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
资源ID:1560154
资源大小:34.2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主要参考教材和文献1.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二、考试范圉和内容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一章先秦文学【学习目标】理解文学的起源、神话的产生,掌握先秦诗歌的发展轨迹及成就,先秦敬文的发展轨迹及成就。【主要内容】1 .上古神话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篇目。2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 .“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 .先秦诸子散文概况及代表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第二章两汉文学【学习目标】了解两汉散文、辞赋的发展概况,掌握史传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文学成就;理解汉乐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1 .两汉时期散文发展概况。2 .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概况,史记汉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 .两汉辞赋源流变化,赋体文学:的文体特征。4 .汉乐府的审美内涵与表现手法。5 .文人五言诗的主要成就及影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建安文学的概貌;把握两晋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发展及影响;理解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理解两晋南北朝乐府、辞赋、骈文、小说的价值;结合文学现象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主要内容】1 .建安文学的发展概况与艺术风格。2 .两晋诗歌的评价。3 .陶渊明与田园诗的创作。4 .两晋南北朝乐府的成就。5 .南北朝小说的价值。6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F1.觉。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学习目标】梳理把握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与影响:掌握唐代主要诗歌流派与诗人创作特点。了解唐代占文运动的发生与韩愈、柳宗元散文的特点与成就;了解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知晓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的概貌。【主要内容】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及影响。2 .唐代主要诗歌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响。3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特点、地位及影响。4 .唐诗四分法及各期诗歌的特征、成就及影响。5 .唐代占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6 .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第五章宋辽金文学【学习目标】梳理宋词的形成、发展、成就与影响,掌握主要词派、重要词人与词体;理解宋代古文运动发展过程与宋代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了解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点。知晓宋代话本的特点。了解辽金文学概貌。【主要内容】1 .宋词的形成、繁荣、成就及影响。2 .各宋词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响。3 .苏轼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4 .辛弃疾词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5 .李清照“易安体”的特点。6 .宋代古文运动与宋代六大家的散文创作。7 .陆游的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8 .宋代话本的结构、类别与特点。第六章元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元代散曲的创作概况,掌握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了解“元曲四大家”杂剧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知晓南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成就,了解元代诗文创作概貌。【主要内容】1.元代散曲的体式、特点、主要作家与创作概况。2 .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3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特点与影响。4 .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 .南戏的特点与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第七章明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理解“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审美特征;了解明代话本小说的特点;梳理明代杂剧与传奇的历史进程,了解明代诗文的演进阶段、相关流派与特点。【主要内容】1 .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2 .“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3 .明代话本小说的体制特点与“三言”“二拍”的创作特色。4 .明代戏剧的历史进程。5 .汤显祖与沈璟的创作与理论。6 .明代诗文的主要流派。第八章清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清代戏曲及各流派的发展概况,把握重要剧作的内容与艺术特点。结合重要作品了解清代白话小说、文言小说的创作。梳理把握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主要内容】1.清代戏曲及各流派概况。2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3 .清代白话小说的创作概况与儒林外史的主题意蕴与表现手法。4 .清代文言小说的再兴与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5 .红楼梦的主题内涵、艺术成就及文学史地位。6 .