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与艺术.ppt
《建筑——科学与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科学与艺术.ppt(10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科学与艺术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Art,中文“建筑”对应于英文:architecture building construction牛津字典:architectur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design or style of building.建造房子的艺术与科学,房子的设计或风格,“建筑学”还是“建筑术”?正因为architecture包含了art 和 science,所以早年就这个词译成中文是“建筑术”还是“建筑学”,发生过争议。有意思的是“艺术”、“美术”、还有“技术”都是“术”,倒是architecture 成了学,
2、叫“建筑学”,不见了术。要说建筑有学问,但艺术、美术、技术也有学问,不是有“艺术学”、“美术学”、还有“技术学”吗?怎么不可以先有个“建筑术”,再有个研究“建筑术”学问的“建筑术学”?也许四个字的名词,中文念起来拗口,还是“建筑学”吧。,我1999年归纳总结,提出了“清华建筑教育思想”(十条),其中三条是:建筑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建筑教育理工与人文的结合;建筑教学基本功训练(skill training)与建筑理解(architecture learning)结合;也就是说architecture是既有“术”也有“学”,建筑教育培养建筑师要“术”“学”并举。,我在讲课时提到建筑师具有“匠人”特
3、征(术)和“完人”(学)特征。梁思成先生把自己的散文集题名拙匠随笔,“拙”是自谦,而大家称他是“哲匠”。但总是有个“匠”字。然而,“哲”字就表示有学问了,美国把研究学问的博士叫做PhD,Ph就是“哲(学)”。两千年前,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要求:“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熟悉绘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亦非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的知识”。,至于建筑学学生的“术”的训练,在中国建筑教育界长期以来都主要是指美术,指画画:素描、水彩、钢笔画、草图、渲染图等。,这是由于中国建筑教育的源头是巴黎美术学院派的 Beaux Arts 体系(经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4、。,19211931年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先后有13人,包括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童寯、陈植、王华彬、哈雄文等。期间宾大建筑教育是Beaux Arts 体系,系主任聘请的是来自巴黎美术学院的Paul Cret。而此期间,欧洲现代主义Modernism建筑已经开始。这些人回国后把学院派带到中国,形成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的主流。在中国美术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徐悲鸿等人到法国留学时,欧洲现代艺术已经很是流行了,但他们带回来的还是学院派的绘画。,欧洲建筑院系在包豪斯的影响下,“术”的训练从Beaux Arts的绘画和渲染中跳脱出来,以“建构 tectonic”的名称,要学生
5、动手“建造”。近年来逐渐在中国各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推行,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和改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构教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构教学,建筑的构成因素,满足人类在其间活动的空间几何特征:形状、尺寸、方位、位置及相互关系等;形成人类审美感觉的艺术特性;建筑的社会经济属性:国民经济、投资、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城市、产业、交通、政策、法规、管理、文物保护、文化传统等。,围蔽建筑空间的物质实体: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墙、屋面、门窗),建筑装修和装饰;满足人类生理要求的健康、舒适、安全的环境:建筑气候环境,建筑物理(热、声、光)
6、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防火和防灾,建筑卫生和防疫,建筑绿化环境;(生产性建筑有工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建筑功能保障的设备系统:运输系统(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卫生设备,能源供给系统(供电、供燃气等),供水系统,排污系统,广播、通讯和信息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建筑环境保障的设备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建筑工程的专业配置,建筑专业建筑师:建筑场地(总图)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平面和空间的几何特性、艺术特性)、建筑构造设计、建筑装修和装饰设计、建筑环境特性的要求和设计保障等 适用、美观;结构专业结构工程师:建筑结构(包括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 牢固、耐久;设备专业设
7、备工程师:功能与环境保障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 适用;,建筑学(一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architectural design 城市规划与设计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景观规划与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建筑历史与理论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建筑技术科学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工程图,城市规划与设计,兴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9,景观规划与设计,自然遗产保护,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日照模拟
