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开展“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实施方案.docx
《XX县开展“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开展“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开展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我县军地平安建设工作,加强行政村民兵连、驻村民警(辅警)在基层治安防控方面的联动协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组织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具体、突出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一村一警一连”工作,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主导、民兵队伍配合,军警部门共建”的军警民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组织领导成立XX县“一村一警一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XX任组长,县人武部副部长XX、公安局XX任副组长,县公安局治
2、安大队大队长XX、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XX、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XX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和考评等工作。乡镇(街道)要同步设置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武装部部长、派出所长为组长,各行政村(社区)民兵连长、驻村民警(辅警)为组员。三、活动内容在各行政村,由村民兵连和驻村民警(辅警)开展共建互助活动,主要开展3项活动。(一)治安信息互通共享。驻村民警(辅警)及时将突发的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等情况向行政村民兵连通报;行政村民兵连的干部、党员及时发动民兵了解、收集相关社情民意、维稳信息,第一时间向驻村民警(辅警)通报。(二)矛盾问题协调化解。驻村民警(辅警)帮助解决村民兵连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3、村民兵连干部、党员协助村民警(辅警)参与村民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积极消除安全稳定隐患。(三)突发事件联动应对。驻村民警(辅警)与村民兵连强化沟通、密切合作,依法依规处置各类突发的治安、维稳问题。根据需要,报上级批准,派遣村民兵连协助村民警(辅警)执行治安巡逻任务。四、运行机制为扎实开展工作,更好的推动“一村一警一连”常态化建设,提高工作协同效率,落实好4项机制。(一)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一村一警一连”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分析村平安建设形势,研究共建互助活动措施。(二)情况通报机制。建立定期情况互通制度,遇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做到随时通报。(三)突发响应机制。遇有突发事件,及
4、时派出民兵力量协助公安机关应对突发事件,并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四)双重培训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专项特长,定期开展双重培训活动,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五、建设标准(一)落实活动内容,体现活动效果。要按照3项活动内容和4项运行机制开展活动,建立健全工作信息联络机制,及时互通相关信息,着力解决活动开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切实发挥“一警一连”在“一村”基层治安防控中的作用,推动共建互助活动扎实开展,有效打通农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二)组织架构健全,定人定岗定位。“一村”指一个行政村(社区)。“一警”指驻行政村(社区)负责治安工作的民警(辅警)。“一连”指民兵连,从行政村抽组民兵连协助驻村民警(辅警)维护
5、、处理村治安工作。民兵连人数:根据行政村现有自然组(队、村)数量、任务和符合编为民兵条件且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的男性公民数量编控,一般为45-100人。连部:编连长1名,一般由行政村担任武装治安工作的委员担任;指导员1名,一般由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民兵排:一般编2-3个民兵排,人数为15-34人,各排编排长1名,排长一般由支部委员或自然组(村、队)长担任,或由优秀的中共党员或退役军人党员担任。民兵班:1个连一般编6-9个民兵班,其中1个排编2-3个民兵班,1个班编7-11人,每个班编班长1名,一般由自然组(村、队)组长或优秀党员、退役军人担任。民兵:从本行政村符合民兵条件且年龄在18-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开展 一村一警 一连 共建 互助 活动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