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方案GDK244+673~GDK247+472(已批复).doc
《路基施工方案GDK244+673~GDK247+472(已批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方案GDK244+673~GDK247+472(已批复).doc(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41.1 编制依据41.2 编制原则4第二章 工程概况52.1工程概况52.1.1工程范围:52.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6第三章 施工总体方案83.1 工区组织机构83.2 总体施工方案83.2.1 总体施工83.2.2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93.2.3 施工阶段组织措施103.2.4 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103.3 路基施工方案11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24.1 阶段工期安排124.2 施工进度指标124.3 施工进度图12第五章 资源配置表135.1 劳动力组织计划135.2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135.2.1 主要机械和小型机具计划135.2.2 主要
2、试验和测量设备计划14第六章 大、小临设施的分布及总体规划166.1 施工便道166.2 施工用水166.3 施工用电166.4 施工测试166.5 内业资料166.6 施工程序16第七章 主要施工方法177.1 CFG桩施工工艺和方法177.1.1 CFG桩施工顺序177.1.2 CFG桩施工工艺177.1.3 CFG桩施工方法177.2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187.2.1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和方法187.3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和方法227.3.1概述227.3.2施工工艺237.3.3一般施工方法247.3.4石方爆破施工方法257.4 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和方法267.5 过渡段施工工艺和方法
3、287.5.1概述287.5.2施工工艺297.5.3施工方法297.6 挡土墙施工工艺和方法317.6.1概述327.6.2施工工艺327.6.3施工方法337.7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和方法347.7.1概述357.7.2施工工艺357.7.3施工方法35第八章 工期保证措施378.1 工期目标378.2 工期保证措施378.2.1 工期保证378.2.2 劳动力保证378.2.3 材料保证378.2.4 机械保证378.2.5 技术保证378.2.6 雨季的施工安排及措施388.2.7 制度保证388.2.8 管理保证38第九章 安全保证目标及措施399.1 安全目标及措施399.1.1 安
4、全目标399.1.2 安全措施409.2 质量目标及措施429.2.1 质量目标:429.2.2 质量措施429.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439.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6第十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4810.1 雨季施工安排4810.1.1 雨季施工准备4810.1.2 雨季施工措施4810.2 防洪渡汛措施49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1.1 编制依据新建铁路吉林至珲春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疑、答疑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有关的文件、法规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高速铁
5、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验收规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J1147-2011)、技术标准、暂规;沈阳铁路局、吉图珲客专筹备组现行的有关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文件;我方对本标段现场周围环境和既有设备的调查资料及获得的相关数据。根据我方的施工能力、技术装备、施工经历和多年来在铁路建设中积累的施工经验。1.2 编制原则严格遵循新建铁路吉林至珲春段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遵守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及国家现行的合同、环保等法规。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特点,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配齐所需
6、资源,确保安全、质量、工期作为施工重点。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精良的设备,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建立严密的施工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体系,按照目标管理、精心策划、全程监控、严格考核四个阶段组织施工,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质量要求,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验交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以点带面样板引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及检测手段,发挥本企业的技术设备优势,确保安全、优质、降造、高效、合同目标实现。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范
7、围:本单位工程位于吉林省龙井市境内,跨越老头沟镇的金佛寺村和泗水村。在新建吉图珲客专JHSK-1标段承担GDK244+673-GDK247+472段的施工,共2019.15m的路基(挖方、填方、路基防护、加固及附属等)土建工程。2.1.2 设计概况铁路等级:客运专线,铺设无缝线路。正线数目:双线。时速:250kmh。2.1.2.1主要技术标准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500m,困难地段3500m。限制坡度:20。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2.1.2.2 横断、平面图设计2.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1.2.1 地形地貌本段位于龙井市老头沟镇金佛寺村和泗水村,地形地貌主要是
