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7).docx
《“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7).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省”十五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市“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健康2030”规划等精神,根据县“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率,增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一)规划背景1 .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健康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加速振兴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坚持中西医
2、并重、中医药并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1)居民健康状况2025年,我县人均寿命76.78岁,较2015年75.75岁提高1.0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0、2.98%o、4.89%oO(2)卫生资源状况机构。202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计480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公共卫生机构4个、村卫生室358个、民营医疗机构5个、门诊部1个、诊所53个。较2015年,增加三级以上医疗机构2家,分别是三级甲等医院1家(县中医医院),三级乙等医院1家(县人民医院),新增二级医疗卫生机构8家(县妇
3、幼保健院创成二级乙等,县疾控中心创成二级甲等,元山、开封、白龙等6家中心卫生院创成二级乙等乡镇卫生院)。床位。202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共计3403张,较2015年底2268张,增加50%o每千人口实有床位数从2015年的3.42张增长至2025年的8.03张。人员。2025年,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73人,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数的69.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77人、注册护士100O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96人。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2.07人、2.36人。较2015年底,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增加16.64%、18.83%,52
4、.67%0技术。截至2025年底,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6个。信息化。“十四五”期间,全县2家公立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测评,其中:县人民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二星测评,县中医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一星测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整体“上云”。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扫码就医”。(3)卫生资源利用医疗服务。2025年全县门急诊177.84万人次,较2015年169.28万人次增加8.56万人次;住院服务9.17万人次,较2015年7.85万人次增加L32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7.77%,县域内就诊率达82.3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5年
5、,全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到89.05%、86.67%,肺结核发病率从97.57/10万降低至67.49/10万,累计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98.4%O妇幼保健服务。2025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56%,产前检查率达到98.51%,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6.24%o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21%,均超过国省平均水平。2 .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一是健康中国战略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位置,发展健康服务业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
6、事业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导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十五五”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将成为未来五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旋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对卫生事业发展产生深入、立体的影响。三是全面深化医改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随着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统筹推进,相应改革措施的推行将进一步破除阻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医疗保障制度
7、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加可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四是信息化和医药科技创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医疗卫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面临的挑战。一是医疗资源质量与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中医医师等仍较缺乏,与“十四五”预计达成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的覆盖面有所受限,与“强基层、促健康、兜网底”的战略思路存在一定矛盾。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比较缺乏,人才
8、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重点学科发展迟缓,学科实力较落后,建设内涵不足。二是健康服务供给距离人民满意差距还较大。医疗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优质服务技术路径没有完全打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效果还未显现;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寄生虫病、地方病等仍然严重威胁流行地区居民的健康。三是人口深度老龄化,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9.6%。缺乏提供老年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的医疗机构,老年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照护人员严重短缺,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四是城
9、镇化率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9%,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城镇人口增速不相适应。(二)总体要求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来剑视察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落实县委“1233”执政兴县战略,持续深化健康建设,推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出的位置,加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投入力度,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重大疾病早期防控。立足平时需求,充分考虑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
10、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等支撑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3 .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县公共卫生防护网进一步织牢织密,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层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能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
11、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强大。进一步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重大疫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医防形成良性协同机制,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富特色。做特、做优县中医医院,持续加强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以基层中医馆、中医阁为抓手,持续深化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基层中医馆、中医阁为骨干的发展局面。新建1个省级、1个市级中医重点(优势)专科。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妇
