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7.docx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7.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7单项选择题第1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通常情况下将地势分为三级阶梯。下列构成中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选项是()o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阴山一武陵山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昆仑山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阴山一祁连山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跨过第二级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级阶梯。因此本题选D。第2题、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说法错误的是()oA.是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B.是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C.是1月Oe等温线的界限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
2、气候的分界线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一般认为“秦岭一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A、B、C三项表述正确。本题答案为D。第3题、我国的著名湖泊中在古代有“一湖跨三州”之说的是()。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现在太湖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本题答案为C。第4题、下列关于各省份的简称正确的是()。A.河北冀B
3、.湖北晋C.贵州一一鄂D.甘肃赣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中国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简称:北京市一一京;天津市一一津;重庆市一一渝;上海市一一沪;河北省一一冀;山西省一一晋;辽宁省一一辽;吉林省一一吉;黑龙江省一一黑;江苏省一一苏;浙江省一一浙;安徽省一一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海南省琼;四川省川、蜀;贵州省贵、黔;云南省一一云、滇;陕西省一一陕、秦;甘肃省一一甘、陇;青海省一一青;内蒙古自治区一一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一桂;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一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一新;西藏自治区一一藏;香港特别行政区一一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一澳
4、;台湾省一一台。第5题、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并且为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喝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第6题、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C.云贵高原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上D.我国山区面
5、积较大,占全国总面积的1/3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o其他选项均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7题、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这样做的原因是()。A.利用了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以充分利用光照B.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吸收利用彼此的养分C.云南土地资源有限,只能如此D.该地的人工经济林历史悠久,人们有着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多层次的人
6、工经济林,是利用了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从而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8题、下列对我国陆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A.局部地区缺水矛盾尖锐B.降水量逐年递减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我国年际降水变化很大,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数次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灾害,有些地方还出现连续的枯水年,但并未呈现逐年递减趋势。B选项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题选B。第9题、下列我国现在所称的地名与其古代称呼对应正确的一项是()oA.沈阳一奉天B.天津一东都C.杭州一洪州D.南昌一话阳我的答案:参考答案:
7、A答案解析:解析:A项,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今沈阳设奉天府,这是沈阳又名“奉天”的由来。B项,“东都”是洛阳的古代称呼。历史上洛阳延续数个朝代几百年都被称为东都。C项,古时江西南昌、河南辉县分别称“洪州”。D项,“沼阳”是今江西省第二大城市九江市的古称,因古时流经此处的长江一段被称为济阳江,而县治在长江之北,即污水之阳而得名,后长江改道,县治变为江南,原九江郡分为江南、江北两地,南面即今江西境内的九江市所属地区,北面包括今天的湖北省黄梅县小池至孔珑一带,但“济阳”之名仍得以延续。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0题、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但由
8、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A. 38B. 50C. 100D. 250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中国气象部门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24小时降水量为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为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o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故选B。第11题、山脉的延伸方向被称为走向。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oA.长
9、白山B.六盘山C.横断山脉D.贺兰山脉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B、C、D三项的山脉走向相同,均为南北走向。而A项的长白山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故与其他三项不同。第12题、下列对“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有误的一项是()oA.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B,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东、西两条路线C.南水北调工程是从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水的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D.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路线:从南至北途径鄂、豫、冀、苏、鲁、津、京七个省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段引水;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
10、水;西线,从大渡河、雅蒲江、通天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因此B项有误,答案为B。第13题、我国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一般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多少称为暴雨?()A. 50毫米或以上B. 100毫米或以上C. 150毫米及以上D. 200毫米及以上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o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故本题选A。第14题、省份简称是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相对应的一项是()oA.云南省一一云B.海南省
11、海C.河北省一一豫D.内蒙古自治区内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A项,云南省的简称为云或滇,正确。B项,海南省的简称为琼,错误。C项,河北省的简称为冀,错误。D项,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为内蒙古,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5题、以下我国的世界遗产与其省份对应正确的是()。A.平遥古城一一陕西B.青城山一一四川C.武夷山一一湖南D.大足石刻一一湖北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青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崇安县境内,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故本题选B。第16题、我国季风
12、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不包括()oA.大兴安岭B.阴山C.贺兰山D.太行山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不包括太行山。选D。第17题、黄河全长五千多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它的发源地是()。A.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B.青藏高原格拉丹东雪峰西南侧C.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D.青海省唐古拉山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巨大的“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B项为长
13、江的发源地,格拉丹东雪峰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C项为沱江的发源地。第18题、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对应一致的是()。A.大足石刻一一云南B,龙门石窟一一河南C,云冈石窟一一陕西D.安阳殷墟一一河北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A项,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B项,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C项,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D项,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
14、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第19题、在罗布泊地区,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即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貌是()oA.河谷地貌B.雅丹地貌C.风蚀地貌D.岩溶地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雅丹地貌指干燥地区一种风力侵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貌为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第
15、20题、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是()oA.内蒙古B.云南C.广西D.青海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它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彳栗傀族、同族、拉祜族、彳瓦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第21题、中国()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A.书经B.周易C.诗经D.天经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日食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日食记载,最早当推书
16、经所记日食,称书经日食。本题选A。第22题、下列各节气中属于农耕八节的是()。A.雨水B.惊蛰C.春分D.谷雨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农耕八节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故本题正确选C。第23题、下列诗句中,反映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是()o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A选项反映的是对流雨。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形成的降水现象,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B选
17、项反映的是季风气候。这里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此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分界线以西,关外没有夏季风。C选项反映的是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人间”指平原地区,“山寺”指山地,故C选项正确。D选项反映的是城市热岛效应,“野人家”指远离城市的村庄。第24题、我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是()oA.渤海B.黄海C.青海D.南海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渤海是我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底质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盐业生产。我国四大海盐产区中,渤海就有长芦、辽东湾、莱州湾三个。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储
18、量丰富,达76亿立方米,折合含盐量8亿多吨,是罕见的储量大、埋藏浅、浓度高的“液体盐场”。本题答案为A。第25题、下列关于我国邻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东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B,我国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国家接壤C.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隔海相望D.我国南边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中国陆地边界全长约2.2万多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
19、、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A项应该是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因此本题选A。第26题、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绝对数量小,人均占有少B.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C.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D.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我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选A。第27题、_下列属于东西走向,且在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是()。A.太行山B.昆仑山C
20、.贺兰山D.阴山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太行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在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A选项错误;昆仑山是东西走向,在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B选项正确;贺兰山是南北走向,不在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C选项错误;阴山是东西走向,不在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D选项错误。第28题、一般而言,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O米,气温会下降()oA. 4B. 6C. 8D. 10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海拔升高100O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具体还要考虑地形因素。故选B项。第29题、下列有关台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21、.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反气旋B.在北半球其气流绕着中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C.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会出现无风现象D.台风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但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A项,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26。C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而不是反气旋,夏秋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气旋的一种,故当选。B项,南北半球气旋旋转方向的不同是因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北半球相反。C项,台风眼的形成,是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造成的离心力,与向
22、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D项,台风虽然属于自然灾害,但也有一定的好处,台风可以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30题、某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有晕高症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
23、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呜,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选C。第31题、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下列地震时自救方法错误的一项是()。A.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B.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快速开到安全区域C.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D.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发生地震时,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模拟 2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