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方法.docx
《顶管工程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施工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顶管工程施工方法1工程概述本工程练塘段过拦路港及朱海河设计选用顶管,距离分别为374.29m和218.04mo朱家角段过沈砖路也采用顶管,距离41.4Onb由于此段距离较短,施工考虑采用两套顶管设备,拦路港和朱沸河顶管同时进行,待朱海河顶管结束后再施工过沈砖路顶管。,2沉井工程概况过朱海河顶管工作井高度13.75m,接收井高12.4m,碎均采用C25,抗渗标号S6,顶进长度218.04m。过拦路港顶管工作井高度14.7m,接收井高14.25m,碎均采用C25,抗渗标号S6,顶进长度218.04m。过沈砖路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钢板桩。3沉井施工本节沉井施工主要针对钢筋硅沉井作详述。3.1沉井施
2、工流程基坑测量放样一基坑开挖一刃脚垫层施工一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f立外模和支架一浇捣混凝土-养护及拆模一封砌预留孔一井点安装及降水一凿除垫层、挖土下沉f沉降观察f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f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f混凝土养护f素土回填。3.2基坑测量放样根据沉井设计图纸,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3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2米,基坑边坡采用1:1。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3.3基坑开挖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挖土采用1立方米的单斗挖掘机,并与
3、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为防止流砂及管涌产生采用在基坑边设置一套轻型井点降水,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3. 4刃脚垫层施工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1)砂垫层厚度的确定砂垫层厚度H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N/B+丫砂HWL。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工作井还是接收井,砂垫层厚度H均为60(厘米)。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板式振捣器。(2)混凝土垫层厚度的确定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h=(G0R-b)/2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h为15
4、厘米。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3.5立井筒内模和支架由于顶管沉井高度大于12m,因此井身混凝土分四节浇捣,内模同样分四节按装。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刃脚踏脚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宽度与刃脚同宽。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3. 6钢筋绑扎沉井钢筋现场设加工场成型制作,井壁钢筋分三次绑扎接高,16以上钢筋采取闪光对焊工艺接长,绑扎时接头相互交叉。井壁双层钢筋用10钢筋撑脚把网片撑开。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
5、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1 .7立外模和支架沉井制作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在沉井插筋部位用2英寸木模板间隔拼装,拼装的木模表面刨光,拼缝严密平整。为防止接缝间隙过大易漏浆,在其接缝表面采用粘贴包箱纸。立模前所有模板涂刷脱模剂,使磴表面能平整、光滑。内外模板顺序原则上先立内模,后立外模。模板与钢筋安装应互相配合进行。模板采用双层钢筋用“48义3钢管作竖围囹,25钢筋弯成与井壁同圆形作水平围囹,内外模用巾16对拉螺杆与模板
6、围囹结合牢固,确保井壁厚度。螺杆上设一道止水片,止水片与螺杆满焊。模板支架及脚手架采用d)48X3.5钢管扣件搭设。支架根据立模及钢筋绑扎,碎浇捣的需要分层架立。支架的底脚衬垫30X60木板,支架每隔9m设一道剪力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外脚手架的纵向立杆间距为L4叫横向立杆间距为L2mo3 .8浇捣混凝土过朱海河工作井总高度为13.75m,分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3m;第二次、第三次浇捣高度3.8m;第四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3.85m。过朱洲河接收井一一总高度为12.4m,分四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1m;第二次、第三次浇捣高
