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ECS G_D72-01-2023 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docx
《T_CECS G_D72-01-2023 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ECS G_D72-01-2023 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T/CECSG:D72-01-202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StandardofChina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HighwayTunnelWaterproofingandDrainage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IssuedbyChina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
2、rHighwayTunnelWaterproofingandDrainageT/CECSG:D72-012023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实施日期:2023年10月01日人员未通痛版松股修偃公司北京标准类Sh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标准名称:公路罐道防排水技术规程标准编号:T/CECSG:D72-01-2023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责任舜源李沛责任校对,孙国靖宋佳时责任印制:张凯出版发行: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OIl)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网址:http:/WWW销售电话:(010)5975797
3、3总经销I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部印刷: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开本:8O123O1/16印张:6.5字数:137千版次:2023年11月第1版印次:2023年11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151144596定价:70.00元(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1591号关于发布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健标协字2016084号)的要求,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经协会公路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G:D
4、72-012023,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84号)的要求,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制定工作。编写组在总结公路隧道防排水建设技术和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足公路隧道防排水结构安全、性能可靠、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的要求为目标,完成了本规程的编制工作。本规程分为11章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调查、5防水、6排水、7截水、8堵水、9特殊
5、环境防排水、10施工排水、11渗漏水处治,附录A防水系统检验表、附录B明挖隧道的接缝防水构造、附录C暗挖隧道的接缝防水构造、附录D辅助通道的接缝防水构造。请注意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基于通用的工程建设理论及原则编制,适用于本规程提出的应用条件。对于某些特定专项应用条件,使用本规程相关条文时,应对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归口管理,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本规程日常管理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
6、路8号;邮编:100o88;电话:010-62079839;传真:010-62079983;电子邮箱:shc),或李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邮编:400067;电子邮箱:364842342),以便修订时研用。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吴梦军主要参编人员:李科肖博吴胜忠余顺王永利程勇王建华王道良曹昌权王秒主审:李志厚参与审查人员:李春风聂承凯万明富李信臻李玉文杨其新张学富付刚王兴彬吴有铭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1.1 术语21.2 符号33 基本规定44 调查64.1 一般规定64.2 勘
7、察及资料收集64.3 资料综合分析与编制95 防水105.1 一般规定105.2 防水层材料105.3 防水层设计135.4 防水层施工145.5 防水层检验175.6 防水混凝土原材料185.7 防水混凝土设计205.8 防水混凝土施工215.9 防水混凝土检验225.10 接缝防水材料235.11 接缝防水设计245.12 接缝防水施工265.13 接缝防水检验275.14 特殊结构隧道防水276 排水316.1 一般规定316.2 材料316.3 洞口与明洞排水326.4 衬砌排水356.5 隧道内排水376.6 路面排水4016.7 附属结构排水406.8 排水处理436.9 排水施工
8、436.10 排水工程检验457 裁水477.1 一般规定477.2 洞口截水477.3 地表截水478 堵水498.1 一般规定498.2 注浆材料498.3 注浆设计518.4 注浆施工558.5 堵水检验589特殊环境防排水601.1 一般规定601.2 岩溶601.3 侵蚀性环境隧道621.4 黄土631.5 膨胀性围岩631.6 寒区641.7 局地温6710 施工排水6910.1 一般规定6910.2 顺坡、反坡排水6910.3 钻孔、释能降压排水7010.4 辅助坑道排水7110.5 应急排水7311 渗漏水处治7411.1 一般规定7411.2 处治材料7511.3 处治设计7
