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气东送山区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川气东送山区段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气东送山区段施工组织设计.doc(1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及开竣工日期22.2工程自然条件、社会依托描述22.3主要工程量43施工布署64.施工准备工作154.1技术准备工作154.2物资准备154.3施工人员设备准备154.4施工征地及现场准备164.5管理文件及资料175.工程施工方案175.1一般地段施工方案175.1.1设计交底、交桩及放线185.1.2施工作业带清理205.1.3管沟开挖215.1.4管口清理225.1.5冷弯管预制235.1.6组对245.1.7焊接265.1.8连头及碰死口295.1.9三桩埋设工程305.1.10阀室工艺安装施工方案305.1.11公路穿
2、越施工方案345.1.12石方爆破施工方案395.1.13数字化信息录入管理措施415.2山区困难地段施工方案425.3山区段冬、雨季施工方案495.4中小型河流、沟壑穿跨越施工方案515.5管沟回填施工方案555.6油气管道、通讯光缆并行、穿越施工方案565.7地貌恢复、水工保护实施方案595.8补口补伤、防腐层保护方案665.9防腐管运输、布管实施方案715.10施工便道及便桥施工方案735.11水稻田施工方案785.12管道试压方案846质量管理措施917.HSE管理措施998.工期保证措施1258.1计划控制措施1258.2合同控制措施1258.3现场控制措施1268.4施工调度控制措
3、施1268.5综合协调措施1269材料、设备的接、保、检、运措施1269.1材料、设备的检验、接收1269.2材料、设备的拉运1279.3材料、设备的堆放、保管12810文控管理措施与竣工资料编制管理12910.1文控管理措施12910.2竣工资料编制措施132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512.施工平面布置图13512.1施工区域平面图(见附件1)135辅表1:劳动力投入计划136辅表2:计划用于本工程的设备清单137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1.2施工现场踏勘资料1.3相关的法律、法规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1.3.2建
4、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2004)1.3.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90号(1997)1.3.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1989)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49号(1991)1.3.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1.3.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1.3.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1.3.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5月1日实施)1.3.10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1996)1.3.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3.1
5、2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2001)1.3.13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6号(2006)1.3.1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令393号(2003)1.4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1.4.1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1.4.2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951.4.3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70-20001.4.4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 SY/T0429-20001.4.5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管道穿越工程SY/T4104-951.4.6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SY/T4071-
6、931.4.7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19951.4.8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20051.4.9油气输送用钢制弯管SY/T 5257-2004。1.4.10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6-901.4.1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 8923881.4.12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 04132002 1.4.13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 031520051.4.14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套)SY/T 4054-20031.4.15管道防腐层补口绝缘密封性试验方法标准SY/T0074-931.
7、4.1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1.4.1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1.4.1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4.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4.2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4.21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 SY/T 0055-20031.4.22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19961.4.2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JBG 22-871.4.2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4.2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11.4.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8、1.4.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O96-931.4.2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4.2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4.3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9年局部修订)GB8978-19961.4.3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Q/HSE 0001.1-20012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及开竣工日期2.1.1工程名称: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山区线路工程CQDSGD-XL-20标段2.1.2 建设规模、建设地点: 本标段线路全长29.786Km,设计压力为10MPa,管径为1016mm,材质为X70,钢管分1
9、7.5mm、21.0mm、26.2mm三个壁厚等级。本标段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及宜都市境内,线路起点桩号为ECY367-4G,线路终点桩号为EYD018。2.1.3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年4月1日至年6月30日。2.2工程自然条件、社会依托描述2.2.1线路走向本段线路起于长阳试验段终点(ECY367-4G),出偏岩隧道后穿越318国道,在穿越丹水后顺318国道左侧敷设,到ECY367-13号桩穿越318国道、刘家坳,在ECY367-25号桩再次穿越318国道后管道沿公路右侧的半坡敷设至ECY367-50G桩,再次穿越318国道,经白氏坪7组、管线从敬老院、忠武线白氏坪阀室左侧通过,经担子崖到长阳与
10、宜都的交界处(EYD001号桩),经邓家冲、界山岭至白岩铺,管线穿越白岩溪后,经鄢家沱村委会后的缓坡向东北敷设经天坑垴、桂湾沱至张家坪,并在张家坪处穿越大溪沟,之后管线顺马王山北侧向东敷设,在王家坝西向西南敷设至汪家棚,然后管线绕过白洪溪水库直至红花套镇唐家大院,在此接长江盾构穿越。2.2.2沿线自然条件2.2.2.1气候条件本标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雨量充沛但时空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9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75%-85%,冬春季雨量少,常出现冬春干旱、夏秋洪涝及伏旱现象;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5,最冷为1-2月,平均气温1.3-10.7,最热7-8月,平均气温23.