12、幼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心理和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康复医疗、单采血浆站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表1“十五五”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指标类别序号主要指标2025年现状2030年县目标2030年市目标指标,性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142157498预期性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全覆盖预期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3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100100100约束性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哨点)比例(%)10010
13、0100约束性床位和人力配置5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8.038.759.60预期性其中:县级公立医疗机构4.174.173.42预期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3.863.885.70预期性6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1.701.71.36预期性7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072.173.2预期性8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362.463.84预期性9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0.300.350.54预期性10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3.043.143.93预期性11医护比1:1.231:1.231:1.23预期性12床人(卫生人员)比1:1.071:1.171:1
14、.26预期性中医药服务体系13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780.881.05预期性14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100100100约束性15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100100100约束性重点人群服务补短板16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4.54.5预期性17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10010060预期性健康水平18人均预期寿命(岁)76.7878.378.3预期性19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同比例提高预期性二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一)优化布局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
15、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单采血浆站共5个。(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1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日常防控、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等。(2)监督执法机构。设置1家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在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整合卫生健康领域的执法职责,集中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
16、校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职业健康、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中医药服务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责,承担辖区内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及人员的管理、业务培训、指导。(3)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设置1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4)职业病防治机构。将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职业健康体检机构,通过能力建设逐步达到对职业病人的救治康复功能转换的定点医疗机构,将县木马镇尘肺病康复站作为职业性尘肺病康复定点医疗机构。(5)妇幼保健机
17、构。设置1家标准化县级妇幼保健院,以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生殖保健为中心,以必要的临床诊疗技术为支撑,加强保健与临床融合,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并负责辖区妇幼健康工作业务管理。县妇幼保健院承担县域内妇幼健康业务管理、人群服务和基层指导,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6)急救机构。争取政府支持和财政保障,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设置急救分中心。依托6家二级乡镇卫生院建设急救站点。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主城区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乡镇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约102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30分钟。按照常住人口的3倍,每3万人配置救护车1
18、辆。(7)采供血机构。设置1家县级单采血浆站,负责开展县和青川县县域内的血浆采集工作。县域内采供血机构为市中心血站,负责开展县域内的采供血工作。根据采供血工作需要,经市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县人民医院设置储血点,其供血范围辐射县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2 .医院(1)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内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1家县(区)办综合医院和1家县(区)办中医类医院,结合实际,在县城区设置县第一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急诊急救和危重症转诊功能,负责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任务、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相应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是政府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充分
19、考虑医疗机构基础水平、功能任务、专科设置、运营状况和病员结构等,有序引导部分具有条件的医院转型发展为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专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2)非公立医院。由投资主体自行选择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或儿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医疗卫生机构。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底”作用。根据乡镇卫生院服
20、务范围和村级人口分布特点优化行政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标准化政府办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行政村原则上不单独设置村卫生室),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对于交通不便、无发展出路的乡镇卫生院,支持属地政府将其纳入迁建规划。4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康复医疗机构。依托木马镇卫生院设置尘肺病康复站,负责尘肺病患者的康复、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等。(2)其他卫生机
21、构。为规范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划建设县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表2“十五五”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机构类型名称设置情况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设置监督执法机构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设置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县精神病防治管理中心已设置妇幼保健机构县妇幼保健院已设置急救机构县级医院紧急救援分中心已设置采供血机构单采血浆站已设置职业病防治机构依托县第一人民医院规划设置医院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已设置中医医院县中医医院已设置专科医院万隆精神病医院已设置(二)资源配置1 .床位配置床位总量。到2030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预期达到3710张。对超出规模标准的,采
22、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适时调整。表3全县医疗机构床位配置标准(张)单位2025年2030年县人民医院822500县第一人民医院0400县中医医院720500县妇幼保健院60100下寺镇中心卫生院5060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5970汉阳镇卫生院2335普安镇中心卫生院106110龙源镇卫生院2435姚家镇卫生院2230柳沟镇中心卫生院5060义兴镇卫生院515盐店镇卫生院1220盐店镇西庙卫生院910武连镇中心卫生院88100东宝镇卫生院2030秀钟乡卫生院1020单位2025年2030年开封镇中心卫生院135140元山镇中心卫生院101110王河镇卫生院
23、5060演圣镇卫生院1530公兴镇中心卫生院124120金仙镇卫生院1520金仙镇长岭卫生院1220涂山镇卫生院1020香沉镇卫生院1520白龙镇中心卫生院154160店子镇卫生院1020鹤龄镇中心卫生院100100杨村镇卫生院2435羊岭镇卫生院1220樵店乡卫生院615江口镇中心卫生院4060木马镇卫生院3335张王镇卫生院1220友好医院6080仁爱医院5050光明医院3450王杰生医院2130万隆精神病医院290400合计34033710床位分布。按照“控量提质、压旧上新”原则,增量床位重点向传染、重症、肿瘤、精神、康复等领域倾斜。到203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按公立中医类医院L18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1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