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疾病卑惵.ppt
《中医心理疾病卑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心理疾病卑惵.ppt(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见中医心理疾病(2)-卑惵,郁证病因病机示意图,第二节 卑惵guilt complex due to heart blood insufficiencyinappropriate guilt,卑bi:指具有自卑、愧疚质感。惵di:恐惧,害怕也。后汉书窦皇后纪注:“惵,惧 也。”卑惵是指因心气亏损,胆虚神怯,或气郁胆气不宁所致,以惊恐胆怯、自卑愧疚、神情疑惑、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神志类疾病;重者自感有罪,他人错误也归自己,常欲赎罪,严重时成妄想或为精神分裂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卑惵-源流,灵枢.本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素问认为惊恐与肝肾有关,肝气虚则善恐,夜卧易惊。伤寒杂病论平脉法:“卫气弱,
2、名谍;营气弱,名日卑;卑谍相搏,名曰损。丹溪心法称之为:惊,济生方、医学入门称为惊悸。朱 丹溪云:惊者恐怖之谓,属血虚或有痰。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则认为本证由心气虚所致。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怔仲首先采用卑惵作为病名;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卑惵-系心血不足-与怔仲病一类。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症、神经衰弱、反应性抑郁症、恐怖症等多会出现本病的症状和表现。,一、病因病机,卑惵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古代医家多从“心血不足”按照虚证论治。现代临床中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治:1心血不足 2心虚神怯 3肝郁脾虚 4痰瘀内阻 5心肾阳虚卑惵病位在心,由于心虚神怯或肝郁脾虚所致,其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病情缠绵者
3、,有的可转化为癫病。,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 孤僻害羞,胆小脆弱 2 持久的心情低落,内疚自歉 3失眠、心悸、乏力鉴别:1 神劳 2 脏躁 3 癫痫 4 惊悸怔仲,三、辩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辩轻重(病程、症状)。(2)辩虚实(以虚证为主)-心血不足 心胆气虚 肝郁脾虚 心肾阳虚(虚实夹杂)-痰瘀内阻(3)变脏腑 责之于心(心血虚)涉及它脏(肝郁、脾虚、胆怯、肾虚),2分伍论治(1)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证候:治法:补益心脾。主方:四物安神汤。针灸:心俞、脾俞、足三里、神门。(2)心胆气虚(心虚神怯)证候:治法:养心安神。主方:安神定志丸。针灸:心俞、胆俞、肾俞、气海、神门。(3)肝郁脾虚证
4、证候:治法:疏肝健脾。主方:逍遥丸。针灸:脾俞、三阴交、期门、太冲、足三里。,2分伍论治(4)心肾阳虚证证候:治法:温补心肾、镇静安神。主方: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针灸:心俞、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5)痰浊内阻 治法:化痰开窍、宁心安神 主方:十味温胆汤 针灸:脾俞、心俞、丰隆、神门、足三里、阴陵泉(6)瘀血内阻 治法:通窍活血、宁心安神 主方:通窍活血汤 针灸:膈俞、心俞、上星、神庭、神门、太冲,四、心理疗法,1.五情相胜法:恐为肾志,在五行属水。恐惧是一种面临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安感或畏惧的心理反应,常与经受突如其来的惊吓有关。如果事过境迁,这种惊恐害怕的心态多
5、可随之而解,不足为患。倘惹长时间置身于紧张恐惧的氛围中,机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其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或损言,对恐惧症患者,仅仅依赖于药铒调理而不设法解脱其恐惧心理,亦往往难以奏效。同时临床还需配合以思胜恐等心理治疗。医生如能针对其惊恐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诱导方式开启其思,结合广其见闻等方法,定可帮助患者逐渐摆脱惊恐畏惧心理状态。,续名医类案中卢不远治疗一恐死症就是首先用语言开导,然后带他学习一种“参究法”,即参禅,和患者一起研究生命之源,深究生死,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患者对生死不再恐惧从而病愈。,案 例,2支持疗法:给予指导、保证、劝解和调整环境,利于加强患者克服恐惧的信心。3系统脱敏疗
