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路道路新建工程(滨河路站前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
《林东路道路新建工程(滨河路站前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东路道路新建工程(滨河路站前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2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3)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4) 文明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5)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6) 施工期间的保通措施7) 配合措施8) 资源配备计划9) 项目管理班子的配备10)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1) 养护措施附表一 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三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四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五 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林东路道路新建工程(滨河路-站前大道)施工标段:1.工程概况林东路道路新建工程(滨河路-站前大道)施工,长1786米,红线宽20米;建设主车道、人行道、雨污分流下水道、
2、通信、电力管道、行道树栽植。质量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工期要求:150日历天。2.编制原则全面快速完成施工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合理安排施工空间顺序和工种顺序,作到施工空间流向明确,时间搭接紧密。安排施工进度时要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线路统筹安排,搞好协调调度,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生产,现场情况变动时及时调整网络,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案,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质量。3.施工技术要求3.1土建工程3.1.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凡图纸未提及的技术要求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3.1.2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校核后进行定位
3、测量和高程测量,并向甲方提交测量报告,经验线合格后方可正式开工。3.1.3所有隐蔽工程的施工都需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经甲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1.4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现场条件制定施工方案,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3.1.5根据国家质量评定标准,在开工前向甲方质监部门报送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表格样式,并在施工期间实事求是、及时认真地填报,以便有关部门随时检查,做为竣工验收评定该项工程质量的依据。3.1.6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条件,以免破坏地下管道及周围构筑物。3.1.7所有在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计量仪器、试验仪器等均应保持良好状态和检测准确。计量
4、仪器必须有检验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3.1.8凡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材料均应提交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复检。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复检报告)送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经甲方确认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3.1.9土基部分:基层底面以下的土基压实度必须按不同的深度范围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平整度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土基坚实、稳定。3.1.10基层部分:基层施工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有关规定和设计中的基层技术要求执行,切实保证压实度、平整度。3.1.11路面部分:沥青砼路面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条件和气候环境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
5、术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基层的整体性、强度及质量。3.2管线部分严格按设计放线、开挖、铺设、控制标高,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避免反复刨槽带来的经济损失,达到质量要求和使用效果。4.总工期安排具体工期安排详见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图(附施工进度计划表)。5.质量方针和目标我单位的质量方针是: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质量目标是:单位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多创省部国家级优质工程。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6.总体施工方案6.1总体施工注意事项道路交通本工程进出区的交通主要利用现有道路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填筑的临时道路,为保证道路畅通
6、,必要时设专职交通员进行车辆的指挥疏导。管线防护施工前摸清地下管线等情况,并与有关管线单位联系,要求其派员现场监护,对横穿线路的地下、地上管线事先做好防护。对地下管线的保护进行保护后才可以通行车辆及施工路基。沥青砼铺装为确保沥青砼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沥青砼由项目部按照供需计划统一安排沥青砼的施工6.2 总体施工程序排水工程施工: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摸清地下障碍物清除场地杂物设施施工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底处理管道基础排水管道、雨污水井若干段落闭水试验管道回填道路工程施工: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摸清地下障碍物清除场地杂物设施施工测量放线路基开槽、基底处理、碾压碎石层施工灰土层填筑碾压 二灰土层填筑碾压收
7、水支管埋设第一步水稳碎石层施工第一步平石浇筑第二步水稳碎石层施工收水井施工安装路侧石第二步平石浇筑喷洒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铺设。6.3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方法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如下: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8cm水泥稳定碎石(5%)+15cm水泥稳定碎石(4%)+15cm石灰粉煤灰土(12:40:48)。总厚度60cm。6.3.1道路路基施工方法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测量放样场地清理软基处理推土机或汽车倒运至填方路段检测含水量翻晒或洒水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检查宽度、松铺厚度振动压路机碾压检查压实度填报表格申请下一层施工不合格不
