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戴锦华讲座雪国列车.docx
《5.24戴锦华讲座雪国列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4戴锦华讲座雪国列车.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24戴锦华讲座今日我们的世界出现两种极端状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重。从轻起先。韩国历史上第一部英语大片,全球化时代一个一般的世界奇观。新的奇观,很少有一个亚洲国家来制作这么一个科幻电影,被认为是美国独有的电影样式。 特别的好莱坞,中规中矩的好莱坞,特别成功地复制了好莱坞张弛自如的电影节奏炸裂开,溢出好莱坞模式、价值表述。 观影意义转折点。使我意识到必需瞩目于韩国,他的文化路径何以与中国电影有如此的不同;同时也成为一个坐标,让我去反观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路径及其可能,警醒和反思的参数。选取了一个欧洲的文本,当这个故事进入电影,最终保留的是基本叙事框架和前提。大灾难永不停止的列车
2、,最初构思保留。很难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原作与电影意义上的比较 卡通改编成原作并不罕见,浩大的动漫工业对于电影工业的影响也持续几十年,动漫已经成为前沿,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样式。 代际文化的区隔有时是有意义的,有时没有意义。20世纪60年头才被创作,并不是那么天经地义与生俱来,但有时它的探讨特别有意义 为什么这样代际又是有意义的?-中国有这个须要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历史上全部样式的革命,革命作为一种激变的形态,所造成的是对日常生活摧毁性的重构。是因为不同的代际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生态、历史结构、成长阅历,-而且完全不同的文化食粮喂养了不同历史时代生长的人们。已经是
3、一个颇为悠长的有脉络的线索。更重要的不仅仅是动漫故事成为原本,更重要的是故事片以真人表演、写实特征与动漫世界的相遇。整个视觉语言的冲击。是在于电影故事片起先尝试视觉语言,用这个去创建、呈现卡通式的视觉呈现。三次元对二次元的仿照,平面的、线条的、不以人的视觉常规为依据的视觉表象和风格比如说黑夜传闻,卡通效果,好玩的视觉特征雪国列车没有极端刻意凸显这种追求。尾车空间里有意识地通过机位的选择,突兀、怪异的选择,相对黑白化的色调基调,后期对于胶片、数码的处理,由此获得不一样的卡通视觉效果。构造了一些夸张性的段落,以此获得卡通式的视觉效果和叙事风格。.梅森总理要求运用浓重的约克逊腔调,戏仿撒切尔夫人。强
4、权统治者(撒切尔在精神上摧毁戈尔巴乔夫,从而引爆社会主义阵营),强化独裁、暴敛、色厉内荏的风格。导演拒绝了把她更为卡通化.占据供水车厢,和斧头帮的血腥对决,到如火如荼的时刻,突然倒计时 教堇车厢,作者、导演、编剧特别有意识地把它设计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洗脑机器,刀拿出来的时候影片清楚反转。动漫的改编、由来,是作为商业电影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去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元素。另外一个元素,大家的共识。基本的设置,商业性所在,他有意识把电影叙事结构仿照了嬉戏。仿照了电玩的先在设置。雪国列车,元世界,元社会。给嬉戏式的设置供应便利条件 嬉戏中不断突破障碍走向目标的过程,而且故事一起先就设定了嬉戏性的规定,短短几秒
5、钟内突破四道车厢。特别详细的嬉戏性规定 嬉孟和电影的相遇,吸引及呼唤。嬉戏式的,与主子公合二为一的,充溢认同感的过程,代入的。事实上设置了几个基本关口- 第一关- 其次关,遭受斧头帮,喜剧性的;漫长的黑暗隧道,人物造型是怪诞的,夜视镜。一边倒的斩杀,通关方式是火炬反击,俘获梅森- 第三关,第四关- 第五关,franco兄弟,镇压机器的肉身形象。- 权力中心,火车的动力和最高权力所在。 这部影片另外一个重要结构方式和商业性诉求,观众可能获得观影快感的由来,与今日主导型的大众文化形态嬉戏。 可以把电影看得很重,也很轻。然后打通全部的关口走向通关。全部这些元素并不新,完全不意识到这些,而把它视之为好
6、莱坞动作片。 我看到的第一步非西方国家制作的如此惟妙惟肖的好莱坞动作类型,比如香港动作,以至于很难kungfu.与好莱坞那样操控和把握叙事节奏不同,最典型的香港动作从头打到尾,武术指导的事情 好莱坞形成有效的叙事模式,可供不断的再生产的模式,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始终张弛有度,动作戏,情感戏,直到最终三分之一构成好莱坞独有的情节团块。独有的最终一分钟营救通常占至U三分之一。 惊心动魄的,好莱坞肯定不能容忍的,关于吃人,无所谓的人性底线。主子公起先承认他是一个吃人者,这种惨烈程度这个时刻被披露。特别奇妙的埋伏下故事悬念和电影伏线。 第一场戏,两个最关键的意义。成功把留意力引开,把伏线变为最终动力爆发的