6、法:鼓励患者接触他们所恐惧的事物或情景,反复练习直至取得完全适应。4自我催眠疗法:先挖掘引起恐惧的心理因素,并对患者给予分析解释,使其改变认识、恢复自信,然后再让患者想像自己处在恐怖对象或事物面前,通过自我催眠、鼓励达到松弛、镇静、从容的状态,以逐渐消除恐怖心理,适应环境。5音乐疗法:卑惵因于恐伤肾者,当以思胜之。宜选用宫调土性音乐治疗。宫调式乐曲低重而沉静,有柔和、静穆的特性及抚慰的作用。对情志忧郁为主者,当以喜胜之,可选们微调式火性音乐治疗。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6导引吐纳疗法放松功:放松功的心身松弛,既有助于调和心神,又利于减低人体对七情刺激的不良反应。练功过程中至尽可能地避
7、免情志刺激和有脑过度。每日练习2次,每次3040分钟。7体育锻炼。,第三节 不寐,寐mi,睡着,古时候指睡得很深。不寐:因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也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彻夜不寐等症候。难经四十六难:“卧而不寐”。内经称:“目不瞑mng,闭眼、昏花迷离”、“不得眠”、“不得卧”。现代西医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具有本病的临床表现。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中老年人患不同程度失眠;成年人失眠率38.2%;孩子在青春期失眠的情况越来越多。,失眠的危害,失眠的危害1: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失眠的危害2:引起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的危害3:影响工作、学
8、习和生活失眠的危害4: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失眠的危害5:引起老年人痴呆症失眠的危害6:影响皮肤的修复和代谢失眠的危害7:影响发育和代谢失眠的危害8:容易造成各种心理疾病,一、病因病机,素问.阳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安定,心血得静,卫阳得以入阴,睡眠正常。否则阴阳失调,阴不牵阳、阳不入阴,则阳阳紊乱,夜不能寐。其病因病机如下:1.心神失养:类证治裁.不寐论治说:“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故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无源,导致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出现不寐。难经四十六难:“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
9、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如老人“卧而不寐”)医效秘传不得眠:“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2.情志所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或由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即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3.心虚胆怯:心虚则神不内守,胆虚则少阳之气失于升发,决断无权,暴受惊恐,神魂不安,以致夜不能寐或寐而不酣,故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说:“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4.痰热内扰:过食肥甘厚味
10、,导致脾失健运,酿生痰热,或思虑过度、肝气不舒均可聚湿生痰,扰动心神而不眠。景岳全书.不寐:“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想过分,火炽ch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5.心肾不交:久病伤阴、房事不节、思虑太过,情志忧郁而化火导致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步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症。景岳全书.不寐:“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变,而神有不安其室也耳。”6.心脾两虚: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统血,因此,脾气足则血有化源,心血充盈,神志正常。若劳倦内伤,思虑过度,则劳伤心脾,耗血伤神,心血亏耗,心神失养,又影响