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第一章1919192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果。厘清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脉络。概述新文学社团的成立概况及影响。掌握问题小说、乡土小说、H叙传抒情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主要内容】1 .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意义与影响。2 .鲁迅呐喊彷徨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特征。3 .郁达夫小说的时代性及其评价。4 .乡土小说、问题小说与臼叙传抒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5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等社团概况。第二章1928193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成果,厘清第二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掌握老舍、茅盾、沈从文、曹禺等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京派”作家的审美追求与代表作品解读。2 .新感觉派作家的审美追求。3 .曹禺剧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左翼”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概况。第三章19381949年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文学的基本特征;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主要内容】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意义。2 .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3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4 .艾青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第四章1949-1976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19491976年中,十七年文学主要成就以及文革十年文学主要成果。掌握19491976年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联系与形态差异。【主要内容】1 .柳青创业史的史诗品格。2 .杨沫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叙事特色。3 .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老舍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五章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环境。了解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和主要文学流派:如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和朦胧诗等。感受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艺术美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增强文化F1.信。【主要内容】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的发展概况。2 .莫言小说的主要特点。3 .朦胧诗、第三代诗的特征。4 .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审美特点。三、考核方式1 .试卷成绩:满分为200分。中国占代文学部分100分,现当代文学部分100分:2 .考试时间:150分钟:3 .答题方式:笔试、闭卷:4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5 .试题难易度: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分别大致控制在30%、40%、30%o旅游管理综合考试大纲(满分2分,时限150分钟)一、选用教材吴必虎、黄潇婷等,旅游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马勇,旅游接待业(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二、考试范围和内容(一)旅游学概论部分(100分)第一章旅游活动识记:(1)旅游、旅游活动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特征;(3)泛旅游活动的含义:(4) 19世纪中叶现代旅游业出现的标志性事件:领会:(1)旅游活动的识别:(2)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3)休闲、游憩和旅游的关系:(4)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活动对现代旅游业的影响。(5)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运用:(1)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二章访客与旅游需求识记:(I)访客与旅游者的概念:(2)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的定义:(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的特征及分类:(4)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念;(5)旅游花费、旅游决策、出游率、重游率、游客满意度、旅游参与、旅游体验、客源地等专业术语的含义。领会:(1)旅游者身份识别:(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影响因素:(4)旅游消费行为过程及特征:(5)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区别;(6)旅游购买行为类型;(7)常用的旅游需求衡量指标。运用:(D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判断旅游者和非旅游者(2)能够根据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何刺激旅游消费需求。(3)能根据旅游消费行为规律及特征,分析如何促成旅游消身行为的有效达成。第三章旅游产品与供给识记:(1)旅游产品的概念及特征:(2)旅游产品质量及评价要素:(3)旅游产品的分类:(4)观光益智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展节事旅游、专项旅游与特殊兴趣旅游的特点及主要内容。领会:(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3)旅游产品树的分类方法:(4)旅游业的性质;(5)旅游业体系构成:(6)旅游业整合的类型;(7)旅游业供应链管理:(8)新技术对旅游产品供给的影响。