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制度.docx
《某知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知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制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知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项目技术管理制度(范本)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20XX年XX月XX日1 总则12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22.1 项目技术部标准规范管理职责22.2 技术规范的变更.作反22.3 技术规范的有效使用32.4 技术规范的管理33 图纸会审管理制度43.1 图纸会审的阶段43.2 图纸会管流程53.3 图纸会审的重点和内容53.4 图纸会审的管理74 图纸管理制度84.1 图纸收发与保存84.2 图纸的使用84.3 图纸借阅与归档85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制度95.1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95.2 施工方案分类及编制要求95.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程序125
2、.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动态管理155.5 施工组织设计及超危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统计165.6 合同内专业分包方案及甲方独立发包的枝末方案管理166 施工方案交底制度236.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管理236.2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236.3 施工方案交底236.4 施工方案“双向交底”246.5 安全技术交底、质量技术交底247 样板引路管理制度257.1 样板策划257.2 样板材料选择257.3 完善设计方案267.4 施工工艺277.5 样板制作277.6 样板验收277.7 样板交底288 技术复核制度298.1 技术复核管理298.2 技术复核主要内容298.3 施工方案验收
3、管理308.4 危大方案编制与现场实施的适应性、符合性319 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管理制度329.1 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流程与原则329.2 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签收与签证办理3210 盟测装置管理制度3310.1 监测装凫范围3310.2 监测装置分类3310.3 管理职责3310.4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备34105监测装置的使用3510.6 监测装置的校准3610.7 监测装置台帐、报表3611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3711.1 测量组织及人员3711.2 测量准备38113设计桩位交接和施工复测3811.4 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3911.5 测量资料3911.6 测量仪器4012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4、制度4112.1 总则4112.2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小组4112.3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职责4112.4 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4412.5 工程技术资料的辎制要求4412.6 工程技术资料的组卷4512.7 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4912.8 分包单位的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4912.9 工程技术资料的检查及管理流程5013 检驶与试验管理制度5213.1 总则5213.2 项目部工作职责及点位职责5213.3 检验和试验工作要求5413.4 试验资料管理5513.5 试验安全管理5513.6 检脸和试脸工作的监督检交5514 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制度5614.1 一般要求5614.2 组织领导5614.
5、3 培训管理5615 辆筋翻样管理制度5815.1 目的5815.2 钢筋翻样管理体系5815.3 钢筋翻样管理流程5815.4 钢筋加工管理6015.5 铜筋弱样现场管控6016 临庭精细化管理制度62I61.I目的6216.1 格速规划设计6216.2 管理内容6316.3 建筑防火6716.4 监督与检查6717 木模板精细化管理制度6917.1 目的6917.2 工作要求6917.3 模板精细化管理工作职责6917.4 管理内容7017.5 监督检查7218 科技创效管理制度7318.1 科技创效目标7318.2 科技创效组织保证体系7318.3 科技创效方法7418.4 科技创效实施
6、7518.5 科技创效效益认定7718.6 科技创效奖励7818.7 科技创效成果推广7819 科技成果管理制度7919.1 总则7919.2 职责分工7919.3 科技成果目标7919.4 科技成果申报79195科技成果转化8520 科技研发管理制度8620.1 总则8620.2 组织体系建设及职责8620.3 科技研发立项8620.4 科技研发项目实施8820.5 科技研发项目验收9121 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制度9221.1 总则9221.2 工程影像资料分类9221.3 影像资料留置要求9221.4 拍报内容9321.5 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9321.6 影像资料的保存9422 工程技术总
7、结管理制度9522.1 编制目的9522.2 技术总结内容9522.3 工程技术总结编写工作的组织971 总则项目技术管理,是将项目部各项技术活动以及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漳措施。本制度按公司的技术管理方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用技术管理制度来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同时可赛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技术措施和保障。2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2.1 项目技术部标准规范管理职责项目部
8、项目总工负责本项目技术规范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时适用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根据公司、分公司(区域)发布的清单识别和确定项目使用的技术规范,建立项目使用的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及项目配备清单。并对项目标准规范清单透行实时更新.2.1.1 信息获取途径(1)上网查询2)订阅相关报刊杂志或去专业书店查询(3)政府或上级单位逋知(4)经常与政府或上级等有关部门联络询问2.1.2 技术规范的购置(I)所购置的标准规范必须是当时的有效版本。(2)项目部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技术规范由项目技术部提出配置计划,经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审枇,由项目技术部购置。(3)技术部应建立技术规范台账。2.2 技术规范的变更、作废(