11、脾胃生化,使脾失统血,心脾两虚,出现心悸失眠,纳差腹胀,便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7.脾胃失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而不寐。张氏医通不得卧:“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8.气滞血瘀、阻塞经脉。,二、辨证论治,分证论治:1.心脾两虚 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次症:纳少神疲;舌诊: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方药:归脾汤、归脾丸。2.阴虚火旺 主症:心烦不寐,心悸不安;次症:口赶烦热;舌诊: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药:
12、黄连阿胶汤、养心安神丸。,辨证要点:辨虚实。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3.心胆气虚主症:不寐多梦,易惊醒;次症:胆怯易惊,气短倦怠;舌诊:舌淡苔白、脉细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4.肝郁化火 主症:不寐,急噪易怒;次症:胁痛目赤,口苦便黄;舌诊:舌红苔黄,脉眩滑数;治法:清肝泻火,佐以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5.痰热内扰主症: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次症:呕恶嗳气;舌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药:礞石滚痰丸。,三、影响睡眠的生活习惯,1.失眠不要补觉:不管在夜里睡得好不好都要在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即便是周末也不能试图补补觉,因为这种做法对克服失眠症没
13、有任何帮助。2.不要养成赖床的习惯:真的感到困了再上床睡觉。如果在床上不能入眠,那就起来做些单调而轻松的事情,如看看书、织织毛线、看看电视或者看一下家庭帐本。3.睡前使心平静下来:睡前一两小时抽出十几分钟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做出该如何处理的决定,再将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简单地做个计划。这样可以帮助减少烦恼、放松大脑,使你能够一上床就很快入眠。4.睡前不喝咖啡不抽烟:咖啡、可乐和巧克力都含有使人兴奋的咖啡因,睡前不要喝、吃这些东西。喝酒、抽烟也容易使人兴奋,要改掉睡前喝酒、抽烟的习惯。5.睡前停止思考:睡前听听委婉、舒缓的音乐,或者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如雨声、虫鸣等等,有助于睡眠。6.晚间
14、散步防止失眠:长期失眠的人也可在晚间散散步,时间不要太长。散步可以放松肌肉,使身体发热,通常当体温降下来时,人也就会感到困乏想睡觉。,四、心理治疗,案 例:有一贵妇人,平日多思,两年无眠,吃了很多药都无效,其夫请张从正诊治。张诊后悄悄对其夫说,治病需要你的配合。说完他大声对妇人说:“要五十两银子做诊金,还要好酒好菜招待我三天,然后才能给你治病。”说完就向患者丈夫使了个眼色,丈夫连声说:“好!”此后三天里,张只管喝酒吃菜、聊天取乐,丝毫不谈治病之事。妇人之夫也和张从正终日喝酒聊天,似忘了其妻还在等待治疗。如此三日后,张从正拿了五十两的诊金就不辞而别了。那妇人看张吃喝三日毫无诊治还拿走五十两银子,
15、其夫竟无一点事,根本不提治病之事,不由勃然大怒,大骂张从正和其夫。骂完自感疲倦,竟沉沉睡去。这一睡便是七八日,其夫担忧,请张来看。张查看后说,病人脉象和缓,待其自醒病即痊愈。妇人醒后,困扰其两年之久的失眠症果然好了。张嘱咐不要过度思虑及注意事项后奉还了五十两银子就离去了。(“怒胜思”情志相胜疗法),对不寐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1.开导解惑:通过交谈了解病人的思想顾虑,并解释不寐的发病机制、症状、防治等知识,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压力,缓解紧张,促进睡眠。2.清静养神:就是保持思想清静、以养心神的方法。神为身之主,主明则下安,所以,清静养神,还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
16、望。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淮南子:“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3.移情易性:改善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如培养和丰富个人兴趣、爱好,转移和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改善睡眠。4.放松训练:保持轻松的心态,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帮助睡眠。5.逆向导眠法:思绪杂乱无法入睡者,可以睡前阅读一些有助于产生轻松、平静文章、书籍,消除紧张和杂念,促进入睡。6.思维阻断法:思绪杂乱、穷思竭虑者,可暗喝一声“停”,并自我暗示“我已经瞌睡啦.我马上就睡着啦
