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主要参考教材和文献1.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二、考试范圉和内容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一章先秦文学【学习目标】理解文学的起源、神话的产生,掌握先秦诗歌的发展轨迹及成就,先秦敬文的发展轨迹及成就。【主要内容】1 .上古神话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篇目
2、。2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 .“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 .先秦诸子散文概况及代表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第二章两汉文学【学习目标】了解两汉散文、辞赋的发展概况,掌握史传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文学成就;理解汉乐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1 .两汉时期散文发展概况。2 .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概况,史记汉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 .两汉辞赋源流变化,赋体文学:的文体特征。4 .汉乐府的审美内涵与表现手法。5 .文人五言诗的主要成就及影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建安文学的概貌;把握两晋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发展及影响;理解陶渊明田园诗
3、创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理解两晋南北朝乐府、辞赋、骈文、小说的价值;结合文学现象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主要内容】1 .建安文学的发展概况与艺术风格。2 .两晋诗歌的评价。3 .陶渊明与田园诗的创作。4 .两晋南北朝乐府的成就。5 .南北朝小说的价值。6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F1.觉。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学习目标】梳理把握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与影响:掌握唐代主要诗歌流派与诗人创作特点。了解唐代占文运动的发生与韩愈、柳宗元散文的特点与成就;了解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知晓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的概貌。【主要内容】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及影响。2 .唐代主要诗歌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
4、响。3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特点、地位及影响。4 .唐诗四分法及各期诗歌的特征、成就及影响。5 .唐代占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6 .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第五章宋辽金文学【学习目标】梳理宋词的形成、发展、成就与影响,掌握主要词派、重要词人与词体;理解宋代古文运动发展过程与宋代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了解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点。知晓宋代话本的特点。了解辽金文学概貌。【主要内容】1 .宋词的形成、繁荣、成就及影响。2 .各宋词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响。3 .苏轼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4 .辛弃疾词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5 .李清照“易安体”的特点。6 .宋代古文运动与宋代六大
5、家的散文创作。7 .陆游的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8 .宋代话本的结构、类别与特点。第六章元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元代散曲的创作概况,掌握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了解“元曲四大家”杂剧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知晓南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成就,了解元代诗文创作概貌。【主要内容】1.元代散曲的体式、特点、主要作家与创作概况。2 .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3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特点与影响。4 .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 .南戏的特点与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第七章明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理解“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审美特征;了
6、解明代话本小说的特点;梳理明代杂剧与传奇的历史进程,了解明代诗文的演进阶段、相关流派与特点。【主要内容】1 .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2 .“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3 .明代话本小说的体制特点与“三言”“二拍”的创作特色。4 .明代戏剧的历史进程。5 .汤显祖与沈璟的创作与理论。6 .明代诗文的主要流派。第八章清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清代戏曲及各流派的发展概况,把握重要剧作的内容与艺术特点。结合重要作品了解清代白话小说、文言小说的创作。梳理把握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主要内容】1.清代戏曲及各流派概况。2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3 .清
7、代白话小说的创作概况与儒林外史的主题意蕴与表现手法。4 .清代文言小说的再兴与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5 .红楼梦的主题内涵、艺术成就及文学史地位。6 .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第一章1919192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果。厘清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脉络。概述新文学社团的成立概况及影响。掌握问题小说、乡土小说、H叙传抒情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主要内容】1 .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意义与影响。2 .鲁迅呐喊彷徨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特征。3 .郁达夫小说的时代性及其评价。4 .乡土小说、问题小说与臼叙传抒情小说
8、的文学史地位。5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等社团概况。第二章1928193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成果,厘清第二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掌握老舍、茅盾、沈从文、曹禺等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京派”作家的审美追求与代表作品解读。2 .新感觉派作家的审美追求。3 .曹禺剧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左翼”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概况。第三章19381949年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文学的基本特征;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主要内容】1 .毛泽
9、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意义。2 .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3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4 .艾青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第四章1949-1976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19491976年中,十七年文学主要成就以及文革十年文学主要成果。掌握19491976年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联系与形态差异。【主要内容】1 .柳青创业史的史诗品格。2 .杨沫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叙事特色。3 .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老舍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五章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环境。了解新时期
10、以来文学思潮和主要文学流派:如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和朦胧诗等。感受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艺术美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增强文化F1.信。【主要内容】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的发展概况。2 .莫言小说的主要特点。3 .朦胧诗、第三代诗的特征。4 .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审美特点。三、考核方式1 .试卷成绩:满分为200分。中国占代文学部分100分,现当代文学部分100分:2 .考试时间:150分钟:3 .答题方式:笔试、闭卷:4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5 .试题难易度: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
