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系统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
《卫生健康系统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健康系统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卫生健康系统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有效开展登革热的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有效遏制疫情发展态势,严防疫情大规模暴发,切实提高重症登革热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防控目标。特制订本方案。V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卫生部印发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登革热诊疗指南2018版登革热病例监测方案、登革热蚊媒监测指南、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指导方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一)总体目标:做好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救治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效预防和控
2、制登革热的暴发和流行,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二)工作原则:整治环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救治、强化培训,广泛宣传。三、综合防控措施(一)病例监测与管理根据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开展病例报告、实验室快速检测、核实诊断、个案调查和病例搜索、病例救治与防蚊隔离工作,旨在明确感染来源、确定疫点、控制传染源、掌握疫情进展、发现潜在感染者、降低重症死亡率。(二)伊蚊监测与控制开展伊蚊常规和应急监测,做好媒介伊蚊监测结果的及时共享,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报送,实现伊蚊监测结果及时逐级报送,大力开展灭蚊、环境清理、清除孳生地工作,动态评价灭蚊效果,建立持续有效的信息通报反馈
3、机制,旨在全面控制伊蚊活动,切断传播途径,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核心举措。(S)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综合分析疫情、伊蚊、气候、环境、风俗文化、输入风险等重要影响因素,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对不同地区科学分类,是确保防控措施有的放矢的核心技术支持。(四)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通过传媒、网络、通讯、教学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做好疫情预警与风险沟通,普及疾病知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媒介伊蚊孳生地,形成防蚊灭蚊习惯,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四、分工与职责(一)组织管理1.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及联席会县卫生健康委和县创卫办分别建立由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业务科室
4、具体组织实施的疫情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分别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本系统相关职责任务。疫情发生后,县卫生健康委与县创卫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两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同志参加,至少每周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紧急情况下,随时召开会议,互相沟通疫情、蚊媒监测及应急处理等情况,共同研究部署疫情应急处理工作。2职责分工2.1 县卫生健康委2.1.1 建立健全登革热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组织、协调本辖区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人、财、物的至U位。2.1.2 制定和完善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和指引,检查、指导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2.1.3 统筹规划、科学整合卫生技术力量,建立预防控制、临床救治、病原
5、学检测专家库,建立疫情应急处理队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1.4 组织召开疫情专家评估会,及时评估疫情,根据专家意见,向县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2.1.5 指定县人民医院为全县登革热病例定点收治医院,组织做好病人救治工作,加强危重病人抢救,努力减少死亡病例。2.1.6 组织开展全县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和大众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登革热防控。2.1.7 及时向县级政府通报疫情信息和蚊媒监测结果,并提出防控工作建议和意见。2.2 .县创卫办2.2.1 组织、宣传和发动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2.2.2 负责防蚊灭蚊的组织协调。组织专业队伍、药械,开展疫点、疫区的灭蚊工作和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内
6、外伊蚊孳生地,做到全程覆盖。2.2.3 组织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清除孳生地等措施落实情况。2.2.4 加强对县城城区卫生的检查,提出检查方案和整改措施。2.2.5 加强环境清扫及垃圾的清运工作,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积水容器。2.2.6 组织各街镇和机关团体单位,全力投入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第一线,开展业务与技术指导工作,督查、上报灭蚊行动的相关情况。定期抽查辖区内防蚊灭蚊情况,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卫生部门,上报县政府相关领导。3.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处理专家组县卫生健康委根据登革热疫情处理工作需要,组织成立预警评估专家组、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检测技术专家组和蚊媒控制技术专家组,成员由
7、县内三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疾病控制中心内的专家组成。负责分析、评估和预测疫情形势,对防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和医疗诊断、救治等工作;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3.1 预警评估专家组:负责分析、评估疫情现状和流行趋势,进行风险预测,提出防控工作的建议,指导应急处理工作。3.2 医疗救治专家组:由传染(感染)科、发热门诊、ICU、儿科和急诊科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技术指导。1.1 3预防控制专家组:由流行病学、消杀和卫生监督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建议,指导疫情防控工
8、作,评估控制措施效果。3.4 检测技术专家组:由实验室检验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等技术指导。3.5 蚊媒控制技术专家组:由消杀方面人员组成,负责对蚊媒控制和清除孳生地的技术指导。各专家组组成见附件Io4.专业技术机构职责4.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1 1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防控措施、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4.1.2 2做好疫情监测、报告、核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估,并向县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4.1.3 组织实施病人家庭及所在建筑物的防蚊灭蚊,开展疫点、疫区蚊媒监测,组织做好病人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4.1.4 参与病例的核实诊断工作,
9、为病例排查提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1.5 做好消杀药械、检测试剂和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4.1.6 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4.1.7 做好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4.1.8 组织做好蚊媒监测样品采集送上级疾控机构检测工作。4.1.9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防蚊灭蚊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2各级医疗机构4.2三所二级医疗机构4.2.1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管理,疫情、病情报告工作;加强院内的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传播。4.2.1.2组织做好院内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4.2.1.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10、4.2.1.4采集标本,送指定的登革热检测实验室检验。4.2.1.5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采购登革热检测诊断试剂,及早检测明确诊断。4.2.1.6做好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4.2.1.7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做好登革热住院病例的集中收治,应做好病房的防蚊灭蚊等隔离工作.4.2.2乡镇卫生院4.2.2.1组织辖区内村级卫生所和民营医疗机构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组织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4.2.2.2设立发热门诊,负责就诊的发热病人的早期识别,对疑似登革热病例及时转诊至县定点医院,及时做出诊断。4.2.2.3协助县级疾病控制部门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开展和指导疫点疫区防蚊灭蚊工作;4
11、.3卫生监督机构4.3.1负责监督疫点、疫区落实预防控制措施。4. 3.2负责监督各级医疗机构落实防蚊灭蚊等隔离工作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5. 3.3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6. 3.4负责监督各级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工作。7. 疫情监测与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暴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健康 系统 登革热 疫情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8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