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德育范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A.占代学校德育B.习俗性德育C.近代学校德育D.现当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2、所谓(),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并不直接和明显,受教育者通过间接途径接受道德教育的德育形态。A.宜接德育B.间接德育C.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D.近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3、()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型哲学思考,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A.德育论B.德育学C.德育思想D.德育科学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德育过程说法正确的是O
2、A.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B.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C.德育应该是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构建的统一D.德育只是一种由外而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E.德育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的头脑的标准答案:ABC2、近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变化有OA.学校德育的世俗化B.学校德育的民主化C.学校德育的组织化D.学校德育的神秘化E.学校德育的科学化标准答案:ABCE3、以德育活动发挥作用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将日常德育实践分为().现代德育B.直接德育C.间接德育).习俗性德育E.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标准答案:BCE4、德育现实形态分析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OA.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
3、作者认同自己的德育使命B.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德育使命C.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开阔德育思路D.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形态的实际开展更有成效的德育E.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全方位开展德育活动标准答案:ABCDE5、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OA.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B.德育对象、德育目的C.德育过程、德育内容D.德育课程、德育方法E.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标准答案:ABCDE三、判断题1、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法制教育等。标准答案:对2、德育只是一种由外而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标准答案:错3、德育是促进个体道
4、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标准答案:对4、古代学校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阶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标准答案:对5、所谓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明显,学习者明确知道自己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德育形态。标准答案:错6、以德育意图间接呈现的标准来看,隐形课程中的德育影响,或者“隐形课程意义上的镌育”其实也属于间接镌育的一种。标准答案:对7、有德育实践既有既有德育经验、德育思想,但有德育经验却不一定有德育论。标准答案:对8、德育走促进个体道德F1.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标准答案:对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一、单项选择题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出F1.OA.柏拉图B
5、.康德C.詹栋梁D.钟启泉标准答案:B2、()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A.德育的个体性功能B.德育的社会性功能C.德育的教育性功能D.德育的群体性功能标准答案:B3、()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阅读、领会并体验道德认识的幸福、崇高,人格的尊严与优越。.个体享用性功能B.个体生存性功能C.个体发展性功能D.个体性功能标准答案:A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含义是OA.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氏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C.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D.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
6、性质的作用标准答案:B5、以下对于个体享用性功能的理解错误的是()A.个体享用性的发挥要求建立一种审美和立美的德育模式B.当个体享用性功能实现时,德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的乐教与乐学就实质上实现了C.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的实现时与最高的德育境界联系在一起的D.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标准答案:D6、关于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说法错误的是OA.教育性功能的落实必须注意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F1.觉意识的确立B.教育性功能的落实必须注意打破教育与教学的阻隔C.教育性功能的落实必须注意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第归其统一的原本D.教育性功能的落实必须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标准答案:D7、杜威说:“我
7、们在学习方法的标题下讨论的关于心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无一不是道德的特征。例如,虚心、诚实一一凡次种种,都是道德的特征。”这说明O.良好的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对智、体、美育贡献动机和方向,而且可以提供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的直接支持B.德育可以为个体提供价值的方向C.学习需要道德情感等来启动和放大学习动机D.动机的高质量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品德素养宜接关联标准答案:A8、()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个体性功能C.德育的教育性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理解德育功能的意义OA.有助于合
8、理的确定具体德育实践的任务B.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C.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的德育实践D.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E.只有正确的功能观才能使德育工作者做他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情标准答案:BCD2、德育的主要功能是O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个体性功能C.德育的教育性功能D德育的群体性功能E.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标准答案:ABC3、我们对于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OA.人类个体要生存首先要付出生存的原则B.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C.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D.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E.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标
9、准答案:BCD4、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OA.动机作用B.方向作用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D.教育作用E.道德作用标准答案:ABC三、判断题1、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质或本质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标准答案:对2、德育功能即德育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等。标准答案:错3、正确的理解德育功能有助于理解德育的市要性,也有助于理解德育概念本身。标准答案:对4、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任务以及德育的实效没有区别。标准答案:错5、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内涵丰富,不同的理论对此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答案:对6、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与其社会性
10、功能、个体性功能没有密切的关系。标准答案:错第三章德育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新性善论”说法错误的是OA. “新性善论”是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之一B. “新性善论”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C.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是唯心主义、先验论I).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的遗传存在标准答案:C2、()这一理论的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感情影响,以父母为榜样意味着维承父母的道德情感。A.社会学习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认知发展理论D.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标准答案:B3、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划
11、分中,O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而且开始认识到法律、规则的人为和相对的性质。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智力发展阶段标准答案:B4、所谓(),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A. “无律”道德阶段B. “自律”道德阶段C. “他律”道德阶段D. “自由”道德阶段标准答案:C5、所谓(),是指儿童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实施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A.“无律”道德阶段B“自律”道德阶段C. “他律”道德阶段D. “自由”道德阶段标准答案:B6、对于气质与道德品质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不同气质都
