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名师优质资料.docx
《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名师优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名师优质资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G205线改造示范工程系列文件(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GuidelinesforScientificDecision-makinganalysisofHighwayMaintenanceinGuangdongProvince河源市公路局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6月f刖百为适应广东省公路养护发展的需要,提高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G205国道改造(养护)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及广东省G205国道改造(养护)示范工程实施标准(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12792号),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结合当前先进的公路
2、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及G205国道改造相关经验,编制了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供广大使用者参考。本指南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建立国省道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的要求,结合广东省科学化决策实施情况,明确了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的工作要求和流程,逐步建立了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投资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初步实现在最佳时间对最需要实施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养护措施。对加强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逐步提升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路况水平,促进我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指南共分六章
3、,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决策分析以及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建立等内容。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及时与主编单位(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9号,邮编:100029,电话:,E-mail:zhanghai),以便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河源市公路局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43数据采集53.1 一般规定53.2 基础数据采集53.3 路况数据采集74公路技术状况评定124.1 一般规定124.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析125养护决策分析155.
4、1 一般规定155.2 养护标准165.3 分析模型175.4 养护规划分析235.5 养护建议计划266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建立416.1 一般规定416.2 平台构成42l.o.l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体系建设要求,制定本指南。1.0.2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安排年度小修保养、预防性养护及大中修等养护工程计划的辅助决策。构建完善的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配套工作制度,逐步实现公路养护决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应包括数据采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决策分析和公路全资产管理
5、平台建立等内容。1.0.5建立稳定畅通的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资金保障渠道,合理安排路况检测和养护决策分析资金。1.0.6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scientificdecision-makinganalysisofhighwaymaintenance以现代快速路况检测技术为基础,融合图像智能识别、公路资产养护需求分析、路面长期使用性能预测、养护资金优化分配、投资效益综合分析等核心技术,以规范完善的决策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具备较高技术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提高公路养护投资效益为最终目标的技术、
6、产品、标准和制度体系。2.1.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highwayperformanceassessment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利用采集的路况数据,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技术等级评定。2.1.3 养护决策分析maintenancedecision-makinganalysis根据设定的养护标准和分析模型进行养护需求分析,辅助制定养护规划和编制年度养护建议计划。2.1.4 养护标准maintenancecriterion为了便于与路况实测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而设定的限制数值,当路况实测值或预测值超出限值时,就产生养护需求。2.1.5 路面管理系统pavementmanagement
7、system一种用于路面养护决策分析的方法、技术及系统,主要作用是诊断路面病害、评定路面技术状况、预测路面长期使用性能、计算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公路养护需求、优化公路养护资金、确定公路养护预算。2.2 符号MQI公路技术状况指数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SCI路基技术状况指数BCI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TCI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D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SR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PSS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DR路面破损率IRI国际平整度指数RD车辙深度SFC横向力系数3数据采集3.1 一般规定数据采集包括公路基础数据采集和路况数据采集。公路基础数据和路况数据应通过公
8、路数据库进行管理。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查数据的采集质量、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每年应定期根据大中修、改扩建、路网调整、新建等信息,更新和完善公路数据库。3.2 基础数据采集3.2.1 公路基础数据是指为满足路况评定和养护决策分析所需要的公路属性信息,包括路线信息、区间信息、路面结构信息和交通量信息。1路线信息:包括路线编码、路线名称、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起点名称、终点名称和路线走向。2区间信息:包括区间编码、区间起点桩号、区间终点桩号、区间起点名称、区间终点名称、区间长度、有效路面宽度、行车道宽度、超车道宽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分隔带宽度、道路用地宽度、建设开始时间、建设终止时间、
9、修建年度、所属政区、养管单位、技术等级、路面类型、车道类型和路段管理方式。3路面结构信息:包括面层结构、基层结构和路面结构的名称、厚度、单价(元/m2)04交通量信息:包括车型、区间交通量、交通量增长率、上下行分布、单轴超载量、货车满载率和货车超载率等。采集方法1路线和区间信息:可依托交通主管部门每年上报交通运输部全国公路养护统计年报中L-21表的信息,通过与管养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核对,综合确定当前路网路线和区间信2路面结构和交通量信息:采用现场调研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逐区间填写实际的路面结构信息。3交通量信息:采用现场调研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相应的车辆类别划分原则,填写各区间的
10、交通量信息。3.2.3将整理核对后的基础信息,按照公路数据库相应的建库规则导入公路数据库软件,形成包含基础信息的公路数据库。采用人工核对与软件数据校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核实,确保数据库中基础数据与采集的信息一致。3.3路况数据采集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应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进行采集,其中路面破损、平整度和车辙数据采集宜统一采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系统,并同步采集道路前方景观图像和GPS信息。3.3.2 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性能应满足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11)的要求并通过计量认证,在检测前应对车辆进行标定和调试,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公路技术状况检测指标和
