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凤龙大道高边坡和挡墙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凤龙大道高边坡和挡墙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凤龙大道高边坡和挡墙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凤龙大道高边坡和挡墙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甲方)拟在南站站前修建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受甲方委托,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乙方)承担了本项目的设计工作。本次设计凤龙大道位于新建永川南站前,属于永川南站站前路网建设工程,也属于永川南站的重要交通通道,作为渝昆高铁永川南站的配套工程,与线路同步开通。本工程共包含2条道路,分别为凤龙大道、站西路及一座长38m桥梁。凤龙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起点接“凤凰湖工业园莲花片区道路及场平工程设计一一凤龙大道东延伸段(二期)”设计终点,终点接至站西路路口处,本次设计段全长
2、334.088m,标准路幅宽43.5m,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kmh站西路为城市次干路,起点接凤龙大道,终点接已设计在建设站前大道,道路全长276,985m,标准路幅宽20m,车行道16m,加单侧人行道4m,设计时速40kmh依据详勘勘察的地勘资料成果,结合道路两侧土地使用范围红线、规划要求、现状河道及河道改道设计资料,根据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资料,本次设计路段局部存在高边坡3段,挡墙4段。边坡支护、挡墙支护设计基本概况详见高边坡和挡墙支护设计概况一览表。高边坡和挡墙支护设计概况览表边坡/挡墙编号边坡/挡墙类型道路里程及位置长度(m)总高度/外露高度(m)立面展开面积(m:)安全等银支护形式1
3、*边坡填方边坡K0+O40-K0+I00左侧555.09.0445一级1:1.5U:L75分级放坡,坡面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2*边坡填方边坡o+ooo-o+oo右恻1400-10.01320一级3*边坡以方边坡K0+300-K0+334.088926-9.5736一级1#台后挡墙填方挡墙K(三)80K0+098.8左侧2010/8270一级桩基托梁挡墙2#台后挡墙填方挡墙K0+088.8K0+098.8右侧1014/8140一级衡揖式挡墙3#台后挡墙填方挡墙K0+136.8*-K0+146.8右侧1010/8100一级衡重式挡墙4#台后挡墙填方挡堵K0+1368K0+l46.8左侧1012/
4、8120一级衡重式挡墙边坡安全等级确定说明:考虑道路工程为城市主干道,边坡和挡增的安全等级确定为一级。填方边坡,大部分地形较平缓,局部地形较陡时,采取开挖台阶的形式消除土岩界面的折线滑动,因此,填方边坡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圆弧滑动破坏,安全等级分段确定为一级,稳定安全系数为L35。填方边坡,最大高度100m,采取分级放坡,自上而下分别采取1:1.5、1:1,75,每8m高分级,分级处设道2.Om宽的平台马道,坡面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坡顶、马道、坡底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及防护设施。2设计依据、规范规程、技术标准以及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2.1设计依据1)项目设计合同;2)片区内1:500电子版地
5、形图一重庆永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3.02;3)永川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一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3.06;4)永川南站站前路网建设项目桥梁及石鱼河改道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重庆市渝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07;5)凤凰湖工业园莲花片区道路及场平工程设计凤龙大道东延伸段(二期)施工图一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窕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5:6)永川南站站前道路一期工程(风龙大道、站西路)高边坡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一重庆中煤科工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23.07:7)永川南站站前道路期工程(凤龙大道、站西路
6、)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一2023.08:8)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0)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2 采用的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7)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7、: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13)岩上锚杆与喷射混凝上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14)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17)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
8、2021);1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设计通用规范(GB55002-2021);1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20)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2)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23)重庆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渝建发2010166号);24)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25)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2年版)的通知渝
