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7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省某某医院新建病房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 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1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1.3 基坑周边环境概况31.4 基坑支护方案概述41.5 编制依据51.6 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62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设备和工器具的选型配套、工程进度62.1 施工工艺及流程62.2 施工主要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92.3 施工进度112.4 施工现场布置113 项目组织及人员调配计划113.1 项目组织113.2 人员调配计划及岗位职责124 材料计划134.1 计划材料用量134.2 材料采购与使用计划134.3材料计划保证措施144.4 其它方面计划
2、155 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165.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165.2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215.3 降水(减压、观测)井施工工艺235.4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255.5 冠梁施工工艺325.6 支撑浇筑施工工艺345.7 支撑拆除施工工艺416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技术措施436.1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436.2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446.3 工序验收标准497 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技术措施507.1 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507.2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528 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技术措施598.1 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598.2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599 确保工期的组织技术措施619
3、.1 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组织措施619.2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6310 冬季施工措施6310.1 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6310.2 主要施工措施6410.3 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防火措施6611 应急预案6611.1 应急材料、队伍准备6611.2 支护结构出现险情的应急措施6711.3 截水帷幕出现险情的应急措施6711.4 道路开裂、坍塌预案6811.5 停电预案措施6811.6 质量事故的应急预案6811.7 土方施工中的应急措施6812 其他69附图一:总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二:施工平面布置图1 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1.1 工程概况某某省某某医院新建病房楼工程位于某某省郑州市省某某医院院内,
4、南靠22层病房楼,西接经三路、北邻黄河路、东依经二路。本工程由某某省某某医院投资兴建,郑州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设计,建筑总高度90.6米,地下2层,地上23层,建筑面积11.86万平方米,框剪结构,基础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我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任务。本基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4m,南北宽约77m,基坑总面积约11000m2,基坑周长约452m,开挖深度13.75-14.1m。场地较平坦,场地平均相对标高为-1.600,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4.579m。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某某省有
5、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完成,根据勘察报告(详勘),由上而下地层情况为:第层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成分为混凝土块、砖渣、碎石块及粉土等建筑垃圾。层底埋深0.503.30m,层底标高97.19100.09m,层厚0.503.30m。第层 粉土(Q4al)褐黄色,湿饱和,稍密。土质均匀。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无韧性,局部砂感较强。层底埋深2.905.20m,层底标高95.2197.57m,层厚1.204.00m。第层 粉土(Q4al)褐黄色,饱和,稍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无韧性,见少量贝壳碎片。层底埋深5.107.90m,层底标高92.7294.95m,层厚1.1
6、03.70m。第层 粉土(Q4al)灰褐色,饱和,稍密,土质不均匀。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无韧性,粘粒含量较高,见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7.109.20m,层底标高91.2993.53m,层厚0.803.20m。第层 粉土(Q4al)灰色,饱和,稍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均匀,含零星螺壳碎片。层底埋深9.7013.00m,层底标高87.6290.93m,层厚1.504.00m。第层 粉土(Q4al)灰色,饱和,稍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粘粒含量稍高,见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0.5013.70m,
7、层底标高86.8089.91m,层厚0.502.50m。第层粉土(Q4al)灰色,饱和,中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含零星螺壳碎片,砂感明显,见铁锰质斑点。层底埋深14.1017.20m,层底标高83.4286.27m,层厚1.605.40m。第层 粉质粘土(Q4al)灰色、灰黑色,软塑状态,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偶见螺壳碎片和腐烂植物根。层底埋深15.3022.60m,层底标高77.8985.09m,层厚0.305.90m。第-1层 粉砂(Q4al)灰褐色,成分以长石、石英,及其它少量暗色矿物为主,砂质不均匀。饱和,稍密。层底埋深16.30
