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docx
《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docx(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4年5月,、/1刖S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勘察设计行业创新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和绿色建筑配套能力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勘设202331号)的要求,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会同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等单位在总结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3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7年版)和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9年版)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规范标准的更新和行业管理需求,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特点,分析研究了当前室外排水工程设计中值得强调的专业技术内
2、容,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本审查要点,形成统一的审查尺度标准,作为设计文件专业技术审查的依据。本审查要点对重庆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的专业技术审查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本审查要点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负责具体内容解释。主编单位: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参编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汇中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林同楼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
3、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勘测院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祝飞邓瑛鹏马蜀陈爽周倩倩马念朱贞臻冯杰盛国荣贾建青袁江李进丰龚安军冉飞贺茂卿易海涛何丹徐振龙谭金强肖龙冯暑毕生兰敖良根张为周炯张锐瞿露姜宗海檀立朝吴欢刘锋刚田沁禾李晓渝付豪皮家悦黄成胡斌田洋张国军周莉吴琴刘宏伟韩颖柳电玉黄文钟段婵娟廖可郑晓宇冉浩吴峰李莹莹杨梅刘恋秋程世彪王镇炼王炜杨韵向翌杨真东郎坤铭赵欢翁文江罗颖陈俊宇肖哈黄清林曹晓艳刘倬主要审查人:张智罗昭辉韩乔刘智刚谭洪强1总则12室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审查要点22.1 工艺(排水)
4、专业22.1.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22.1.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22.1.3 总体设计22.1.4 排水管渠22.1.5 再生回用水管道32.1.6 雨水调蓄设施32.1.7 泵站32.1.8 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42.1.9 水环境治理42.2 建筑专业52.3 结构专业52.4 电气专业52.5 自控专业52.6 暖通专业63室外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要点73.1 工艺(排水)专业73.1.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73.1.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73.1.3 排水体制及系统总体布置73.1.4 排水量计算及污水水质83.1.5 雨水(或合流)管渠93.1.6
5、污水管道113.1.7 再生回用水管道113.1.8 特殊管道133.1.9 雨水调蓄设施133.1.10 泵站143.1.11 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153.1.12 水环境治理173.1.13 海绵城市183.2 建筑专业193.2.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93.2.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193.2.3 设计标准193.2.4 设计依据193.2.5 建筑设计说明203.2.6 通用要求203.2.7 无障碍设计203.2.8 节能(绿色)建筑设计203.2.9 设计图纸203.3 结构专业213.3.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213.3.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21
6、3.3.4 设计依据223.3.5 设计荷载、作用223.3.6 抗震设计223.3.7 构筑物结构材料要求223.3.8 地基基础223.3.9 场地(整体稳定性)、边坡挡墙(环境边坡和基坑边坡)233.3.10 构筑物及管道设计233.3.11 新技术233.4 电气专业233.4.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233.4.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243.4.3 设计依据243.4.4 设计范围243.4.5 供电负荷及计算243.4.6 供电系统243.4.7 电气设备的保护及控制253.4.8 计量253.4.9 防雷接地及安全253.4.10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263.5 自控专业263.5
7、.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263.5.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263.5.3 设计依据263.5.4 设计范围263.5.5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273.5.6 接地及安全273.5.7 防雷273.5.8 厂(站)自控系统设计273.5.9 通信系统273.5.10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273.6 暖通专业283.6.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283.6.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283.6.3 设计依据283.6.4 通风消防系统设计283.6.5 环保措施293.7 信息模型293.7.1 工程信息模型293.7.2 设计说明书293.7.3 模型整体要求293.7.4 模型信息深度304室外排水工
8、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324.1 工艺(排水)专业324.1.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324.1.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324.1.3 雨水(或合流)管渠324.1.4 污水管道361.1.6 特殊管道381.1.7 雨水调蓄设施391.1.8 泵站391.1.9 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401.1.10 污泥处理和处置421.1.11 除臭421.1.12 环境保护431.1.13 水环境治理431.1.14 海绵城市434.2 建筑专业444.2.1 设计文件要求444.2.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444.2.3 设计总说明444.2.4 图纸总体要求444.2.5