11、频率的要求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的规定执行。3.3.4 高速、一级公路的各项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均为按上行方向(桩号递增方向)和下行方向(桩号递减方向)分别检测,每个方向检测一个主要行车道,即双向四车道的外侧行车道,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的从外侧数第二个车道。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可不分上下行,检测最不利方向或最不利车道。3.3.5 在对路网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和养护规划分析时,路面结构强度不是强制性检测指标。在养护规划分析阶段可利用CPMS路面管理系统中的PSSl结构强度预测模型,通过路面破损(PCI)和路面平整度(RQI)对路面结构强度进行估算,以此作为大中修养护决策的依据。在养护建议计
12、划编制阶段,可对拟实施大中修路段进行结构强度检测。3.3.6 路面破损数据处理宜采用基于图像自动识别的方法,并对计算机自动识别数据按一定比例抽样,采用人工识别方法进行复核,确保识别准确率满足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的要求。3.3.7 将自动化检测数据和人工调查数据按照公路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导入已包含公路基础信息的公路数据库。3.3.8 应建立详细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建立数据采集前、采集过程中、后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框架。1前期准备1)建立标准化、精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2)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自动化检测设备进行标定,确保设备性
13、能和准确性满足要求。3)在检测前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统一检测和调查标准。2现场检测1)应全程观测检测数据的变化,记录出现的异常值并及时排查原因。2)路面自动化检测不宜在路面潮湿的状况下进行,路面积水时不得检测。3)检测桩号与公路现场桩号误差超过50m时,应及时校桩。4)详细记录可能导致检测数据无效的路面维修、路线偏离、长链、短链等情况。5)每天应将抽样检测图片和数据发回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室内的检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对可疑和奇异数据点进行校核,必要时进行重复检测。3后期处理在检测数据入库前和入库后,应对检测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校核,对路面自动化检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
14、时,宜采用路面管理系统相关软件。1)完整性校核在检测数据入库前,应核对各类检测数据的长度,保证与检测里程一致;在检测数据入库后,应核对评定长度和检测里程的一致性,确保所有检测数据导入公路数据库并参与评定。2)有效性校核应对数据在自动化检测或在软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整体误差、异常值进行修正,并剔除砌石路面、砂石路面、正在大中修或改建的路段数据。3)准确性校核应重点核对路面破损PCI=100路段、PCI分值过低路段、PCI与RQI差值较大路段。4公路技术状况评定4.1 一般规定4.1.1 根据导入路况数据的公路数据库,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的要求,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4.1.2
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宜采用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配套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系统(MQl),分析工作宜结合本指南6.2.6的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建立。4.1.3 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编制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报告。4.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析4.2.1 当前年度路况评定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基本单元长度为100Om,在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交界处、交通量发生变化处、施工路段以及需要特殊处理的路段,评定路段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2以路段评定结果为基础,对检测路网按照总体、政区(地市)、养管单位、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是否收费和路线等不同属性分别进行技术状况的评定。3评定指标包括总体指标(M
16、QI)、分项指标(PQRSCI、BCLTCI)s各指标等级分布情况、优良路率、次差路率等信息。可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有侧重的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4.2.2 历年路况数据对比分析1从总体、政区、养管单位、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是否收费、路线等方面,将现时路况与历年路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路况动态变化规律。2应结合交通量、轴载、养护性质、路龄和路况水平等影响因素诊断路况衰减原因,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对策。4.2.3 路面病害分析1从PCI和RQI两方面,结合路面原始图片、识别结果、前方图像等图像信息以及路况评定明细数据,对影响路况水平的主要病害类型、常见位置及数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
17、养护工作建议。2结合历年观测数据和进一步调查数据,对典型病害的发育情况和养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观测,进而掌握各类养护措施对路况水平的贡献,为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撑。5养护决策分析5.1 一般规定本章主要规定路面养护决策分析的工作内容,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的养护决策分析参照有关规定执行。路面养护决策分析内容包括养护标准确定、分析模型设定、养护规划分析、养护建议计划编制。路面养护决策应包括预防性养护、中修养护、大修养护等养护工程决策。应建立稳定、充足的预防性养护资金渠道,在养护规划阶段按照一定比例预留预防性养护资金。5.1.5在养护建议计划编制阶段,应对拟实施大中修路段补充调查数据,
18、通过合理的方案建议和比选,确定大中修养护建议方案。5.2 养护标准养护标准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技术要求、经济状况和养护政策等因素。标准的取值将直接影响路面养护时间,从而影响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需求。在具体设置养护标准值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道路的等级或类型,通常高等级的公路需设置较高的养护标准;2可用的资源和养护政策,对于资金比较充足的地区,可以设置较高的养护标准,将路况维持在较高水平,反之则需设置稍低的养护标准;3路网的养护状况,对于整体状况较好的路网可设置高一些的标准,而对于路网养护状况较差的路网,则只能设置较低的标准,否则会造成养护需求过大,不利于按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养护决策。4
19、此外,养护标准的设置还应参考专家经验、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其他省(市)的养护水平。应对设定的养护标准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各指标在指定范围内浮动对资金投入规模、预期路况水平的影响,选取合理的养护标准。5.3 分析模型5.3.1 长期性能预测模型1路面长期性能预测模型用于预测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未来若干年内在特定的交通量及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它是中长期养护规划和公路寿命周期费用预测的基础。2可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和专家评价方法构建及标定路面性能预测模型。3在建立及标定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时主要考虑路面结构、交通量和路龄等变量,针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形式、交通量状况建立各自特定的使用性能预测模型。4历史数据回归
20、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采用负指数型或S型曲线;参与建模的历史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统一,历史数据的时间跨度应达到5年以上,建立的回归模型相关性系数R2应在0.8以上。5当历史数据不能满足建模要求时,可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建立折线形的预测模型,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确定每个阶段的起始路龄以及路面性能衰变的速率或每个阶段起始时路面性能的指标值。6一般23年应对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更新一次。5.3.2 养护对策模型1养护对策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1)调查典型大中修养护措施;2)确定影响养护措施选择的因素,并进行条件等级的划分;3)根据选择的决策变量及其等级划分,进行路况条件和其它条件的组合;4)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6 广东省 干线 公路 养护 科学化 决策 技术 指南 试行 名师 优质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