9、1)项目每月应根据公司下发标准规范查新清单及时对项目标准规范进行更新.(2)项目部在收到公司发布标准规范有效版本目录后,应及时转发到有关部门和项目经理等。在发放新目录的同时,收回旧版目录并将其作废处理。2.3 技术规范的有效使用(1)项目部识别的技术规范应充分,配置应齐全,且配置的规范应为当前有效版本。项目总工对项目使用的技术规范充分性负责,技术规范的有效性,根据公司有效版本目录进行评价。(2)项目总工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图纸要求,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规范的学习和讨论。2.4 技术规范的管理(I)项目部应建立6项目技术规范台帐,井将台帐在项目范围内进行公布;2)当清单中标准发生变化(修订、作废
10、时,应及时更新清单;3)项目个人购置的标准规范,必须经项目标准规范归还管理人员确认其有效后,才允许项目施工现场使用,否则禁止使用:(4)项目竣工后不再需要技术规范时,应将技术规范归还发放部门;(5)各级机构必须明确技术规范保管(管理)A,技术规范如有遗失、应由保管(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图纸会审管理制度3.1 图纸会审的阶段3.1.1 图纸会审包括内部预率和正式会宣两个阶段,对于有特殊工艺的工程或复杂工程,在图纸会审前(或图纸会审时)进行一次设计交底。3.1.2 图纸预审1)图纸会审前依据工程规模大小、设计说明、重难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内容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参加图纸、设计文件预
11、审,各管理人员按分工提出对图纸的疑问。2)项目技术部汇总各预审问题,整理成预审表单,提前送建设、监理和设计(勘察)单位,另一份自存作为正式会审的记录原件。3.1.3 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在项目开工前以会议形式组织。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会上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就设计意图,图纸要求、技术性能、施工注意事项及关促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进行技术交底,在此次会议上,设计一股同时解答施工单位等各方图纸会审的问题。设计交底形成书面会议纪要并有各参加单位会签,作为设计交底书,由项目资料保存,并下发至项目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合约部,并填写发文记录3.1.4 正式会审由监理(或业主)组织,设
12、计、施工单位等参加的四方图纸会审专题会,对内部预审汇总的问题由设计方迸行答疑并形成正式会市纪要的过程。项目部内部预审完成后,通知鳌理(业主),要求进行正式的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图纸收到后7d内完成.3.2 图纸会审流程3.2.1 图纸会审的流程各相关部门人员读图,提出问题一技术部门整理一提出外审问题汇总表一各部门审阅一项目经理审核一参加外审会,设计答疑,形成会议纪要一技术部门整理会议纪要一形成正式图纸会审纪要一图纸会审纪要四方会签一项目部资料员对图纸会审纪要登记,发放到有关人员并填写发文记录O3.2.2 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组织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项目及时从建设单位处接收施工图纸后,由资料员填写收
13、文记录并注明接收时间、图纸版次等,经项目技术部审核后发放到项目各相关部门。以让相关部门熟悉施工图纸、领悟设计意图、查找施工图纸中的错误、各专业相互矛盾或设计不合理、经济性、施工组织难等问题,并提出优化、合理化建议等。3.3 图纸会审的重点和内容3.3.1 图纸会审的原则图纸会审应坚持先大后小、先重点后一般的基本原则。即始终围绕着减少施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菰、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的各项目标而展开,最后进行图纸纠错。332图纸会审的重点内容1)施工图纸是否经正规设计单位正式券章、是否通过有关部门评审。(2)承包范围是否与图纸符合,承包范围内的图纸是否
14、齐全。(3)施工难度大,通过设计修改可以减少难度,容易保证康量的施工问题。(4)在可以满足设计功能的前提下,从经济角度可否对图纸进行修改。(5)对一些复杂的节点或要花费大量人工的装饰线、角、强等进行取消或改变,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6)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或施工庖度大容易导致质量、安全或增加费用等方面的问题。 7)关键工序是否可以通过设计进行优化,以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工程成本。(8)建筑施工场地周围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位置或间距是否合理;拟建建筑物的定位是否合理。 9)施工图纸是否有特殊要求,施工装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如需要采用非常规的施工技术措
15、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选,能否保证施工安全。(IO)是否采用了特殊材料或新型材料,其品种、规格、数量等材料的来源和供应能否满足要求。 11)是否有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3.3.3图纸会声的一般内容(1)表达不规范,能造成理解偏差,须进一步澄清的问题。2)施工做法是否具体,与施工质量骏收规范、规程等是否一致.(3)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4)施工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5)几个单位共同设计的,或同一设计单位的不同专业部门设计的,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各专业之间及平、立.剖面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标高是否一致。(6)总平面图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7)建筑节能、防火要求是否满足。(8)建筑结
16、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且符合制图标准,设计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其抗震等级的规范要求等。(9)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10)公司是否持有施工图中所列各种图集、标准:如没有,如何取得。3.4 图纸会审的管理图纸会审中提出的问超及解决方法,应详细记录,会审后,由项目熬工组织技术部负责及时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经速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图纸会审参加单位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由项目资料员及叶分发给有关文件规定的图纸持有人(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商务经理、技术、工长、质检等).对于分阶段提供图纸的情况,应根据根本制度的要求分阶段进行图纸会审。代理、业主、施工