8、19.40m,层底标高81.2283.92m,层厚0.501.20m。第层 粉砂灰褐色,成分以长石、石英,及其它少量暗色矿物为主,砂质不纯。饱和,中密。层底埋深20.2023.60m,层底标高76.7980.04m,层厚0.804.60m。第层 细砂(Q4al)褐黄色,成分以长石、石英,及其他少量暗色矿物为主,上部砂质不纯,下部砂质较纯,分选性差,局部为中砂,饱和,密实,见零星小姜石。层底埋深28.3029.70m,层底标高76.5477.64m,层厚7.008.50m。第层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湿,硬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铁锰质斑点,钙质结核13、含量
9、15%30%左右,局部钙核富集。层底埋深33.4035.40m,层底标高68.7670.94m,层厚4.407.30m。第层 粉土(Q3al+pl)褐黄色,湿,中密,无摇震反应,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粘粒含量较高,见铁锰质斑点,钙质结核12、含量10%20%左右。层底埋深36.7040.40m,层底标高59.7363.09m,层厚1.805.50m。第层 粉质粘土(Q2al)棕黄色,湿,可塑硬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铁锰质斑点,钙质结核13、含量15%左右。层底埋深43.0045.20m,层底标高54.8457.25m,层厚2.606.00m。第层 粉土
10、 (Q2al)棕黄色,饱和,中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低韧性。见铁锰质斑点,钙质结核13、含量10%左右。层底埋深47.8050.90m,层底标高49.4151.92m,层厚4.306.80m。第层 粉质粘土(Q2al)棕黄色,湿,硬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铁锰质斑点,钙质结核13、含量20%左右,局部钙核富集。层底埋深56.5058.20m,层底标高41.8343.87m,层厚5.909.20m。 第层 细砂(Q4al)褐黄色,成分以长石、石英,及其他少量暗色矿物为主,砂质纯净,饱和,密实,见零星小姜石。该层未揭穿,最大钻厚3.60m。场地内未
11、发现有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亦未见古墓和土洞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埋藏物。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03.0m,平均2.5m;变化幅度为1.01.5m。在勘探深度内含水层分为两层,即上层的潜水和下层的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于19.0以上的粉土中,属弱透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地表蒸发;承压水主要赋存于19.0m以下的粉砂、细砂中,该层富水性好,属强透水层,具有微承压性,与上部潜水有一定水力联系,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潜水越流补给,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1.3 基坑周边环境概况1.3.1 基
12、坑东侧地下室基坑支护内边线距食堂及洗礼部约2.84.6m,距经二路约30m,食堂及洗礼部为13层建筑物,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基础底板标高-1.80m,埋深约1.5m。1.3.2 基坑南侧地下室基坑支护内边线距已建病房楼约2.78.4m,已建病房楼高22层,下为400x400静压方桩,桩长约13.518m,桩筏基础,基础底板标高-8.500,基础埋深6.9m。新建病房楼与已建病房楼之间采用管廊相连,管廊底标高通老病房楼,并连通新建病房楼地下一层区域。1.3.3 基坑西侧地下室基坑支护内边线距污水处理站约13.715.2m,距经三路约36m。1.3.4 基坑西北角地下室基坑支护内边线距89层省眼科
13、研究所约9.724m,距黄河路约36.8m。省眼科研究所基础为800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22.3m和18.2m,桩顶标高-2.80m和-2.90m,基础埋深约2.5m。1.3.5 基坑北侧地下室基坑支护内边线距34层北病房楼约918.8m,距黄河路约36.8m。北病房楼为条形基础,基础底板标高1.80m,基础埋深约1.5m。 1.3.6 基坑南侧有一条污水管道,在基坑与南病房楼之间,施工时改道。其余施工场区内的管道及线路等建设单位已改道或正在改道。1.4 基坑支护方案概述 本基坑采用板式围护加两道支撑的支护方案。 1.4.1 基坑围护桩设计基坑A区段、B区段、B区段、C区段、D区段、D区段、E
14、区段、E区段、F区段均采用10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23.1-29.4m。 1.4.2 水平支撑设计 基坑采用“角撑+对撑+边桁架”的支撑形式,水平支撑参数见表1:支撑截面参数。支撑截面参数表 表1支撑中心标高(m)圈梁(mm*mm)角撑及对撑(mm*mm)连杆(mm*mm)第一道水平支撑-4.6001200*800900*800700*700第二道水平支撑-11.4001300*8001000*800800*7001.4.3 竖向支承系统支撑立柱采用4L14014型钢格构立柱,栈桥或挖土平台下采用4L16016型钢格构立柱,截面为470470,其下设置立柱桩,立柱桩为800钻孔灌注桩,型钢
15、格构立柱在穿越底板的范围内需设置止水片。由于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部分立柱桩为工程桩。主出土口西门、东门(一层出土),北门作为次出土口。1.4.4 隔水帷幕设计基坑东侧北部采用1000700单排高压旋喷桩止水,东侧南部采用600400双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基坑南侧采用1000700双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基坑西侧及北侧场地采用600400双排旋喷桩止水。新老楼之间管廊采用1000700高压旋喷桩止水。1000700旋喷桩采用三重管施工工艺,600400旋喷桩采用单重管施工工艺,每立方水泥掺量660Kg。1.4.5 降水设计基坑采用管井降水。管井成孔直径700,井管外径450mm、内径为350mm,井深
16、24m,滤管长度为19m。共设置22眼降水井(减压井),回灌井兼观测井10眼。1.4.6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2:基坑支护设计工程量表。 基坑支护设计工作量表 表2工作内容直径(mm)桩数(棵)桩长(m)理论砼量(m3)系数1.0备注支护桩100035623.1-29.47173.8基坑周边立柱桩8005127678.4坑内,另29根工程桩兼用高喷桩100059019.5、9.7、7.78832.11基坑周边高喷桩600194519.56436.49基坑周边疏干降水井回灌井70032井深24m/疏干井22眼、回灌井10眼冠梁混凝土约398m3截面尺寸1.100.80土方混凝土约m3一层约
17、37400 m3二层74800 m3三层41800 m3圈梁对撑、角撑混凝土约4000 m3第一道撑:圈梁截面积1.20.80,撑截面积0.90.80,连系梁截面积0.700.70;第二道撑:圈梁截面积1.30.80,撑截面积1.00.80,连系梁截面积0.800.701.5 编制依据1.5.1 编制的有关资料 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评审意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5.2 施工规范、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18、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 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质量目标:合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新建 病房 基坑 支护 工程施工 组织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