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提升练1.docx
《2025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提升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提升练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提升练(一)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挥洒笔洒空间极为广阔、自由的,散点式,结构的散文对作者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情与胸襟是十分有利的。这种结构不受时空限制,不受人物身份约束,作者的思绪在服从主题需要的前提下,围绕话题,由此及彼,驰骋想象,无论选材还是布局,都较为自由,纵横探阖,洒脱自然。这种结构最早出现在庄子散文中。由于庄子有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所以他的散文也超脱世俗的约束,挥洒自如,错综变化,汪洋恣肆。逍遥游中,数十个寓言,一会儿描绘大胭搏击云天的的画面,一会儿用悠闲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迷蒙广漠的图画,时而惊雷
2、阵阵,时而和风细雨,时而蓝天白三0跌宕起伏,,不过,散点式结构也不是、毫无束缚的,而是必须紧扣中心来发挥起承转合”这些文章的基本要求仍然需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它对作者驾驭全局能力的要求也是最高的,稍有不慎便容易偏离中心。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答案示例:波澜壮阔变幻莫测信马由缰解析语境是,大鹏搏击云天,要形容画面、,大鹏鸟巨大无比,搏击云天的画面是很震撼的,这里可用“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语境是“时而惊雷阵阵,时而和风细雨,时而蓝天白云”,说明其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定,可用“变幻莫测、,形容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前面
3、是否定词,不是“,这里填入的成语要与“型无束缚语意相近,可填“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答案“散点式”结构的散文,挥洒笔墨的空间极为广阔、自由,十分有利于展现作者的才情与胸襟。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答:答案“时而惊雷阵阵M时而和风细雨3时而蓝天白云”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构成排比句。运用排比句,既增强了语言气势,也将庄子散文变幻莫测的特点描述得极为形象。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4、。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并不奇怪。病毒在繁殖过程中缺乏“自我矫正的能力,它一旦复制出错,就只能错下去,这就导致了病毒的变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变异是病毒的一种选择性进化,这是病毒适应环境和维持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病毒的变异,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并不是每一次提及病毒变异都要谈变色变”。那么,?首先,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因为病毒本身变异速度较快,毕竟适者生存、变异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其次,病毒的繁殖和变异都需要在病毒感染者体内完成。,病毒就无法生存、繁殖和变异,所以我们应积极接种疫苗,让身体产生抗体,从而减少感染。4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5、()A.抗美援朝的意义,正如志愿军战士所言:我们打这场仗,是为了让后代不用打仗。”B.刘老师对小明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C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D.优秀的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答案D解析D项中我们”与画线句中的我们”是泛指我们每个人。A项中“我们”指所有的志愿军战士群体。B项中“我们”是“你们”之意,不包含刘老师。C项中我们”指说话时的双方。5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 答案病毒发生变异该如何对待病毒变异呢如果没有了感染者(
6、或:只要没有人感染)第二组三、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无论是诗史之诗,还是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反帝爱国、变法图强。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使诗风;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花团锦簇.你也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
7、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1905年3月28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铭刻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6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答案贯彻始终(或:一以贯之)焕然一新当之无愧解析第一空,文中是表达反帝爱国、变法图强的思想一直贯穿在黄遵宪的诗中,可以填入“贯彻始终”或“一以贯之”。“贯彻始终”,一直都体现,出现。“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
8、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第二空,文中是说黄遵宪给当时的诗歌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可以填入“焕然一新,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第三空,文中是说黄遵宪完全配得上“近世诗界三杰”之首这一评价,可以填入“当之无愧“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7 .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和第三人称他、?请结合画波浪线的语句,分析其原因。(4分)答:答案以俄们写后辈的感受,不仅侧面烘托出“你作为文学先驱者、引领者的辛劳付出和伟大;而且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带入读者共情。结尾处用第
9、三人称他,显得客观理性,和此处沉痛严肃的语境相契合。如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答出三点得满分)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答:答案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M夏日流萤“,或真实可感,或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作用。悲愤N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堆积、点亮”等形容词与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四、语售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IO题。其实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怎样,;没有越怎么样就越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语言文字 运用 综合 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