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国际碳关税机制的趋势、影响及应对.docx
《【研报】国际碳关税机制的趋势、影响及应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国际碳关税机制的趋势、影响及应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复旦智库报告FUDANRFPORTSFRIFSVO1.UME.105202叔IS)国随贬税机制的网、影响B谢汤维祺吴力波著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国际碳关税机制的趋势、影响及应对复旦大学发展研窕院2024年4月个人服务企业服务油能源行业咨询融能源情报服务fTt知识星球MW资料服务电0翻译强鲍源行业培词回会议及其他限务修签疑咨询分实习机会能研智库可提供以下企业服务(前四项)和个人服务(后四项),详见下栏,每张图片均超链接相关业务的详细介纵ERR能研徽讯头条号,西瓜视频(右)ERRffe研激讯ERR能研君能研智库订阅号二维码(左)I申请加入能源群(右,申请请订阅号二维码(左)提供工作名片或者学生证缝证身
2、份)能研智原能研智库业务合作I抖音视嫁(右)030视频号二维码(左)报告作者:汤维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力波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导论国际碳关税机制的定义、影响与研究边界3一、国际碳关税机制的相关概念辨析3二、国际碳关税机制的作用路径7三、本课题研究边界9第一章国际碳关税机制发展趋势H一、国际碳关税机制的发展背景与驱动力111 .全球气候治理的单边、小多边主义倾向成为长期趋势112 .国际多边机构对气候保护持默许甚至支持态度133 .逆全球化浪潮卜.,气候博弈与产业、科技博弈深度交织.14二、国际碳关税机制演化发展
3、的关键修势151.CBAM机制自身的发展与强化162CBAM机制的国别扩张204 .CBAM机制的产业链延申22三、国际碳关税机制发展路径情景设定241 .不同碳价水平下的CBAM机制楮景242 .CBAM机制的国别扩张拓展情景253 .CBAM机制的产业链延申拓展情景26第二章碳关税的贸易与投资影响辞估28一、重点行业碳关税短期影响评估281.影响范围评估282.成本冲击综合评估29二、碳关税的中长期贸易影响评估311 .碳关税对我国中长期出口的影响322 .碳关税对全球“碳贸易”格局的影响33三、碳关税对全球投资与产业链格局影响分析351 .全球高碳产业投资变化模拟362 .跨国企业主导的
4、全球产业链格同重构分析373 四章碳关税给我国带来的产业与市场机遇40一、促进低碳转型的市场化机制加快夯实401.促进碳市场加快发展成效402.绿电、绿证市场提速动力增强41二、可再生能源需求进一步增长431 .促进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与高碳产业协同发展432 .促进东部沿海海上风电加快大规模开发利用45三、高碳产业节能技改需求持续高涨461.加快电气化进程,推动能源替代473 .加快低碳离效技术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49第五章我国应对碳关税的路径和具体举措52一、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的行动空间与总体思路52二、完善市场机制,主动适应CBAM规则531 .推动碳排放MRV规则互认,建立国内配套服务体系5
5、42 .加快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碳价、绿证绿电价格国际互认563 .加快“显性化”隐性碳成本,推动更广泛的互认58三、拓宽合作模式,精准反制CBAM扩大影响591 .内外协同反制气候俱乐部扩大影响力592 .以对欧新能源合作为切入点,融入全球产业链61四、深化级色转型,积极应对CBAM冲击631.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M3 .加快低碳高效技术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664 .强化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粘性675 .建立关键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打造产业链闭环体系682023年5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CBAM)完成立法程序正式生效,成为全球
6、首个实施的“碳关税”.IO月,CBAM进入第一阶段过渡期,相关产品出口至欧盟需报送相应的排放和碳成本数据,并将于2026年I月I日起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英国也F2023年12月宣布将自2027年起实施CBAMCBAM的推出受到各国高度关注。一方面各国加紧评估CBAM的潜在影响和应对方式:另一方面,美国、加交大、日本等国开始讨论效仿欧盟采取碳关税等类似举措。事实上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就发起过征收碳关税的动议。在逆全球化浪潮下,碳关税机制已经成为大国博弈在气候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全球产业链绿色化倾向,将影响全球贸易和产业链价值链分工格局,需高