17、.我已经睡着啦.”以阻断杂念,快速睡眠。,第四节 脏躁,脏躁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妇人良方曰:“脏躁者,脏燥也。”脏躁多由情志内伤所致,以情志不舒,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哭笑无常,胁肋胀痛,呵欠频作,不能自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若发生于妊娠期,称“孕悲”;发生在产后,则称“产后脏躁”。,一、病因病机,发病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脏躁者,脏阴不足也。精血内亏,五脏失于儒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以致脏躁。主要病因有:(1)忧思劳倦,心脾血虚:忧愁思虑,心脾两伤,营血不足;(2)产后创伤,阴血亏虚:失血
18、过多,心失血养,神不守舍;(3)情志所伤,阴虚火旺:情志素激或久郁化火,火灼阴液,上扰心神;(4)痰火上扰:脏虚或五志过极化火,熬津成疾,痰火上扰清窍;(5)素体阴亏,肝肾内虚:年近七七,肝肾亏虚,阴阳失调,虚火上扰心神。,二、诊断与鉴别,(1)以精神情志异常为主的病证,可发生于妇女各个时期。与病人的体质因素关系密切,易发于阴液不足之体,临床以虚证多见。(2)本病与更年期综合征之鉴别:更年期综合征发生于更年期,以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可见阴阳失调的多种症状。(3)本病与经行情志异常有相似之处,但后者主要在于伴随月经周期性发作。(4)脏躁与百合病相似,但脏躁以哭笑
19、无常,悲伤欲哭为主;而百合病以沉默寡言,抑郁少欢为主。,三、辩证论证,1.心血不足:症状:神疲恍惚,喜怒无常,呵欠频频,心烦不安,心悸失眠;苔薄舌淡,脉细弱无力。治法:养心安神,甘缓和中。方药:甘麦大枣汤。案例:妇人大全良方妊娠脏躁悲伤方论第十三记载:乡里有一妇人,数欠,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rng祈祷 请祷备至,终不应。余忽忆有一证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数欠者,大枣汤。余急令治,药尽剂而愈。古人识病制方,种种妙绝,试而后知。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2.阴虚火旺:症状:心烦易怒,夜寐久安,梦多善惊,坐卧不定,时悲时笑,搜赤便秘。苔黄舌红,脉细数。治
20、法:滋阴降火,平肝清心。方药:百合地黄汤加味;【中成药】知柏地黄丸。3.痰火上扰:症状:心胸痞闷,喉中痰黏,烦乱即怒,甚则狂怒,殴打扯衣弃物,或意识不清,语无伦次。治法:清热涤痰,安神开窍。方药:温胆汤加味;【中成药】礞石滚痰丸。4.肝肾不足:症状:神志恍惚,无故悲伤喜哭,不能自控,呵欠频频,彻夜不寐,轰热汗出,心悸神疲。苔薄,脉细。治法:补益肝肾,平调阴阳。方药:二仙汤加减;【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四、心理治疗,1.开导解惑:针对脏躁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症状产生的机理进行阐释,强调情志因素的主导作用,弱化病理作用与反应,帮助患者平复过激情绪,增强康复信心。2.暗示诱导:有一妇人突然声哑,不能说
21、话,经多多方求治,均不见效。两月后,家人甚忧,四处查访,寻得一无名老中医。老者称自有妙法可治此病,但须紧闭门窗,挂数层厚帘,使室内黑暗。家人照做,老者郑重其事地对病人说:“只要听我话,即刻便可说话。”病人点头同意。老者带领病人在室内来回走动,叫病人时刻注意自己的咽喉,走一步咽一口唾液。走动几圈后,老者突然大声问病人:“能说话了吗?”病人连忙高声回答道:“还是说不出!”自此怪病治愈。3.催眠疗法;4.气功治疗。,第五节 百合病,百合病是一种以精神恍惚不安、默默无语、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食欲或差或好等莫可名状为自觉症状,常兼有口苦、尿黄、脉细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常见于西医
22、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2)临床上可能有一日数变其症状的特点;(3)多继发于急性热病之后,或因在较长时期内情志失畅而发病;(4)本证应注意与郁证、不寐、癫证等的鉴别。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感热病之后余热留恋,心肺阴虚,或忧思抑郁,情志不遂,久之耗伤阴血而致成病。,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
23、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相关论述:,内经:“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怫郁不舒,心系不宁,郁火上熏于肺,肺郁则阴虚,此百合病之主因。,1.百合病病因病机:“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病因(1)外感热病,余热未清;病机(2)情志不遂,郁而化火;(3)房劳过度,精血耗损。医宗金鉴阴液受伤,心肺阴虚内热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出一源,为心肺所统,心肺正常,则气血调和而百脉皆得其养。如心肺一病,则百脉皆病,所以“百脉一宗”之“宗”,实际上是指心肺。,一、病因病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心理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