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
《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ODDBJ15-51-2020备案号J10999-2020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Pub1.icBui1.dingsinGuangdongprovince(预览版)2020-09-28发布2021-02-01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EnergyEfficiencyofPub1.icBui1.dingsinGuungdongprovinceDBJ15-51-20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0999-2020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2、厅实施日期:2021年02月O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粤建公告202064号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同意,现批准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15-51-2020,其中第4.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自2021年2月1H起实施,原广东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同时废止。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ttp)公开。广东省住
3、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9月28H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V20I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6300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以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GB50189为依据,对原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JDBJ15-51进行修订。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经广泛调查研究,认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本标准包括10章及附录。主要内容有:I.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与建筑热工;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给水排水:7.电气:8.可再生能源应用:9.超低能耗建筑:10.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在最新
4、修订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基础上,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用能设备的性能参数的限值做了相应的修改和提高,并新增了一档更高标准的高要求值:新增了空调系统冷源系统能效系数的内容,新增了基本规定及超低能耗建筑两个章节。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第4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解。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窕院集团股份仃限公司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组(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号,邮政编码510500)。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
5、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东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仕超唐毅孟庆林廖坚卫赵立华江刚邢华伟西伟陈建晦吴晓脩邓秀梅罗多任俊李维路关旋晖张宇峰杨焰文郭勇唐辉强严淑珍刘棚陈宇震杜文淳张优玲肖建平区燕琼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力行金勇强徐进郑爱军罗志今徐啜宁朱宝峰何治新胡振球目录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64建筑与建筑热工74.1 般规定74.2 建筑设计74.3 困护结构热工设计
6、104.4 闹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定144.5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一般步骤155通风与空气调节175.1 一般规定175.2 冷源与热源175.3 输配系统215.4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226绐水ft水276.1 一般规定276.2 给水与排水系统设计276.3 生活热水276.4 计量与控制287气307.1 一般规定307.2 供配电系统307.3 照明系统307.4 谐波防治327.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327.6 用电分项计量与能耗监测338可再生能源应用368.2 太阳能光伏系统368.3 太阳能热水系统379超低能耗建筑389.1 般规定389.2 建筑设计优化389.3 系统
7、能效优化3910建筑节能设计审杳4110.1 一般规定4110.2 按照规定性指标进行建筑照护结构审查4110.3 按照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审杳4210.4 暖通空调审查4210.5 给水排水审查4310.6 建筑电气审杳43107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资料44附录A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59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60附录C围护结构统计方法规定66附录D典型外墙构造的热工性能指标67附录E典型屋面构造的热工性能指标89附录F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系数100附录G建筑热工设计常用参数101附录H常用建筑材料性能计算107附录I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能效系数计算110附录J建筑物内空气调节水管的经济
8、绝热厚113本标准用诃说明115引用标准名录116ContentsI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gu1.a1.沁n64 Bui1.dingandEnve1.opeTherma1.Design74.1 Genera1.regu1.ation74.2 Architectura1.Design74.3 Bui1.dingEnve1.opeTherma1.Design104.4 Bui1.dingEnve1.opeTherma1.PerformanceTrade-off144.5 Genera1.StepsofBui1.dingandBui1.dingThe
9、rma1.EnergyEfficiencyIS5 Venti1.ationandAirConditionin175.1 Genera1.regu1.ation175.2 HeatingandCoo1.ingSouse175.3 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System225.4 Venti1.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236 WaterSupp1.yandDrainage286.1 Genera1.regu1.ation286.2 WaterSupp1.yandDrainageSystem286.3 Therma1.System286.