9、建安发2022IlO号文。2.3 技术标准(1)边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o=Ll:(2)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一级边坡KsNL35:(3)挡墙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取1.3、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取1.6;(4)环境类别;IIa类;(5)永久性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6)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取20kPa;人群荷载取4.0kPa;(7)坡顶地面堆载不得超过20kPa;(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2010)(2016年版)附录A,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段加速度值为005g1,2.4 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一)勘察意
10、见(1)核实路基填.上是否有占用河道的情况,如有,应补充水文地质评价:回复:本工程现有河道将进行改道,改道后的河道下穿拟建桥梁,改道后原河道进行回填后路基不存在占用河道的情况,为普通填土路基。(2)复核岩土界面参数,复核稳定性计算及评价(类似7-7剖面):填方高度超过8米的,建议放坡坡率应缓于1:1.75;回复:已复核岩土界面参数:填方超过8m边坡,临时放坡坡率不小于1:1.75,永久边坡坡率不小于1:2.0。(3)建议明确路基填料和压实系数要求;回复:路基填料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压实度应294%,同时满足设计要求。(4)补充地下水和洪
11、水对桥梁基础施工的影响评价,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回复:避开雨季洪水期间施工;桥梁基础范围存在地下水,施工时加强地下水抽排,桩内地下水难以抽排时,采用水下成桩工艺。(二)岩土设计意见主干路安全等级为一级,道路边坡安全等级也应为一级,复核稳定性计算和支护方案。回复: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边坡和挡墙安全等级为一级,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要求,填方边坡整体稳定,坡面采用三维网植草护坡。3工程地质概况3.1气象LX2倾向13,倾角66,裂隙间距0.51.2m,走向延伸36m,裂面平整,呈闭合微张状,无充填或局部少量粉质黏土填充,结合程度差,屈硬性结构面。无活动性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为层状结构,定性判定场地岩
12、体较完整。3.5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w)、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h1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i5)、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其岩性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3.5.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H)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夹砂、泥岩碎石组成,居民居住及道路区含碎,粒径一般为2150mm,硬质物含量约6-25%,系人工堆填而成,堆填年限约为315年,拟建道路起点施工区未经分层压实处理,呈松散状,居民居住区及既有道路区域呈稍密状,空间分布不均,稍湿。盖层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起点施工区及既有居民居住区和道
13、路区域,该层最大层厚为930m(ZYl)035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产7)粉质黏土:褐黄色,主耍由粉粒和粘粒组成,软塑-可塑状,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表层多含有植物根系,该层广泛分布于拟建场地内原始斜坡地段及地势较低的沟谷地段(水田、鱼塘、藕塘等);该层厚度为0.30(ZY36)-3.5m(ZY20)35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淤泥质粉质黏土:灰黑色;流塑状软塑状,由淤泥质粉质组成,含腐殖质,河床中可能含砂岩碎块石。土质较均匀,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具臭味;该层分布于鱼塘、水田及河床岸坡一带。本次勘察仅于ZKl钻孔揭露该层,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及调查,层厚
14、介于0.30m-2.00m之间。3.5.4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1)泥岩(J2sMs):褐红、紫红色,主要成分为黏上矿物,局部地段含细砂质或夹薄层砂岩条带,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该层在拟建道路区风龙大道里程K()+160-K0240段表层有揭露,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本地区属亚热带湿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7C,极端最高气温42*C(26年8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25(1943年2月8日);多年无霜期314.9d,雾日平均3040d;区内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日降雨量178.3m
15、m(1971年6月2日,重庆),年最大降雨量为1357.7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8d,多年平均降雨量1050mm,近三年平均值HOOmm,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79月。主导风为西北风,风速17.5ms20.5ms3.2水文拟建道路沿线地表水主要为鱼塘、藕塘、水田、石鱼河和沙坝河等,据勘察期间调查,勘察范围内鱼塘及水田水深约0.2-1.60m,主要分布在拟建道路区地势低洼的沟槽地段:拟建道路沿线有一条石鱼河和沙坝河(此两条河实为一条河,因流经处地名不同而分别命名),勘察期间河水位为石鱼河293.50-沙坝河298.70m高程;沙坝河离道路较远,30mo通过勘察期间访问得知,拟建道路穿越石鱼河段同时