11、4-33.1;11月-2月为降雪期,冬季常有八、九级大风,并伴有霜冻。全年无霜期210至240天,雾日较多,平均为29天,最长55天,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有冬暖夏热秋雨绵,严冬短的特点。与工程相关的灾害性气候是暴雨、冰雹和洪水等。2.2.2.2沿线地形地貌长阳段(ECY367-4G至EYD0-01)大部分地段属于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多为耕地,局部有少量树林。ECY367-25ECY367-50G段线路大致平行等高线敷设。ECY367-51GECY367-46G2桩有小段山间平地,ECY46G2EYD0-01为山间谷地。管道中线最低处位于ECY367-7附近丹水河床。宜都段(EYD0-0
12、1至EY018)所属区域为低山丘陵地貌区,山脉走向、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及地层岩性控制,管道沿线地形较复杂,起伏较大,沿管道走向高程大体上呈逐渐降低趋势。管道沿线主要为耕地,局部有少量林地及桔树。管道中线最高处位于转点EYD0-01附近,地面高程为220.30m(1985国家高程基准),最低处位于转点EYD018附近,高程为60.57m,最大高差159.73m。2.2.2.3沿线工程地质本段地处鄂西南构造溶蚀-侵蚀中低山区,沿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表岩溶地貌较为发育。主要出漏志留系(S)、泥盆系()、石灰系()、三叠系()及白垩系()地层,转点以西地表见少量第四系堆积物,以东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
13、大。2.2.2.4地震资料湖北宜昌市长阳段根据长阳县志记载,本区曾多次发生有感地震,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为弱地震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年版),勘察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设防强度为6度。宜都段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鄂西台褶带,八面山抬褶带长阳台褶东北部,区内主要构造形迹为长阳复式背斜。工作区隶属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较弱的华中地震区江汉地震带内的渔洋关地震亚带,该带地震活动微弱,历史上无中强震记载,年以后级地震次,最大震级为年宜都潘家湾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区地震东峰值加速度为,特征周期
14、,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2.2.5工程难点本标段长阳县境内及宜都市部分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山峰陡峻,管线沿等高线有两种敷设形式:管道沿等高线垂直敷设,陡坡度30-45度,坡长5080米不等;管线沿等高线平行,坡度2535度。以上两种地形,对于设备、人员的顺利施工及安全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山区石方段以特坚石、次坚石、普坚石为主,山区、沟谷纵横。此外,本标段内穿越318国道6次,穿越中型河流3次(丹水河、白岩溪、大溪沟),318国道为湖北省内主要交通干线,车流量较大;丹水河、白岩溪、大溪沟均属清江一级支流,水面较宽,水深在1.53.5m之间,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将山区段及穿越段管线施工做
15、为本工程的难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正式施工时,将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控制。2.2.2.6沿线交通及社会依托情况长阳段白氏坪(ECY367-4G至EYD0-01)段管道线路基本上与318国道通向展布,并多次穿越318国道,其余线段沿线均分布有乡村级公路与主干公路相通,村级公路需修整扩宽后可供施工车辆运行。宜都段(EYD0-01至EY018)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境内,转点EYD0-1-EYD018之间。本段线路除转点EYD3-30-EYD3-31之间G318国道较近,其余地段一般距离G318国道较远,只能依托乡间碎石路进行管道及设备运输,交通条件较差。该段地处长阳县、宜都市境内,社会依托较好,生活
16、供给点可选择长阳县或宜都市。2.3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下表: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线路km29.7861直管段组装焊接直缝管安装101621mmkm2.383直缝管安装101617.5mmkm17.523螺旋管安装101617.5mmkm3.014直缝管安装101626.2mmkm0.1542冷弯管制作安装冷弯管制作安装101617.5mm个296冷弯管制作安装101621mm个54冷弯管制作安装101626.2mm个43热煨弯头安装个热煨弯头安装101621mm个348热煨弯头安装101626.2mm个57热煨弯头安装101630.4mm个3二穿跨越工程1中型河流穿越处323
17、18国道穿越处63沟渠、水塘穿越处554机耕道穿越处225与忠武线交叉处11三挖方1石方m3236942土方m3四管沟回填1筛细土回填m39240.92原土回填m3五水工保护1浆砌块石、片石构筑物m3165002DN1000混凝土加重块套11443编织袋条46000六线路截断阀室座1七清管试压km29.786八标志桩1管道标志桩个2352警示牌个36九房屋拆迁户16十移三杆根25十一非爆破开挖长度m19803施工布署3.1施工组织模式为保证承担标段内的全部工程量在规定的工期范围内完成并达到合同规定下的各项要求,根据本标段线路施工的实际特点,结合我公司承建其他长输管道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充分
18、突出精干高效,管理顺畅的项目运作模式,我们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全权组织、协调、管理施工各要素的项目经理部,通过项目经理部的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使下设的各施工处将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各项要求如实地实施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以达到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各项要求。3.1.1项目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如下:3.1.2项目管理层设置3.1.2.1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3人、总工程师1人,对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3.1.2.2项目管理层下设四个部门,各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施工处实施监督与管理。四部为:施工协调部、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和经营
19、管理部。3.1.3作业层设置本标段线路实长29.786km,根据我单位以往在西气东输14B标段、陕京二线第2标段1016输气管道山区段施工经验,每个施工机组日平均焊接工作量5道焊口,每月实际施工日期按22.5日计算,线路完成主体施工工期计划为10个月,即年5月至年2月,通过下式计算可得出所需机组数量:即机组数量=线路实长/(机组日焊接量平均管长月施工天数施工工期), =29786/(511.522.510)2.3由于本标段内有近12公里的耕地段,为确保近早完成耕地段施工任务,项目部在测算后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将本段投入施工机组数量调整为2个,为便于管理项目部设置两个管道施工处,分别管理两个施工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气东送 山区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