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_51350-2019_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
《GB∕T_51350-2019_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_51350-2019_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U1.U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Technica1.standardfornear1.yzeroenergybui1.dings2019-01-24发布201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Technica1.standardfornear1.yzeroenergybui1.dingsGB/T51350-2019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瑞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9年9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2、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2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他。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11)公开,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1月24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夕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脸,参考1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
3、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环境参数;5.能效指标:6.技术参数:7.技术指施:8.评价。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员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资具体技术内容的解择.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G也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本标准主编舱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员任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新淑建筑设计研究院北
4、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青岛被动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北京天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吧瑞德集团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东邦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尔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望瑞门遮阳系统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暧通设备有限公司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开利
5、空调销仰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森德(中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江苏风神空调集IJI股份有限公司兰舍通风系统有限公司际高贝卡科技有限公司日本矢崎能源系统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同方泰第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易能环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国安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伟邹瑜于震孙德宇强万明张行良徐宏庆张时聪吴剑林郝翠彩宋晔皓方修睦陈曦孙峙峰刘艳峰赵立华李丛笑杨玉忠万成龙冯雅胡颐端刘鸣卢求伍小亭杨建荣于正杰邵成文夏歌王昭崔国游郝斌端木琳曲世琳王臻周炳高焦家海魏贺东实春伦陈立楠李壮贤霍雨佳吴亚洲王新金国祥胡余生黄国强钟鸣杨利明郭占庚张俊业陆辉金春
6、林丛旭日郑伟赵晓宇李光宇焦青太宋波杨芯岩本标准主要市15人员:刘加平王祟杰仲继寿李德英冯国会沈宪华彭梦月薛峰陈琪栾景阳赵士怀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4室内环境参数65能效指标76技术参数106.1闱护结构1062能源设备和系统127技才、措157.1设计1572施工质雌制2273运行与管理248评价278.1一般规定2782评价方法与判定27附录A能效指标计算方法30附录B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耗值44附录C用护结构保温及构造做法46附录D外门窗设计选型及热工性能49附录E建筑气密性检测方法53附录F新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现场检测方法55本标准用词说明56引用标准名录57附:条文说明59Co
7、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23 Genera1.Requirements54 IndoorEnvironmentParameters65 EnergyCri1.eria76 Technica1.PerformanceIndex106.1 Bui1.dingEnvcIopcIO6.2 EnergyEquipmentsandSystem127 Technica1.Measures157.1 Bui1.dingDesign157.2 ConstructionQua1.ityContro1.227.3 OperationandManagenKin248 Eva
8、1.uation278.1 Ckncra1.Requirements278.2 Eva1.uationMethodsau1.Resu1.ts27AppendixACa1.cu1.atingMethodsOfBui1.dingEnergyCriteria30AppendixBEnergyConsumptionOfTypicaIPub1.icBui1.dings44AppendixCStructureandConstRictionMethodsofBui1.dingInsu1.ation46AppendixDThenna1.PertbrmanceSe1.ectionofWindowsinDesig
