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docx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本资料据据2024年秋新教材整理红色字体为相比上一藏本本变化的部分带为相对常要的知识点温提示I由于地区差异,没者绝对的重点,仅供金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舞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景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溥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携;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痞受社会生活有睇些宏义?(P4)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京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
2、之分忧。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P5)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都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阳阳老师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完整答案应该和P7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合并。由于这样笔记会比较乱,我还是按照框履分开来。4、主旻的社会关系有等几种?(P5相关健接)血母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嫌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阳阳老师说明】这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选择题有时会考查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P7相关倭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如何理解“人
3、的成长是不断杜会化的过程”?(P7)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海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黑,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杜金?(P7)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将神滋养。4、亲社金行为有等些表现?(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
4、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堡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杜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阳阳老师说明】“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和“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一次月考偎喜欢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有If些积极影响?(PIO、P12标题)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阳阳老师说明】这只是总
5、的就括,大多数时候积极影响还是用下面两个问题。2、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舞些积极形响?(P10-P12)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网络对杜会进步有舞些积极影响?(P12-P13)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巳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问政的意义: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
6、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营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拢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肱合与共享。)【阳阳老师说明】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不能说“网络问政扩大公民民主权利范围”4、网络有,些消极影喃?(P15-P16)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祓侵犯。【阳阳老师说明】在第一点里,之前课本中有“网络信息良善不齐”这句话,后来在2
7、020年秋季教材中删除了,但现在有些资料仍然在使用这句话。5,网络中存在哪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力何危害?(P15)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设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阳阳老师说明】不能说我们要拒绝(远离)网络。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P19)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板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迸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
8、、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i阳阳老师说明】这个笔记考试也经常考。另外注意P19“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这个表述,有时选择遮会颠倒写成“网络有界,自由无限2、如何舞别网络谣吉?(P18方法与技能)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3、如何传#网络正能量?(P1.AP20)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枳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学。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商网络媒介
9、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阳阳老师说明】如果问“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就把第1个和第3个问题答案凑在一是答。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弟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铁序的作用?(P23)社会正常运行密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弟些?(P25)道彼、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轶序的关系)(P25)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
10、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X)第二框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拉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注意】人们定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巡守规则?(P28-P29)遵守社会规则带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一方
11、面要从自己做起,百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梃院、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劝导的技巧(P30方法与技能)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杰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I1.O报警电话寻求支援。5、为什么旻农根改进规则?(P3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12、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6、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P3D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7、如何对待规则?(P28-P31)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迸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幅IMt他人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P34)(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1.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2、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
13、得到他人和杜会的尊:?(P33)受到他人尊重能铁增强自摩、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3、怎样尊重他人?(P35-P36)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4、怎样积极关注、,视他人?(P35)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平等待人?(P35)(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做法: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
14、因而轻视、歧视他人。6、怎样排位思考?(P35)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若等.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1.样尊重他人。7、怎样放It他人?(P36)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法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第二幅以礼待人1,礼主要表现在寿生方面?(P37)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P37-P39)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札的人?(P39-P40)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
15、、思考和践行。4、怎样做到态度和.用语文明?(P39)态度漫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用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6、介加社交活动应注京的几点(P40方法与技能)容貌整洁。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举止规范。第三框谑实守信1、诚信的地位?(P4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1.项民法原则。2、为什么要讲诚信?(P42-P4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如何戢行诚信?(P43-P45)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
16、的诚信记录。4、怎样材立诚信*识?(P43)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5、怎样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牌私的关系?(如何认讯“善怠的优才?)(PM)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刖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亶他人隐私。【易错提示】不讲诚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幅法不可通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法律的要性)(P46)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17、(指引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法律是戢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024年秋新教材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后面捌除“必须做什么)2,什么是金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第S页共13页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注意】书本上仅谈到了违法的个人原因,如果要完善违法原因这一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答案:青少年容易通法犯的原因有毒些?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家庭方而: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学校方面:学校管
18、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第等。社会方面:社会保护缺失,普法力度不锣,影响未成年人能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等。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改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卷。【选舞题常考J区分违法行为的升类速
19、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举例承担的法律责任般法为一违行民事违法行为相酎轻微民事法律规范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喃、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行政违法行为相对轻微行政法律规范闯红灯、违反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犯罪刑事违法行为产直刑事法律规范故意杀人、抢劫刑罚处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联系无论是一九害性,都要承包正.发展下去里七迤法
20、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8)(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Z法律责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段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i可能走向犯罪。【阳阳老师说明】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看处罚最好判断,可叁考P48和P54相关链接(上表最后一栏)“拘留”默认是行政拘留,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对于现行犯或者里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物手段。)“行政拘留二“罚款”适用于行政法法行为,“拘役二“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5、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P49)谎报险情、破坏铁揩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
21、理处罚法的行玫违法行为。6、民事违法行为有寿些?(PSO)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分,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7、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我诙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魂法行为)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第6页共13页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62)(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内容:
22、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的含义?(P53)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征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物的行为。(2024年秋新教材在P53iE文第一旬删除“根据刑法规定.”)3、犯累的井本桥征?(P53)严里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阳阳老师说明】括号里的在相关链接里有,选择题经常考,而且经常混落搭配,比如把犯罪的坡本原特征说成是刑事违法性。另外,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二字也不可少。4、刑罚的含义?(P54)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2023 2024 学年 第一 学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0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