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一).docx
《【常识】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识】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一).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识】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一)1、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嶂峨,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逝,桑榆非晚。”2,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里,射天狼J3、黍离语出诗经黍离h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泰,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B:“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4、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2、遗曲5、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杪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了、张寿立功异域,取爵封候。后指弃文从武。宋辛弃疾6水调歌头注“莫学班超投箔,纵得封侯万里,恨悴老边州J6、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燎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J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机唐李商随饮席戏赠同舍B:“唱尽阳关无限段,半杯松叶冻颇黎7、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布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榔,何人不起故园情J8、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腔,遂辞官归院,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识 古诗词 中的 文化 典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0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