17、单位在图纸会审专题会上提出的问题,均作为图纸会审内容的1.部分。3.5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备3.5.1 可测装置计划项目部在E项目检脸和试旌计划中提出监测装置需用计划表.报公司、分公司审批。计划表中应明确监测装置名称、型号、规格(测量精度)、数量等,以满足监视和测量要求。具体可参考(监测装置管理办法(迂二1.通(2022)190号)附件MS.02.O1.OO1.“发测装置管理自录”)3.5.2 监测装置配备(I)监测装置的调配项目部需使用的监测装置,由分公司技术部门按照批准的“监测装置配备计划表”计划,组织调配.(2)监测蓑置的采购各项目都根据项目策划书及项目实际情况报分公司审批后组织采购。大
18、型测量仪器(GPS测量仪、全站仪)需项目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报公司科技部审核同意后方可采购。购买的弦测装置必须具有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且产品上标有MC标志;购买的进口测量装置须有省级以上的计量主管都门批准的销售证书。监测装置的租赁。项目部需租赁的监测装置,要求租赁方提供合格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和监测装置。(4)监测装置的脸收1)新购置的赛测装置应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验收:2)检定或校准不合格的由采购人员负责退货:3)验收合格后测量员建立监测装置档案:4)档案包括使用说明书、舲收记录、历史记录卡.检定或校准证书等资札使用中发现偏樨时须进行再调整:2)天平、台稗、案
19、秤等装置使用前应进行调零,使用中发现有偏离时,须进行再调搂;3)电流表.电压表等在使用时应观察指针能否正常变化,不能正常变化的,不能使用。(5)如发现监测装置不符合要求时,使用者应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记录,其格式见(见监测装置管理办法(建二一通(2022)19()号)附件(MS02.O1003),同时对该装置进行校准或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井保存校准或检定记录。(6)操作者在适宜的环境下使用监测装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I)风、雨、雪、沙等天气条件下,影响测量结果时,禁止室外测量;2)太阳光下测量注意调整测量视角误差;3)试脸室要豺闭,能防雨、风、曾,且干净,能具备测试设备要求的必要条
20、件。10.6 监测装置的校准项目部将检定抿告上报分公司科技部。分公司对所属装置按检验周期及时进行检定或校准进行跟踪,监测并造册登记;项目部定期对测仪器进行自校核,并填写自校核记录.具体校核周期视.仪器类型及使用频率而定。监测袋凫的检定或校准必须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10.7 监测装Jt台帐、报表项目测量员按要求运立项目使用监测装置台帐备查,应每季度对计量仪器台账有效期进行统计,对将要过期的计量仪器通知检测,并收集有效检测报告.(三)配合分公司及项目其他褂门的相关工作。(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11.2 测量准备(1)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度量计划时,应包括测量管理工作内容O(2)测量
21、员应在开工前,收臬箧筑场地的测量控制网相关数据费料。(3)项目技术负贲人组织,项目测量员参加施工图审核,审核图纸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机电设备施工图等。(4)施工图的审核的内容包括:坐标与商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等,并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的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线数据准确可靠。5)测量施工所计算使用的坐标高程数据必须进行反复核对,结果正确方可进行定位放样施工。(6)项目根据施工结构形态及现场实际情况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6测量施工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收集笫三方沉降观测单位编制的沉降观测方案,项目进行审核,分公司测量负责人审批。(7)实施测量施工
22、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纨,测量员主持时分包测量放爱员进行测矍施工交底,项目技术褂、工程部、质量部叁与交底会。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测量员分阶段不定期进行测量交底,确保施工测量准确.11.3 设计桩位交接和施工攵测(1)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接桩(苜级控制网).由业主书面签认,签认手续及时归档。(2)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员组织淀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所移交桩点进行数据复核,数据无误差方可使用。(3)测量员应对所接收桩点进行妥善保护、标识,经常巡视桩的保护情况,未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严禁破坏或移动。11.4 控制测量及茏工放样(I)技术人员对测量组进行技术交底,测量组负责人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交方法连
23、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次审核,确认后对作业班组进行交底.(2)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更换人员进行复测,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对重点、关键点进行有效控制,编制测量施工管理办法。控制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控制测量设计,并进行控制测量。(3)所有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绘必须完整,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为不得交付施工.(4)重要桩位必须按规定设置护桩,临时水准点要与两端经过复测后的设计控制桩、基点闭合,并定期进行复测。115测量资料1)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2)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名 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项目 技术管理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1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