10、4 MonitorzControIandMeasure297 E1.ectric317.1 Genera1.regu1.ation317.2 PowerSupp1.yandDistributionSystem317.3 1.ighting317.4 HarmoniousContro1.337.5 MonitorSystemofBui1.dingEquipments337.6 E1.ectricityItemizedMeasurementandEnergyConsumptionMonitoring348 Renewab1.eenergyApp1.ication378.1 Genera1.regu
11、1.ation378.2 So1.arPhotovo1.taicSystem37i1.1.8.3 So1.arHotWaterSystem389 U1.tra1.owEnergyBui1.ding399.1 Genera1.Regu1.ation399.2 Bui1.dingDesignOptimization399.3 SystemEnergyEfficiencyOptimization4010 Bui1.dingEnergyEfficiencyDesignReview4210.1 Genera1.Regu1.ation4210.2 Bui1.dingEnve1.opeReviewBased
12、onPrescriptiveIndicators4210.3 DesignReviewBasedOnPerformanceTradeoff4310.4 Venti1.ationandAirConditioningReview4310.5 WaterSuppIyandDrainageReview4410.6 E1.ectricReview4410.7 Bui1.dingEnergyEfficiencyDesignReviewMateria1.s45Appendix A Ca1.cu1.ationofAverageAeatTransferCoefficientofExterna1.Wa1.1.S9
13、Appendix B Bui1.dingEnve1.opeTherma1.PerformanceTradeoff60Appendix C Regu1.ationsonStatistica1.MethodofBui1.dingEnve1.ope66Appendix D Therma1.PerformanceIndexofTypica1.ExteriorWa1.1.Enve1.ope67Appendix E Therma1.PerformanceIndexofTypica1.RoofStructure89Appendix F AbsorbiIityFactorofOuterSurfaceofBui
14、1.dingEnve1.ope100Appendix G CommonParametersofBui1.dingTherma1.Design101Appendix H Performanceca1.cu1.ationofcommonbui1.dingmateria1.s107AppendixAppendix1Ca1.cu1.ationofEnergyEfficiencyCoefficientofCo1.dSOUrCeSysteminirConditioningSystem110AppendixJEconomicInsu1.ationThicknessofAirConditioningWater
15、PipesinBui1.dings112Exp1.anationWordinginThisStandard1141.istofQuotedStandards115Addition:Exp1.anationofProvisions117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利用,降低建筑能耗,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1.03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按专业分别说明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并宜说明其使用要求.1.0.4当建筑高度超过15Om或单体建筑地上建筑面
16、积大于20(K)OOm2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还应在方案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对节能设计进行专项论证。1.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开敞式建筑OPCnbui1.ding建筑正常使用时,围护结构不封闭且处于自然通风状态的建筑。2.0.2透光幕墙transparentcurtainwa1.1.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培。2.03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sing1.efacadewindowtowa1.1.ratio建筑某个立面的窗户洞口面积与该立面的总面积之比,简称窗墙面积比。2.0.4太阳得热系数(SGC)so1.a
17、rhea1.gaincoefficient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塔)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2.0.5附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1.dingenve1.opetherma1.performancetrade-off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国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2.0.6参照建筑referencebu
18、i1.ding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全年供暧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2.0.7建筑遮阳系数shadingcoefficientofbui1.dinge1.ement在照射时间内,同一窗口(或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外表面)在有建筑外遮阳和没有建筑外遮阳的两种情况下,接收到的两个不同太阳辐射量的比值。2.0.8单一立面外窗平均传热系数average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awindowinafacade建筑某一个立面的外窗的传热系数按各自面枳加权平均的数值,简称外窗平均传热系数。2.0.9传热系数(K)heattransfercoeffici
19、ent在稳态条件下,用护结构两侧空气为单位温差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i:W/(m22K)单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2.0.9-1)K=1.(+0.16)式中(2.0.9-2)Rd-单层材料的厚度(m):单层材料的导热系数IW1.(mK)。多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2.0.9-3)(2.0.9-4)K=I/(&+&+.代+0.16)式中Ch单层材料的厚度(m):单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K)。注:0.16(m-KW)为内外两个空气边界层的热阻伯,其中外表面为0.05(而KW),内表面为0.11(m2K.W).2.0.10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averagehea1.trans
20、fercoefficientofenve1.ope考虑热桥的影响后,屋面或不同朝向外埔等外围护结构(不含门窗)的传热系数.2.0.11热惰性Iherma1.inertia受到波动热作用时,材料层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用热情性指标(D)来描述。单一均质材料层的热情性指标:D=R.S(2.0.11-1)式中:D材料层的热情性指标,无量纲;R一一材料房的热阻(m2KV);s材料的蓄热系数W(11K)。多层匀质材料层组成的闱护结构平壁的热情性指标:D=D1+D,+.+D(2.0.11-2)式中D1,6Dn一一各以材料的热情性指标,无量纲,其中实体材料层的热情性指标应按本标准公式(2。Ii-I)计算,封闭
21、空气层的热情性指标应为零.2.0.12平均热情性指标averagetherma1.inertiaindex考虑热桥的影响后,屋面或不同朝向外墙等外困护结构(不含门窗)的热惜性指标。计算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二(三)向非匀质更合围护结构的平均热惰性指标时,应先将非匀历史合围护结构沿平行于热流方向按不同构造划分成若干块,再按下式计算:万=4-(2.0.12)式中一一非匀质包合围护结构的热情性指标,无量纲:Af,42,4,i平行于热流方向的各块平壁的面积(mD:D1.D:D一一平行于热流方向的各块平壁的热情性指标,无星纲,应按本标准公式(2.0.11-1)计算。2.0.13输送能效比(ER)rat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公共建筑 节能 设计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