越汽车道、人行道处应用防护装置保护,防护装置不宜覆盖管线连接法兰处;e)转弯处应采用相同压力等级的不小于120。夹角预制铸锻钢弯头或90耐冲蚀弯头;f)每隔IOm15m、转弯处、出口处应固定牢固;跨越IOm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悬空处要支撑牢固;g)含硫油气井至少
18、应安装两条放喷管线。5.13 内防喷工具安装、使用要求:a)采用转盘驱动时,应安装方钻杆旋塞;采用顶部驱动时,应安装液动或手动旋塞;旋塞的额定压力应与设计的防喷器压力等级相匹配;b)钻台上应配置抢接用钻具止回阀或旋塞,并配备防喷单根或防喷立柱;c)高含硫油气层钻井作业应在近钻头处安装钻具止回阀。5.14 液气分离器安装、使用要求:a)安装在节流管汇汇流管出口一侧,与节流管汇之间用专用管线连接;b)罐体不应在现场进行焊接作业;c)安全泄压阀出口应朝向井场外侧,不应连接泄压管线;d)排液管线接至循环罐上的振动筛前的分配箱上,悬空长度超过6m应支撑固定;不应将管口埋于箱内液体中,出口处固定牢固;e)
19、排气管线应接至井场外安全地带,走向沿当地季节风的下风方向;出口处固定牢固,并配备点火装置。5.15 配备真空除气器的应将排气管线接出井场以外安全地带。5.16 井控装置试压要求:a)在井控车间,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不封空井)、闸板防喷器、四通、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应作额定压力密封试验,闸板防喷器还应作低压密封试验;b)在钻井现场安装好后,在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80%的前提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应作额定压力70%的密封试验,闸板防喷器、四通、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应按工程设计中防喷器额定压力密封试验,节流管汇低压端按其额定压力试验。c)各级套管头安装后的密封试验压力应为套管抗
20、外挤强度的80%与套管头连接法兰额定压力二者中的最小值;d)放喷管线连接后应试压检查连接密封情况;e)钻开油气层前及更换井口装置部件后,井口装置应进行压力密封试验;f)上述压力试验稳压时间不少于10min,低压试验压降不超过0.07MPa,高压试验压降不超过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5.17 在寒冷地区冬季作业时,应对井控装置各组件、管线等进行防冻、防堵保护。6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6.1 应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质预报。探井在进入目的层前50In100m,对裸眼地层进行承压能力试验。6.2 在调整区块钻井,应检查邻近注水、注气(汽)井停注、泄压情况。6.3 应向钻井现
21、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工程、地质、钻井液、井控装置和井控措施等方面的技术交底。6.4 钻井队应落实井控责任制。作业班组每月不应少于一次不同工况的防喷演习;钻进作业和空井状态应在3min内控制住井口,起下钻杆作业状态应在5min内控制住井口,起下钻铤(加重钻杆)应在8min内控制住井口。6.5 钻井队应组织现场全体员工进行消防演习,含硫地区钻井应进行防硫化氢演习,并检查落实各方面安全预防工作。6.6 实行钻井队干部在生产现场24h带班制度,负责检查、监督各岗位严格执行井控岗位责任制,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6.7 实行“坐岗”制度,指定专人观察和记录循环罐液面变化及起下钻灌入或返出钻井液情况,及时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_T 31033-202X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31033 202 石油天然气 钻井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