9、平面图444.2.6 装修要求454.3 结构专业454.3.1 设计文件要求454.3.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454.3.3 设计总说明464.3.4 图纸要求464.3.5 地基基础464.3.6 基坑开挖环境挡墙464.3.7 厂站构筑物464.3.8 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474.3.9 管道及附属结构474.3.10 抗震设计484.3.11 耐久性要求484.4 电气专业484.4.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484.4.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484.4.3 用电负荷494.4.4 供配电494.4.5 设计说明494.4.6 高、低压配电系统494.4.7 控制回路504.4.8
10、 单体布置图504.4.9 接地设计504.4.10 防雷设计504.4.11 防火设计514.4.12 防爆设计514.4.13 线路设计524.4.14 清洁能源发电系统524.4.15 地下污水处理厂其他要求524.4.16 厂站平面布置图及其他524.4.17 抗震设计534.5 自控专业534.5.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534.5.3 设计总说明534.5.4 自控、安防系统设计534.5.5 仪表选型及安装544.5.6 控制室设计544.5.7 防雷、防火设计544.5.8 地下(半地下)污水处理厂554.5.9 厂站平面布置图及其他554.6 暖通专业554.6.1 设计文件总体
11、要求554.6.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554.6.3 通风消防系统设计554.6.4 环保措施设计564.7 信息模型564.7.1 总体要求564.7.2 设计说明书564.7.3 模型整体要求564.7.4 模型信息深度571.1 为规范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专业技术审查工作,促进设计成果质量提高,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推动源头减排、节能降碳和资源循环,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审查要点。1.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室外排水专项工程和附属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排水管渠系统工
12、程(雨污水管渠、再生回用水管道、泵站、雨水调蓄设施)和水环境治理工程(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活水补水、水质监测)等。1.3 本审查要点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他设计和研究阶段的审查可参照执行。1.4 除排水工艺专业以外的其他建筑、结构、电气、仪表及自控、建筑给水排水、暖通、景观、经济等专业和海绵城市、节能绿建、装配式、信息模型、边坡基坑、涉河、涉轨、危大工程等专项,除应符合本审查要点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国家和重庆市对设计文件审查的相关要求。2室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审查要点2.1 工艺(排水)专业2.1.1 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和前期批复要求。2必要的方案比选论证是否充
13、分。3总体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设目标的要求,是否经济合理。4引用规范标准、标准图集是否齐全,是否为有效版本。2.1.2 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的要求。对不符合现行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是否履行了相关报批程序并获得审批文件,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否与批复文件一致。2.1.3 总体设计1排水体制选择是否合理。2工程规模及分期是否合理,是否与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3改扩建工程能否与原有设施良好衔接。4厂站、管路及其他排水设施总体布置是否合理。5水环境治理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设置是否合理。6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和治理措施总体布置是否合理。【水环境治理项目中涉及的排水管渠
14、系统工程、水处理工程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审查。】2.1.4排水管渠1管渠汇水(服务)范围是否清晰、正确,平面定线和高程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上游转输和沿线接入需求,下游是否具备接纳条件。2干管(渠)和涵洞的设计流量计算、水力计算是否正确,管渠材质、断面尺寸和结构形式是否合理。3采用提升、管渠架空、倒虹管、高跌水、非开挖施工、非开挖修复等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方案设计是否合理。4出水口位于防洪水位或常水位以下时,是否考虑淹没出流受顶托影响。5建筑小区排水管出口能否有效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临时排放措施是否可行。6改造后管渠的接纳条件、排水能力、使用年限是否满足要求,是否与上、下游衔接顺畅,改造过程影响
15、现状排水时是否有临时过渡排水措施。7管渠施工可能影响区域交通、其他管线或周边环境时是否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2.1.5再生回用水管道1再生回用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2再生回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是否正确,主要管段设计流速是否合理。3管材的压力等级是否满足工作压力的要求。4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是否有效。2.1.6雨水调蓄设施1是否充分论证调蓄的必要性;用于污染控制的调蓄设施是否能有效收集初期雨水,调蓄设施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总图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利于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和水位标高的衔接。【用于污染控制时应根据地形特征或者初雨监测资料分析调蓄设施是否能有效收集初期雨水。调蓄设施位置应根据调蓄目的、排水体
16、制、管渠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可采用水体调蓄、绿地广场调蓄、雨水调蓄池和隧道调蓄等设施达到调蓄目标。】2调蓄设施的设计调蓄量计算是否正确,调蓄设施的类型和形式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调蓄目的。【调蓄设施的类型和形式应根据新建地区和既有地区的不同条件,结合场地空间、用地、竖向等选择和确定;调蓄设施一般用于径流峰值削减、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分流制排水系统径流污染控制、雨水综合利用等。】3清淤、冲洗、消毒、除臭设施是否合理完善。2.1,7泵站1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防洪要求,是否具备用地条件。2规模是否合理,旱季、雨季设计流量是否合理,设备选型是否合理。3泥渣清运、除