11、例分别大致控制在30%、40%、30%o旅游管理综合考试大纲(满分2分,时限150分钟)一、选用教材吴必虎、黄潇婷等,旅游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马勇,旅游接待业(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二、考试范围和内容(一)旅游学概论部分(100分)第一章旅游活动识记:(1)旅游、旅游活动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特征;(3)泛旅游活动的含义:(4) 19世纪中叶现代旅游业出现的标志性事件:领会:(1)旅游活动的识别:(2)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3)休闲、游憩和旅游的关系:(4)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活动对现代旅游业的影响。(5)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运
12、用:(1)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二章访客与旅游需求识记:(I)访客与旅游者的概念:(2)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的定义:(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的特征及分类:(4)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念;(5)旅游花费、旅游决策、出游率、重游率、游客满意度、旅游参与、旅游体验、客源地等专业术语的含义。领会:(1)旅游者身份识别:(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影响因素:(4)旅游消费行为过程及特征:(5)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区别;(6)旅游购买行为类型;(7)常用的旅游需求衡量指标。运用:(D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判断旅游者和非旅游者
13、(2)能够根据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何刺激旅游消费需求。(3)能根据旅游消费行为规律及特征,分析如何促成旅游消身行为的有效达成。第三章旅游产品与供给识记:(1)旅游产品的概念及特征:(2)旅游产品质量及评价要素:(3)旅游产品的分类:(4)观光益智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展节事旅游、专项旅游与特殊兴趣旅游的特点及主要内容。领会:(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3)旅游产品树的分类方法:(4)旅游业的性质;(5)旅游业体系构成:(6)旅游业整合的类型;(7)旅游业供应链管理:(8)新技术对旅游产品供给的影响。运用:(1)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评判旅游产品质量,并
14、能对如何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出建议。(2)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旅游产业的整合方式,并能分析该整合方式的利弊。(3)能够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前景。第四章观光与度假吸引物识记:(1)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包含的类型;(3)世界遗产的概念及中国世界遗产的最新数据:(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和功能;(5)旅游景区、旅游地的概念;(6)国家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创意景区的概念。领会:(1)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旅游吸引物的分类及主要内容:(4)观光吸引物、度假吸引物的主要类别及内容。运用:(1)能结合实际
15、案例,分析某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类型和原因,并能思考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建议。(2)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遗产活化的必要性和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一酒店拟选择的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五章商务、会展与节事活动识记:(D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的概念;(2)奖励旅游的概念:(3)节事活动、节事旅游、地标节事的概念:(4)节事产业的概念:(5)节事管理的概念。领会:(1)会展的特征及分类;(2)会展与旅游业的关系;(3)会展组织与管理:(4)节事的分类及内容;(5)节事影响与管理。运用:(1)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会展、节事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会展、节事活动发展旅游业。
16、(2)分析城市开展会展旅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六章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城市识记:(1)旅游目的地定义;(2)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类型:(3)全域旅游的含义。领会:(1)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的特点;(2)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类型及功能:(3)城市的旅游功能;(4)旅游城市的类型及特点;(5)旅游目的地营销内容:(6)游客中心在各类目的地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1)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构建城市旅游产品结构。(2)针对某一城市的特点,能分析其整体营销的思路和可行性做法。第七章移动性与旅游交通识记:(D旅游移动性的概念;(2)旅行方式组合的概念:(3)旅行通道的概念及组成;(4)游径的概念。领
17、会:(1)旅游移动性的影响因素:(2)现代大众旅行方式的优缺点:(3)旅游交通的功能:(4)旅游交通系统的组成;(5)交通服务包含的内容;(6)绿色交通、共享交通的含义及构成。运用:(1)综合考虑出游时间、地点、旅游偏好和旅游预算等情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旅行交通组合方式。(2)能够根据不同旅游主体的特点,分析影响其旅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八章旅游中介服务识记:(1)旅游经营商、旅游代理商的概念;(2)包价旅游的类型;(3)团队旅游的优缺点。领会:(1)旅游中介的产生与发展;(2)旅游经营商的功能:(3)旅游经营商与旅游代理商的区别;(4)团队旅游的优缺点:(5)包价旅游产品的开发;(6)商
18、务旅游的服务内容;(7)传统旅游中间商和商务旅游服务商的区别运用:(1)分析OTA(在线旅行社)的出现对传统旅游中间商的影响。(2)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便捷,传统旅行社业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清结合现状分析传统旅行社应如何创新才能扭转这一局而。第九章旅游接待服务识记:(I)接待业的概念和功能:(2)酒店的等级及标准;(3)接待业经营管理的概念。领会:(D接待业的发展历史;(2)无限服务型酒店的概念及类型:(3)有限服务型酒店概念及类型;(4)辅助接待设施的类型:(5)共享型接待:(6)接待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内容运用:(1)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有限服务型和无限服务型酒店的不同。(2)能根据酒店规模和
19、业务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酒店组织结构。第十章旅游公共管理识记:(I)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旅游公共组织的概念、类型及知名的旅游公共组织:(3)旅游危机的概念;(4)旅游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内容:(5)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6)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领会:(D旅游与游憩产品的公共性;(2)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旅游产业政策;(4)公共资源管理:(5)公共吸引物管理;(6)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目的、关系及手段:(7)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及旅游生态保护。运用:(1)能根据旅游危机处理程序和方法,针对具体危机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思路。(2)根据案例,能分析旅游规划对地方旅游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0、3)认识旅游公共环境问题,能针对具体案例就如何进行旅游环境管理及旅游生态保护提出对策和建议。(4)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必要性。(二)旅游接待业部分(100分)第一章旅游接待业绪论(I)旅游接待的基本内涵:(2)旅游与旅游接待的关系;(3)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旅游接待业的基本概念:(4)旅游接待业的基本内涵;(5)旅游接待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6)旅游接待业的基本特征;(7)旅游接待业的分类:(8)旅游接待业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第二章旅游接待业管理理念与方法(1)旅游接待业服务意识的表现形式;(2)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3)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应把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湖南 第一 师范学院 考试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