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docx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单元概述-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第三课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方式,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责任的公民。第四课通过阐释法治是什么、回顾法主义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初问题,帮助学生认识法治中国的进程,弓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二)教法建议1 .案例分析式教学。2.实践体验式教围。5.思辨性话题的运用。6.合作探究式孝二学情学法(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和理经验的支撑。关于民主的知识和经验,三内容的学习以及学校生活中的班级管理经来的道德与法治课以及生活中与尊法守
2、法知识和经验虽然不全面,但是为学生进一的“脚手架”。本单元从民主价值追求和法治中国建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推进社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正义为念。人民不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者。(二)学法建议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二学习、探究学习,在活动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解。3 .迁移应用法。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掌才4 .案例分析法。结合案例,在设问引导5 .总结反思法。通过学习,总结知识和三课时分配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每框一课时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每框一课时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附配套精美课件)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内容要求核心素养法治教育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3、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漫画导入:想一想以下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以上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民主。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聆听中国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足音,认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讲授新课
4、一、民主的足音1 .活动一: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说说“史上最牛公章”体现了村民的什么思想。答案提示:民主思想。字面解读“民主”:“民”是人民、民众;“主”就是作主、主人。“民主”从字面上看就是民众作主,国家由人民治理,民众是国家的主人。民主的定义:民主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教师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2 .活动二:课件展示图片,阅读教材P30-33,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探索的结果如何?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
5、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6.活动六:结合图片和教材P35内容,思考我国有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课堂小结本课时重点讲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
6、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两种重要形式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板书设计生活在新型民王国家民壬的足音中国人民探索民王道路的历程、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特点新型的民王,发展社会主义民壬的超义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保际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
7、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3 .活动三:阅读教材P39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1)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定价听证会”的?你认为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2)除听证会以外,行使该项民主权利还有哪些方式?答案提示:(1)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决策权的重要途径。“定价听证会”的举行,能够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能够使公民充分表达意愿,有利于决策方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方式。教师总结: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
8、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4 .活动四:课件出示漫画。(1)漫画中的做法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2)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重要作用?答案提示:(1)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教师总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二、增强民主意识5 .活动五:阅读教材P41“探究与分享”o作为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实行民主
9、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讨论,教师点评。6 .活动六:自学教材P4142,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答案提示:(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10、,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教师总结: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质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课堂小结本课时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相关知识,从行使民主权利和增强民主意识两个方面,知道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三种方式,以及增强民主意识的重要性和做法。通过学习,老师希望你们在自己心中
11、播下民主的种子,从小培养自己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做充足的准备。板书设计公民梦与民王生活的必要性行使民壬权利智与民壬生活,J民主选举公民替与民王生活的途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席强民主意识的重要性用强民主意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公民通强民主意识的做法教学反思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础(附配套精美课件)学习主题内容要求核心素养法治教育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法治的意义与要求。难点:法治中国的建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法治中国
12、。教师点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生活有序,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夯实法治基础”这一课时。讲授新课一、选择法治道路1 .活动一:展示图片,完成任务。(1)根据你对图片的观察和理解,分别添加标题。答案提示:图一: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图二:生态环境监察;图三: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图四:维护国家安全。(2)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以上图片所对应的法律名称。答案提示: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图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
13、法。(3)阅读教材P45-47,说说我们运用这些法律治理国家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 .活动二:观看视频立良法,促发展,谋善治,你能理解什么是良法善治吗?答案提示: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有法律
14、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教师总结: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既要求实行良法,又要求实行善治。二、描绘法治蓝图3 .活动三:我们的法治进程经历了“人治法制法治”的过程,自主探究。(1)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我国法治进程在不断推进。教师总结: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逐步绘就。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
15、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阅读教材P49,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答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师总结:最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活动四:阅读法治新闻,合作探究。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生态环境执法如何起好步?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表示,在
16、“十三五”生态环境执法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2021年将更加强调“精准、科学、依法治污”o他指出,2021年共安排了4项专项执法活动。在专项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将强化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的联动,以严惩污染犯罪。据曹立平介绍,“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国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罚款金额536.1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4倍和3.1倍。全国适用新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案件达到14.7万件,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1)材料体现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2)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家如何才能使这一治国方略落到实处。答案提示:(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二 单元 民主 法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