运用:(1)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评判旅游产品质量,并能对如何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出建议。(2)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旅游产业的整合方式,并能分析该整合方式的利弊。(3)能够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前景。第四章观光与度假吸引物识记:(1)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包含的类型;(3)世界遗产的概念及中国世界遗产的最新数据:(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和功能;(5)旅游景区、旅游地的概念;(6)国家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创意景区的概念。领会:(1)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旅游吸引物的分类及主要内容:(4)观光吸引物、度假吸引物的主要类别及内容。运用:(1)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类型和原因,并能思考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建议。(2)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遗产活化的必要性和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一酒店拟选择的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五章商务、会展与节事活动识记:(D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的概念;(2)奖励旅游的概念:(3)节事活动、节事旅游、地标节事的概念:(4)节事产业的概念:(5)节事管理的概念。领会:(1)会展的特征及分类;(2)会展与旅游业的关系;(3)会展组织与管理:(4)节事的分类及内容;(5)节事影响与管理。运用:(1)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会展、节事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会展、节事活动发展旅游业。(2)分析城市开展会展旅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六章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城市识记:(1)旅游目的地定义;(2)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类型:(3)全域旅游的含义。领会:(1)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的特点;(2)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类型及功能:(3)城市的旅游功能;(4)旅游城市的类型及特点;(5)旅游目的地营销内容:(6)游客中心在各类目的地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1)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构建城市旅游产品结构。(2)针对某一城市的特点,能分析其整体营销的思路和可行性做法。第七章移动性与旅游交通识记:(D旅游移动性的概念;(2)旅行方式组合的概念:(3)旅行通道的概念及组成;(4)游径的概念。领会:(1)旅游移动性的影响因素:(2)现代大众旅行方式的优缺点:(3)旅游交通的功能:(4)旅游交通系统的组成;(5)交通服务包含的内容;(6)绿色交通、共享交通的含义及构成。运用:(1)综合考虑出游时间、地点、旅游偏好和旅游预算等情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旅行交通组合方式。(2)能够根据不同旅游主体的特点,分析影响其旅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八章旅游中介服务识记:(1)旅游经营商、旅游代理商的概念;(2)包价旅游的类型;(3)团队旅游的优缺点。领会:(1)旅游中介的产生与发展;(2)旅游经营商的功能:(3)旅游经营商与旅游代理商的区别;(4)团队旅游的优缺点:(5)包价旅游产品的开发;(6)商务旅游的服务内容;(7)传统旅游中间商和商务旅游服务商的区别运用:(1)分析OTA(在线旅行社)的出现对传统旅游中间商的影响。(2)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便捷,传统旅行社业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清结合现状分析传统旅行社应如何创新才能扭转这一局而。第九章旅游接待服务识记:(I)接待业的概念和功能:(2)酒店的等级及标准;(3)接待业经营管理的概念。领会:(D接待业的发展历史;(2)无限服务型酒店的概念及类型:(3)有限服务型酒店概念及类型;(4)辅助接待设施的类型:(5)共享型接待:(6)接待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内容运用:(1)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有限服务型和无限服务型酒店的不同。(2)能根据酒店规模和业务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酒店组织结构。第十章旅游公共管理识记:(I)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旅游公共组织的概念、类型及知名的旅游公共组织:(3)旅游危机的概念;(4)旅游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内容:(5)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6)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领会:(D旅游与游憩产品的公共性;(2)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旅游产业政策;(4)公共资源管理:(5)公共吸引物管理;(6)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目的、关系及手段:(7)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及旅游生态保护。运用:(1)能根据旅游危机处理程序和方法,针对具体危机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思路。(2)根据案例,能分析旅游规划对地方旅游发展的作用和影响。(3)认识旅游公共环境问题,能针对具体案例就如何进行旅游环境管理及旅游生态保护提出对策和建议。(4)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必要性。