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08.docx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508.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一。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的含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选Do2、简答题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参考答案:(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
2、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3、判断题场独立比场依存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更高。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o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高低。4、单选题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oA:百家姓B:千
3、字文C:弟子规D:三字经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5、简答题试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参考答案:(1)从思维方式看,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六七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2)4岁前的幼儿思维是非常具体的,需要依靠直观材料和动作进行;4岁后,主要依靠在头脑里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观行动思
4、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表象,而抽象逻辑思维所用的工具则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6、简答题结合实际,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培养学生兴趣策略的掌握。【参考答案】(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获得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
5、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所以,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在该领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
6、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往往骄傲,满足于现状。因此,教师应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助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另外,要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现其特长。7、多选题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
7、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E:考试焦虑症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精神辅导即可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Do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8、填空题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动物活动异常现象,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的特征。参考答案:间接性本题解释:参考解析:间接性9、单选题“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oA:藏F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0参考解析:胆汁
8、质的气质类型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故选A。10、单选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o:突出目标的发展性B:突出目标的超越性C:突出目标的人文性D:突出目标的阶段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人文性。11、单选题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o: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
9、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12、单选题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_。: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0参考解析:学生、学习过程和学*-7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13、单选题一位新人园的儿童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最好的回答应是。A: “老师不知道。”B: “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C: “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D: “妈
10、妈马上就来接你。”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幼儿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14、单选题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0A: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D【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正是这种能力,使儿童能够识记并保持更多的范围更广的知识和经验。故选D。15、单选题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类型
11、。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质的反应迅速,有朝气,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黏液质稳重、踏实,但比较死板;抑郁质的人则比较敏感。故正确答案为C。16、单选题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A:近远规律B:大小规律C:首尾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o参考解析: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17、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A:教
12、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并不受人口因素的制约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18、判断题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答案】Yo19、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中提出要把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优化教育资源B:促进教育公平C:改革创新D:提高教育质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20、单选题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OA:顺
13、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21、单选题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o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22、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到
14、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答案】Ao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故选A。23、简答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参考答案:参考解析:H常教育教学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教育机会,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具体方法和途径有:(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15、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24、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优点,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的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到说:“这就是了不起的
16、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陈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考点 强化 练习 508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8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