7、度关注。我国是贸易哙含碳指放的主要输出国,也是钢铁、有色金屈等高碳工业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碳关税的推出、扩大和长期延续将对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以及国内的经济产业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系统研判国际碳关税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与其他气候保护、经济产业博弈政策的交互影响,揭示碳关税机制对我国相关产业、关联产业链的影响路径和关键节点,在区域、行业、主体等多维度异质性条件卜全面评估各种应对举措的经济社会成本与收益,有助于我国更好应对碳关税等逆全球化和气候博弈挑战,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HiiS,加快推动产W果型升级,落实高质量发展。本课题拟基丁经济产业全系统量化仿真模型,全面评估国际碳关税机制发展趋势,评估对
8、我国相关产业的直接冲击,并从“横向”(国别扩张)和“纵向”(产业链延申)两个维度,分析碳关税机制中长期的潜在影响,识别作用路径与关键环节,为我国科学应对碳关税,变被动为主动,加快推进经济产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导论国际碳关税机制的定义、影响与研究边界国际碳关税机制动态发屣,演化路径及作用机制与贸易、投资、产业政策关联耦介,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以CBAM为例,欧盟发布的方案中就强调,未来CBAM的行业法盖范围、排放核免口径等规则还将逐步调整,对于进口来源地的碳成本的认定和核算方式、豁免范围等执行标准,也都有待进一步明确“CBAM的规则和执行标准未来很长时间都将处持续调整和不断细化的过程
9、中。其次,其他经济体跟进效仿进一步提升不确定性。2022年6月,美国国会提出M清洁竞争法案(C1.eanCompeiiiionAct.CCA”,即美国版的碳关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政府也都在不同场介表达了对碳关税的支持与肯定,并加紧配眼自身的碳关税方案,不难预见,随着全球气候博弈日趋激化,会有越来越多类似CBAM.CCA的机制出台,行业覆盖范困将逐步从个别高碳初级制成品向其他行业扩大,核算口径也招逐步从直接排放向间接搭放、碳足迹延申,碳关税的影响他囤和严格程度都将持续提升。而随着更多国家推出碳大税,也将产生交叉豁免等,进步固化贸易集团,放大碳关税对全球产业链分割的潜在影响“最后,由未来全球
10、及各国气候治理和经济增长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各国碳价水平以及区域碳价差变数较大.碳关税以碳成本差作为征收基础,各国碳价的不确定性给碳关税的影晌评估增加的难度。一、国际碳关税机制的相关概念辨析1.碳关税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是指在馁济体内部实施严格气候政策的蓦础上,要求从气候刺激气候政策约束之外的企业增加化石能源的使用。CBAM能够修正的,主要是基于生产效应形成的碳泄漏。对于实施了严格气候政策的国家而言,碳泄漏不仅抵消f气候治理的实际效果,还会削弱向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CBAM始终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议题。支持者认为,CBAM在短期可以减少碳泄漏风险,修正竞争力的损失,中长期则
11、能够推动其他经济体同样采取更严格的气候政策,加快全球减排。但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WG1.1.D指出的,大房实证分析结果没有发现碳泄漏的明显证据,因此反对者认为CBAM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气候和产业合作,反而会延缓气候治理和低碳发展总体进程。但不论CBAM的出发点为何,客观上它聘会对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进步路径造成深远的影响。3.核算范围与碳足迹碳关税机制的设计存在多个维度,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碳排放的核算口径,即核算范圉按照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自1998年起开始逐步制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12、核算标准,即温室气体核兑体系(GHGPrOtOCOIA,存在三种核算范围:范围h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捧放,包括燃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工业过程和现场制造过程中择放的温室气体。范围2:企业外购能源(包括电力、蒸汽、热和冷能)产生的间接排放.其中,外购电力是其最大的间接排放,除了受企用电量的影响外,还与发电的电源结构有关.如果企业所用的电量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较离,策实践中,气候合作和政策沟通较为密切的经济体之间,可能通过政策互认、标准统一、目标协同等方式,形成同盟并互相豁免碳关税。而这种模式如果推广至多个经济体,就会形成“气候俱乐部”。气候俱乐部理念由诺贝尔