8、,城市夜景照明,厅堂音质设计,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建筑方针 建筑十书 一本2000多年来的建筑经典 古罗马 维特鲁威著(公元前一世纪),建筑三原则:坚固、适用、美观文革前党“的建筑方针”: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2007年1月五部委联合颁发文件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重申上述方针。,作为“遮蔽所”的建筑,建筑的本原是人类为了抵御自然气候的严酷而建造的“遮蔽所(Shelter),使室内的微气候(Micro Climate)适合人类的生存。同时也有防卫的功能。,西方书籍中描绘中的原始棚屋,西安半坡遗址棚屋复原图,巢居与穴居 韩非子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9、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美国科罗拉多河谷的印第安人的居住遗址,建筑功能 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对建筑空间与环境的使用要求。,非洲土著的乡村聚落,一个单元式住宅的平面图,它表示了住户各个房间的大小和相互的关系,反映了居住的功能需求。,满足同样的功能,建筑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人对建筑要求的“将就”性,建筑满足人功能要求的“宽裕”性。,现代建筑功能日趋复杂,英国某医院病房楼顶层的设备机房,现代办公楼走廊顶棚上的管线,建筑是为人使用的,人在建筑空间中活动,所以建筑设计必须了解和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首先是“人
10、体测量学”,了解人体和其活动时的基本尺寸(统计):平均尺寸、变化范围、最大尺寸、最小尺寸。,楼梯设计:踏步尺寸(高度和宽度)通常考虑平均尺寸,净空高度(不能碰头)考虑最大尺寸,栏杆空挡考虑最小尺寸。,其次是人的视觉、听觉、热舒适等感觉的生理特征和阈值;,还有人的运动和生理节律。一个故事:中世纪城堡中楼梯踏步有一步尺寸是不一样的跘敌踏步。,人的听觉范围 1)最高和最低的可听极限:2020000 Hz 2)最小与最大的可听极限:0120 dB 韦伯定率:感觉的变化程度不是与刺激量成比例,而是与刺激量的对数成比例。从1支蜡烛增至2支蜡烛,人感到的亮度变化比从2支蜡烛增至3支蜡烛为大,而与从2支蜡烛增
11、至4支蜡烛所感到的亮度变化相近。,建筑要考虑人的行为,社会学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避免大面积贫民窟的产生?,旧城改造:拆迁问题,“居者有其屋”是建筑师的职业理想,穷人的建筑师:哈桑法西 1980年首届阿卡汉建筑奖终身成就奖 198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质奖章,建筑材料 与建筑结构 人类的建筑活动是物质活动,盖房子需要使用建筑材料:传统建筑和乡土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有:石材、木材、草、土、沙子、石灰、砖瓦、油漆等。现代建筑除了继续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外,大量使用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石膏等无机矿物材料和塑料等有机合成材料。,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骼”,是建筑空间“围蔽”体的支
12、撑系统。建筑结构的作用是把建筑受到的荷载(重力、风力、地震力、设备动力)最终传到地基去。建筑结构是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应用,不同材料的建筑结构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对建筑形式和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骼”,是建筑空间“围蔽”体的支撑系统。,建筑结构是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应用,不同材料的建筑结构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对建筑形式和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用石材作梁柱结构,罗马人发明了拱券技术,使石材可以建造大跨度结构。,英国传统木结构,The Barley Barn13世纪,Westminster Hall,中国传统木结构,伦敦博览会水晶宫 1851年,工业革命后,钢结构
13、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建筑的形态和面貌。,巴黎博览会机械馆(跨度108m),1889,巴黎艾菲尔铁塔 1889,钢框架结构 19世纪末 芝加哥,纽约世界贸易大厦 19621976年,斯图加特机场候机楼 1991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的可塑性使得建筑的形式可以很随意。,纽约肯尼迪机场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19561962年,建筑物的屋盖形状可以三维变化,丰富多彩,“奇形怪状”;墙体可以在平面上“曲折”,而在竖直方向通常是直立的;而楼层只能是水平的,人们需要在上面活动。“建筑是地球引力的艺术”黑格尔,故宫角楼复杂的屋顶形状,而柱子和墙是直立的,毕尔巴鄂美术馆再复杂的外形,楼板总是水平的,蒙
14、特利尔博览会 美国馆 1967年 富勒发明的张力杆件穹窿,直径76m,建筑结构体系的形状及其“包络”空间对建筑体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构具有巨大的建筑表现力。,耶鲁大学冰球馆,罗马小体育宫,伊利诺伊大学 Assembly Hall,巴黎 拉德芳斯 CNIT,美国丹佛机场候机楼,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环境、生态、资源、能源也是建筑学关注的问题,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物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热;下垫层热容量较大;城市空气污染覆盖层;城市自身排热。,台北的热岛现象,北京的热岛现象,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Building,建筑防灾 防火、防震、防风、防洪 建筑防火,1994年12月8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科学 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