7、依据,大家领取食品螳螂糕,找寻吉米,充分的空间呈现孩子的可爱和母子情深。这个元素将成为最终引爆大结局的重要依据 另外一个元素,吉米的蟾螂糕里埋藏隐私。红色字条变成锦囊秘笈,它从哪里来?故事一次次成功凸显这条线索又遮挡,因为我们的留意力被引开,影片剧情最重要的推动力 编剧、导演的细心构制,许多重要叙事发生在影屏之外。.韩国导演制作的,以全球观众为诉求的,商业大片.很难遭受单一类型的影片,全部影片都是类型的混搭、嫁接、拼搭。动作片、嬉戏、动漫、科幻,。科幻是战后好莱坞,最重要的冷战叙事类型,这个类型也最困难定义。雪国列车,台湾翻译成“末日列车”,2012年所引动的末日电影狂潮中的一部。但再往前一部
8、,它是一个特别好玩的末日故事,后末日故事。末日不就是一切的终结,但是许多末日故事不是关于我们遭受末日,而是末日之后。这部电影更好玩的地方,不仅仅是末日故事,更是末日的末日,后后末日的故事。雪国列车的倾覆,微缩原社会的颠覆。 前三分之一部分,卡通式的单色调,线条性的,特别规构图的。一一黑色电影,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好莱坞也是欧洲电影类型 回到科幻,黑色电影的科幻化,科幻电影的黑色化,赛的朋克 但是几乎都是来自战后文化工业最具症候的电影样式,不同的视觉样式和视觉风格。那么我们回到影片自身,根据原来动漫的规定,1001节,10000名乘客。这个原社会,微缩的封闭的空间中人们的生存是两极化的。
9、.封闭性,原社会性使他不行避开地带有寓言特征。这就是世界,这就是人类。制作了26节20米长的道具车厢,长达500米,巨型空间。导演还有许多的不满意,许多的狂想。电影中,这个两极化社会凸显了在其他文本影片中被稍微触及到,又特别灵敏地躲开的事实。比较2012,这样的前提下进行诺亚方舟的设置,在2012中不断宣称诺亚方舟持续人类物种的种子,所以须要选择精英以保养人类,同时10亿美元买一张票。精确的、轻轻的触及,快速地闪身离开一一好莱坞。因为我们被他核心价值吸引,家庭。这样,这个影片触遇到的主题就被闪开。1994,后现代杂志。后现代玩笑,NASA,这是真的。拥有金钱,还为子孙后代买到求生的座位。但看2
10、012真的很不耐烦,炸掉整个地球只为了让一个家庭团聚。InCePtion、阿甘正传,都是归来,团聚。基本的情节设定和造型空间,什么理由呢,上座的时候买什么舱。一个完全不同的生存可能性就是由票价所确认、区隔,甚至不须要2012中的矫饰“留下人类的种子”(不过也不能完全斥责好莱坞的虚伪,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渐渐接受这样的逻辑,人类精英就是有钱人,有钱人赎买来的身份),只不过雪国列车把这个逻辑揭露,2012将这个逻辑包装在松软的家庭剧里。雪国列车让我们直视并凸显这样的事实我们要吃鸡肉安排不公正,爆发曾经的最为朴实的经济斗争,对生命最同等的朴实追求的革命。 惟妙惟肖复制好莱坞类型.但又肯定不是好莱坞所制作
11、的影片,缘由不在电影形态,而在叙事主题和叙事设定。 影片一起先以字幕形态交代末日发生,后末日时代。 2014.7,类似的灾难与我们并不遥远。拒绝直面的视觉危机,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末日前提。好莱坞电影,末日电影狂潮,有没有类似设定?。曾经60年头末70年头初,末日电影,美苏冷战最终引发核危机,广岛长崎的阴影,军备竞赛造成特别恐怖的核储备量,整个地球毁灭30次。2012年,末日威逼是清楚的,危机意识是清楚的。 毁灭性的威逼描述为人类不行抗拒的力气,一部好莱坞末日小片末日驾临之前给自己找个伴儿,不要让我孤独死去。小行星撞地球,五部,都是相爱的人紧紧拥抱。 末日意识,无所作为的犬儒表述的载体。想象式
12、的救赎和温情疗愈,不给我们详细的解决 雪国列车只设定了温室效应雪国列车还给出一个设定,现代主义逻辑所承诺的无穷轨道,勾画出的玻璃天顶,我们整个历史逻辑、经济发展模式几乎可以看到透亮的天顶,一代人以后我们怎么办?这样的危机状态,某种意义上的公众尝试。但我们为什么不直面他?苟且偷生,片刻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多便利。 当我们面对现代逻辑难以逆转的危机时,仍旧信任现代逻辑能够产生解决方法。瓦格纳格局,毛伤用毛医。不在于环境危机造成,而在于末日的真正发生在于,人们用制造了温室效应的逻辑试图挽回温室效应的危机。 前字幕,高能制冷装置。于是,多么好的逻辑啊,北极熊进入薰衣草的原野,因为冰原溶化。漂亮的童话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24 戴锦华 讲座 列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