13、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施豪斯(WiHiamNOrdhauS)在2015年提出,包括三项具体内容:(1)所有成协的碳定价机制耍有可比性:(2)未能采取相应气候行动的非成员国可能会受到制裁:(3)俱乐部成员国之间将享受免关税待遇。他认为气候俱乐部这种“小多边”机制可以在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机制之外运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俱乐部成员间的政策与标准互认碇乏联合国等多边机制的约束,因而存在歧视性设定的空间。2023年12月I日,德国总理舒尔茨在迪拜全球气候变化大会(COP28)第天宣布“气候俱乐部”成立,首批成员包括欧盟和美、第、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和部分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国、南美和东非
14、发展中和不发达经济体,共计36个成员方。从其章程和议事规则看,就体现出明显的保护性和歧视性倾向,值得警惕.二、国际碳关税机制的作用路径在逆全球化浪潮下,碳关税机制的推出已经成为国际博弈在气候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产业涟绿色化趋势聘对我国及全球贸易、投资和产业链分工格局造成深远的潜在影响。碳关税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个别行业短期的贸易成本变化,而是会沿着产业链、价值链传导,通过贸易,投资、技术研发等多维度影响,改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转型路径。在全球产业低碳转盘和产业徒加速重构的背景卜.,碳关税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确其现有生产技术和产业
15、基础能力的不足,转移速度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经济体成员方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从长期来看,如果进一步考虑产业性传导和联动问题,高碳产业生产、贸易和投资的变化会向上下游其他产业溢出,导致产业雒核心产业的转移,进而带动锥上的其他产业随同流出.比如因钢铁出口被征收碳关税,会导致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汽车生产的全球分布格局,进而带动其他业链上下游企业随同转移。但具体流向受到碳关税具体行业减盖,以及产业链内部关联关系的影响。三、本课题研究边界碳关税对于贸易、投资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短、中、长期各有侧重,但共同存在、交互影响,存在高度的虹杂性和不确定性.本课题拟基丁宏观经济全系统量化
16、仿久模型,全面评估国际碳关税机制发屣趋势和不确定性风险识别全球产业链分割和绿色化转型过程中的JK力环节,评估不同行业异质性影响,为我国科学应对碳关税,变被动为主动,加快推进经济产业低碳转型和高质房发展提供支掾。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梳理现仃碳关税机制.分析政策目标、驱动因素和基础条件,提出碳关税机制未来演化发展的关键趋势。依托气候政策数据库识别潜在施行主体,研判各国响应碳关税机制的动机与导向,提炼形成几条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构建动态政策情景组合。(2)针对碳关税机制直接规制的高碳初级制成品产业,测比国际碳关税机制不同发展情境下,特定行业、企业的成本、利润影响。利用微观表5CBM不同
17、机制下,我田关健产业投资增速变化石化椽也B料晚有色汽车电子BA1.1.basdine-0.58%0.97%1.56%1.53%1.87%0.19%-0.05%0.34%NATIONEXP0.26%-0.49%-0.82%-0.81-0.95-0.080.03%-0.14%2.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构分析跨国企业是主导全球产业链贸易的关键主体。近年来,随著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利用外资导向的变化,外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参与亚杂产业琏并生产高级工业制成品,比如医药制造、电子和通信设备、汽车、化工,以及食品制造等。上述产业并未直接受到CBAM等机制的冲击,但在产业链整体绿色化和逆全球化
18、的趋势推动下,也都面临若严峻的转型的压力,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是发达经济体盛行“中国+1”供应链体系部署,并逐步降低对我国的依赖,甚至移出中国:二是对于短期内无法移出的部分,则强化供应依碳管控,对国内供应商产品的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上述考虑,本节基于全球CGE模型进一步从两个维度开展拓展情珏模拟:是按照“国内降含碳排放(DomeStiCaIIyEmbOdiedCarbonEmission,DECE)的口径核算CBAM规制的碳排放。二是行业权盖从当前欧盟CBAM规定的9类商品拓展至所有对欧出口商品。通过对上述两个维度的分析,分析CBAM机制的影响沿全球产业链的传导和扩散.,利用OECD跨国