(二)旅游接待业部分(100分)第一章旅游接待业绪论(I)旅游接待的基本内涵:(2)旅游与旅游接待的关系;(3)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旅游接待业的基本概念:(4)旅游接待业的基本内涵;(5)旅游接待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6)旅游接待业的基本特征;(7)旅游接待业的分类:(8)旅游接待业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第二章旅游接待业管理理念与方法(1)旅游接待业服务意识的表现形式;(2)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3)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应把握的要点;(4)旅游接待业的竞争方式:(5)创新意识的概念和特征;(6)我国旅游接待业应如何落实全新的企业绿色管理理念:(7)旅游接待业该如何注重对人的科学管理:(8)要提高旅游接待业的管理效益应着重从哪几个方面进行?(9)德鲁克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传统旅游接待业务管理(1)酒店前厅部的主要职能;(2)酒店前厅部接待业务管理的内容:(3)酒店客房接待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4)酒店餐饮接待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5)旅游景区服务接待管理的概念;(6)旅游班区服务接待管理的特征:(7)旅游景区服务接待管理的内容;(8)旅游社接待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四章新型旅游接待业务管理(1)新型旅游接待业的概念:(2)新型旅游接待业的类型;(3)新型旅游接待业的基本特征:(4)汽车营地旅游接待业发展趋势:(5)邮轮旅游接待业发展趋势;(6)民宿旅游接待业发展趋势;(7)民宿旅游接待业务的特点。第五章跨界旅游接待业务管理(1)跨界旅游的概念内涵:(2)跨界旅游的效益价值;(3)跨界旅游的主要渠道:(4)在线旅游的主要特征;(5)在线旅游产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及影响;(6)会展旅游的主要服务项目;(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跨界旅游和产业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1)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内涵:(2)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实施意义:(3)4Ps、4Cs、4Rs、4Vs理论的核心思想;(4)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实施流程;(5)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基本策略;(6)旅游接待业顾客关系管理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七章旅游接待业服务质管理(1)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的特点:(2)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的内容;(3)旅游接待业无形产品质量的概念;(4)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管理的原则;(5)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管理的客体;(6)旅游接待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7)针对当前旅游接待业发展的现状,提高旅游接待业服务质量的途径有哪些?第八章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1)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性原则:(3)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式;(4)分析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的关系;(5)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因素分析:(6)如何更有效地防范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第九章旅游接待业品牌战略管理(1)旅游接待业品牌的概念和内涵;(2)旅游接待业品牌的主要功能;(3)旅游接待业品牌冽造的主要环节;(4)旅游接待业品牌定位所包含的主要内容:(5)旅游接待业品牌设计的主要内容;(6)旅游接待业品牌推广的主要途径:(7)旅游接待业品牌延伸犷张战略的主要方式。(8)品牌发展支撑战略的主要内容。第十章旅游接待业服务管理创新(I)旅游接待业服务理念创新的必要性:(2)旅游接待业服务理念创新的方向;(3)旅游接待业服务市场创新的内涵;(4)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接待业的影响;(5)举例说明旅游接待业产品创新的类别及内容;(6)论述“金钥匙管家”、“臼金管家”、“皇金管家”模式的思想内涵。三、考核方式1 .采取他试,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2 .题型结构: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3 .试题难易适中。试卷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大致控制在50%、30%、20%o<财务会计综合>考试大纲(满分2分,时限150分钟)一、选用教材1 .王化成、佟岩,财务管理(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年二、考试范围和内容(一)财务管理部分(100分)第一章总论识记:(1)企业财务活动、财务关系:(2)财务部门和财务经理的职责。领会:(1)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2)利率的决定因素。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识记:(D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2)风险报酬的概念。运用:(1)时间价值的计算;(2)时间价值计算中的特殊问题;(3)风险报酬的计量;(4)债券估价的主要方法:(5)普通股估价的主要方法。第三章财务分析识记:(1)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2)各项财务指标的含义。领会:(D各项财务指标的优劣判断标准。运用:(1)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2)杜邦分析法的运用。第四章企业投资管理(上)识记:(1)投资的意义;(2)投资的分类;(3)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构成;(4)各种投资决策指标的概念。领会:(1)各种投资决策指标的决策规则及优缺点。运用:(1)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2)各种投资决策指标的计弊方法。第五章企业投资管理(下)运用:(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第六章企业筹资管理(上)识记:(1)筹资的概念;(2)我国各种债权性资金、股权性资金和混合性资金筹集的种类;领会:(。