9、nPhase49AppendixETestingMethodsofAirTightnessofBui1.dingEnve1.ope53APpendiXFFie1.dTestMethodforEfficiencyofHea20W26MMfi1.X(%)30注II冬季室内相对湿发不辱。设金选型和能效循标的计算“2当严窕地区不设置空询出施时,应管空内热温环境参数可不誓与设备造型和能收指标的HIZ;当电热络暧和温和地区不过我供腰设施时,冬季空内热这环境整数可不般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4.1 .2居住建筑主耍房间的室内新风景不应小30m*h人)。公共建筑的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
10、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4.2 .3居住建筑室内噪声昼间不应大于IOdB(八).夜间不应大于30dB(八),酒店类建筑的室内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级一级的规定:其他建筑类型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级高要求标准的规定.5能效指标5.0.1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能效指标应符合表5.0.I的规定。*5.0.1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建筑能耗收合值55(kVh(nss)6.8(ce?a)健筑本体性88指标供呢年耗热献(k*V(11,a)产塞地区室冷地区一热冬冷地区湖卬地XS1.热冬iM
11、IXC1.B15三S8C5俄港年花冷M(k*V(11,)3”.5XWHI2(k2.0DMI建筑气空性换气次耻0.61.0可再生能源利用*云g注IIit筑本体性使指标中的照明、生活热水、电梯系统能耗通过建筑能耗综合值进行约束,不作分项双曲要求;2本衣适用于居住建筑中的住宅类建筑.面枳的计算照准为套内使用面枳;3WDH2o(WCIhIIbdegreehours20)为一年中室外湿球温度而于20匕时刻的湿球温度与20C定位的逐时察计值仲位:kKh.干度小时);4DDH2MD1.y-bu1.bIkgreehours28)为年中宛外干球温度商于28T时刻的干琼双慢与28C差1的逐时累计值(小G1.kKh
12、,千度小时八5.0.2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应符合表5.0.2的规定,其建筑能耗值可按本标准附录B确定。5.0.2近零倍先公共建筑健效指标建筑综合节能车60建筑本体性健指标锭筑本体节能车产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S30N2%建S1.气密性(换气次数心。1.0可再生能双利用率eo注,本费也适用于I1.住宅类居住源筑.5. 0.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应符合表5.0.3的规定.5.0.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修效指标建筑能耗综合值5(k*V(n,a)或W80(k/DH2MDiy-bu1.bdegreehoum281为一年中室外干球温应高于281?时刻的干球温馁与28C差曲的逐时
13、累计值(单位;kKh,千度小时).5.0.4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应符介表5.0.4的规定。*5.0.4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隹筑综合节能率隹尔本体性能指标建筑本体节便车产富寒冷地区HjK双热冬总热冬温和冷地区跋地区抱区2S%22(A也筑气密性(换气次数知。)1.0it,木衣也适用于非住宅类居住建纸.5.0.5号能耗居住建筑的能效指标应符合卜列规定:1建筑本体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5.0.1的规定:2建筑本体和周边可再生能源产能量不应小于建筑年终端能源消耗员。5.0.6零能耗公共建筑的能效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本体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5.0.2的规定:2建筑本体和周边可再生能源产能量
14、不应小于建筑年终端能源消耗量。6技术参数6.1 围护结构6.1.1 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表6.1.1选取,表6.1.1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败国护站构麓位传K)产富地区密冷地区冷地区夏格冬RSHiK温和地区屋面IOY.180.16-01.20O1.i-0.3S0.28-0(0O1.ZO-0.10外墙10-0.150.1S-(I30(U1.80.3O-(IK)(13)-0.80地面及外接楼板a15-0.300.X-(1.406.1.2 2公共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表61.2选取。61.2公共建筑非透光图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IN浜修构解健传热系数K(WG-K)
15、产寒地1,寒冷抱区展籍字冷幽区立稳冬OIMBAi和地区ao-a200.10-0.30615-Q35a30-0.600.20-0.8外堵ao-a250.10-0.300.15-a40a30-0.800.-0iW堆就及外痪楼板a所&300.25-0.406.1.3 分隔供暖空间和非供暖空间的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表6.1.3选取。IO6.1.3分隔供暖空间和非供霞空间的非透光B1.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效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K)沔奈地区奈什地IX楼板20-0.8ft30-0.50隔堵EOO-1.201.20-1.M6.1.4 外门窗气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窗气密性能不宜低于8级
16、:2外门、分隔供暖空间与非供暖空间的户门气密性能不宜低于6级。6.1.5居住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热工性能参数可按表6,1,51选取;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弗地)热工性能参数可按表6.1.5-2选取.表6.1.5-1居住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墉)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性能替数严嵬地区京冷地区曳热冬冷地区4热冬Be地X阻和地区传热系数KW(n2-K)1.0!.2zo2.52.0太阳N热系数SIIGf冬季Nd45“0.45N0.40SfO.W夏季WO.3001.900.300.150.30注:太阳匐热男、数为包括这阳(不含内遮阳)f向浣介太阳Iy拈系数,6.1.5-2公共建筑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T_51350 2019 能耗 建筑 技术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