19、企业行动数据库(OECD-sActivityofMNEsdatabase,AMNE),可甄别出四类全球价值鞋(G1.oba1.VaIueChain.GVC)贸易模(I)纯国内价值链:国内生产、国内消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到当前中欧碳价差,企业需购买数上倍于自身出U产品碳排放量的配额才可全额抵消。由于出口企业额外的配额需求,会导致配额紧缩、喋价上涨,对原有碳市场交易主体,即火电行业的供需平衡和平稳生产造成额外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尽快推动全国碳市场扩容扩国,是缓解上述冲击和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按照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相关规划,“四十五”期间将适时推动市场犷困,纳入钢铁,石化、建材等高碳行业.据测算
20、,碳市场完成计划的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盹,覆萩我国二耙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一方面受CBAM影响的高碳行业直接参与交易,可以直接减相应成本:另方面对于主动购入超额配额的需求,也能够有更大的市场容量进行消纳,平抑碳价冲击。此外,国际碳关税对于碳排放核算、披露和核查MRV)配套产业带来巨大的需求,推动行业加快发展成熟,为碳市场的进一步规疮化发展提供助力。CBAM要求企业按季度报送排放数据,导致企业对排放核查服务的需求激增。但同时,外资机构受法律和政策约束,无法在我国开展碳排放核查相关业务.碳排
21、放数也有保密和限制出境的要求。随着CBAM机制的长期施行,对碳排放MRV的需求将很快催生更多国际化水平、本土化发展的第三方机构。通过CBAM数据报告的报送,提升碳排放核算和核查基础能力,强化碳排放报告质量,反过来为碳市场扩容扩围的同时保持规范化、桎健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镖电、舞证市场提速动力增强近些年随着CBAM等相关机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购买绿电需求迫切。宝马汽车、巴斯夫股份公司等跨国企业,都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实现100%绿色电力生产的目标:首钢等传统工业企业,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也希望用绿电生产来增弓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若绿证市场机制的完善和
22、交易法盖范围的扩大,以及CBAM等外部机制的推动和强制绿电消纳政策的完善,绿证交易的需求将快速激增.由此推动短期绿证交易的放员和价格上涨,对我国相关企业造成成本冲击。但长期来看,随着绿证核发全覆盖,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的绿电消纳能力提升,绿证价格也将逐步回归。受内外资企业需求提升的影响,我国绿电绿证打通区域间市场分割,完善绿证核发全覆盖和全面入市正在加速推进,市场将迎来个新的发展的阶段。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更函国网、南网批竟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B,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2022年I1.月,发改委、统计局、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
23、,明确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2023年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进一步发布关T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状的通知B(1044号文),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范围,我国绿电绿证市场化交易体系加快建设.按照2019年5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3(发改能源(2019)807号),两类市场主体承担绿电消纳货任:一是配售电公司:二是通过电力批发市场购电的电力用户和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CBAM影响的高碳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大多属于此类。售电公司承担与其年售电量相对应的消纳瓶而用电企业则承担与其年用电量相对应的消纳量。通知明确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报 国际 关税 机制 趋势 影响 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0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