我国各种债权性资金、股权性资金和混合性资金的优缺点。运用:(1)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第七章企业筹资管理(下)识记:(1)资金成本的概念;(2)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概念;(3)资本结构的概念。领会:(1)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影响因素;(2)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运用:(1)个别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2)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第八章营运资金管理识记:(D营运资金的概念;(2)营运资金的持有政策;(3)营运资金的融资政策。运用:(1)各种流动资产管理的方法:(2)各种流动负债管理的方法。第九章企业分配管理识记:(D企业分配的概念;(2)股利政策的类型。领会:(1)股利分配理论的内容:(2)股利分配应考虑的因素。(二)会计学部分(100分)第一章概述识记:(1)会冲的核弊基础、基本假设、信息质量要求;领会:(I)会计准则体系;(2)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会计基础识记:(D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及特征;(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及分类标准:(3)账户的基本结构及设置;(4)借贷记账法的含义:(5)平行登记的含义与要点;(6)会计凭证的设置与编制:(7)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8)财产清查程序及其种类。领会:(D会冲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3)财产清查的方法。运用:(1)会计分录的基本编制方法:(2)错账的更正方法;(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三章流动资产识记:(1)货币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规范:(2)存货的概念、特征,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3)金融资产的内容及分类。领会:(1)存货的初始计量及期末计量方法;(2)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法。运用:(1)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2)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3)存货的核算:(4)金融资产的核算。第四章非流动资产识记:(1)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及内容;(2)固定资产的概念、确认及分类:(3)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及内容;(4)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特征及内容。领会:(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折旧范围及折旧方法:(3)无形资产摊销的处理原则及摊销方法;(4)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运用:(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2)固定资产的核算:(3)外购、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会讲处理:(4)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第五章负债识记:(1)流动负债的概念、分类;(2)非流动负债的概念及分类。领会:(1)职工薪酬的含义及具体内容。运用:(1)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的核算:(2)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班的核算;(3)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4)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第六章所有者权益识记:(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组成内容;(2)留存收益的概念及组成内容;(3)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与分类。运用:(D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识记:(D收入、费用的分类以及利涧分配的一般顺序;(2)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利润总额的构成内容。领会:(1)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基本方法。运用:(1)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3)合同成本及其会计处理:(4)销售折扣、折让与退回的会计处理。第八章财务报告识记:财务报告的含义、种类、构成;(2)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内容、格式;(3)利润表的含义、内容、格式;(4)现金流量表的含义、内容、格式。运用:(1)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的填列;(2)利润表“上期数”和“本期数”的填列。三、考核方式1 .采取笔试,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2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分录题。3 .试题难易适中。试卷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大大致为50%,30%、20%:,造型基础考试大纲(满分200分,时限150分钟)I.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内容本科目考试内容为素描头像,着重考查考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其评价结果是我校美术学专业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二、考试要求1 .具备素描头像的构图能力,头颈胸关系和谐,动态和透视准确。2 .具备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能够准确的捕捉人物的形象特征。3 .具有科学和细致的观察、比较、分析时象的能力,对头颈胸解剖、形体结构和造型规律有较高的认识,理解画调子的意义,五官刻画到位,质感表达准确,画面黑白灰明确,层次丰富。4 .掌握素描头像的多种表现手法,能表达F1.