9、611.4 处治施工7811.5 处治检验80附录A防水系统检验表82附录B明挖隧道的接缝防水构造86附录C暗挖隧道的接缝防水构造89附录D辅助通道的接缝防水构造93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951总则.o.为规范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做到结构安全、性能可靠、绿色环保、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以钻爆法为主的公路隧道的防排水设计、施工和处治。1.0.3公路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1.0.4公路隧道防排水应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1. 0.5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1
10、.0.6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施工及过程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1隧道防排水waterproofinganddrainageoftunnel包括隧道防水和排水,隧道防水是防止隧道渗漏水而采取的工程措施,隧道排水是在隧道内外设置排水设施,排放、疏干或减缓隧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2.1. 2隧道截水cuttingoffoftunnelwater为防止隧道外部水进入隧道内,设置的拦截洞外水的工程措施。2.2. 3隧道堵水tunnelwaterplugging为减少地下水进入隧道内而采取的对地层以注浆为主的工程措施。2. 1
11、.4分区防水waterproofpartition采用环向背贴式止水带,将衬砌背后区域划分为逐个独立分区,各区域之间水不能串流互通的一种防水形式。2.1. 5防水等级waterproofgrade根据地下工程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和结构特点等要素确定的防水保护功能的级别。2.1.6喷涂防水spraycoatingmethod包括涂层法和喷射法,将防水砂浆、防水涂料等材料,采用涂抹或喷射工艺封闭渗水的方法。2.1.7盲管blindditch为疏导衬砌背后积水,减少洞内漏水,降低静水压力,降低隧道区地下水位,在隧道外围设置的排水设施。2.1.8边沟sideditch设置在隧道内道路两侧,用
12、于路面排水的纵向排水沟。2.1. 9中心水沟centralditch设置在隧道内路面以下,用于汇聚围岩排水的纵向排水沟。2.1.10 注浆grouting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能胶结、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体的裂隙或孔隙,以改善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防渗、止水效果的工程作业活动。2.1.11 预注浆pre-grouting在开挖前为堵塞水流、加固围岩进行的注浆,可分为工作面预注浆和地面预注浆。2.1.12 深埋水沟deepditch设置在隧道底部,在冻结线以下,为避免水沟内水冻结而加深埋置深度的水沟。2.1.13 泄水洞draincavern在隧道附近利于排水的位置设置的排水专用隧洞。2
13、. 1.14止水法waterstoppingmethod对发生渗漏水部位混凝土结构进行开槽、充填止水材料,必要时对渗漏水裂缝进行注浆止水的方法。3. 1.15导水法waterdiversionmethod在衬砌内部或表面设置导水设施,将渗漏水引至排水系统的方法。2.2A过水断面面积;I水力坡度;n沟壁粗糙系数;Q排水沟泄水量;Q注浆量;R水力半径;V被加固的岩土体体积;V排水沟平均流速;地层填充系数;浆液损失系数;/过水断面湿周;地层孔隙率。3基本规定3.0.1隧道防排水应综合考虑地下水的来源,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和环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防排水措施应便于维修管养。3.0.2高速公路、一级
14、公路、二级公路隧道防排水应满足下列要求:1拱部、边墙、设备箱洞、地下风机房、配电房不渗水,路面无湿渍。2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3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3.0.3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隧道防排水应满足下列要求:1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设备箱洞、地下风机房、配电房不渗水,路面不积水、不淌水。2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3.0.4公路隧道的防排水形式,应考虑赋水条件、环保要求、施工水平和经济等因素综合确定。对地下水环境有较大影响、地层沉降限制要求严格的工程,宜采用全包防水形式;外水压力较大时,宜以堵水为主,限量排放;外水压力
15、较小时,宜采用半包防水形式。3.0.5当隧道内地下水排放引起地表水减少、地表沉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时,宜对围岩采取堵水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排放。3.0.6公路隧道的防水应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除根据防水等级确定混凝土设计、施工参数外,尚应注重衬砌结构对工作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性,控制裂缝宽度。3. 0.7对于富水区段,可采用分区防水技术,确保防水层局部损伤后地下水不发生纵向串流。3.0.8公路隧道的排水系统,应根据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采取防淤积、防堵塞、防冻结措施,并提高其可维护性。洞外排水应服从保护环境、防止次生灾害的总体要求,采取防污染、防水土流失和防其他公害的措施,且不得对相邻
16、工程、构筑物、农田等产生冲刷。3.0.9防排水工程所用材料进场使用前应检验合格,上道工序施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0.10公路隧道施工期间的防排水,应保护环境、保障安全、方便施工、避免灾害。3.0.11既有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应遵循“满足使用功能、保证结构安全、提升运营环境”的原则,采用成熟、简易、实用的工程技术,不宜对既有结构物与防排水体系产生弱化、破坏,减少对隧道运营的影响。4调查4.1 -A三4.1.1 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勘察应包括施工前勘察和施工中勘察。4.1.2 施工前勘察可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基本查明地下