8、山间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347379米,相对高差约为32米,山坡自然坡度525,地势稍有起伏,局部起伏较大。2.1.2.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第四系全新统坡洪基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有少量砂粒及砾石,级普通土,0=180kpa。白垩系下通大拉子组。全风化砂岩:青灰色,结构构造已破坏,岩芯呈砂状及碎块状,级硬土,0=200kpa。强风化砂岩:青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粗粒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芯呈碎块状,级软石,0=350kpa。强风化安山岩:青灰色,成分以辉石斜长石为主,岩芯呈块状,级软石,0=400kpa。弱风化安山岩:青灰色,成分以辉石斜长石为主,岩芯呈块状,级次
9、坚石,0=800kpa。2.1.2.3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主要为山间泉流,多分布于沟间,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大,主要沿地表径流及部分沿冲积层中的孔隙与基岩面向下渗流及排泄。地下水:桥址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基岩裂缝水两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第四系全新统碎石类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基岩裂缝水:强风化安山岩裂缝较发育,储存有少量的基岩裂缝水,水量贫乏。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层顶深度为0.7-17.2米,水位高程337.58369.26m。按照水质分析结果,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沿线处严寒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10、6.0,极端最高气温为37.7,极端最低气温为-29.2,最冷月平均值为-16.5,年平均降水量为5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852mm。根据历年气象和调查资料,本施工区段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68m。2.1.3 主要工程量 类别序号mtm备注1挖方2432272填方1530563钢筋1658.4854土工格栅110245M10砂浆2156C15片石砼487C20砼878C20钢筋砼59959C25砼1439210C25钢筋砼14611C30砼58312C30钢筋砼208313C35砼188614C35钢筋砼1069915CFG桩基3021916碎石换填3199本单位区间路基填方最高17米
11、,最低0.7米,平均为8.85米。路基挖方最深25.8米,最浅8米,平均16.9米。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线路中心向两侧设4%横向排水坡。当路基面曲线外侧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路基为硬质岩石路堑或级配碎石的路基,其路基面为平面。路基基床总厚度3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7m,底层厚度2.3m。由于本工程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路堑最大挖深达25.8 m,路堤最大填高17m。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桩板墙、C25预制空心砖拱形骨架护坡、锚杆框架梁等措施进行加固和防护。第三章 施工总体方案3.1 工区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工区下设路基作业工区,路基工区主任由工区副经理兼任。主要管理、技术人
12、员配属表序号名 称人数备 注1工区副经理1兼路基工区主任2工区技术主管23技术人员12路基技术员2人,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工5人,机械工程师1人,试验检测人员1人,内业管理1人,施工调度1人。4安全人员2总负责1人,安全员1人。5质量人员2总负责1人,质量员1人。6物资设备人员2总负责1人,物资设备1人。7环保人员1环保人员1人8综合办公室1综合管理1人合 计223.2 总体施工方案3.2.1 总体施工根据本单位工程工点分布状况和现场踏勘收集的资料,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和我方施工队伍的专业经验,充分利用当地的既有公路交通、通讯、电力等有利资源,迅速展开施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平行组织施工,加快
13、本段工程施工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改移道路施工,确保施工绝对安全的同时,保证既有道路畅通。开工前先做路基试验段,待检验合格后正式进行路基作业。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质量检测手段,做好全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本段路基工程尽可能合理安排各区段的进场地点,尽量扩大施工作业面,为大型机械循环施工创造条件。在施工初期,有软土路基地段先进行软土路基及基底进行CFG桩进行处理,无软土路基地段,在进行清表及填前处理后展开接续作业,挖方地段施工时要考虑公路改桥地段路堑开挖作业,路堑开挖和路堤填筑同步施工,随时对土方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并综合考虑隧道弃碴的
14、填筑区段及路隧相连的过渡施工,尽量作到“优土优填,劣土还田”。本施工段有涵洞9处,涵洞多为矩形涵结构,考虑到涵洞与路基施工关系密切,涵洞工程施工必须与路基施工紧密配合,为路基填筑的全面展开创造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涵洞排洪的要求,完成的涵洞及时与既有排水系统连接,以形成能力。立交功能的涵洞在既有乡道位置修建的,施工时修建临时便道保证车辆通行。石方路基开挖采用控制松动爆破,以能反铲挖动为原则即可,严禁大药量爆破防止震动边坡,造成边坡不稳定等安全问题。施工完后,我方安排自检验收,并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的统一验收。施工过程中强化“四新”在本标段中的应用与推广,积极响应业主的要求,加强施工检测与试验工作,侧重
15、安全管理,满足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要求,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3.2.2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3.2.2.1施工动员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现行规范、有关本新建铁路的建设标准以及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吉图珲筹备组等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与规定。利用施工准备期间,对全体参建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施工动员普及率达到100%。3.2.2.2 人员、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合同承诺成立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施工人员及物资设备根据合同承诺及工程施工进度需要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要求,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大部分从我方“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化至灌水段项