12、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要用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B.不同气质所具有的正面和负面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方式密切相关,道德教育应当注意扬长避短C.气质是遗传的,但气质也是可以锻炼和改造的,及早开始对儿童进行锻炼与改造,为他们奠定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D.气质是遗传的,对儿童进行锻炼和改造是没有必要的。标准答案:D7、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后习俗水平包括O阶段A.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B.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C.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D.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力主义定向阶段标准答案:A8、O的缺点是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性的必要关注,同时对儿童的认知结
13、构在行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不够。A.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新性善论C.社会学习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道德发展,影响最大的概括的讲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流派OA.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E.情感发展方面的理论标准答案:ACD2、在科尔伯格的道镌发展阶段理论中,习俗水平包括O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B.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C.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I).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力主义定向阶段E.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标准答案:AC3、从个性与德育的关系角度来看,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至少应该包
14、括()A.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B.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C.应当包括个性发展的阶段实际,不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实际D.德育与“心育”的统一E.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标准答案:ABDE4、对道德发展要有正确的理解,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OA.应将道德发展视为一种独立发展做综合的理解B.应将道德发展视为一种整体发展做综合的理解C.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D、对道德教育对象的道镌发展阶段可以做更为概括性的说明E、对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提供具体、细致的描绘标准答案:BCD三、判断题1、事实上道德生活的
15、起点并不是零,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题。标准答案:对2、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主要是道德方面。标准答案:错3、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从内在行为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德发展。标准答案:错4、所谓“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阶段。标准答案:对5、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应当包括个性发展的阶段实际,不应当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实际。标准答案:错6、气质是一个反应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稳定性心理特征的概念。标准答案:对7、一般的道德发展阶段应当与每一个体的实际发展、个性特点等结合起来理解。标准答案:对8、精神分析理论
16、的缺陷是对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分析过于武断和简单。标准答案:对第四章德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目的有何功能?O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和道德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标准答案:B2、德育目的之道德功能表现为O.引导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B.引导性功能和调控功能C.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D.导向功能和规范性功能标准答案:A3、以下不属于个人本位目的论说法的是OA.德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B.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C.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D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标准答案:C4、下面关于德育目的的具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OA.由德育目的的落实为德育目标B.要依据受教育者身
17、心发展的规律C、就是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D.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序列化标准答案:B5、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是O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B.培养爱国家、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C.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I)、树立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标准答案:A6、道德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道德的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其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必OA.知、情、意B.知、情、行C.情、信、意D.信、意、行标准答案:B7、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OA.引导性功能、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C.评价功能、引导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引导性
18、功能标准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OA.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B.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C.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D.德育目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和历史性E.德育目的具有民族性和阶级性标准答案:ABC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是OA.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B.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C.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D.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E.教育目的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标准答案:ACD3、我们可以将形形色色的德育目的做以下三个不同角度的分类O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与外在的德育H的B.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C.内在的德育目的与外在的德
19、育目的D.内在的德育目的和现实的德育0的E.理想的德育目的和现实的德育目的标准答案:BCE4、德育目标的制定要考虑OA.要考虑教育目的、德育目的的总要求B.要考虑具体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点C.要考虑具体的德育内容I).要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E.要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标准答案:ABCDE5、我国现行的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OA.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C.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D.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E.具有自尊自爱
20、、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H我教育能力标准答案:ABCDE三、判断题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标准答案:对2、德育目的的制定不仅应具有超越和超前的特点,还应考虑到社会发展及德育对象的道谯法制两个方面的实际,具有实现的可能。标准答案:对3、德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过程的作用和对德育对象的品德成长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标准答案:对4、所谓引导性功能,指的是德育目的可以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起规范的作用。标准答案:错5、规范性功能这一作用主要表现为预防和禁止。标准答案:对6、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论与社会本
21、位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标准答案:错7、德育目的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标准答案:错8、德育目的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标准答案:对第五章德育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过程的正面性特征的内涵主要有OA.德育价值的正面性和德育方式的正面性B.有正面教育意义C.要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D.要考虑最有利用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标准答案:A2、由于()复杂性的存在,道德教育就不可能是一撅而就的,它需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多方面的协同,需要实现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A.德育内容B.德育过程C.德育对象D.德育目的标准答案:B3、所谓(),是说在德育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学生
22、两个主体,必须发挥两个活动主体的主体性。A.主体性B.交互主体性C.双主体性D.引导性标准答案:C4、从对思维的分析入手谈教育过程,O认为,思维一般包括5个阶段。A.杜威B.赫尔巴特C.巴拉若夫D.康德标准答案:A5、在教学过程的理解上,许多人认为赫尔巴特和杜威代表了传统与现代两种基本的过程模式,这就是OA. “二阶段说和三阶段说B. 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C. “五阶段说”和“六阶段说”D. “四阶段说”和“五阶段说”标准答案:D6、赫尔巴特是从兴趣入手谈教育,他认为兴趣可以分为O四个阶段。A.注意、期待、探究、行动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预备、提示、联想、概括D.情境、确定、假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论 2024 德育 知识 考试 题库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4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