7、度3.5m;第四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3.3m。过拦路港工作井一一总高度为14.7m,分五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5m;第二次、第三次浇捣高度4.0m;第四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4.2m。过拦路港接收井一一总高度为14.25m,分四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1m;第二次、第三次浇捣高度4.0m;第四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4.15m。本工程於采用商品碎,配碎泵车用布料管直接对称浇筑碎。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法,每层控制在30Cm左右,用插入式振动器有次序的振捣。每节碎浇捣完成,在磴初凝前,井壁厚度中设一条环形凹型施工缝,深6cm,三分之一壁厚度。
8、再次浇筑时,施工缝需凿毛,清除浮石,冲浇干净,用同品种水泥高标号砂浆l2cm进行接浆。砂养护采用浇水养护,不少于十四天。每次浇筑碎在同一车内取二组试块一组三块作强度标养检测,加一组六块作抗渗标养检测。在下一节沉井碎强度达到70%后,再浇捣上一节沉井。3. 9养护及拆模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4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
9、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向上接模。3.10沉井下沉根据沉井的自重计算下沉系数与稳定系数。沉井下沉前,割除对拉螺栓的拉杆,并用水泥砂浆分二次对拉杆割除位置进行修补。3. 10.1.抽承垫木(1)抽承垫木必须在刃脚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进行。(2)抽承垫木应分区域,按次序、均衡对称同步地进行。并应注意沉井四周下沉是否均匀、定位支点处的承垫木应最后抽除。抽承垫木要统计块数,不得漏抽。3. 10.2排水下沉(1)本工程采用排水法下沉。(2)下沉前,在沉井外壁涂热沥青。(3)排水下沉时,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挖土,
10、先由井中央挖向四周,每层挖土厚0.405m,在刃脚处留1L5m台阶。沿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削落台阶,每次削5IOe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破土下沉。(4)挖土时各井孔的土面高差一般不宜超过0.5m。3. 10.3助沉纠偏(1)沉井下沉过程中,刃脚下产生地基反力,当沉井下沉系数小于设计下沉系数时,允许采用加载助沉,加载平台应符合重物堆放方便和结构安全等要求,重物堆放重心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加载时加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应停止。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应先卸载,卸下的重物应随卸随运,不应堆放在沉井边。2) )沉井纠偏应根据测量资料随偏随纠,当沉
11、井偏斜达到允许值的1/4时便要纠偏,沉井下沉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纠、缓纠。3) )沉井初沉阶段纠偏应根据“沉多则少挖”“沉少则多挖”的原则在开挖中纠偏。刃脚下挖土要逐步扩大,不能一次过量掏挖,不要通过大量挖土来纠偏。4) )水或冲气方法纠正井体倾斜时,可在沉井偏高的一例在井壁外插入射水管或冲气管进行射水或冲气,减少井壁摩阻力。射水或冲气管亦可预埋设在井壁内适当位置,供纠偏时按照偏斜方法进行纠偏。用射水法纠偏后如留有射水孔宜用厚触变泥浆或砂土填满。5) )井下沉过快时,在沉井外壁间填粗糙材料,或将井筒外的土夯实,加大摩阻力。6) 10.4下沉观测(1)沉井下沉时应注意观测,刃脚标高每班至少测量一
12、次,轴线位移23天测一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2)初沉阶段每2h至少测量一次,必要时应连续观测、及时纠偏。(3)终沉阶段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在软土地层中如停止挖土后沉井仍不能自沉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下沉。当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待8h内沉井自沉累计不大于IOmm时方可进行封底,此时井体的标高位移和倾斜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经检验合格。7) 11沉井封底3. 11.1准备工作:(1)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的要求范围内,经沉降观测沉降率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进行封底。(2)封底方法应根据设计规定,若排水封底有困难需改变封底方法时主动与设计单位联系。(3)沉井封底前应绘
13、出沉井内开挖锅底简图。(4)本工程在井点降水条件下施工,在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先将刃脚下垫实,同时应加强井点降水保持连续抽水。(5)封底前应准备好集水井筒。3. 11.2干封底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1)封底前应整理好锅底和清除浮泥,对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应凿毛清洗,井内积水应尽量排干并在每个井格底部中央设置至少一个集水井,其深度和大小要满足水泵吸水要求。(2)本工程封底前按照设计规定,先铺碎石,填平整实后再浇筑素混凝土封底,此类工作均须沿井壁四周向中央进行。素混凝土封底应一次浇筑、分格、逐段、对称进行,不得中途停顿,避免产生施工缝而造成渗漏现象。混凝土封底的同时集水井不得填没,排水工作继续进行,以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4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