16、根据历史洪水调查,50年一遇历史调查洪水位296.20m,估算洪峰流量98m3s,建议该项目施工前收集石鱼河和沙坝河详细准确的水文资料,进步核实其流量和洪水位高程。除此之外,未见其它溪沟、水库等地表水体分布。3.3 地形地貌拟建道路沿线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形为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丘包圆缓。丘包上覆盖层较薄,地形受岩性制约,在岩质较硬的砂岩地段局部坡度较陡,在岩质较软的泥岩区则形成缓坡地形:沟槽宽缓开阔,地势较平缓,多有水田、鱼塘分布,道路沿线发育有石鱼河和沙坝河。3.4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道路位于石庙场向斜的北西翼,据场区基岩出露段实测,岩层产状158-163/8/2,优势产状1
17、60oZlOo,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层面无填充或局部被少量粉质黏土填充,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经地面调查,未发现其它断裂构造及褶曲,区内无断层通过,构造地质条件较简单。岩体内主要发育有如下两组构造裂隙:1.Xl倾向264,倾角74,裂隙间距23m,走向延伸7IOm,裂面平直,呈闭合微张状,无充填物,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石鱼河段,河水水位高程为293.80m,沙坝河段水位298.3m,站西路鱼塘段303.2m,钻孔地下水水位与河水、及鱼塘具有定的联系,地下水起伏与河水涨落有关,总体来看,拟建场地地下水相对分散,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受地表水补给,特别是雨季,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尤其是他
18、塘及石鱼河地段,不易疏排,建议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道路段地表水的引排措施。ZK2钻孔的抽水试验,降深8.5m,水量Q=72.82m3d,砂岩渗透系数K=0.461md(见表2-1),该含水层为弱透水性含水层。根据地区经验,素填.上渗透系数k=6.08.0md,属于中等透水,粉质粘土取k=0.010.02d,属于弱透水:砂岩渗透系数k=0.461nd,屈于弱透水。终上所述,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匏杂。本场地存在地下水,场地内存在小河及鱼塘,因此在场地北侧沙坝河(Sl)和桥梁区域石鱼河(S2)分别取水样1组进行水质简分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场地
19、环境类型取H类,另按第12章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表12.2.1,按无干湿交替进行评价,规范中硫酸盐含量已乘以1.3的系数、地下水属于A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3.7水、土腐蚀性挪价根据3.6章节的成果判定,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3.8 不良地质作用经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表明,道路沿线内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和河流段塌岸等不良地质现象: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9 特殊性岩土素填土该层在场地内零散分布,分布厚薄不均匀,力学性
20、质差,具高压缩性,不宜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建议对素填土进行分层压实。粉质黏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原始地貌区域范围内,分布范围小,分布厚薄不均匀,为不均匀土,承载力低,工程特性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性,故不宜选作道路基础持力层。淤泥质粉质黏土,仅位于河道的钻孔有揭露,主要位于石鱼河及鱼塘内,呈流塑-软塑强风化泥岩:褐红色、紫红色,大部分矿物已被风化,岩芯破碎呈碎块、土夹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该层层厚0.60m(ZY40)-1.70m(ZY36)o中等风化泥岩: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呈短-长柱状,柱长4-25cm,岩质较软。(2)砂岩(J2s-Ss):灰褐
21、色灰白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云母,中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耳层状构造。该层为拟建道路区主要岩层,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砂岩:灰褐色,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大部分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己风化变质,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岩块敲击易碎。该层层厚0.4m亿Y51)26m(ZKl).中等风化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泥质胶结,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4-35cm,岩质较硬,钻探尚未揭穿。场地基岩以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小部分地段为砂、泥岩互层。表层为泥岩区域,下部为砂岩。3.10 文地质(1)地表水拟建场地丘陵斜坡地带,地表径流条
22、件较好,大气降雨主要以地表水形式向低洼地段和河流中排泄,形成零星分布在水田、鱼塘、藕塘、石鱼河和沙坝河中。(2)地下水场地区域地下水主要为.上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上部上层孔隙中,水量较小,含水能力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自身透水性能制约,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水的补给,水量大小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在岩体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河水和上覆上层孔隙水的补给。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裂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总体上看,该类水水量一般不大,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勘察钻孔期间,在钻孔完成后清除钻孔内施工循环水,24小时后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站站 道路 一期 工程 大道 站西路 高边坡 挡墙 支护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4939.html