17、水类型、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及其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等。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分段预测涌水量和静水压力,评价地下水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评价隧道建设对隧址区环境的影响。4.1.3 施工中勘察应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表及地下水环境监测为主,勘察内容和范围应满足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需要。4.1.4 对于岩溶发育区、水文地质复杂、水环境保护要求高的长和特长隧道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应在收集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其他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可与工程地质勘察合并进行。4.1.5 水文地质勘察专题应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外水压力、水源分布特征,评估施工过程中突水涌泥的风险等级,分析
18、评价工程活动对隧址区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为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4.1.6 勘察过程中,应根据隧道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环境特征、施工条件进行,立足于安全施工、保护环境、保障工期和防止重大灾害。勘察资料应齐全、准确,满足各阶段设计需要。4.2 勘察及资料收集4.2.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以调绘为主,应为选择轴线方案提供水文依据,基本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1气象资料:隧址区历年气温变化情况、降雨、降雪和蒸发量及地层冻结深度等,其中降雨量、降雪量应调查多年年平均值、月平均值及极端值。1.1.1 地形及水文资料:地形地貌、地表水系、径流条件、池沼、溶蚀现象等。1.1.2 资料:隧址
19、区的地层岩性,特别是不同岩性的接触带、断层带、向斜和岩溶发育带等富水带位置及其分布范围,各类岩层风化带及风化带厚度。1.1.3 初步设计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包括调绘、勘探和试验,应为轴线布设、隧道结构、辅助坑道与防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水文依据,基本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1岩体的地质构造、岩层走向及倾角、裂隙、孔隙率、软弱岩层力学特性、岩溶发育特征、洞口滑坡等。2隧道区域人文活动资料:人口分布、生产生活用水、农业水利灌溉情况、水资源保护等。3隧道影响宽度内有地下水露头(井、泉州寸,查明地下水类型,水量、水质,地下水动态变化,泉的成因及动力特征。4含水地层及不透水地层的特征和分布范围、围岩渗透系数、地下
20、水类型、水化学特征、腐蚀性、储藏情况及补给来源、预计流入隧道的水量、主要流向和压力等,并收集抽水试验和水质化验资料。5隧道通过第四系松散地层且下部有承压水时,查明承压水埋藏深度及其水头高度、隔水顶板的岩性和厚度。6隧址区建(构)筑物分布,采空区、已废除的坑道和竖(斜)井口等调查。1.1.4 施工图设计阶段水文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核实并调整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分析和计算成果。2评价地下水对围岩等级、施工掘进和支护措施等的影响。3分段预测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4进行水文地质评价,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预测隧道内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集中涌水段、点的位置,以及对工程的危害程度。1.1
21、.5 对地下水丰富地区的隧道宜开展下列勘察工作:1查明排水路径两侧的不良地质现象,评估其在排水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致灾性。2评估排水通道的行洪安全性,并进行防灾、避灾工程相关勘察。3评估排水下游环境、既有建(构)筑物、相邻工程的安全性,并进行防护工程勘察。4预测施工中突水、突泥的可能性及其模式,评估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表水漏失等危害施工、运营安全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意见。1.1.6 隧道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孔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孔应根据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布设,宜重点布设在下列_7_地段:1)断层破碎带、构造复合部位、褶皱轴部、不整合接触带和不同岩性接触带。2)古
22、矿井、古坑道、古河床地段,地表水下汇集地段,山间河谷盆地和洼地地段。3)岩溶暗河发育地段的物探异常段(点)。2隧道地质勘探钻孔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D隧道钻探孔底应至隧道路线设计高程以下不小于5叫当隧道位于推测的岩溶水平循环带或钻孔遇暗河、溶洞等不良地质时,应加深至其下5m。2)当遇地下水时,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并采取水样化验,必要时还应进行抽水试验,测定地下水流向、流速和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3)对于地下水环境敏感地区,可利用钻探孔进行施工期间的水文观测。1.1.7 隧道的水质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确定隧址区的地下水水质和水化学类型。2对地下水水质复杂地区,应分区或分段确定其水质和水化学类型。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ECS G_D72-01-2023 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程 G_D72 01 2023 公路 隧道 排水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2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