8、合格不合格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线: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导线控制桩进行复测,然后采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总体放线引测,设置环状控制点,包括导线、中线、横断面检查与补测等,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做护桩保护。为了方便施工需要,将增布控制坐标点。利用控制坐标点结合设计图纸将道路中心线和开挖、填筑边线依次放出。测量精度应满足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及设计的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 )为16n,n是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施工放线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线并经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如控制导线点精度发生变化,需对测量成
9、果及时进行复测。建立水准基点: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依据,采用自动调平水准仪,进行水准点复测,复测无误后,把水准标高引到施工现场,并增设水准点,便于施工中标高控制。同时将施工区原地面标高进行复测,做好开工前的第一手资料。施工中如水准点精度发生变化,需对测量成果及时进行复测。地上、地下管线防护:施工前与有关管线单位联系,并了解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规格、位置,予以刨验,以免损坏管线。同时要求其派员现场监护,对横穿线路的地下、地上管线事先做好防护。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后才可以通行车辆及施工路基。一般路基处理挖方路段:采用挖掘机从前往后退着挖,一次挖到设计标高,轮廓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现场水平仪跟踪测
10、量,人工清理槽底,不得出现乱挖或超挖现象。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输弃土,并将弃土运往指定的地点存放好。路基开槽后用50推土机进行路基压实,如压实过程中出现弹软,对弹软处用5%戗灰处理,处理深度结合现场地质条件确定。填方路段:施工前对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大致找平,对地表进行清表碾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清表碾压后,填筑素土至碎石垫层层底,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填土选用塑性指数12-18的土质,对于塑性指数在18-26的土质,在施工期间加强翻晒、打碎或者戗灰(5%)处理。绝不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粘质土以及淤泥、沼泽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和腐植质土。6.3
11、.2碎石层施工本工程基底处理、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碎石层施工。碎石选用水稳定性好,质地坚韧、无杂质碎石,其最小粒径不小于20mm;最大粒径不大于53mm。铺筑碎石层必须用施工机械履带排压至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嵌挤紧密表面平整为止。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3.3石灰土施工(1)本工程碎石层上部为40cm8%石灰土,石灰质量符合公路路基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规定的级以上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须经过充分消解,钙质石灰消解时间为5-7天;加水时严格控制含水量,既使石灰充分消解,又不使石灰成膏成团,湿度控制在20-30%。土选用塑性指数在15-20的粘性中粒土或
12、粗粒土。尽量将土块粉碎,粉碎后的土块最大尺寸控制在不大于15mm。(2)本工程石灰土采用集中拌合,根据现场情况准备一块平整、密实的灰土的拌合场地,将土按事先计算的数量运到场地上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然后将消石灰按事先计算的数量按比例分格堆放在土料上,在经过监理单位拍照后使用拌和机或者多铧犁进行拌合。拌合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含水量约1%左右。(3)石灰土经检验合格后用机械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摊铺,为保证压实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宽度在设计图纸基础上,每步考虑两侧各加宽20cm,并且按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均匀摊铺,在石灰土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
13、要求为止。(4)石灰土养护期间应保持一定湿度,养护期不少于7天,养护期内禁止车辆在灰土层上通行,待中间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6.3.4石灰粉煤灰土施工(1)二灰土中土为塑性指数在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硫酸含量不大于0.8%,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石灰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规定的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充分消解,未消解生石灰块及时剔除。粉煤灰符合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大于70%,烧失量不超过20%,比表面积大于2500cm2。(2)本工程石灰粉煤灰土的拌
14、合采取集中拌合,根据现场情况准备一块平整、密实的二灰土的拌合场地,将土按事先计算的数量运到场地上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然后将消石灰和粉煤灰按事先计算的数量按比例分格堆放在土料上,在经过监理单位拍照后使用拌和机或者多铧犁进行拌合。(3)准确计量施工时材料,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拌合后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拌合中将未充分消解的石灰块清除,二灰土配合比应准确,颜色要均匀一致,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4)二灰土施工前对灰土层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合格后由测量人员在道路两侧50cm处设施工控制桩,根据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将标高标于控制桩上,并在施工中跟踪测量。(5)拌合好的混合料马
15、上用机械运输至施工场地,用机械将混合料按标高均匀摊铺,为保证压实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宽度在设计图纸基础上,每步考虑两侧各加宽20cm。然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6)二灰土碾压后立即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期内禁止车辆在灰土层上通行,待中间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6.3.5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1)水泥稳定碎石的粒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根据料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按设计标准控制。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碎石采用级配碎石,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其级配组成符合下表。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