16、目部”抽调,不足部分从我方其它项目工地抽调。3.2.2.3 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于2011年2月份前陆续进入施工现场。首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分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3.2.2.4 办公设施准备迅速搭建生产生活之临时设施,为迅速开工做好准备。租用当地民房和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人员及先遣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2.3 施工阶段组织措施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强试验检测,依托检测试验室和安全质量部,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和工程试验。为适应本标段工程的高标准要求,确保工程材料质量,满足主要承重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成立统一
17、的检测试验中心,并接受建设单位的认可。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系统,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仪器。配齐仪器设备、配足人员,使施工全过程处于监控状态,能定量评价的绝不定性评价,一切用数据说话,使质量的评价方法更加细化、更加数据化。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评比,奖优罚劣。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逐项分解,编制出各工序、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指导施工。坚持隐蔽工程的检查制度,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制定防护措施;着重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后道工序。及时整理施工
18、技术资料,作好工程日志,全面、科学、准确、及时记录试(检)验资料,完备各项手续,按规定计算、整理、归档。3.2.4 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及时进行场地清理、移交,对成品进行标识,进行竣工测量,并设置竣工测量桩点,为移交工作提供方便。严格执行竣工验收标准;做好竣工预检,待确定全部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后,再向业主申请竣工验收。组织人员配合验收阶段的工作,配合达到验收速度所进行的各项试验、检验工作。3.3 路基施工方案根据本标段的总体施工规划,将本施工段路基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区段。本施工段路基工程计划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开工,有软土路基段先进行软土路基先进行CFG桩处理,无软土路基段进行清表及
19、基底处理,挖方地段首先进行深路堑地段开挖作业,路堑开挖和路堤填筑同步施工,尽量作到“移挖做填,优料优先”。同时根据隧道工程的进度情况随时对土方调配方案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隧道弃碴进行相邻地段的路基填筑。但由于工期限制,隧道后期出碴将不能用于路基填筑,不足部分由附近取土场外购。路基土石方调配详见后附“土石方调配示意图”。本标段路基土石方施工及附属工程不安排冬季施工。考虑到此部分路基工程较长须集中优势力量保证施工进度。路基附属工程待路基土石方稳定后再行施工,按照业主的要求和工期,完成全部路基土石方及附属工程施工。施工中先施工条件好的区段,涵洞工程要尽早完成,为路基施工创造条件。待桥涵构筑物施工
20、完成后,及时进行过渡段的填筑施工。路基附属工程,结合路基土石方施工进度情况选择合理时间施工。路基工程填方数量较大,在土方调配方面,首先充分考虑移挖作填,就近倒运,集中取土,不足部分土方及渗水土填料由取土场购入。路基土石方以机械施工为主, 个别地段路基采取机械与人力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施工,石质路堑地段辅以机械钻孔进行控制爆破,特别在深路堑开挖时,分台阶进行控制爆破,保证路堑边坡一次成型。遇有水田、水塘、养鱼池或淤泥地段,采取排水疏干,挖出地表软土,换填A组路基填料。水塘、养鱼池或淤泥地段不能疏干时,采用抛填片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处理。施工时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填筑,并做好路基
21、与桥梁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结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既有路基与新建路基之间的过渡段的施工,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提高检测频次,克服质量通病。填方路堤在开工前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段,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压实遍数及压实速度、工序以及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的含水率等,以此作为该组填料施工的控制依据。路堤填土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平地机摊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桥涵缺口,待桥涵施工完毕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填筑,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各施工区段同时展开平行作业,施工过程中局部进行流水作业。路基施工前先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并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及早与既有排水系统相连接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施工 方案 GDK244 673 GDK247 472 批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