己的独特感受,画面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11.考试形式与考试工具、材料一、考试形式写生或根据图片资料模拟写生、默写。考试采用闭卷、现场绘制形式。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二、考试工具、材料试卷用纸为八开素描纸,考试工具为盘色铅笔或炭笔(考点只提供试卷用纸和画髡,画板等其它考试工具考生自备m.评分标准1 .构图美观,头颈胸关系和谐,动态和透视准确40分。2 .人物特征鲜明60分.3 .造型准确,塑造到位60分。4 .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40分。广告设计考试大纲(满分200分,时限150分钟)一、考试基本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为广告设计,着重考核考生的广告设计认知、分析、构思、表现和创造能力。学生应能根据设计主题确定广告设计的形式和风格,掌握基本的广告创意方法,独立完成广告的创意绘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手绘工具表达日己对广告主题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意图。二、考试范围和内容1 .广告设计基础知识识记:(1)广告的历史;(2)广告的定义、功能及分类:(3)广告设计的原则、标准。领会:(D广告设计的概念和作用;运用:(1)广告设计的类型和基本要求。2 .广告设计的构成要素识记:(1)广告图形:(2)广告色彩:(3)广告文字:(4)广告版面编排。领会:(1)广告设计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1)广告设计中各要素的设计方法和作用。3 .广告创意和艺术表现形式识记:(1)广告图形创意;(2)广告创意的思维:<3)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领会:(1)广告创意的设计方法:(2)广告创意的设计表现。运用:(1)广告设计的表现技法和制作。4 .广告媒介识记:(1)平面印刷类媒介:(2)户外广告媒介;(3)数字广告媒介。领会:(1)各种广告媒介的特点,特别是平面印刷类媒介的内容。运用:(1)不同媒介的设计要点与方法。5 .广告设计流程与制作识记:(1)广告市场调研;(2)广告设计目标定位;(3)广告创意构思:(4)广告的深入发展完善;(5)广告的制作修改与发布。领会:(D广告设计的市场调研方法;(2)广告设计的创意构思流程。运用:(1)广告设计的创意过程。三、考核方式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采用命题设计进行现场手绘。2 .考试时间:150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200分(命题手绘创作设计部分75%,设计说明部分25%)o4 .试卷要求:1)命题手绘创作设计要求:根据命题内容进行手绘设计。设计定位:广告设计定位明确,主题突出。(30分)创意及原创性:广告创意独特,具有创新思维和原创性,形式新颖。(60分)设计表现:掌握基本的广告设计方法,熟练运用手绘工具,准确表现设计创意和效果,画面的图形、色彩、文字、质感等运用合理,构图和版式美观,视觉表现力强。(60分)2)设计说明要求:结合设计内容用文字说明准确表达设计构思和设计意图,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不少于200字。(50分)四、其他说明学生需H带黑色签字笔,铅笔,勾线笆,橡皮,尺子,彩铅或者彩色马克笔、颜料等彩色绘图相关工具(可根据需要和效果自行选择),不可携带与以上命题设计工具无关的其他物品。五、参考书目1.张成禄,广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2 .崔生国,广告设计(增补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 .李竹芳,平面广告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快题设计考试大纲(满分2分,时限150分钟)一、考核目标1.了解有关快题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设计方法。4 .了解快题设计的原理和要求,基本掌握快速表现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的相关知识,紧密联系环境设计的特点,有一定表现力。5 .熟悉手绘的各类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方式,表现透视效果,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6 .掌握快题设计流程,有快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二、考核内容第一章快题设计的概念【考核要点】学生了解基本技法、透视、取舍、表现能力。有一定审美趣味和优秀作品分析能力。【主要内容】第一节快题设计的概念。一、快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二、快题设计的内容第二节案列分析一、作品分析二、艺术审美观第二章快题设计综合表现技法【考核要点】掌握工具的综合运用,手绘表现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用笔方式,表现的物体质地逼真,形象生动,对场景有驾驭能力。【主要内容】第一节工具的综合运用讲授一、彩铅二、马克笔三、水彩第二节物体材质的表现一、不同材质的表现二、物体结构表现第三章空间快题设计类型分析【考核要点】掌握各类建筑环境空间特色,快题表现技法及步骤。标注各空间和功能区名称,尺寸准确和材料标注清晰。透视图中线条、透视、色彩搭配协调完整,设计说明的规范。【主要内容】第一节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及环境空间特色一、小型建筑(建筑外观)二、别里空间(室内空间结构)第二节快题表现技法及步骤一、尺度比例准确二、线条、透视、色彩搭配第四章设计实践训练【考核要点】熟悉手绘的各类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方式,表现空间效果。【主要内容】第一节平面图识图一、比例尺二、空间形态三、空间功能第二节效果图表现一、根据平面布局绘制相应效果图二、空间表现技法三、考核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1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A3纸张,考前十五分钟下达原始场地图,进行现场手绘完成立体空间效果图。2 .考试时间:150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200分(尺度比例35%,空间结构30%,表现技法35%)。4 .试卷要求:建筑结构绘制清晰,整体效果图能对应给定平面布局图,体现基本设计效果,简单上色,尺度、比例准确。绘图工具臼选(勾线笔,马克笔,彩铅、水彩等)。5 .其他说明:学生需自带黑色签字笔,铅笔,勾线笔,橡皮,尺子,彩铅或者彩色马克笆、颜料等彩色绘图相关工具(可根据需要和效果F1.行选择),不可携带与以上命题设计工具无关的其他物品。四、参考书目舒湘鄂,吴继新.快题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32李国光.建筑快题设计技法与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5王东辉.室内快题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