17、臭、应急排放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合理完善,检修维护条件是否良好。4压力管道设计是否合理。2.1.8 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1厂址选择是否合理,新建或扩建是否具备用地条件。2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8)中的用地指标要求。3进水水质预测是否合理,出水水质目标是否合理,尾水排放是否满足排放水体要求。4处理规模和分期实施方案是否合理,旱季、雨季设计流量是否合理。5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厂站形式是否合理。6处理工艺是否适应进水水质特点,是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各工艺环节的主要设计参数、构筑物形式和主要设备选型是否合理。7总图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利于工艺流程衔接,近
18、远期结合是否合理;场地竖向设计是否满足工艺需求和节能运行要求,是否与厂内地形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有效结合;卫生防护距离是否符合要求。8污泥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厂内污泥暂存能力是否合理,污泥处置出路是否明确。9厂区高程是否满足防洪要求,尾水排放是否充分考虑洪水位的影响。10尾水排放高差较大时,是否有能量回收措施。11改扩建工程能否与原有设施有效衔接,减小停产影响的措施是否完善、可靠。2.1.9 水环境治理1水体水质监测资料是否完善,对水环境质量的分析判断是否基本正确。2污染源调查、排水系统调查、河湖水系调查是否充分,问题分析总结是否基本正确。3是否与水利设施充分协调。是否进行行洪论证评估。4治理
19、水体的水质目标与水域功能是否相适应。5污染负荷与水环境容量计算是否准确,目标可达性分析是否合理。6控源截污是否充分,点源、面源、管网、排口治理措施是否完善。7底泥原位治理和清淤的必要性论证是否充分,治理方式是否合理可行。8生态基流是否达标,活水补水方案是否合理可行。9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构建方案是否合理可行。10各类设施规模是否合理。2.2 建筑专业1厂站选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建筑风貌是否满足规划管理要求。2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竖向设计、防火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安全设计、环境保护等是否满足要求。3地下或半地下厂站箱体内部功能分区、防火分区、交通组织、防淹没措施和上部地面利用是否合理。4各单
20、体建筑的功能、面积、层高、内部交通组织等是否满足生产管理需求,是否符合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5主体建筑风格、色彩、立面造型是否与周边环境协调,是否有创意。6按节能(绿色)、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是否符合专项设计要求。2.3 结构专业1主要建(构)筑物及管道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否符合抗震规范标准的规定。2构筑物材料的强度、抗渗等级及设计指标是否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3场地中的边坡处理、地基基础处理措施是否合理。2.4 电气专业1用电负荷分级、负荷估算、供电电压选择、备用电源设置是否合理。2供配电系统是否合理,是否安全、可靠。3主要用电设备选型及驱动方式是否合理。4是
21、否考虑建(构)筑物的防雷、区域性防爆措施。2.5 自控专业1自控系统的组成和构架是否合理。2数据采集方式、通信方式和控制调度模式是否合理。数据传输和储存是否满足国家保密要求。3设备和主要仪表选型是否合理。2.6暖通专业1通风形式和换气次数是否合理,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场所的通风措施是否满足安全卫生要求,地下式厂站是否合理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和消防排烟系统。2厂站集中除臭系统臭气收集方式、风量计算和管路布置是否合理。3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冷热源选择和空调系统设备配置是否合理。4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热源选择和供暖系统形式是否合理。3室外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要点3.1 工艺(排水)专业3.1.1 设计文件
22、总体要求1是否具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是否具有专家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方案如有重大变化调整,是否具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设计文件是否完整,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3拟定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否合适,方案比选是否充分(如有),推荐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达到建设目标要求。4分期实施工程是否具有近远期结合方案;近期实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改扩建工程能否与原有设施有效衔接。5工程规模是否合理,设备及主要材料是否齐全。6引用规范标准、标准图集是否齐全,是否为有效版本。7对特殊技术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是否论证及说明。3.1.2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符合情况1是否符合城乡排水
23、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和其他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与排水设计相关的要求。2对不符合现行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是否履行了相关报批程序并获得审批文件,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否与批复文件一致。【拟采用的新技术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中没有相关规定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论证;具体技术措施可以超出规范标准所罗列的范围,但必须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不能突破。】3.1.3排水体制及系统总体布置1排水体制的选择是否符合片区规划要求。【排水工程设计应以经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节水专项规划、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和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为主要依据。排水工程设计应与水资源、城镇给水、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室外 排水 工程设计 文件 技术 审查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