16、.5199.54.752.361.180.60.075水泥稳定碎石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水泥稳定碎石配料及拌制方法: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采用自行安装的现场拌合站。拌合时主要按四种碎石料斗分别供料,使用稳定碎石拌合楼、装载机喂料、自动计量器计量,计量标准,拌和均匀。拌合站场拌法施工满足以下要求: 水泥剂量及稳定碎石级配准确,拌合均匀,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采用振动成型法。 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前,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
17、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尽快将拌合的混合料运送至铺筑现场,对车上的混合料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3)运输方式及碾压设备:根据拌料场距摊铺区的距离,调配自卸汽车进行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由汽车从集料斗下自动接料并送往施工摊铺现场,摊铺机进行摊铺。现场采用25t压路机压实,洒水车洒水养护。(4)摊铺与碾压:摊铺与碾压是该分项工程的主要工作任务,也是保证其质量优良的关键工序。所以施工前要对下承层进行检验,检测合格后由测量人员在道路两侧50cm处设施工控制桩,根据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将标高标于控制桩上,并在施工中跟踪测量。摊铺: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摊铺机连续摊铺,为保证压实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宽度在设计
18、图纸基础上,第一步考虑两侧各加宽20cm。在第一步平石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实施第二步水稳层摊铺。第二步水稳层摊铺宽度按“侧石及平石大样”示意图宽度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松铺厚度、宽度及横坡度,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摊铺面上如有明显坑洞或疏松离析,及时由人工填补新料或筛撒细料。碾压成型: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的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碾压时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并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压实宽度。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轮,轮胎压路机错一轮胎宽度。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一遍,再挂振一档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19、,最后由胶轮压路机清除表面轮迹。压实面要无错台、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碾压时注意严禁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接缝处理:每天铺完至第二天开始,间隔约在12h左右,连接面处理方法如下:第一天作业尾端5m左右内不进行压实,第二天施工前,将该段的混合料耙松后与新料一起由人工进行拌合,整平后与新铺段一起碾压。若间隔时间长时,水泥稳定碎石已成型,则将上次铺筑的尾端标高和平整度不合要求的部分挖除,并将接触面挖成垂直面,再接着往前铺筑。(5)养生当碾压、检测完毕后,即进入养生阶段,养生期不少于7天,做到用水车经常洒水湿润表层,限制施工车辆
20、通行,直到进行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6.3.6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1)有关原材料及混合料配比要求沥青:面层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应选用国产沥青时必须符合70号A级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品牌从辽宁盘锦、河北秦皇岛、山东滨州中任选一种。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见下表70号A级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针入度(25,5s,100g)(0.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软化点(R&B)不小于()4610延度不小于(cm)2015延度不小于(cm)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小于(%)2.2闪点 不小于()260溶解度 不小于(%)99.5TFOT(或RTFOT)残
21、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注: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代替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热拌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见下表试验项目技术标准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稳定度(KN)5流值(0.1mm)1540空隙率(%)36沥青饱和度(%)6575另外,面层沥青混凝土在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不得小于1000次/mm。沥青面层用天然砂的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方孔筛(mm)
22、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中砂细砂9.51001001004.759010090100901002.3665957590851001.1835655090751000.61530306060840.352083015450.150100100100.075050505细度模数Mx3.73.13.02.32.21.6沥青面层用石屑的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离(%)9.54.752.360.60.075S15051009010060902055010S1603100801002560015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用细集
23、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质量要求视密度(t/m3)2.45坚固度(0.3 mm部分)50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质量技术要求视密度t/m32.45含水量%1粒度范围0.6mm%1000.15mm%901000.075mm%70100亲水系数1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15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28102872051548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路 道路 新建 工程 滨河 路站前 大道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